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读书笔记的12种写法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何不写一篇读书笔记记录下呢?你想知道读书笔记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书笔记的12种写法,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想象你就是书中的某个人物,根据“你”的经历和感受写一本日记。
2、给书中的某个人物写一封信,给他提提你的建议。
3、想象你就是这本书的作者,描述一下书中的人物在本书诞生之前的几年或之后的几年经历了什么。
4、根据该书表现的某个主题写一篇短文。例如,如果该书的一个主题是爱,你可以写一篇关于爱的文章,并用上书中的例子。
5、创作一首诗歌、歌曲或一个故事来表现书中的人物、冲突或主题等。
6、根据书中的某一人物或情节画一张画或图表,并作出相应的详细解释。
7、想象对书中某一人物进行采访,你可以问他书中有关的内容,也可以问他其他问题。用你自己的语气提问,然后用该人物的语气进行回答。
8、回顾整本书的内容,给出你对这本书的评价。无论你认为这本书是有趣还是无趣,都从书中找出例子来证明。
9、写出书中的主要问题或冲突,涉及到的人物,以及结局。
10、将下面这个句子填写完整:我喜欢(不喜欢)作者(或某一人物)......的方式,因为......(字数250——300)
11、描述一下你读这本书时的感受(愉快、悲伤、解脱、愤怒、或充满希望等),并解释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12、为这本书设计一套试题。
积累资料的方法人各有异。但最基本和常用的, 莫过于做笔记。笔记可不拘体例。不限长短, 内容庞杂, 形式多样。然而主要是这样4 种方式:
1.摘录式。这是使用最多的一种方式, 主要摘录书籍、报刊、杂记、调查报告、文书档案中, 与自己学习钻研内容有关的原始材料, 比如你自修文科, 便可摘录有关的学习资料、重要文章、警句格言、词语典故等。如果学理工科, 就得摘录有关文献、重要的结论与证明、独特的技巧, 等等。这样便可备你不时之需。
2.提要式。即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对文中的某一观点、事件、情节或某一章节、定理等, 进行分析、归纳, 用自己的话把其内容、要点写出来。这不仅可备忘、备查, 而且可训练你的综合、概括能力。列宁的哲学笔记, 有很多就是采用的这种形式。如《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一书摘要》等著作。而且他对摘录内容, 还往往写出自己的意见、批评或注释, 以及自己独创的符号和评注。比如`注意'、`说得对'、`辨证的精华'等揭示性简明字样。明确地表明了列宁对某段论述的意见或批评。
提要应力求简明扼要、脉络分明, 最好以某一主线展开。如, 历史可突出主要人物及其作用, 重大事件及其影响, 也可用列表法使其内容一目了然。
3.心得式。记下的是对某一问题思考的心得。如李贽的《史纲评要》, 脂砚斋的《重评石头记》, 皆是这样的著作。心得也可以是札记、体会。札记多为旁征博引, 辩证考订;体会多为引申阐发, 借题发挥。沈括的《梦溪笔谈》, 茅盾的《读书札记》, 马克思的《数学手稿》, 就是用的这种方式。这是写笔记的一种高级形式, 要求有更多的个人创见, 难度也较大。但它却是创造的半成品或完善的精制短篇, 一旦需要时, 就可组织起来、使之成为有价值的作品。
写这类笔记, 要特别注意捕捉生活中的火花。自修理工科则应注意抓住学习研究中所碰到的难点和问题。有些重大发现, 往往是由一个简单的疑问开始, 经过冥思苦想或从某一点上受到启示的。对任何一点良好的思索, 那怕是一丁点都不应放过, 并把它及时记下来, 很可能成为你作出成就的关键。
4.索引式, 即写下有关的论文题目或书名等。在学习中可能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 看到某些东西感到十分有用, 但内容却大多, 上这三种笔记法又都不易采用。或者是这个内容, 你本身就有这本书, 所以也不必采用上述方法, 但是往往到要用这内容时, 你却忘记了或找不到了。诸如此类问题, 只要搞好索引, 便可顺手拈来。自学成名的史学家陈垣曾说: `教学和研究要从目录学入手', `目录学就好像一个帐本, 打开帐本, 前人留给我们的历史著作概况, 可以了然'。所以, 平时应把所有的资料, 按照内容本身的性质搞出一个索引来, 以备查用之便。
上述4 种写笔记的方法, 可视各人的爱好、条件而定。至于书写格式, 记在笔记本、活页张、卡片、纸条上均可。如果是自己的课本、书刊, 那么写在天头、地脚、篇末、段尾都行。也可在书中作些符号或标记。总之, 各种方式均有所长。但从使用价值来看, 采取做资料卡片的形式更好些。做卡片请你注意几点:
一是每张卡片最好只写一个问题, 一个事例。这样既灵活, 又不乱, 便于分类整理装订成册。
二是每张卡片须注明资料来源、书名、篇名、版木、卷首、页码等, 便于查找。
一、摘录式。
读书时,把书报上精彩的、有意义的、富有哲理的语句、重要的片断摘抄下来。摘录时要注意,不能全抄,而要把书中的优美词语按人物类、景物类、状物类、警句类等摘抄下来。日积月累,积少成多,积沙成塔,写作文需要时,就可以从“词语仓库”里搬出来,参考使用。
二、体会式。
读书之后,有自己的收获、心得、体会或认识、感想等,再联系自己实际写下来,这叫读书体会或读后感。这种体会式的笔记,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适当地引用原文作例证,表达自己的看法、想法,写出真情实感来。如有位同学读了《少年毛主席》一文,感受最深的是毛主席放牛,把一份草送给穷孩子的事,从中总结出毛主席从小同情、关心穷人的好思想。联系到“我”与小伙伴一次偷西瓜的事,损害了别人的利益,同少年毛主席一比,心里很惭愧、内疚,这样联系实际合情合理,真实感人。
三、提纲式。
盖房子要按图纸搭好框架,框架搞好,再进行房子装修;写文章也一样,要先想好文章的主要内容、层次结构,这叫做列提纲。我们读一篇文章,要逐段地把作者隐含的提纲找出来,记下来,弄清楚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思路。编提纲可以采用文中语句和自己语言相结合的方式写,提纲的语言要简洁扼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提纲式笔记可以帮助我们抓住中心,记住要点,理清思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如读了《妈妈的“病”》一文,可按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思路编列提纲:(1)妈妈犯了一种“怪”病,既不上“医院”,也不让人说;(2)妈妈给奶奶送年礼是一只又瘦又小的鸡;(3)妈妈给外婆送年礼是四只又大又肥的鸡和一大包的年礼;(4)作者抨击少数妇女对母亲和婆婆的两种不同态度——孝敬与不孝顺。这样列提纲,对文章内容了如指掌,印象深刻。
四、批注式
在阅读自己订阅的报刊和购买的书籍时,为了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可边读边在书报上写写画画,把书中的重点词句和重要内容用圈、点、画等标记勾划出来,或在空白处写上批语、心得体会、意见。如毛主席读书就经常采用批注法,有时整篇文章画满了符号,空白处写出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和意见。有的文章内容写得有出入,不符合实际,他就写上批语,提出修改意见。毛主席多读书,多记笔记,所以才能写出许多光辉的著作。
五、书签式。
平时读书时,遇到需要背诵的内容,可以记在书签上。把书签夹在课本里、放在口袋里或插在房间专放书签的袋子里,一有空就读一读、念一念、背一背,直到背得滚瓜烂熟,记得牢为止,再把它存放起来。这种书签式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记忆。如此反复,脑子里积累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多了。
六、卡片式。
就是用厚纸剪成大小一样的卡片。读书时,可按照写人、记事、写景.
【读书笔记的12种写法】相关文章:
读书笔记写法指导09-29
材料作文写法06-14
想象作文的写法02-15
漫画作文写法08-14
数的读法写法及改写要点09-09
说明文的写法参考及范文11-21
环保作文开头和结尾的写法10-09
成人高考作文写法指导09-12
民事撤诉申请书格式及写法01-10
应用文写作基础:总结的写法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