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作文精品[4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故乡的作文4篇,欢迎大家分享。
故乡的作文 篇1
故乡在时光细密的脚步里雕刻出了我童年美丽的画卷,但却在岁月的风不经意间的吹拂中,就像沙一样散去。嗨......长大了,变老了,需要做的想做的都多了。所以啊,故乡啊!可能我真的已经回不去了。
——......
春节回乡,独自骑行,在到了双江口上的大石桥上时,我停下了。我在石桥上望向下游马库水电站和水坝,望向上流的池坪,那曾在脑海里出现的一幅又一幅的画面,完整地就在我的眼前,而那些儿时的记忆,在那一刻毫无保留一段一段地从心里走出。然后我忽然感觉自己就像是一只被故乡放飞的风筝一样,飘着,却渐渐地收不回去了。
在中国的地图上,往湖南西部看,那里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她被一个新西兰的旅行家称作中国最美丽的小城(每次用英文做自我介绍的时候我就会把这段话说上),她是沈从文老人笔下翠翠生长的.地方,她是一个在那山里驻守了千年的古宝,她是一个风雨潇潇的边城——她就是生我养我的小城——她的名字叫作凤凰。
以前提起凤凰,大部分人都会想到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鸟。而如今的凤凰,已是湘西一个名满天下的小城:美丽、古典、安静、浪漫、艳遇等等词都在她的身上留下烙印。沈从文老先生用他的《边城》把这里朴实别致的风土人情传递给世人,再加上千年的历史文化、山围水过的美丽风景、纯朴勤劳好客的凤凰人,让很多到过凤凰的游客,在来之前充满着期盼和向往,到了后总是沉醉和愉悦,而离去时又总是恋恋不舍……
我总是觉得,没有比凤凰更适合发呆的地方了。在虹桥风雨楼下面的沙湾,或是在河边,或是在奇秀锋上,寻一处地坐下,看着沱江水从山中蜿蜒而出,顺着古城穿流而下,转而消失在山的另一个尽头;看着吊脚楼安静地躺在沱江边,倚着南华山,听着,偶尔桨拍打水面,偶尔“忙锤”击打衣服,偶尔船工的号子,偶尔河边苗家阿妹的歌声……
此次回乡前,我曾对自己说:回凤凰,我一定用心去感受,那仿佛转了千年的水车,那错落脚根的吊脚楼,那沉睡江边的北门,那江中点起倒影的跳岩,那飘在水面的轻舟,飞扬在空气中悠扬的号子,河边洗衣裳的苗家阿妹,夜色中古朴的屋檐......所有让心柔软的声音,所有让人流连忘返的角落。回水田,我一定用心找回儿时的梦,撑舟的江,捣鸟窝的大柳树,嬉戏(和抓鱼)的双江水,(抓鱼的水电站的大坝,依然翠绿的打猎的山头)小江上的破木桥,无限回忆的学校,无限回忆和心痛的住所,心疼的山湾,心疼的并不孤单的父亲的坟墓......所有勾起儿时美好回忆的地方,所有能让我心回家的地方......
两年没回去过了!而这次,我真的回去过了。
没在家时,妈总是跟我说一些乡下的事,这家的孩子考上了哪个好大学,那家的孩子嫁了好人家,原来一直过河的小木桥被水冲走后换成了石拱桥,原来祖屋那个屋架拆了盖上了水泥房……然后我发现我竟然没有一个发小,跟我说起家乡的事儿。慢慢长大,慢慢变老。儿时曾经的那些玩伴,都不知道去了哪了。
记得前年回乡,寨里的小孩叫我“大”的时候,我居然都记不起他的名字,竟然连是谁家的小孩都没有了映像。之后,我竟在想,我有多少对家乡的思念?怎么这种思念变得,这么陌生!
唉……故乡在时光细密的脚步里雕刻出了我童年美丽的画卷,但却在岁月的风不经意间的吹拂中,像沙一样散去。
长大了,变老了,需要做的想做的都多了。所以啊,故乡啊!可能我真的已经回不去了。
故乡的作文 篇2
每天都是要吃糯米饭的,不知道为什么。是因为它味道最好吗?也不完全是的,比它好吃的还有一些。可能是因为这个小摊离爷爷的单位最近,爸爸又和爷爷是一个单位。上班的,而我们家小时候就住在爸爸单位的宿舍的缘故吧。照这么说。来,吃糯米饭这事情,也是有家学渊源的。这个摊子,算上我们祖孙三人,前后起码吃了三十多年了。
铺子很简单,几根竹竿靠着旁边的民居支成一块挡雨的棚,一个小车和一张桌子摆食材和配粥的小菜,两个两三个炉子分别做面粥饭。旁边沿着小巷摆。上三张圆桌,每张能坐七八个人。桌子旁边有两个蒸炉,一个里面是筷子和勺子,另一个里面是毛巾。蒸过的毛巾烫手,但擦手擦脸都很舒服。除了大酒店,提供热毛巾的后来我只在海底捞见过。看到日剧里人们吃饭总要先用湿巾擦手,想来这服务还是有点日式的。
九点的时候,老板娘会收掉—个支棚的杆子,收掉一张桌子,十点的时候再收——张。到十一点,就完全收摊了,比较闲的人,早饭是吃得比较晚的。最有趣的是下雨天,那种简易雨布搭成的棚子,总是要积水的。时不时老板娘就会拿一根竹竿,顶起雨布的中部,雨水就哗啦啦从——侧冲下去了。
糯米饭是温州特色,但是其他地方也有,然而一般是像肯德基里那种饭团。温州的糯米饭其实就是肉汤拌饭,上面加上油条碎和葱花,一般为了防止太干难以下咽,还要配上一碗紫菜汤或蛋花汤。肉汤每家的配料略有不同,一般就是有无香菇有无榨菜有无豆干的差别。
除此之外还有撒白砂糖的甜糯米饭,我有次还见过一个拉板车卖煤球的老人吃豆浆拌糯米饭,遗憾的是我至今也没尝试过这种吃法。现在回想起来,黑黑的煤球车,黑黑的手,吃雪白的豆浆泡米白的糯米饭,那画面是很有冲击力的。
我常吃的这家,蛋花汤也与别家略有不同。它的蛋液只随便搅打两下,冲汤的水温度也不高,最后同样也浇上一点肉沫汤。最后的成品中,能看到尚未完全凝固的蛋白,口感爽滑,有点像现在日式快餐店里的温泉蛋。这样的蛋花汤比较少见。
每个上学的早。上,从睡梦中醒来,洗漱完毕,从爸爸的口袋里拿。上十元早餐钱,就出门上学去了。在距离早餐摊子二十来米的时候,我会大声对老板娘喊——声“糯米饭蛋花汤”,这样等我走到摊子边坐下的时候,就能直接开吃了。但我提前下单,倒不是为了这个,而是因为小时候略微有点口吃,特别是糯米饭的糯字,经常会卡在喉咙里出不来。如果站在摊子上口吃,说不出自己要吃“糯米饭”的话,会很尴尬,被人笑话。
我小时候吃糯米饭与别人不太——样,一般吃糯米。饭是直接把配料和饭搅拌均匀,这样在吃的时候,每一口就都有汤汁、肉末、油条、葱花和米饭。但我不这样吃,因为这样很无趣,而且吃到最后米饭发胀让人没有食欲。我吃糯米饭,总是先小心翼翼得把糯米饭上的配料挑到一—边去,先去吃糯米饭中饭的部分,吃完了——侧的糯米饭,再吃有配料那侧的糯米饭,用勺子小心翼翼得从配料下面抠,最终抠出一个几乎没有米饭,全是配料的“穹顶”,最后两三口闷下所有配料,满口咸香。这也算是一种“先苦后甜”了吧。
现在的我已经不会用这么复杂的吃法了。杭州的糯米饭,油条要么偏软要么偏硬,肉汤的味道也不对,吃来只是聊慰乡愁,更多是作为果腹的快餐而且美食的享受。
离家读大学后的每个寒暑假,以及工作后的每次,回家,都会找一—两个早上,去吃这家早点摊。尽管我家早已经搬离了那条老街。
记不清是工作后的第几年,可能是第二年,也可能是第三年,某次回家后忽然听到了那家早餐摊的老板娘去世的消息,我感到震惊,毕竟她看起来只六十岁不到。“她早上收了摊,到乡下的一个亲戚家里去坐了坐,回来忽然晕倒,送到医院的时候人已经没了......这是我听到的版本,具体原因我没有去深入了解。这之后摊子由他儿子继。承,再一年我回家想去吃的`时候,早点摊已经不再开了。
故乡和远方并不冲突,就像我在杭州,要是想吃的话,早。上起个大早,坐上第一班高铁,花上两个多小时,就能在早上九点多坐在老家的摊子上吃糯米饭。空间并不阻隔我们与故乡,因为它是可逆的,而我们永远无法抗衡的是时间,因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随着老房子拆迁,老街改造,老摊断了传承,将再也回不去童年。少了那碗糯米饭,老街老路也再也不会去,以后的再返乡,也不再是原来的那个故乡了。但没办法,每个人都是这样的,我的孩子以后也会有新的故乡,也会在成长中失去他的故乡。
我带很多人去尝过老家的糯米饭,他们都说无甚特别。我也在外点过很多糯米饭的外卖,味道不太对。其实每个人最喜欢的都是离自己家最近的那家店的味道吧。我很想再吃一碗老家楼下的糯米饭。
故乡的作文 篇3
家是小草依偎的大地,家是雄鹰飞翔的蓝天,家是溪水奔向的大海……家更是那游子魂牵梦索温馨宁静的港湾。白驹过隙,转眼间,二十年的时光飞逝而去,我终于又踏上了归乡路我要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了。
刚刚下了飞机,我惊讶的张大了嘴巴,故乡变了,变了,一切都变了,原来一排排矮小的平房现在都变成了高楼大厦,原来只有一条街上安装着最简易的路灯已经变成了五彩霓虹灯,我又走向了原来的市场,但是原来的露天小摊都不见了,都变成了一排一排的高级服装间,家里破旧的收音机已经下岗了,而新上岗的是液晶电视,原来的铁通宽带网应经变成了高速宽带网……
家里原来英俊的爸爸和年轻美貌的妈妈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风采,但那慈祥的微笑还依然挂在脸上,和我同龄的妹妹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跨国公司,她公司研制开发的一种高级软件倍受欢迎。目前她的事业蒸蒸日上,比我小四岁的妹妹已经成了博士后,我做梦都没有想到妹妹有这么大的成就,好多大公司都抢着跟他签约呢!同时,我可真为家乡人的巨大变化感到自豪。
忽然,我的手机响了,我的.上司让我马上回去签一份合约,为了工作我只好恋恋不舍的离开了。
二十年后的今天,我的故乡,我不敢认你,你让你的孩子惊讶不已,二十年后的今天,我的故乡,我迫切的想投入你的怀抱,你让你的孩子骄傲不已!
故乡的作文 篇4
在台北郊外的一座富丽堂皇的别墅里,宽阔的阳台上,坐着一位七八十岁的老将军,他满头银发,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里含着泪水,他那颤抖的手中拿着一块未咬一口的月饼,它似乎很重、很沉,同月亮一般重、一般沉。他望着月亮,嘴里念念有词,心灵的雨花好像在飘洒,飘过前面的小山坡,飘过金门列岛,飘过海峡,飘到了那块他魂牵梦萦的土地——大陆,那是他出生的地方。故乡的亲人在干什么呢?他们一定在烧菜,烧很多很多的菜。堂前的供桌上,放着祖先的灵牌。每年家乡的父老乡亲都要进行一次祭祀,让这些祖先“回家”与亲人团圆。他们可知道,海峡的另一端还有一个他,正等着回家。
望着故乡的方向,心灵的时间在逆转。记得儿时,做了祭祀后,一家人围坐在桌旁,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他、弟妹欢聚团圆,享受着天伦之乐。那灯光也是这么相叠着,却是那么温暖、那么和谐。桌上放着一只土制的炭炉,炉上坐着一口锅,把菜放进去热热,吃一口,肚里就暖和和的。饭后,一家人坐在凉台上,每人手中都拿着一只和月亮一样大小的月饼。他把玩着,虽然没这么好吃,但得到的是蜜一般的甜,怎么也舍不得吃掉。至今,他还记得当时的夜景,朋亮是那么的圆,就像初升的太阳光芒四射,金黄的.月光像妈妈那略带红晕的脸。月光毫不保留地洒向大地,抚摸着他,那么柔,那么顺。年少的他幼稚地说了句:“这月真美!”
“是的,故乡的月最美,最明!”从思念中拔出来的老将军不由轻叹了一句,缓缓捧起月饼犹如捧起故乡的月,轻轻地咬一口,慢慢地咀嚼着,好像享受着故乡月的那份柔情。
【故乡的作文】相关文章:
故乡作文-故乡作文01-25
故乡的山水,故乡的云作文01-02
记忆中的故乡-故乡作文02-15
故乡的城,故乡的人作文04-18
故乡的什么作文_故乡的什么作文03-27
故乡,故乡02-25
故乡的作文【经典】10-14
故乡作文[精选]12-15
(经典)故乡的作文09-11
[精选]故乡的作文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