故乡作文

时间:2025-01-01 11:37:04 故乡 我要投稿

故乡作文【精华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故乡作文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故乡作文【精华5篇】

故乡作文 篇1

  故乡,是我永远想起的地方,那是我儿时的唯一世界。直到我16岁离开家乡去合肥省城读书以前。我从没有离开过我生活的小镇,儿时我眼中的小镇,比现在我待的大上海还要大,还有意义。

  一晃20年过去了,每每想起家乡的许多事中,中秋也是我最不可以忘记的日子,儿时的村庄里和我差不多大的伙伴有好几十,每年快到中秋的时候,每个小伙伴都会用一根3米长左右的竹竿,或者细木树在上面用野草扎成一根大火把,放在门前晒上十多日,单等中秋之夜。

  等啊等,终于等到盼望已久的中秋佳节了,中秋的夜晚月分外的.亮圆。村中的几十个小伙伴早早地把家里的稻草抱到田野上,成片成片地铺成一块又一块,大约7点的时候,小伙伴们一起把所有的稻草燃起,当所有稻草都燃起后,打火仗就开始了,每个小伙伴们把竹竿,木棍扎起的火把也燃起了,几十个小伙伴们持着几十根火把互相嬉闹追逐着,用火把对打,一时间,家乡的田野上,火光四起,人声呐喊,全村的男男女女全部围在火堆旁为小伙伴们助威。直打到火把燃尽,大家又开始摸秋。

  月升中天,瓦亮瓦亮的,棉花叶子和草上落了重重的露水,如珍珠一般。

  “摸秋啦!”不知谁的声音在野地里轻轻一喊,于是我们立即四散融入浓浓的月色之中。

  秋天是成熟的季节,各种瓜果在田野里飘香,早诱得人垂涎三尺,大家早巴望摸秋时好好过一把瘾。摸秋一定要拣熟的摘,不然,摘了生瓜果不能吃,扔了,就被看作是“作孽”。许多人家都要留上一些成熟的瓜果在地里供人摸秋。也有小气的人家,头天将成熟的全部摘回,让摸秋的人扑个空。如果遇到恶作剧的,会把他的生瓜纽子摘了扔进棉花地里,把他的葵花拧断脖子。那小气鬼可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一会儿功夫,我们的“人马”带着各自的“战果”从四方汇合到那块地里,大家“有福同享”,嘻嘻哈哈,海吃胡吃,直到一个个肚大腰圆,打着饱嗝,才十分满足地四散回去。

  相传,元朝末年,淮河流域出现了一支农民起义军。这支队伍纪律严明,所到之处,秋毫无犯。一天,起义军转移到淮河岸边,深夜不便打扰百姓,便旷野露天宿营。有几位战士饥饿难忍,在田间摘了一些瓜果充饥。此事被主帅发觉,等天明了便准备将那几个治罪。村民们得知后,纷纷向主帅求情。为开脱战士的过错,有一老者随口说道:“八月摸秋不为偷。”那几个战士因此话而获赦免。那天正好是立秋节,从此留下了“摸秋”的习俗。后来,“偷摘”者多为调皮的小孩。此夜,家长放纵孩子到别人家田中“摸秋”,如果是摘得葱,则认为小孩长大后能聪明,如果是摘得瓜,则认为以后小孩吃喝不愁。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从不叫骂。所以儿时的我最喜欢中秋的打火把仗和摸秋了。

故乡作文 篇2

  每个人的故乡都不一样,有在嘉兴的,有在上海的,有在北京的,还有的在……,我的家乡,就是坐落在京杭大运河边,占据江浙沪“金三角”之地的一座江南小城——桐乡。

  如今秋高气爽,正是到了采菊季节了,家乡的田野里,到处繁花如雪,弥望皆白。蓝天白云之下,清香四溢的菊花田里,银浪翻滚,宛如一片白色的海洋。如此令人神往的`田野菊海,这就是我的家乡,田野里特产植物——杭白菊。

  提起“杭白菊”这个名字,你的心中一定会有几个疑问,为什么叫“杭白菊”而不是叫“桐白菊”呢?又既然叫“杭白菊”,拿为什么不是杭州的特产呢?据说事情是这样的:早在清末的时候,桐乡的杭白菊就已经要出口到国外了,可是中间要经过几级代理商,我们桐乡的一位一级代理商总担心有一天他的客户因为喜爱这又可代茶饮,又可入药的白菊花,越过自己,直接找到产地来进货,为了独占这生意,他就在包装上做了手脚,写上了“杭州西湖白菊花”。听说后来哪些生意人去杭州四处找“杭白菊”,当然是找不到真正的杭白菊。不久之后,“杭白菊”这个名字就渐渐传开了。如今,桐乡市更因盛产杭白菊而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白菊之乡”。

  用杭白菊泡的菊花茶,茶水是浅绿色的,带着一股淡淡的菊花香味,加些冰糖,不仅大人们爱喝,连小朋友都喜欢喝呢!菊花茶水不仅解渴消暑,还能清肝明目,很受现代经常用电脑的白领们的追捧。当然,互联网路工作者们心目中的圣地也在我的家乡——桐乡乌镇!再过一个月,乌镇的互联网大会又要召开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各路网络高手,又即将莅临这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古镇——乌镇,自20xx年起,桐乡乌镇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神奇的互联网将五湖四海的人联系到了一起。这就是我的家乡,一个神奇的地方。

  我爱我的家乡,欢迎全世界的大朋友、小朋友来我的家乡——桐乡!

故乡作文 篇3

  “应为娉婷一笑,烂醉葡萄新熟,明月满西楼”。喜欢宋代·黄庭佐的葡萄诗,更喜欢现代农业景观里的绿色水果葡萄。

  葡萄,作为上至老人,下至儿童个年龄段都爱吃的国民级水果,相信举国上下肯定是家喻户晓了。它的味道可口,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

  葡萄的种类繁多,所以外形有所不同。有的葡萄外形好似玲珑易透的珍珠,有的葡萄像婴儿的拇指,而有的葡萄像一颗圆一点的眼珠。葡萄的颜色不同味道也不同,一般绿色似婴儿拇指的最甜,而紫色和绿色像珍珠般的次之,而大一点的就更无前两者甜了。一般葡萄都是“成群结队”的——一串一串,挨挨挤挤,可能是它们太轻了,所以喜欢“成群结队”吧!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昆琶马上催。”这是唐朝时期王瀚所写的诗句,可见葡萄历史悠久。据记载,大概在朝前后,葡萄就已传入中原地区,当时可是只有皇亲贵族们才喝得起葡萄酒呢!后来在丝绸之路从周边国家传来更多种,葡萄家族才完整壮大了起来。

  葡萄的枝特别“不要脸”,碰到什么就缠什么,毫不留情。缠上之后,经历几个星期的发育,长出了小小的,小到不行的葡萄刺,还长出了叶子,叶子绿绿的,边缘呈锯齿状。这时,如果你把它摘下,你一定会后悔莫及,因为未成熟的.葡萄又酸又沚。

  夏天,葡萄架的葡萄真让人垂延欲滴!

  葡萄的种类繁多人吃法也很多,最常见的就属葡萄干,葡萄泥,葡萄酱,其中葡萄干属于可长期存放的食品,你几乎一年四季都能吃到。葡萄酒属于酒类,也可以长期存放,在冬天,一口葡萄酒下肚,能让你暖和好几个小时呢,葡萄酱是和面包和蛋糕一起吃的,那美味的口感加上葡萄酱,更上一层楼啊!

  其实,民众们还是喜欢直接吃。在吃之前,得先洗一洗,不能有泡太久,建议用常温的水加盐清洗,这样就会更干净了

  葡萄不仅美了我们的味蕾,也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又一场视觉盛宴。

  如今,此起彼伏的绿色环保葡萄基地,绽放成优美的田园风光,带动了旅游,给乡镇带来了商机;带来了热闹;带来了繁荣。

故乡作文 篇4

  童年的故乡,很值得我思念,思乡之夜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留恋,有欢乐……

  难忘故乡,当然忘不了小镇里那热闹的赶集。清晨时分,东方才微微发红,大街上便传来了桑洲独有的,小贩大声吆喝的声音,过不了一会儿,才真正热闹了呢!有卖鱼的,有卖虾的,有卖肉的,甚至有卖衣裳的,大家各有各的吆喝法,有长有短、有低有高的吆喝组成了“大街交响曲”五花八门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那一日,迈出家门的不计其数,大街上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没有集市的日子,也不是那样冷清,至少我们家里还是其乐融融的。我呢,和几个伙伴一起去外公的`那片小菜园儿,用小铲子挖出小虫儿玩,或抓上几只蟋蟀逗它们打架。如果找到几只浑身光溜溜的蚯蚓,大伙儿就把它们养在玻璃瓶里,每天看着它们,很有意思。傍晚回家时,几个人满身儿都是土,回去定会有一顿大骂,可心里仍旧被那快乐塞得满满的……

  要说故乡还有什么可以怀念的,我便想到那个广场了。不大的广场,但却是老年人运动、跳舞的好地方,乡下的老人家都爱早晚一次做运动、跳舞。尤其是晚上,那可吸引人了!灯光四射,老们们跟着音乐跳起了舞,那舞蹈不是很优美,但却很整齐,大家的手和脚都同时举起,放下,一点也没有参差不齐。儿时的我,就爱看她们跳舞,也不知从何时起,竟喜欢上这些音乐了。

  人们都说,见月思乡。我每当望见月亮,便想起我那故乡与童年的我……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哪!

故乡作文 篇5

  村庄的南门外经年累月的庙堂已相当破旧,紧锁的大门像一位须发花白的老者,门口有规整的青石铺地,一棵苍劲粗放的古柏枝繁叶茂,乌鸦在上面筑巢,喜鹊相邻作窝,树已俨然是它们的美好家园,躲避风雨的恬息之所了。

  初春的山是宁静的,水是清澈的,村庄是浅绿轻柔的,而属于这里的鸡鸣狗跳都是随风飘浮着的。你只需要顿足或凝神,风就会洋洋洒洒从石缝中挤出来,从屋脊上踏过来,田野里铺天盖地闯过来,牛羊的背上翻过来,山坡上滚下来,也能温柔如丝地在发梢绕过来……

  一切颜色,一切流动的东西都可能精于变化,河流改道,铁块融化,让我们变老的岁月……而固执的风一如往日模样,肩挑尘土,鱼游故水,随和地活在日月和星子之间,抱着一腔化骨的柔软。 欢乐,痛苦,寒冷,温暖,风始终在我所能接受的程度里,我对于故乡的理解也是缘于风,面对可以湮没灵魂的草色和多情奉献的土地,池中蛙虫的和鸣,冥冥的风的洗浴,你就像满怀安逸之情的清教徒洞见,没有什么还能像故乡的.风那样,悠然而熟悉地贴切了。

  每一次回家对我来说都是一次感动,那些亲切的面孔,瞬间堆起的笑意,随浓密的风会伴爱意一路吹拂。很多时候,即使我轻轻走过,那些长满丝瓜和牵牛花的小院落,还是不经意就会探出一些更为熟悉的问候,母亲在邻人羡慕的眼光中神采飞扬,完全没有了电话线里无奈的笼钟老迈。我知道母亲是十分想我的,她粗糙的手牵着我走在去老姨家的小巷里,风从前方吹过来,清晨单薄的空气里便已截然是老姨院内的月季香了。这让我追溯到童年晒谷场的阳光,少女时溪水边的清愁,成年后漂泊在外的辛酸,老姨听我读表哥信时的满眼泪光,都因了风的念起而重新鲜亮起来。 我是多么喜欢重逢的感觉呵,这些熟悉的风景,温和的人与天气,宛若深刻的印痕,源源不断地收藏着我的所有记忆,三十多年,无数个日夜,我蓦然才惊觉这片土地已赋予了我太多太多。

  和我岁数相仿的年轻人过年后便四散去了天南海北的地方,村庄瞬息就老了,像我古稀的父母一样守望着短暂的相聚。除了果实,除了拔穗的希望,佛也牵不住渴望的来去,只是那些风播撒出的种籽们,可曾越过落满尘埃的浮世,回望过故乡?梦里是否也系有村口风的铃铛?

  我喜欢风,我只需站在青砖的瓦房前,便可以欣赏到金黄、桔红、洋色晕染的桃花红,在山背后的夕阳里争相描绘着一幅美丽无比的画卷,山水兀自静谧。但这时,荷锄的草帽已摘下,窄街小巷的炊烟已升起,牲畜们在乡间小道上不紧不慢地往家赶着,那所陈旧的庙堂偶尔也传来调皮的孩童弹弓的响声,乌鸦喜鹊扑楞楞的嗔怪,晾在树叶下皱纹丛生的老人们那低低的私语,风才舍得还原着村庄曾经欢势的一些真相。

  我的善感让我的夜晚不再寂寞,我不能忽略风,不能不关注那耐不住性的风,随着吱呀的柴门,化身为一缕缕一闪而逝的影子的风,它不停地在夜空里穿梭着,独舞着,它的轻灵促使窗前的树木前后左右地奔忙起来,叶子似漫天飞蝗般远去,在月光的镜子里,路与草与树都蛇般妖娆着。这一夜风很长,水样波澜地滑腻,像是一匹脱缰的小马驹,执拗地追赶着云层里月色的踪迹。花瓣落地无声,虫翼振翅嗡鸣,寺庙禅钟收拾善恶悄悄然隐匿……我就这样钻在故乡的耳朵里,尽数享受着这些动听的歌吟,眼神里也不断盛满着欣然七彩的光亮。

  无论从哪一个细节看故乡,风都是最默契的跟随者。外面的世界自是离榆树无限遥远,更不会以包容悲悯的心来替民谣把脉。年代分秒换新,一些从乡村走出去的人也学着把蹲在地上滋溜着面条的人叫老农,把包着红头布的女子叫老土,对于勤苦操劳的土地,这些称呼似乎是有所卑微的,但在很多地方,这依然已成为一种难以割舍的习惯流淌开来。村庄固执但不一定没有思想,所以城里人某些时候在乡村人的舌尖下也是不以为然的,菜高价买,奶高价喝,连几步的路程都离不开天价的汽油……那是活在壳中的雏,哪还有自由?有农夫铲着脚板下的泥如是说。一番话别,我从丰硕的果园起步,苹果,梨子,杏,蔬菜,都是乡村五月里极其招摇的果实,往往这个当口,城市从这里钻营,乡村又向陌生处渗透,我开始止不住地怀疑起来,那些梦想的翅膀究竟是飞远了,还是飞近了?抑或是就在心间呢?土地是缄默失口的,我带着自己的答案任风从我身边掠过,这是以乡村的名义起歌,也是以故乡的身份召唤着游子的感恩。风的旅程是随时待发的,在你心思沉溺的一个小细节里,它随时蓄满着四季浓郁的香,纯朴大气的方言和悠扬的唢呐二胡儿,还有豆子玉米麦子的葱笼茂盛,农家人一声声汗水里的吆喝……一笔便书写了故土雍容的酣畅。 我还喜欢看着土炕边父亲油光的烟袋,闻母亲锅膛里小米粥的香甜,我不得不相信,守护村庄的人是多么的忠诚,他们和这里的蚂蚁、蝴蝶一样活着,也乐于与金龟子和知了为伍,富也知足,穷也开心,一些多余的欲望在自然散漫的风中结束,像神灵智慧的取舍一样简略淡泊。

  我背着行囊又将与村庄分向行驶,天俯下蔚蓝的身子抚慰我,风也来与我挥手作别,绵长的风呵,如村庄绵长醇厚的呼吸,落在我生命长途的山隘里经久不息,如影随形地爱着我,如我深沉地爱着它……

【故乡作文】相关文章:

故乡作文-故乡作文01-25

记忆中的故乡-故乡作文02-15

故乡的山水,故乡的云作文01-02

故乡的城,故乡的人作文04-18

故乡的什么作文_故乡的什么作文03-27

故乡,故乡02-25

[精选]故乡的作文03-03

故乡的作文【精选】01-19

(经典)故乡作文04-13

故乡的作文(经典)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