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改写》教学设计

时间:2022-06-12 09:19:42 改写 我要投稿

《学习改写》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习改写》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习改写》教学设计

《学习改写》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改写的基本知识,学习改写的基本方法。

  2、提高改写练习,体会文体的改写方法,提高学生的改写能力。

  3、通过练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有关改写的基本知识,学习改写的基本方法。

  2、提高改写练习,体会文体的改写方法,提高学生的改写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练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一、温故知新,新课导入

  同学们,之前我们了解了如何缩写,提高了学生把握文章要点、思路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概括、综合能力。这节课,我们将继续了解改写的相关要点。在删繁就简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学会“添枝加叶”,让文章更丰满,更深入,更突出。

  二、自主学习,了然于胸

  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136页,请同学们了解什么是改写?改写的常见形式和注意事项?

  三、学生交流,教师引导

  (一)改写的概念

  改写,就是在忠于原作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文体、语体和叙述角度等,进行“在创作”,以服务特定的需要。

  (二)改写的目的意义

  改写不仅是初学写作者进行写作训练的一种训练方式,也是作家进行创作的一种方式。改写有助于培养文体意识,提高写作能力,还有助于更深入把握原作。

  (三)改写的方法形式

  1、可以改变文体。例如,将诗歌改写成散文,将小说改写成剧本。

  大家仔细品读《枫桥夜泊》的诗歌及改写,赏析其中的异同。

  2、可以改变语体。例如,将文言文改成现代白话文,把书面语改成口语。

  (ppt展示《夸父追日》的改写对比。更直观展示改写的特点)

  3、改变叙述方式,例如,把第一人称改为第二人称、第三人称,或者是将顺叙改为倒叙、插叙等。

  (ppt展示《我的弟弟于勒》,以菲利普的视角改写。)

  (教师补充:我们可以从各个角度进行改写,不仅仅局限于记叙文、散文等常规问题,也可以设计剧本、报告、日记、书信等创新形式,一切文章体裁均能改写。)

  (四)改写的原则

  1、改写要忠实原著。

  改写,只是改变形式,将原文换一种表达方式表现出来,并非另起炉灶,随意篡改内容,更不能背离原著“戏说”。

  改写的基础是要读懂原文,理解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主题的基础上进行改写、创作。改写的内容需紧紧围绕主题,紧扣人物的特点、思想感情。

  2、改写要注意行文协调

  对于人称的改写,要注意行文的协调。不能仅单纯的改变人称,而不变化叙述视角,在人物的细节描写上也要注意与人称保持一致。同时,还要时刻注意人称的统一行,避免出现人称混乱,视角不明。

  3、改写可以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

  改写时,不能大段的抄原文,不能以翻译代替改写,更不能只做言语上的增添删减。可以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围绕原文的中心有意识的增加必要的情节、细节和语句,尤其是人物的心理、神态、动作、语言等,都可以进行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增加文章的丰富性、生动性。

  例如《刘姥姥进大观园》,就可以补写刘姥姥在宴席上的心理描写,让刘姥姥这个人物形象更生动、传神。

  四、实战演练,提升能力

  从学过的小说中选择一篇,改变原来的叙事视角,换成另一个人物的口吻来讲述这个故事。不少于600字。

《学习改写》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改写,改写的要求,掌握改写的形式。

  2.学生从《掩耳盗铃》《揠苗助长》《画蛇添足》《守株待兔》四则寓言中,选一则用现代汉语改写成一篇小故事。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进行点拨,并伴有情境设疑法、朗读品析法、成果展示、合作、探究点评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2.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3.从寓言故事中得到启发,感悟做人做事的道理。

  4.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赏析并学会例文的改写方法和形式。

  2.如何恰当地运用语体、人称、叙述的顺序的改变进行改写。

  难点:如何把握寓言的基本内容、思想内涵和情感倾向的基础上恰当地运用改写方法进行改写。

  三、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朗读能力,赏析能力和品评能力。在写作方面已有过仿写、缩写和其它方面的训练,在谋篇布局、把握文章脉络方面也已初步成形。但关于学习改写从来没有受到过具体的指导和系统的学习。所以关于改写怎么写,采用什么方法和形式,从哪个角度改写认识上还很模糊,没有明确的思路。这需要教师在这方面给予学生一定的具体的指导。让学生知道改写应从什么角度,用什么形式和方法来改写。为了能达到这一目标我要求学生仿照范文来完成这一学习任务,改写自己熟悉的寓言。并在课堂上进行充分的交流和点评。从而,达到既能掌握这一写作方法和写作形式,又能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的目的。

  四、教学内容分析

  《学习改写》这一教学课题是根据人教20xx课标版(部编)教材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写作要求而确定的。为了完成教学内容,我首先制定教学方案,然后根据教学方案制作PPT课件确定教学思路,接着让学生进行课前的充分复习,最后进行课堂教学。课上,我让学生明确什么是改写,改写的角度,要求和形式。然后让学生学习和赏析改写范文,学习改写点,运用改写点进行改写。我把语体、人称、叙述顺序作为改写任务。把古代寓言作为本节课改写内容。例文打破原文的叙述顺序,构思巧妙,想象合理。尤其是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的描写,生动形象。这正是学生所要学的改写点。

  根据写作要求和和改写内容这节课有以下几项任务:

  第一个任务:明确什么是改写。

  第二个任务:明确改写的角度、要求和形式。

  第三个任务:学习改写范文

  第四个任务:确定改写内容。(寓言)

  第五个任务:运用改写点进行改写。

  第六个任务:交流、品评改写内容。提出优缺点,取长补短。

  第七个任务:课后再次修改改写内容的不足,提升作品层次。

  五、教学方法设计

  1.情境设疑法

  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回答,引出课题。

  2.朗读品析法

  对于范文是以浏览、交流、赏析的方式来学习改写点。

  3.成果展示、合作、探究点评法

  对于所改写的内容以朗读的方式展示给大家分享,让大家在分享中给予点评指导。课后加以改进。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设疑导入

  同学们老师相信你在成长中一定读过很多故事和小说,老师想知道你读的是什么语体,哪种版本的故事和小说。哪位同学说一说。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板书——学习改写)聆听、思考、回答问题

  引出课题

  (二)新授

  1.向学生介绍什么是改写,改写的角度,要求和形式。明确什么是改写,改写的角度,要求和形式。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式——改写

  2.PPT放映改写的例文(原文和改写后的范文)朗读赏析例文,先朗读后赏析在合作交流中体会例文是如何进行改写的。引出所要学习的改写点

  3.利用课件放映改写的内容并指导学生的写作。观看PPT课件课改写内容进行改写。仿照例文运用改写点进行改写

  4.组织学生分享、点评各自的学习成果以朗读的形式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品评。指出优点和不足。让学生分享各自的写作成果,从而增强自己的写作乐趣。在交流分享中,发现各自的优缺点。取长补短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三)结语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基本上能将文言文改写成现代文,而且能恰当地运用人称的变化,基本上掌握了改写的相关知识,充分展现了同学们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同学们表现得很好。但要把改写充分掌握好,需要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中不断加以练习。接下来我们共同看一下今天的作业。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增强写作兴趣。明确课后的写作方向。

  七、教学评价设计

  八、形成性练习题

  根据本节课所学习的改写知识,改写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或《范进中举》。

  要求:改变原来的叙事视角,换成另一个人物的口吻来讲述这个故事。

  九、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改写范文是学生熟悉的古代寓言,改写点交代的也很清晰。改写的内容设定的难度也不大。所以,学生写起来比较容易,教学任务很容易完成。由于,所确定的学习目标难度适中,所以老师引导的很顺手,学生任务完成的也很顺利。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品读鉴赏能力、写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点评能力得到了充分地展现和培养。基本达到预期的目标。课堂气氛活跃。

  不足之处:在改写指导中老师还有些指导的不到位,在改写内容的品评鉴赏中,对于有些同学的写作内容点评的还不到位。

  改进措施:课后对学生的写作内容给予细致的指导,并提出改进方法。学生再次修改写内容,提升作品层次。

  十、板书设计

  学文体

  习语体寓言

  改人称

  写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