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作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端午作文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作文 篇1
早饭的时候,妻子端上饭桌几个热气腾腾的粽子,我的两个孩子都争着剥开粽子皮来吃,看着一个个水灵灵的粽子,闻着那诱人的清香,喷涌的思绪冲开了我尘封已久的记忆闸门……
儿时的端午节在我们河南农村老家算不上个较为隆重的节日,因为我老家地处中原北部,而端午节在南方才算得上个正式的节日。不过说到底端午节还是要过的,只不过过的方式与南方略有不同而已。
在记忆中,老家过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在大门上悬挂一大束艾草,因为那时候艾草遍地可寻,据说端午节挂艾草可以保佑家里人一年健康没病的,还有的家里会从地里挖来马齿苋(我们老家人叫它马石菜),把这野菜挂起来晒干了,据说也可以治病的,有人说这东西五月初五这天挖是最好的.。
至于说端午节的粽子,在那时的老家人眼里真可谓是一种奢侈品。因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里,我们农村人刚刚吃上白面馍,有的人家还在吃窝头呢,南方的大米运到我们比方的很少,而且价格较贵,一般人不好接受。所以说,很多人只是听说过粽子还没吃过呢。
那时候,我家的经济条件也不好,生产队刚刚划分了责任田,爹娘整天忙活着伺候那几亩田地,从来没有提过什么节的事情。娘是个干农活的料儿,她粗手笨脚的,也不会摆弄什么好吃的和穿的,常常引来村里婶婶和大娘们的笑话,但娘不怕她们笑话,就只知道下地劳动。
这一年快过端午节了,邻居王大娘家刚好要到她们出嫁头一年的闺女家里走追接亲戚(在我们当地管娘家人去女儿家走亲戚叫做“追接”,每年只有一次的),为了表达对女儿的心意,王大娘就找来村里几个会做饭的能手儿来她家帮忙包粽子,她家的条件稍好点儿,准备带粽子去女儿家走亲戚的。出于好奇的缘故,我便早早的蹲守在大娘家看她家怎样包粽子。
只见王大娘和几个妇女围坐在一起,中间桌子上堆放着一打一打的苇子叶,听说这苇子叶是王大娘专门打发儿子春哥跑到离我老家十几里远的河滩里采摘的新鲜得很。还有一个盆子里盛的是糯米、红枣、豇豆之类的粽子用的食材。
王大娘她们一人拿一张苇子叶,把叶子叠成三角漏斗状,中间填满了粽子食材,再三下五除二用苇子叶把里面的东西像裹衣服般裹得严严实实的,最后再用棉线把它们捆紧,一个个绿油油的粽子就包好了。
包好的粽子拿到蒸笼里蒸一下或者锅里煮一下就可以吃了。我躲在一个角落里,看着春哥家里人坐在院子里剥粽子吃,闻着那人特有的苇叶的清香,看着那白里透着红的糯米团子,我的口水禁不住流了出来。
我赶紧跑到自己家里,哭着吵着刚从地里干活的娘要粽子吃。娘看我眼里哭得满是泪花,她的眼眶也湿润了,开始她只是无奈地叹息蹲下身子一个劲的安慰我。而那时的我太执拗,一个劲地吵着吃粽子,娘最后站起身来态度很坚定地对我说:“孩儿不哭哦,妈给你去换几个粽子吃!”,我不哭了,看到娘从我家厨房里出来她手捧着一个大面瓢,里面盛满了一大瓢小麦面粉,径直去了邻居大娘家里。
娘去了很长时间才回来,她手里攥着几个我心仪已久的粽子。我只顾吃那可口的粽子了,而却娘叹息着回到了屋里。后来我听村里人说娘太傻,拿自家的好面给人家就换了几个粽子。要知道那时的面粉在我们庄户人家里还是很金贵的,很多人家里还常年啃着窝头吃呢。后来我长大了才体会到了为人父母的艰辛。
当然,老家的端午节不只是有艾叶和粽子,临近端午节大人还会给小孩子们做一件绣上蜈蚣、蝎子、蛇、青蛙等五种小动物的黄布肚兜,据说是让小孩子穿上在夏天能够抵御这五种动物的毒气的。有的人家还会给小孩子用布来做一个五颜六色的手扳脚小娃娃,布里填上艾草据说可以辟邪。
端午作文 篇2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超市里堵了个水泄不通:有的人在称东西的重量,有的人正在试吃零食的味道,有的人排队等待付钱……我们好不容易才抢到一点做粽子的食材。
回到家,我们把材料摆出来,妈妈拿出一片粽子叶耐心地教我怎么包。我认真看着妈妈的一举一动。妈妈先把叶子折成漏斗一样,接着放一把大米,再把红枣、蜜枣、葡萄干塞进去,最后再铺上一层大米,包紧叶子后用线绑起来就好了。
我也开始学着妈妈的样子包粽子,但总不能成功,米粒就像流水一样哗啦啦往下流,妈妈对我说:“要把洞扎严实点!”我小心翼翼的`把粽子捏得密不透风,再依次放入材料。这回,我终于成功的包了一个粽子。
“吃粽子啰“妈妈把我们亲手包的粽子蒸好了。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拆开了粽子,大大咬了一口:“啊!好烫啊!”谁叫我贪吃,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全家人看着我的窘样都笑了!我赶紧拿了一把扇子把粽子扇凉再吃,那一口咬下去甜滋滋的,我连声说:“好吃!好吃!太好吃!”
我真喜欢这个端午节,既让我学会了包粽子,又让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细心,不能马马虎虎。
端午作文 篇3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屡次三番劝楚怀王联合齐国共同抗秦,怀王不但不听,还将屈原革职放逐。后来楚国被秦国击败,屈原认为“国在人在,国亡人亡”,于是投河自尽。人们划着船在江面上祭祀他,为了不让鱼虾吃屈原的尸体,还把竹筒子里的米饭撒在水里。后来人们就将屈原投江的这一天——五月初五设为了端午节。
众所周知,端午节也称“粽子节”,必不可少的当然是粽子。大人们早早就准备了上好的圆糯米,洗米,浸泡,加进红豆(或绿豆)、红枣、香菇、五花肉等种种配料,然后用粽子叶包起来,再拿去蒸。不一会儿,香喷喷的粽子就新鲜出炉了。
到了端午节那一天,人们都拖家带口、呼朋唤友邀约着去看赛龙舟,江边、湖边、海边……人山人海,万众欢腾,热闹非凡。每条龙舟上都有一名鼓手,几十名划手。当鼓手击响大鼓,划手就随着鼓声的`节奏努力向前划动。鼓声越激烈,划手也会划得越快,龙舟自然也会行进得更快。岸上,人头攒动,欢声雷动……扣人心弦的龙舟赛,把端午节的节日气氛推向了高潮,这也成为了我们中国人的独特风俗。在古代,观看赛龙舟的人还要佩香囊,香囊内有朱砂、雄黄等,以丝布包住,清香四溢,玲珑夺目。这样的香囊还有避邪作用。
包粽子、赛龙舟、佩带香囊……这些端午节特有的习俗,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端午作文】相关文章:
端午的作文(精选)12-19
(精选)端午作文12-12
端午作文(经典)12-10
(精选)端午的作文12-16
(经典)端午作文12-13
[经典]端午作文12-14
端午作文【精选】01-13
【经典】端午作文01-08
端午的作文(经典)01-01
端午的作文(经典)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