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实用的老人的关爱作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老人的关爱作文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老人的关爱作文 篇1
迎着春风,踏着阳光,一路来到了敬老院,和老人们聊聊天,为他们表演节目,把他们沉寂的心从新照亮。
我们来到敬老院里,我们的眼前焕然一新,这里绿树成荫,干净的庭院里有几个石椅,中间有一大片空地,应该是老人们晨练的地方,我看到了一位老人在那里打太极,有看到一位老人坐在石椅上聊天,一片其乐融融的场景。
我们穿过了大门,进入了大厅。只见沙发上,老人们坐在一起,开心的不知道在说着什么,迎接我们的阿姨说,老人们听说我们要来,都很激动呢。我看到楼梯口有一个老人拄着拐杖,一瘸一拐的下着楼,我便急急忙忙的跑过去,扶着他的胳膊,我琳发现,他的胳膊不想一些老人那么瘦,七十多岁的人扔显得很健壮,除了腿不好外。这与这所养老院的.良好服务有分不开的关系。下面,我们给老人表演节目。首先是何成志上场,他打了一套拳,他的手装成像爪子一样,出拳就像猛虎下山一样,十分大声的剁脚声音在操场上回荡,宛如一位站屹立在地上上巨龙,老人们聚精会神的看着,是不是露出微笑。第二场由我们集体进行诗朗诵《长歌行》,我们深情并茂的朗诵着,时如小溪般细细流淌,时如打鼓般气势逼人,时而快,时而缓,已经发挥出了我们的最高水平,表演完后,掌声轰然而起,看到老人们历经沧桑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我们心中便涌动起一股暖流。
不知不觉,时间就到了,我们真诚地祝福老人们:祝你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家庭幸福!
老人的关爱作文 篇2
我们的明天就是老人的今天,关爱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每每读起这句诗时,我就会想起那些孤独的老人们,他们不是没有儿女,也不是他们的儿女不孝顺,而是他们的孩子早已成家立业,在外地工作。当然是只顾得了“现在的家”,回不了“原来的家”。
老人们心想:见不了面,打电话总归行了吧。可是,刚刚才把电话打过去,儿子就说忙忙忙,等改天有时间了再回电话。就这样匆匆地把电话挂掉,留给父母的只是一片寒意,回过来的也只是一摞摞冷冰冰的钞票,连一句温暖的话语也没有。有句话说得好:钱不是万能的。儿女以为让父母衣食无忧,父母就能开心了吗?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人老了,什么也不图,图的只是一家人能团团圆圆、开开心心的过每一天。儿女们不在身边,家里冷冷清清的,剩自己孤身一人在家,难免有些寂寞,每天面对的'就是一台陈旧的老式电视机,甚至有的老人因受不了多年以来的孤独寂寞,而患上了抑郁症,双眼空洞的望着窗外的花花世界,感觉自己活着没有什么意义,就不知不觉地有了轻生的念头。
而对此,北京的某个社区里,为这些孤独的老人建立了一家老人活动中心,只要是孤独的老人,都可以进去娱乐,里面有专门为老人服务的人员,那里可供老人们吃、睡,每天还有学习的课程:下象棋、唱戏曲、手工等等,让老人们乐乐呵呵的过好晚年。
问一下,连一个陌生的外人都懂得关爱老人,为何你自己都不懂得去关爱自己的亲生父母呢?
我想对即将背负赡养老人的青年说一句话:我们的明天就是老人的今天,关爱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
老人的关爱作文 篇3
寒假中,我们雏鹰假日小队共开展了4次活动。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去敬老院慰问老人。
寒假一开始,我便邀请队员到我家集中,商议第一次活动的内容。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去敬老院慰问老人吧!”是呀,我们都开开心心地准备过年了,敬老院的老人过得怎么样?他们怎样过春节?我们都非常想知道答案。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我们开始讨论到哪家敬老院?哪天去?由谁去联系?在哪集中?带哪些东西?提哪些问题?谁采访?谁拍照?等等。最后我们制定了活动方案,按照自愿的原则进行了分工。没想到,搞一次活动还挺复杂的呢。
很快就到了定好的日期,我带上给老人们准备的礼物,早早地出发了。在路上,我望着窗外飞逝过去的老树,眼前浮现出一张张熟悉或不熟悉的老人的脸。我不禁想道:那些住在敬老院里的老人们住得习惯吗?他们的子女是否常来看他们呢?我们这次去前去看望,他们一定很高兴吧!紧张、害羞、兴奋、激动、迫切、疑问各种心情汇聚在我的胸膛,真不知到底是个什么心情。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来到了敬老院,一位奶奶笑着将我们迎了进去。
我们随着奶奶来到了一间不大的房间中,里面的十几位老人都坐着,我们的'到来使他们有些不知所措。我发现这些老人们有的眼睛看不见了;有的耳朵不太好使了;有的坐在轮椅上,双腿不能动了……我想他们一定受尽了磨难,吃尽了苦头,如今终于有了一个养老的好地方,他们也该享享福了。这真令我感到欣慰!
那位带我们进来的奶奶是这里的工作人员,她向老人们道明了我们的来意。老人们这才放松了些,脸上露出了笑容,比刚才精神多了,一个个都争着想被我们采访。看得出来,老人们在这里过得很开心。
我们问了老人们一些问题,他们也都回答了我们。采访过后,我们拿出各自准备的芝麻糊、米糊、饼干、糖果送给了老人们,还给他们捶背捶腰,为他们表演节目,送上我们的祝福。老人们很高兴,一个劲儿地对我们说谢谢。这就是“天伦之乐”吧,愿老人们能够常享“天伦之乐”!
后来,那位奶奶告诉我们,因为快到春节了,许多老人都被子女们接回家了,所以,敬老院里的老人们少了许多。我听了以后并没有因此而沮丧,反而为老人们感到高兴:老人们的子女还牵挂着他们呢!孝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我们有多忙,都不能忘记生我们养我们的爹和娘。
老人的关爱作文 篇4
今年重阳节期间,各种慰问、关爱老人的活动可以说是丰富多彩,仅笔者收到的采访通知,便不下二十余项。
在这样的节日里,电视全天放送着老人们喜闻乐见的节目,相关部门或走家串户送上重阳慰问品,或举行联欢活动共庆节日、或推出为老实事惠及困难群体,还有子女们膝下承欢尽显孝心……这一顿重阳的“满汉全席”,不可谓不丰盛。
借着一年一度的重阳佳节,通过浓墨重彩的庆典活动,来呼吁更多的人把目光投注到老年人这个群体上,非常之有必要。然而,当佳节过去,我们还应当再追问一句,这节日里泡的“茶”,是否还热乎着?毕竟依照老人的脾性,“满汉全席”固然难得,但平日里的“家常便饭”,更对他们的胃口,也符合养生之道。
“茶”要热乎,“饭菜”要可口,离不开烹饪者的用心。这当中,子女“第一责任人”的身份毋庸置疑,也不容回避。笔者在社区与居委会干部聊天时,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感慨,“子女一年回不了几次家,有什么事就让找‘居委会’,吃饭、看病,甚至老人要洗个澡,子女还要在电话那头反问一句‘居委会为什么不帮忙’。”让人哭笑不得。工作再繁忙、再脱不开身,对于含辛茹苦抚育自己的父母,是否真的连打一个电话问候,回一次家看看的时间都没有? 与之形成的鲜明对比,在今年评出的十大寿星中,几乎每个老人延年益寿的背后,都有孝顺儿女的身影,上海目前最长寿的李素清老人,就是在女儿女婿无微不至的`照顾下,即使110岁的高龄,依然脑清目明,精神矍铄。
“茶”有味、“饭菜”新鲜,还少不了政府的托底保障与平台搭建。为有困难的老人织补起安全网,为有个性化需求的老人提供相对应的服务,这一点,从上海多年来将为老实事列入每年的市政府实事项目,到助餐、入托、成立老年志愿者队伍,保障、服务的内涵在不断提升。随着上海老年人口突破300万,想要政府一肩承担,显然满足不了所有老年人的需求,也不符合实际情况,引入社会参与机制,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向。上海市民政局目前正在探索社区公益招投标的机制,推出一批包括为老服务在内的社区公益项目,以招投标方式吸引民间组织参与,已在浦东、闸北等区县街道取得初步成效。
当所有的外部条件具备,对于老年人而言,也要有自我开掘。有一位喜爱钓鱼的朋友告诉笔者,在他们的钓鱼俱乐部里,就有这么一位老人,喜爱钓鱼的他独自一人背包走遍了中国所有能够钓鱼的地方,别人以为钓不到鱼的地方,他一竿子下去,必有收获,这位老人用自己的行动不仅实现着自己的梦想,让年轻人也为之折服;还有一对老夫妻,不懂外语,不了解欧洲的民俗民风却敢以自助游的方式在欧洲游览了83天,而且仅仅花费了5万元人民币,回来之后还出了书。
而笔者遇到过的最积极的志愿者,就是那群“60后”,不是说他们出生在六零年代,而是年纪都超过了60岁,但做起志愿者来,两个词:顶真、热情。
这些老人,都为“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提供了最好的反证。“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即使到了老年,还是需要有一些寄托的,这些寄托,可以放在子女身上,但也可以放在自己身上。谁说晚年生活是千篇一律的,只要自己跨出这一步,就能收获无数。一位街道老龄干部告诉笔者,老人一旦走出家门,有了自己的圈子,圈子里的人便不会遗忘你,有什么事情会叫上你同去,若是哪天没有出现,电话马上打到家……
人人都会老,关爱老人,也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让我们把这张关爱网织得更牢一些吧!
【老人的关爱作文】相关文章:
老人的关爱作文11-08
[经典]关爱老人作文09-02
关爱老人作文08-08
关爱老人的作文09-08
关爱老人作文[经典]10-03
老人的关爱作文11-08
关爱老人的作文09-23
[优秀]关爱老人作文08-19
关爱老人作文【热门】02-22
关爱老人作文(优选)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