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诚忠堂》观后感

时间:2023-12-06 13:40:07 文圣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电视剧《诚忠堂》观后感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电视剧《诚忠堂》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电视剧《诚忠堂》观后感

  电视剧《诚忠堂》观后感 1

  作为电视剧《乔家大院》的续集,《诚忠堂》由原著作者朱秀海老师的获奖小说《乔家大院2》改编,讲述了上一部主人公乔致庸的孙子乔映雯长大以后,在混乱的时局下抱定革新之心,带领乔家人寻找光明之路,宏大的历史背景,革命与商战齐鸣的传奇往事,以及精良的制作成功续写经典,包括张博、潘虹、童瑶、乔欣等主演明星的表演也获得了观众的认可。

  给经典作续是一柄双刃剑,接过上一部的光环同时,还要接受外界的对比和挑剔,这其中,作为乔家大院里独当一面新东家,饰演乔映霁的张博承受了最多的关注,毕竟,当年陈建斌太精彩太老道,要想成功接棒,绝对是个不可能的任务,需要的百分百的发挥演技才行,而令人欣喜的是,他的表演不负众望,从内外兼俱、既有深度又有爆发力的人物刻画,证明了自己值得信任,可以挑起大梁。

  乔致庸和乔映霁这一对祖孙,有一脉相承的金融天赋和晋商品质,在个性作风上则大不不同,如果说乔致庸是在清朝岌岌可危的局面下坚守信念,苦苦支撑起一个商业商国,那么乔映霁是在革命的热火袭卷下,给腐朽陈旧的商业局面带来了一场革新风暴。从乔映霁一登场,一股清流就扑面而来,穿着一身白西装,在身无分文的情况下智取俄国船主,带着同盟会的情报来到枪炮纷飞的武昌,立场坚定的呼吁张大帅停止抢掠,保住中国的金融界,领着革命党抢了自己的票号,拿着枪上前线与清军浴血厮杀。

  通过这一系列的戏码,张博演活了新派学生、同盟会成员、票号东家的多重身份,面对荷枪实弹的军队慷慨陈词,在战场上浴血拼杀,与自家票号讨价还价,在各种截然不同的情景下,人物的每一种状态都鲜活有力,而在随后的戏码中,乔映雯经过战火洗礼,看到没有银子的革命举步维艰,要想改变中国就必须人尽其责,大东家的任务就不能是拿枪打仗,而是通过金融改制,为改变国家提供经济支持。

  一样是在乱世中的创业者,陈建斌于乔致庸的塑造,张博于乔映霁的塑造,两者都是在乱世中坚守晋商的变革精神,却是两个不同的方向,前者稳字当先,忍辱负重终成大业,后者则是新一代的热血先锋,在更加复杂的局势下几经磨折,几经转变,得以百炼成钢。

  除了为国家命运而奔走冒险,乔映霁的情感戏这一次也火力全开,例如在新婚之夜的一波三折,在掀盖头之前化身落跑新郎,去追“革命战友”莲花,虽然对局势各执己见,几近决裂,却因为身份的改变和再会无期而莫名的`伤感,细声叮嘱对方一定照顾好自己,张博在这场戏把复杂的深情,千言万语化作无声的关注,收发令人动容。

  回到洞房花烛夜,他又因为饮酒把新婚妻子当成为的阿莲,还讲出自己是彻头彻尾的革命党,醒来后惊慌失措的脱下新郎装,蜷缩成一团,全无平日的自信和坚定,这一段内心积的压抑与压力,都通过精神分裂式的表演释放出来,而在后面大闹乔家大院,拆戏台,砸鸟笼,跪祠堂、正家规,一系列举动恢复了霸道总裁式的刚决与果敢,雷厉风行的举动,重振家族的决心,隐约让人看到了当年乔致庸的雄风。

  从一开始的意气风发,到经过挫波折和打击,历经沉淀,重新崛起,在乔家大院大展身手,乔映霁成长的过程很传奇,也很真实,有血有肉,成功的接住了《乔家大院》这块金字招牌,凭出色的演技擎起了《诚忠堂》的大旗。

  作为年轻一代的实力派演员,张博一向以古装大人物的形象深入人心,《三国》中的孙权、《孙子大传》中的勾践、《苍穹之昴》中的光绪,特别是《大秦帝国之崛起》年龄跨度半个世纪的秦昭王,莫不散发出帝王的威严和锋芒,这一次通过《诚忠堂》中的传奇商人乔映霁,张博再次拓宽了自己的戏路,由此情景不难预见,他还会在荧屏上不断开疆辟土,继续上演更多的传奇。

  电视剧《诚忠堂》观后感 2

  演员张博,一张典型的正派脸形象,透露着正义凛然范儿,真正的演技派。

  在喧嚣于追云逐月的浮华尘世之中,张博就似一枝淡雅青竹,洒脱干净。

  他面容俊朗,身材高大,明朗透彻,带着真诚与淡然而来,成就一种极具个性的表演境界。他自然亲切,若风过竹林传递着清冽,看似淡然无声,却另有一份温情与感动。再看张博,能文能武,有款有型,有演技有实力,当属质感演技派。

  其实,跟张博演技一样棒的,还有靳东、潘粤明、于和伟,他们堪称是演技派叔圈的四大天王。所幸,靳东遇到《伪装者》,潘粤明演了《白夜追凶》,他俩都爆红了。

  而张博呢?为人低调谦和,踏踏实实演戏,靠作品说话,部部叫彩,口碑极佳。

  说起来,张博的代表作非常多,堪称爆款剧王。他先后饰演过《三国》中的吴王孙权、《王大花的革命生涯》中的地下党员夏家河、《金战》中的解放军营长秦国梁、《大秦帝国之崛起》中的秦王赢稷、《琅琊榜之风起长林》中的禁军大统领荀飞盏……

  有古装剧,也有革命剧,还有年代剧,不拘一格,轻松驾驭。

  他可以豪情万丈,信心满怀,他也可以细水长流,情绪压抑,他可以深情与狂放,他也可以脆弱与坚强,演皇帝演英雄,演匹夫演小人物,演将军演士兵,演父亲演丈夫,演商人演百姓,他饰演的角色极具个性化,或调侃或戏谑,言行可笑夸张却不显过分造作,或悲情或困苦,无不让人印象深刻,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他天生具有一种表演的天赋。

  但是,爆红的机会呢?剧红,人不红?

  看正热播的《诚忠堂》,也是《乔家大院》的第二部,但两者的着力点不一样。

  跟陈建斌饰演的狂傲不羁却又有满腹才华的傲气乔致庸相比,张博饰演的乔家大当家乔映霁同样出彩,他年轻有为,先国后家,思想前卫,勇敢大胆,诙谐智慧,有情有义,谦和温暖,温柔以待家人、知己和朋友,这样的`人设非常可爱和讨喜。

  乔映霁身手了得,这一连串动作行云流水,实在是让人惊叹不已。

  为了国家命运和革命大局,乔映霁不惜花费几百万两银子,仗义疏财,报效国家,一心为民,这充分说明他思想纯正、胸怀祖国,以堂堂赤子之心,顺应时势做大事,这也说明他格局高大,在风华正茂之年纪,行事做人堪称绝世超伦。

  乔家长辈江家姑奶奶逼迫乔家让出家业和大院时,看似绝情,杀气腾腾,直让里外诸多惊讶。再看乔映霁与江家姑奶奶的相亲相爱,更是让观众看得精彩纷呈,你看江雪瑛这小拳头敲打得好可爱呀,乔映霁真是深得她的喜爱,再看乔映霁的笑,层次感分明,戏点十足。

  乔映霁请哥哥主持打理乔家,大哥捏着他双耳,张博一副非常享受和愉悦的表情。

  这说明他一心为乔家前途着想,丝毫没有小肚鸡肠,也显示出他豁达大度的格局,这更说明兄友弟恭、肝胆相照、休戚与共的兄弟情谊,看张博用一组表情、几句话,就细致地表现出丰富内涵,值得点赞。

  乔映霁又是重情之人,他与杨依依戏剧式相见,恋人打趣式相处,温柔有爱。

  杨依依流产之时,乔映霁伤心不已,张博安慰依依时的表演更是精彩无比,劝她:“别放弃,我陪你一起放弃一起死,我爱你,相信我,我们会有更多的孩子,答应我别放弃”,大东家真是非常爱依依呀,虐心暖心贴心,张博从忍痛爬床、温柔相劝,再到低声泣诉、深情表白,最后再来一个大大的拥抱,这样的表演层次渐进,表情到位,情绪把握细致,丝丝入扣,点点润心,如此接地气式的表演,一个大东家,一个被生活折磨的男人,一个为爱妻伤心焦心的老公,痛到骨髓的情深意切,爱到深处的自然流露,这才是一个专业演员的看家本领所在。

  映霁子,削了头发剪辫子,穿的洋袄洋裤子,尿尿不用解裤子……

  一首童谣,调侃居多,却刻画出乔映霁的先锋式人物形象,再看张博用展颜一笑,慢慢地表现出乔映霁对小孩们的善意与宽容。

  癔症发作时,孤独、恐惧、弱小、无助,诸多情绪一一释放,眼神之中流淌着捉摸不透,他的表演一气呵成,浑然天成,不狂不躁,令人叫绝。这样的表演卖力却不溢满,言行之间,举手投足,绝对的驾驭自如,呈现出有热度有味道的戏剧燃点,融化了万千观众的心。

  从国家到乔家,从姑奶奶、兄弟、爱人、小孩子,到精神分裂后的情绪崩溃,癔症发作时的发狂、落泪,暗自孤独伤心,新婚时被发疯的妈妈大闹喜堂,剧中的张博完全置身其中,其情其境其感,一一恣意释放,收放自如,这些丰富多变又独有的情绪和场景,被他表现得如同亲身经历,更似溪中清流一般干净自然,张博将乔映霁的种种心理和行为特征紧紧把握,细细诠释,可圈可点。

  看他的表演是一种享受,非常过瘾。他的角色代入感非常强,喜怒哀乐之时俱能传神,眼神流转之处皆是戏点。张博,就这样靠多变形象征服观众,他一步一步,从一个个的角色,用实力和作品,证明了自己的戏路宽广。

  或许,爆红并不只是流量,还有演技和人心。张博,他是一个真正的演员,足矣。

  电视剧《诚忠堂》观后感 3

  从小就对家乡祁县的人文历史有种特殊的感情,特别是出门在外与朋友们互聊家乡的时候,我都会感到由衷自豪,因为我的家乡祁县自古就是人杰地灵,英雄辈出之地,历史上的名人远有祁奚、王允、王维、温庭筠等,近有乔致庸、渠本翘、武克鲁等。每每谈及这些历史人物有关的话题,都会产生一种特有乡情和激动。历史人物王勃和罗贯中的籍贯虽然有“太原祁人”和“太原X地人”的争议,无论怎样,也不失我们作为山西人的骄傲。近期看了电视剧《诚忠堂》,不断的被剧中主人公乔家第五代传人乔映霁的事迹深深感动着,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乔少东家为了救亡图存,对中国未来道路所作出的思考和探索,所付出的努力都是值得我们后人深深敬仰和佩服的。通过观看电视剧《诚忠堂》,我对当年以乔映霁为代表的那些晋商和那段历史有了更多更新更深的认识,下面就说说我的一些观后感。

  《诚忠堂》给我们展现了以乔映霁为代表的诚信忠义的一代晋商。从乔致庸的爷爷乔贵发到其孙子乔映霁,连续五代人做生意能够发家致富,达到货通天下,汇通天下靠的就是诚实守信,义字当先。诚实守信被作为乔家家规一代代传承下来,不仅仅运用到做生意中,而且践行到全部生活中。《诚忠堂》多处故事情节从正面或侧面展现了乔家的诚实守信、义字当先。如乔映霁带着革命党人张振武的密令回山西联络阎锡山出兵娘子关配合武昌起义一节,乔对闫的秘书承诺分两次资助闫军,请求出兵,帮助缓解武昌起义军压力,并在确认闫军出发后如约交付了资金。在包头城遭劫难,晋商们商议如何恢复经济,重建包头一节中,乔家与众晋商集思广益,提出了利用晋商的信誉推行使用晋钞的方案,并且很快便顺利实施,既解决了重建包头城的资金问题,又解决了晋钞不流通的问题,实际上依靠的就是众晋商多少年在老百姓中树立的信誉。现今的社会纷繁复杂,经常让我们处于困惑迷离中,每当我们怀疑人生的时候,不妨我们也把诚实守信作为人生的信条。因为诚实守信确实保佑了乔家福祚绵长,好人有好报。每当乔映霁遇到危险的时候,他都能凭借乔家的信义化险为夷。如四名宫廷侍卫被派去追杀乔映霁,当知道了被追杀的人是乔家少东家时,他们做出了“乔家是义商,不能杀”的决定;当乔映霁在武昌被清军抓住时,清军首领以乔家祖祖辈辈在祁县东观接济乡里的义举为由放走了革命党人的乔映霁,正是乔家的良好信誉和声望让乔映霁一次次逢凶化吉。诚信忠义可以说是乔家的发家之本,也是众多晋商的门风。这种门风的形成在中国由来已久,即使是今天,你依然可以看到遍布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关帝庙,人们在这里供奉着财神爷关羽,尤其是商人们顶礼膜拜他,正因为他的诚信和忠义。诚信忠义在晋商中既是门风,也是规矩,祖祖辈辈必须严格遵守执行。不论是做生意还是在生活中,乔家向来都讲究诚信为本,一诺千金,决不会失信于任何人。甚至贯穿《诚忠堂》全片的一条爱情主线,都是乔映霁为了履行当初爷爷乔致庸定的一个婚约。

  剧中,乔映霁要成为商人首富有许多道路,但乔家做事是有选择有原则的,那就是:义字当先。真正的晋商不是为了一己之私什么事都做的奸商,而是能够胸怀天下,为民请命,以商救国的义商,作为晋商必须走正道,做任何事都要义字当先。所以尽管面临着家业破崩的危险,乔映霁果断拒绝了奸诈狡猾的崔望百提出的`让乔家投靠企图倒行逆施恢复帝制的袁世凯的主意,并把这个奸佞小人轰出门去。乔家对孙茂才之类人才求贤若渴,与崔家的仇恨本来一开始是可以化解的,在崔望百落魄潦倒之时,乔映霁以“举内不避亲,举外不避仇”的宽大胸怀接待了崔,以刘备三顾茅庐,礼贤下士的耐心招待了崔,但是由于两个人义利观根本的不同,最后只能立场鲜明地与崔望百做绝交。因为坏人做事是根本不讲信义的,坏人可以为了个人的私利不择手段,为所欲为,乔映霁实在不能容忍奸佞小人对秉承诚信忠义价值的乔家有些许玷污。晋商所选择的道路,正如最后一集中乔映霁请吴秘书转达阎锡山省长的:不管做什么事,诚信为本。

  《诚忠堂》这部剧还给我们展现了充满家国情怀,充满自信,不断追求美好生活梦想的一代晋商。乔映霁从小就被爷爷乔致庸送去广州读书和学做生意,期间结实了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并参加了中国同盟会。他积极参与了革命党人推翻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的行动,以求建立民国,实现民主共和,推动中国金融业由票号向现代银行转变,实现中国商人金融救国的梦想。在那个剧烈动荡和变革的年代,乔映霁满怀对国家,对人民的赤诚,他认为:为了中华民族的存亡和乔家的未来,中国必须革命。如果不革命中国就没有希望,乔家更没有希望。乔映霁出巨资支持革命党人进行民主革命,推动中国社会进步。为支持武昌起义,防止武昌商铺遭兵匪的破坏洗劫,乔映霁带兵抢了自家的票号。他先后拿出二百一十万两白银帮助武昌起义的革命党。为催促阎锡山的新军出兵娘子关,配合武昌起义,他先后支付阎锡山三百万两白银作为出兵经费。乔映霁是充满自信的晋商,他相信中国革命一定会成功。在军队他亲自上前线与清军战斗,在金融界里与投机官僚战斗。面对金甬想通过筹建山西官银号圈钱的企图,他引用蒲松龄撰自勉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来表明自己与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在被金甬关押大牢的日子里,乔映霁也没有丧失过自信,他得知袁世凯病死的消息时只说了一句话:“等到了,他等到了,我们都等到了”。乔映霁是不断追求美好生活梦想的一代晋商。他从小受乔致庸老爷子的熏陶教育,立志于做一个能够为全天下人安身立命的商人。他的梦想是复兴爷爷的货通天下、汇通天下,重建临江茶庄,恢复万里茶道,改革中国金融业,实现货通全球,汇通全球的梦想。为此,他设计了北走恰克图陆路,南走泉州福州海路的两条商业路线图,这么远大的战略构想,竟然与当今的一带一路路线图如此相似,我们不得不由衷的佩服当年晋商的智慧和远见卓识。

  《诚忠堂》给我们书写了一段以乔映霁为代表的晋商力图拯救中国、复兴中国的历史。这些晋商与孙中山先生一样,在不断探索着中国的光明之路,他们都是时代的英雄。正如鲁迅先生说的“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晋商这些脊梁创造了历史,同时留给了我们这些后人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些财富属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一部分,仅仅靠一部电视剧《诚忠堂》是不可能全部表现完的。若想更好更深入了解晋商,我建议大家抽空来晋商老街走走,到晋商大院看看,亲身体验一下当地的民俗文化,相信您会受益匪浅的。

【电视剧《诚忠堂》观后感】相关文章:

谈 诚 信05-21

诚 信作文08-21

诚 信550字09-19

巫师的诚与灵故事01-20

友谊在诚_1200字08-17

诚初二作文06-17

非诚勿扰观后感09-22

《非诚勿扰》观后感05-20

诚为上策的英语日记08-21

诚在心间信在人间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