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作文(共8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端午作文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端午作文 篇1
这个端午前夕似乎和平时有点不一样,对于刚刚发生的事情,突然想说点什么……
今天晚上下班和小青去了“得一鲜”面馆,然后,为了我们自己的小身材着想,我们决定逛逛,好好消化消化……好巧不巧的是,遇上了小青口中的毛毛细雨,没办法,找了家肯德基,点了杯饮料,其实,没有别的意思,只为了躲雨。外面的雨,一会下,一会停的,令人琢磨不透,又不敢在肯德基店里逗留太久,怕雨下大了,想回去更难,直接俩2货,冒着雨,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床)!
院子里平时有猫是正常的,但不正常的`是,猫看到我以后还能忍住惊吓,一次又一次的再次重回院子里来,衣服已经有点微湿了,管不了那么多了,但是,屋外的声音越来越明显,我想,我的房门口是有个燕子窝的,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有燕子在你家,是预示着“家宅平安”,我想,房东也是出于这个才没有赶走它吧!
于是乎,我冒出来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小燕子掉下来了,被猫叼走了,我想,赶紧出去瞄瞄……我借着手机的亮光,找了半天没有发现有小燕子的踪迹,这时,那娘儿三个(猫)已经被我吓得半死,跑的老远!
我又进了屋,但是,还是有东西在叫,一出门,猫又团在那,奶奶的,我非要看看是什么,让你们如此执着,可以连本姑奶奶都不怕,赶走了还敢来!手机一照,乖乖,竟然是只老鼠被夹在砖块和墙角之前动弹不得!
最可怜的是那娘儿三,竟然看着老鼠吃不到!我呢,承认自己是个好事者了,对着老鼠,给它拍了3张照片,绝对没有想置它于死地的想法,只是突然觉得,很搞笑,一对天敌,一个想逃,逃不了,一个想吃,吃不到,这个该是一件多么纠结的事呢!
我就蹲在那,看着老鼠,防着猫,你们谁都别想得逞!但是,我自己是不敢碰它的,我不知道是怕鼠跑了,出来继续危害人民,还是怕它一出来就被猫给做晚餐了!屋里的洗澡水已经快凉了,我不得不先撤!
再出来的时候,那个房主已经回来啦,我看到他,我本来是想吧,告诉他,然后让他把那个砖块拿开,因为,那个毕竟是他家的领域,没想到,他想到的竟然是置它于死地,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没有阻拦,说不清当时的感受,只是看了一眼猫,它们还在一旁守着它们的猎物呢,而鼠呢,下一秒面对的则是死神……
我看到那只死了的老鼠,躺在猫的面前,但是,那猫竟然没动它,我当时就在想,是不是猫已经不在喜欢吃老鼠了,只是喜欢逮老鼠的那种快感而已!而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是不是该放那只老鼠一条生路的,至少让它不是死在我的面前,即使,它接下来还会在做那些惹人讨厌的事情,但是,它罪不致死吧!
啃咬东西,那只是上帝赋予它的“职责”吧!它也是为了生存,就像蚊子,它真的喜欢吸人血吗?但是,如果,它不吸人血,它就会死的,它也是为了生存所需!就像蜜蜂,它真的喜欢蛰人吗?蛰完人,它还不是会被它的同伴抛弃?但是,它还是会选择蛰人啊,那是为什么呢?于是,是不是该想到人了呢……
此时此刻,我突然觉得这个世界是不是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对与错了,我们只是相对的用强者来征服弱者罢了!对于那只因我而死去的老鼠,我只能深深地为你表示歉意,也希望你不要恨我,然后,早日投胎,做一个相对来说正派的“人”吧!
端午作文 篇2
东方吐白,清晨的凉风将我唤起,推开门望去,四周安静极了。
我使劲地嗅了嗅,仿佛嗅到一丝粽子的清香。我没有忘记,今天是端午节。
每逢佳节,我心中就感觉空落落的,像缺了什么,但又不知道到底缺什么。今年的端午,平静极了,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中午,阿姨请我们去吃粽子,我笑着答应了,好久没有这种被邀请的感觉了,一家人团团坐在一起吃粽子的感觉是多么多么美妙啊!
望着面前的蜜枣粽,细细地将蓝白交错的细线一圈圈解下,将伴着丝丝清香的粽叶,一层层剥开,终于里面白糯糯的粽子藏不住了,哧的一声露开了脸,飘出一团一团氤氲的白雾,那甜蜜的香味直钻我的鼻孔,挡也挡不住。
饱餐一顿后,又无可事事了,我试图寻找端午的气息。沿着小街走去。家家户户都在忙碌着,却不知在忙些什么。看不出人们脸上喜悦的神情,更感受不到端午的气息,那飘着浓浓粽香的节日到哪去了?
我记忆中的端午节,不是这样的啊!那时候妈妈和爸爸都在。爸爸上街买来许多艾草插在门前,我会悄悄抽几根放到我的房间里,顿时我的房间仿佛也充满了生机。妈妈则负责张罗一桌好菜。最叫人难忘的'是那拌着肉丝的糯米饭,通常是盛在一个大锅里,慢慢地蒸,慢慢地蒸,等它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时,还需要再蒸一会。我在一旁焦急地等,等啊等,就为妈妈筷子下那第一口糯米饭。那糯米饭似乎入口即化,融在嘴里。那肉丝早已蒸得烂透,虽然看不见,但吃起来是满口的肉香。我陶醉地闭上眼,慢慢品尝,那滑稽的样子逗得妈妈咯咯笑。说到这儿,又想起了妈妈。唉,妈妈,不知道您在那儿端午过得怎么样,您是否在遥远的贵州念念不忘您的儿女?
一想到这,心里又难过起来。年幼的我们过早地体会到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受。我无言,但是,端午也是个团圆的节日吧,在此,允许我向妈妈遥寄一份思念吧!
端午作文 篇3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年的这一天,全国各地的人们都会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庆祝,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饮雄黄,而我也通常会和家人一起吃粽子、挂艾草,充分享受节日的快乐。今年的端午节,因一场别开生面的交流盛宴,使它显得格外的意义非凡、与众不同。
6月16日晚上八点,我们校信通博客圈里的“原创乐园(低年级)”将开创一个先河,在原创论坛中举办一场现场交流活动,邀请极具影响力的“拥抱^—^幸福1。2班”的优秀圈主拥抱幸福老师现场做客,与同学、家长面对面进行一次广泛深入的交流活动。
晚上七点多,我和众多前来参加活动的学生、家长和老师一道,早早地就等候在电脑前,迫不及待地一次次向主持人询问着活动什么时候开始。
八点整,交流活动正式开始,这次交流的话题是:面对批评该怎么办?
首先,拥抱幸福老师亲切地问孩子们:“面对批评,孩子们,你们内心的真实感受是什么?”
孩子一个个争着抢着说:“生气,非常生气!”、“善意的批评我接受,要是为了解气而批评,我就很生气!”、”老师冤枉我的时候,我很难受,觉得应该先调查清楚再批评!”……
拥抱幸福老师表示非常理解孩子的心情,她说:“面对批评时的生气是正常的,气过了就一定要静下心来认真思考,自己哪里做的不足,那里需要改正。遭受了不合理的批评,我们可以给对方写个小纸条试试,婉转的提出自己的意见!”
接下来,老师又问孩子们:“你最反感的批评方式是什么呢?”
这一次,孩子们的回答很一致,表示最反感的就是:“批评时不留情面”或“当众批评”,让自己的自尊心很受伤害。
拥抱幸福老师首先建议同学们可以把自己对批评者小小的不满和建议也写在一个小纸条上,传达给对方,让对方明白自己的真实感受。
紧接着她又结合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经验对大家说:“孩子年龄虽小,但比成人更要面子,不留情面的`批评确实不妥。在我的教学工作中,我常给学生写小纸条,先肯定他的优点,再针对缺点,婉转提出希望!”
在场的家长和孩子都表示对小纸条这种形式感到很新奇,也不由不佩服拥抱幸福老师的教学智慧和对教育工作的用心,而孩子们则一致表示这种特殊的批评形式他们非常喜欢,非常愿意接受。看来孩子们都非常聪明,他们明白只有批评才能使自己更好地成长,他们不是不愿意接受批评,而是不满意老师和家长的批评方式罢了。
家长朋友也不断提出问题,针对所提到的孩子接受批评的能力差、被批评时容易闹情绪,甚至产生对抗等情形,拥抱幸福老师向家长朋友指出:“批评也是教育的一种手段,但必须要掌握技巧,擅用批评,才能使批评容易被孩子接受。我们要掌握几个批评的技巧:1。对事不对人,批评时要注意不要因某件事而否定了孩子整个人; 2。切忌啰嗦,不要翻旧帐,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并且这样的批评针对性也不强,收效甚微; 3。千万别当着众人的面批评孩子; 4。可以适当幽默一下; 5。试着不直接批评,而采取间接的暗示!”
她还强调:“家庭批评时,全家人要站同一战线,不要一起批评,更不要一方批评,一方袒护。还可以让孩子试着先做一下自我批评。”
拥抱幸福老师真诚地对家长朋友说:“老师也非圣人,错了一定要给孩子们诚心地道歉;作为家长,错了也要向孩子们道歉,那样做不仅不会降低我们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反而能促进与孩子的感情,更有利于孩子主动地去改错,切记不能当专制的家长哦!”
一位家长朋友听后很受感触,主动反思自己,认为正是自己错误的批评方法才让孩子从心里疏远了自己。通过这次交流活动,听到了孩子们的心声,又得到了老师的指导,他明白了:改变孩子要先从改变自己开始,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家长才能赢得孩子的尊重和信任,才能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原创乐园的圈主树叶飘飘老师也语重心长地对孩子们说:“孩子们,老师、家长需要换位思考,而你们也要体谅他们的良苦用心。你们要知道‘树不砍不直’,如果你们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样的错误,他们是不愿意批评你们的。孩子们,你们知道“苦口婆心”的意思吗?这句话用在老师、家长身上最合适不过了!”
许多孩子表示通过前面和老师、家长的交流,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了老师和家长的良苦用心,以后受到批评时一定会先反省自己,一定要快乐地接受、快乐地改变!
两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当主持人宣布时间到了,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说自己还有许多话要和老师说,因各种原因来晚的家长和孩子也都询问能不能延长时间,自己还没来得及提问和发言呢!
看到交流活动引起的巨大反响,主持人一再向大家保证交流活动会一直办下去,会就不同的话题定期邀请校信通里更多优秀的圈主和老师前来做客,和家长、同学们再次面对面、心贴心地进行交流,也希望孩子和家长能踊跃参加。
通过这次交流活动,我看到了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都收获了很多很多。是啊,我们只有通过交流,不断地交流,才能把各自的感受和愿望表达出来,才能面对面地让彼此看到内心深处的爱,才能把爱融进教育中,让教育在爱中得到升华。
我深深地感受到 “原创乐园”不仅秉承了其办圈宗旨,让原创乐园成为了“低龄孩子学习的乐园,大龄孩子评论的天地,家长之间交流的论坛”,新开创的“原创沙龙现场交流”又肩负起了另一个重要的职责,在家长、孩子和老师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通过沟通,以希冀寻求出更为完善的教育模式,真正做到家校联手,共同打造祖国的明天!
端午作文 篇4
小时爱吃粽子,只图它的香甜可口,玲珑别致。
现在爱吃粽子,则更多出于怀念,怀念那位千年前,在浮尘乱世中投入汩罗的古人——屈原。
关于屈原,先前只知他是一位忧国忧民的大诗人,曾著有《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后来,一首唐代文秀的《端午》,使得我更想了解这位“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爱国诗人空间有着怎样的故事。
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屈原是楚怀王的大臣,主张“修明法度”“举贤授能”,实行使国家富强的美政。在外交方针上,他主张与强秦对抗,眼光远大。而楚怀王贪利受骗,楚襄王畏怯受协,都不能接受屈原的正确主张。到了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心如刀割,万念俱灰,仰天长叹,投入了滚滚激流,用生命谱写了一曲爱国乐章。
相传屈原死后,楚国的百姓都十分哀痛,划起船只,来回地打捞他的尸体。有位渔夫拿出食物,投入江里,说是让鱼都吃饱了,就不会再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但又害怕饭团被龙所食,便又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人们纷纷效仿,此风流传至今,发展成了粽子。
汩罗江水静静流淌,历史长河源远流长。屈原,他那一腔的爱国情,却只能在凄凉无奈中化作两行辛酸泪。屈原虽死,他的诗作流芳千古,但任时间飞逝,也带不走他留下的《离骚》,它绵亘千古而不衰,历经百代而不败。屈原虽死,他的爱国情怀却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他那“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长叹,曾让多少人的脸上滑过冰凉的泪滴。
子规鸟,相传乃屈原的妹妹所化,每年端午,此鸟便叫“我哥回呦,我哥回呦”,以提醒人们做粽子,修龙舟,准备迎接端午节,祭祀屈原。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我们的祖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江南北蒸蒸日上,各行各业欣欣向荣。我中华神舟这一巨龙已然腾飞,香港澳门投入了祖国的怀抱。“神舟系列号飞船”上天,实现了国人的梦想。申奥成功,使我们国家作为奥运的东道主,向世界展现神舟风采,这不正是屈原当初想要建立的人间仙国吗?
我们缅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崇高品德和出淤泥而不染的人格魅力,景仰他忧国忧民的思想,敬佩他以身殉国的壮举,让我们时刻用行动来弘扬他那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端午作文 篇5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年的节假日一般皆与家人一起度过,像端午节,一般就是吃吃粽子,挂几个纸葫芦,咱们北方也没有赛龙舟这样有仪式感的大型活动,对了还有那三天的假期,如此这般就过去了。
而今年,与以往大不相同,我们的端午节将在十一班这个大家庭度过。
企盼了好久的两节课终于到来,大家欢庆着,纷纷拿出粽子,老师却大汗淋漓。
活动开始了,老师们拿出一包包的药料,一股很……奇怪的味道,接下来五颜六色的香包接踵而来,颜色虽不同,却是每种都有自己之所在,我选择了自己最爱的紫色,为最爱的人祈求好运,香包制作步骤却是很简单,就是把各种我不认识,不知名的药材撕碎,让它们散发独特的`滋味,然后再装入香囊中,即为大功告成。
编五彩绳,这种五彩绳与市面销售的一种很是相似,只不过像放大版,五彩交织一簇,似五仙同入凡尘,后见第二种编绳技巧,看老师编出来甚是好看,就不假思索地拆掉了原来像麻花瓣的那一种,随着老师翻飞灵动的手指,我的手指也上下翻飞,很快就编好了另一种,看起来是那么耀眼,那么与众不同。
所谓画彩蛋,是在塑料空心的一个椭圆球体上画自己喜爱的图案,我选择了最爱的熊猫,可能是只画黑色一种单色,看起来有点突兀,却不能因此改变熊猫的颜色,转念一想,开心最为重要。
终于吃粽子了,暗绿的粽叶散发淡淡的清香,轻轻剥开粽叶,一阵阵米香钻入我的心中,轻咬一口,糯糯甜甜,使人赞不绝口,同学们的感受也应如此吧,不然怎么会连嘴角边的米粒也无暇顾及呢?
棕香飘散,浓情端午,让我们对每个节日都有了企盼,亦有了收获的意义。
端午作文 篇6
爱国的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反而被逐出宫中。他气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罗江。当地的渔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船来纪念屈原。大家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才每年都过端午节。我们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们家每年都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因此,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妈妈。所以每年过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许多粽子。我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准备工作就做好了。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雉体的模样,然后在里 面放上糯米,中间夹几个枣,最后把叶子用线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个老佛爷在睡觉。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后,就可以吃了!
虽然我妈妈包的粽子的原料极其简单,但是包出来的粽子却是香喷喷的。香得使你只要一闻到味,就会挑起你的食欲;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我每当吃粽子时,总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为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说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妈妈包粽子有什么“秘决”,每次包的粽子总是香喷喷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馋诞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
转眼又到了端午节,它除了让人想起龙舟盛会以外,粽子的美味更令人神往,也是我梦寐以求的日子。我长这么大还没吃过我家自己做的香喷喷的粽子,据我奶奶说味道好极了。自己做的粽子可以随心所欲地加上自己喜欢的食物和配料。因此,今年我死缠烂打,软磨硬泡,爸爸妈妈被我弄得没办法,只好同意了。
一切准备就绪后,我爸先将猪肉、香菇切成方块,然后将猪肉放在锅中炒制,加些事先准备好的'调料炒出香味,才将猪肉捞起。接着,将香菇和事先泡制好的食物调好配料后一同炒熟,剩余汤汁炒以预先洗净的上等糯米,至所有的汁都被上等糯米吸收进去为止,再放入刚才所炒的料一起拌匀。
接下来,该我妈上场了,我静静地站在一旁看。只见,妈妈取了两张碧绿的箬竹叶子重叠在一块,双手抓住叶子两端,轻轻向中心一卷,熟练地卷成圆锥形,放于左手掌中,右手用勺子舀了些刚才炒制好的馅料装进圆锥形里边,直到把圆锥形填满了。这时,只见妈妈右手拇指和食指将叶子两头捏住轻轻向前一压,再一个小的反剪,交于左手握牢不放松,空出来的右手拿一绳,一头用牙齿咬住,一头用右手拽紧,沿粽子腰间绕两圈扎紧系牢。一个绿莹莹的粽子就大功告成了,看得我目瞪口呆。接着,妈妈继续不厌其烦地包着,包着这有棱有角的小东西。
包好后,我爸把粽子放在锅中去煮,并告诉我说:“这叫炕肉粽,炕肉粽的时间,一般是8小时,这样肉粽才能出胶,香味四溢。”
我一听晕了,还要这么久,我都快垂涎三尺,但也无可奈何,等吧,真是等到花儿也谢了……
等待中,我觉得粽子真是个有意思的小东西,只需用那么几张碧绿的箬竹叶把糯米和馅料包起来,蒸煮一番,糯米和馅料就带上了箬竹叶味儿,而且家里也弥漫着淡淡的清香。我真喜欢由粽子而带来的这清香的味儿,也希望明年我家还能继续飘着这清香的味儿。
端午作文 篇7
端午节,凌晨4:00我便起床,为出游做准备。半小时之后,我和儿子吃完早饭,孩子他爸把我俩送到了集合地点——艺海艺校。不大一会儿,车来了。5:00我们准时启程,开始了沂水的天然地下画廊和天然彩虹谷的一日游。
儿子是个电视迷,一上车,就迷上了电视。让他瞧瞧路旁的梯田等很少甚至从未见到的风景,他也懒得把眼睛从电视屏幕上离开一会儿。我呢,是一个热爱山山水水的人,所以每次在去旅游的路途中,我从未舍得闭过眼,一直在观赏路两旁的旖旎风光。它们不时的给我视觉上的冲击,时而让我兴奋,时而让我沉思。此次旅行,让我兴奋的是看到了美丽的梯田和诗人笔下的山川;让我沉思的是,辛勤耕耘在梯田上的人们,他们的庄稼生长地比较矮小瘦弱,而且收种都大多用人力,无法用现代化的机械作业。
路上风景虽好,但是长时间的坐车,我这腰可受不了。十分不舒服,真想站起来走动走动,或是躺下休息休息。四个多小时过去了,大约在9:40,我们终于来到了第一个旅游景点:天然地下画廊的山脚下。
车子开始爬山,越来越高,我们的心不仅紧张起来。山路虽然平坦,但是较窄,仅容一辆车通行。所以我们此段时间都不敢做声。直到车子到了宽阔的场地,我才松了一口气。此间,也亲身体会到山区行车的艰难与危险。从而也感受到山区人民的艰辛与困苦,再次感悟到平原人民的幸福与快乐。
下了车,随团导游说:“你们先歇会儿,我去请个当地导游,为你们带路、讲解。”休息了片刻,当地导游就来了。我们跟随导游沿着石砌台阶下山,曲曲折折,拐了几道弯儿,来到了早已目睹到的木制水车和“瀑布”跟前。在这里,我看到了一个很是令我疑惑而又惊讶的牌子,大致意思是:免费拍照。我把早已跑到前面的儿子叫住,告诉他,下来拍张照片。儿子刚下来,还没有挨上拍照,导游就在前面喊起来了:“济宁的朋友,请跟上,不要掉队。”儿子最怕掉队了,听见喊声就赶快催促我追上去。我只好随从。
我们走进了天然地下溶洞,儿子惊叫起来:“好大得洞啊!”确实挺大的,也很凉爽,因为地面总是湿漉漉的。可以随处看到地面上的小水窠。这里应该是夏天乘凉的好去处。我们排好队伍走进检票口,跟随导游参观了天然地下溶洞。在这里,我看到了期待已久的钟乳石。他们形状不一,有长的,短的;大的,小的;柱形的,片状的,锥形的;透明的,半透明的、、、、、、儿子迫不及待地告诉我:“真好看!妈妈,赶快拍下来!”这些钟乳石分布各异:有些地方多,有些地方少;有的林海林立,有的层峦叠嶂[注: 层峦:山连着山;迭障:许多高险的象屏障一样的山。形容山峰多而险峻。];有的是孤家寡人;有的是成群分布。头顶钟乳石,脚踩人工水泥路和人造石堆交叉铺设的路面,听着哗啦啦的流水声,再加上十六七度的温度,十分舒畅。说起石堆,儿子还很有兴趣,每到一处石堆,他就情不自禁地数起来,多的一段路,竟达59个。为了不让游览者感单调乏味到,这些石堆的形状也有变化:有的是圆形的,有的是方形的,还有的是多边形的。就是它们,吸引着游客不停地惊讶、赞叹、驻足欣赏,拍照。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们来到了溶洞漂流。
漂流滑道大都是人工砌成的水泥槽,大概是为了游客的安全着想吧。我们娘俩坐上皮筏艇,刚开始水流还是比较缓慢的,渐渐的,水速越来越快。当滑到一个拐弯处,我感觉到灯光一闪。因为水流很急,也没去多想。我们在忽而明,忽而暗的溶洞里,蜿蜒前行。在即将到达出口时,皮筏艇颠簸得越来越厉害。我提醒儿子抓紧些,并且为了孩子的安全,我用两腿紧紧夹住孩子的腰。这时的水不时的溅到我们身上,也引得儿子不时地“哇,哇”赞叹着。我的心情很复杂,感到很刺激、开心、对儿子的关心,但更多的是担心,时刻警惕着。溶洞出口一段是人工砌成的,一小段一个阶梯,大约50米,随着激流就滑下来了。
下了皮筏艇,我看到有取像的,于是就凑到跟前,询问工作人员,有没有我们的。工作人员往后转身看了我们娘俩一眼,哇,还挺有眼力的,一下子就打开了。问我们要吗?我说:“要啊!”“交15元钱。”同时我也看到了桌子上的红牌子:“取照片十五元”。此时,我终于明白了“免费拍照”的含义,也明白了拐弯处灯光为什么一闪的原因了。
取了照片,我和儿子随着团队中的部分人继续上山,山上有个不算很小的,但也说不上豪华的超市,不过里面东西还是比较齐全的。因为山顶上东西一向都很昂贵,所以迈进超市的门槛,接着又退了出来。另外儿子对其也无兴趣,连进也没进。我们又随着人群继续向西走,看到了看起来比较诱人的滑草场,里面的草是碧绿色的,看起来像春草一样鲜嫩短小,非常整齐。本想去体验一下,可是没人前去,我们也只好作罢。接着便来到了一条出口的购物街,东西不算很贵,但缺乏特色。终于我发现了自己想买的特产了:煎饼和高粱饴。3元一袋的小麦煎饼(从卖煎饼妇女的话语中,我听出了小麦对他们来说,是稀罕难得的,从来时的路上,我也看到了他们在梯田上大多种植的是毛芋头、地瓜、花生。很少有种小麦作物的,因为是山地,所以即使种上,收成也不好。麦穗头很小,加上今年大旱,麦穗头更是小得可怜。)在车上我们看到了路旁有很多田地的作物“干枯”了,都发出了感叹,替这里的百姓难过。可后来我们从高速上下来,行驶在山间的柏油路上时,我们看到了真相:所谓干枯的不是庄稼而是遮挡作物的杨树枝,怕毒辣辣的'阳光晒伤了嫩苗。我5元买了两盒高粱饴,担心不好吃,没敢多买。这是我看了看团队的人,他们都走了。此时我慌了,赶快告诉儿子,“没人了!”儿子一听,急忙向周围扫视了一眼,看到团队的人已走了很远了,所以没等走到街头,我儿子就抄近路跟上去了。
不大一会儿,团队的人都聚齐了,路导游说,现在我带领大家吃饭去,午饭后去彩虹谷。
两点半,我们来到了第二个旅游景点:天然彩虹谷。游览这个景点,路导游照例给我们请了当地导游作讲解员,顺便也是为了给我们带路
端午节,凌晨4:00我便起床,为出游做准备。半小时之后,我和儿子吃完早饭,孩子他爸把我俩送到了集合地点——艺海艺校。不大一会儿,车来了。5:00我们准时启程,开始了沂水的天然地下画廊和天然彩虹谷的一日游。
儿子是个电视迷,一上车,就迷上了电视。让他瞧瞧路旁的梯田等很少甚至从未见到的风景,他也懒得把眼睛从电视屏幕上离开一会儿。我呢,是一个热爱山山水水的人,所以每次在去旅游的路途中,我从未舍得闭过眼,一直在观赏路两旁的旖旎风光。它们不时的给我视觉上的冲击,时而让我兴奋,时而让我沉思。此次旅行,让我兴奋的是看到了美丽的梯田和诗人笔下的山川;让我沉思的是,辛勤耕耘在梯田上的人们,他们的庄稼生长地比较矮小瘦弱,而且收种都大多用人力,无法用现代化的机械作业……
路上风景虽好,但是长时间的坐车,我这腰可受不了。十分不舒服,真想站起来走动走动,或是躺下休息休息。四个多小时过去了,大约在9:40,我们终于来到了第一个旅游景点:天然地下画廊的山脚下。
车子开始爬山,越来越高,我们的心不仅紧张起来。山路虽然平坦,但是较窄,仅容一辆车通行。所以我们此段时间都不敢做声。直到车子到了宽阔的场地,我才松了一口气。此间,也亲身体会到山区行车的艰难与危险。从而也感受到山区人民的艰辛与困苦,再次感悟到平原人民的幸福与快乐。
下了车,随团导游说:“你们先歇会儿,我去请个当地导游,为你们带路、讲解。”休息了片刻,当地导游就来了。我们跟随导游沿着石砌台阶下山,曲曲折折,拐了几道弯儿,来到了早已目睹到的木制水车和“瀑布”跟前。在这里,我看到了一个很是令我疑惑而又惊讶的牌子,大致意思是:免费拍照。我把早已跑到前面的儿子叫住,告诉他,下来拍张照片。儿子刚下来,还没有挨上拍照,导游就在前面喊起来了:“济宁的朋友,请跟上,不要掉队。”儿子最怕掉队了,听见喊声就赶快催促我追上去。我只好随从。
我们走进了天然地下溶洞,儿子惊叫起来:“好大得洞啊!”确实挺大的,也很凉爽,因为地面总是湿漉漉的。可以随处看到地面上的小水窠。这里应该是夏天乘凉的好去处。我们排好队伍走进检票口,跟随导游参观了天然地下溶洞。在这里,我看到了期待已久的钟乳石。他们形状不一,有长的,短的;大的,小的;柱形的,片状的,锥形的;透明的,半透明的、、、、、、儿子迫不及待地告诉我:“真好看!妈妈,赶快拍下来!”这些钟乳石分布各异:有些地方多,有些地方少;有的林海林立,有的层峦叠嶂;有的是孤家寡人;有的是成群分布。头顶钟乳石,脚踩人工水泥路和人造石堆交叉铺设的路面,听着哗啦啦的流水声,再加上十六七度的温度,十分舒畅。说起石堆,儿子还很有兴趣,每到一处石堆,他就情不自禁地数起来,多的一段路,竟达59个。为了不让游览者感单调乏味到,这些石堆的形状也有变化:有的是圆形的,有的是方形的,还有的是多边形的。就是它们,吸引着游客不停地惊讶、赞叹、驻足欣赏,拍照。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们来到了溶洞漂流。
漂流滑道大都是人工砌成的水泥槽,大概是为了游客的安全着想吧。我们娘俩坐上皮筏艇,刚开始水流还是比较缓慢的,渐渐的,水速越来越快。当滑到一个拐弯处,我感觉到灯光一闪。因为水流很急,也没去多想。我们在忽而明,忽而暗的溶洞里,蜿蜒前行。在即将到达出口时,皮筏艇颠簸得越来越厉害。我提醒儿子抓紧些,并且为了孩子的安全,我用两腿紧紧夹住孩子的腰。这时的水不时的溅到我们身上,也引得儿子不时地“哇,哇”赞叹着。我的心情很复杂,感到很刺激、开心、对儿子的关心,但更多的是担心,时刻警惕着。溶洞出口一段是人工砌成的,一小段一个阶梯,大约50米,随着激流就滑下来了。
下了皮筏艇,我看到有取像的,于是就凑到跟前,询问工作人员,有没有我们的。工作人员往后转身看了我们娘俩一眼,哇,还挺有眼力的,一下子就打开了。问我们要吗?我说:“要啊!”“交15元钱。”同时我也看到了桌子上的红牌子:“取照片十五元”。此时,我终于明白了“免费拍照”的含义,也明白了拐弯处灯光为什么一闪的原因了。
取了照片,我和儿子随着团队中的部分人继续上山,山上有个不算很小的,但也说不上豪华的超市,不过里面东西还是比较齐全的。因为山顶上东西一向都很昂贵,所以迈进超市的门槛,接着又退了出来。另外儿子对其也无兴趣,连进也没进。我们又随着人群继续向西走,看到了看起来比较诱人的滑草场,里面的草是碧绿色的,看起来像春草一样鲜嫩短小,非常整齐。本想去体验一下,可是没人前去,我们也只好作罢。接着便来到了一条出口的购物街,东西不算很贵,但缺乏特色。终于我发现了自己想买的特产了:煎饼和高粱饴。3元一袋的小麦煎饼(从卖煎饼妇女的话语中,我听出了小麦对他们来说,是稀罕难得的,从来时的路上,我也看到了他们在梯田上大多种植的是毛芋头、地瓜、花生。很少有种小麦作物的,因为是山地,所以即使种上,收成也不好。麦穗头很小,加上今年大旱,麦穗头更是小得可怜。)在车上我们看到了路旁有很多田地的作物“干枯”了,都发出了感叹,替这里的百姓难过。可后来我们从高速上下来,行驶在山间的柏油路上时,我们看到了真相:所谓干枯的不是庄稼而是遮挡作物的杨树枝,怕毒辣辣的阳光晒伤了嫩苗。我5元买了两盒高粱饴,担心不好吃,没敢多买。这是我看了看团队的人,他们都走了。此时我慌了,赶快告诉儿子,“没人了!”儿子一听,急忙向周围扫视了一眼,看到团队的人已走了很远了,所以没等走到街头,我儿子就抄近路跟上去了。
端午作文 篇8
记忆中的端午节是个明亮的日子。这一天代表可以穿裙子了。母亲总是会买来杨梅给我们尝,虽然杨梅还是青黄不接,但就是这样酸得足可以使你五官变形的东西让我们乐此不疲。
艾叶是端午特有的东西,习俗中家家户户把艾叶钉在门上,所以处处弥漫着艾草的味道是自然的。艾叶还有一个很好的用途就是驱蚊。端午时节,节令刚过立夏,夏天开始,万物开始顺势生长,这个季节的蚊子自然也是活跃的。记得小时候,外公外婆在晚饭后生起炉子,加上艾草,然后满屋冒着白烟,外公让大家到路边乘凉,把蚊子关在小木屋里面熏陶。我常常听见外公“吭吭吭”地咳个不停,想来外公的气管炎一直没好,也是因为这个缘故。
进入端午,天气开始热起来,孩子们总是会长些痱子之类的东西,母亲常常用艾草熬成烫给我们洗澡,据说这是去除身上痱子及毒气的最好方式。记得非典期间,我们还在家里的阳台种了很多艾草,听说是消毒消炎。那样一个人心晃荡的日子,大家都会抓住一根稻草紧紧不放,要不然盐巴和醋怎么成了那个时期紧俏的'商品?
小时候,包粽子的事情通常都是奶奶在做,裹着小脚的奶奶虽然动作迟钝,但总是不紧不慢有条不紊,无论我们这些孩子怎么迫不及待地闹着要吃粽子,一个老态龙钟的身影总是优哉游哉有序地完成她手中的活儿。奶奶的做事风格也影响着我,让我在忙碌的时候,受到干扰的时候也会旁若无人地做着要做的事情。
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是自己包粽子的,粽叶都是自己到山上采来的,粽子里包的都是蚕豆,其他什么也没有,但也吃得津津有味。东家吃一个,西家吃一个,孩子们总是撑着圆鼓鼓的肚皮,然后嚷嚷着“还要,还要!”。
在我的记忆中,我们一年两次添置衣服,一次是过年时,一次就是端午。这一天我们会穿上母亲为我们挑选的连衣裙,然后在院子里炫耀一番,那种满足感溢于言表。小姨常常教我们结端午网袋,几根七彩的线条,底部留着流苏,在结好的袋子里,我们会装上粽子或者红鸡蛋,那个真叫幸福。
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用最简单的方式过节,留在记忆深处的美丽是那样深远!
【端午作文】相关文章:
端午的作文11-11
端午的作文11-17
端午的作文12-04
(精选)端午作文12-12
(经典)端午作文12-13
端午的作文(精选)12-13
端午的作文11-20
端午的作文(精选)12-19
【精选】端午的作文12-16
端午的作文(经典)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