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作文

时间:2024-09-07 04:12:28 端午节 我要投稿

端午的作文汇总8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端午的作文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端午的作文汇总8篇

端午的作文 篇1

  在我的家乡。端午节有吃粽子、吃蚕豆、插艾叶、洒端阳水、洗端阳澡和喝雄黄酒的风俗,部分地区还有赛龙舟的活动。端午节前一天的下午,各家各户要在门窗上插艾叶和菖蒲。知道为什么要插艾叶吗?因为到端午节的时候,正是夏季传染病开始抬头的时候。把艾叶插在门窗上,利用其挥发的芳香气味洁净空气,驱赶蚊蝇,驱瘟除邪,以达到防病目的。端午节除了插艾叶,还要吃粽子。关于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的。这一天,我妈妈从超市里买来了各种各样美味的粽子。有鲜肉板栗味的、原味的、八宝的、蜜枣的……当妈妈把粽子从电饭煲里拿出来,放在我的盘子里时。我闻到了一股清香。我剥开粽子的叶,吃了一口。感觉糯米和各种各样的'豆在我的口中跳舞,口感好极了。吃这粽子,就像来到了竹林里,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望着蔚蓝的天空、绿油油的草地……

  吃饭时,大人还会用雄黄掺在小孩子的额头上写个“王”字,为的是驱魔辟邪,还可以防虫叮蛇咬。洒端阳水也是端阳节的一种风俗,把艾叶、菖蒲、柏树枝等有芳香的植物放进水桶里。在外面露天放一夜。第二天,用艾叶和菖蒲蘸一点端阳水,在房子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洒上。洒完之后,在水里放几个鸡蛋或者鸭蛋,然后把水烧开,等水凉后,用这些端阳水洗澡,洗澡时,把在端阳水里煮过的鸡蛋或鸭蛋在全身滚来滚去,奶奶说洗过端阳澡,夏天就不会长痱子了。因为端阳水有驱邪、杀菌的作用。在有些地方,端午节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那就是赛龙舟。几个参赛选手拿着长长的浆,坐在雕琢精致的龙舟上。两只手有节奏地左划右划。而旁边的观众则为参赛选手呐喊助威。而参赛选手驾驭着自己的龙舟,征服风浪、迎难而上。这就是我们家乡快乐的端午节!

端午的作文 篇2

  一天晚上,写完作业后,我问爸爸:爸爸,端午节的来历是什么呀?爸爸笑着对我说:好,今天我就来给你说说端午节的来历。我犹豫着说:我好像在书上看过,是为了纪念一位诗人。爸爸摸着我的.头说:是呀,那位诗人叫屈原,是一个非常爱国的人。

  爸爸接着严肃地说:屈原是战国末期楚国人,为国家尽心尽力,可是后来却受到坏人的迫害,被放逐到江南。秦国大将白起攻破楚国国都后,屈原的政治思想破灭了,对前途感到绝望,他选择了为国捐躯,就在同年五月初五跳进汨罗江自杀了。爸爸接着又说:两千多年来,每到五月初五,人们就把粽子投入江中,据说是拿粽子去喂鱼,以免屈原的尸体被鱼吃掉。这也是每年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

  我满怀深情地说:原来,我们端午节吃粽子,为的就是让我们永远不要忘记屈原为国捐躯的爱国精神啊!爸爸高兴地点了点头。

端午的作文 篇3

  端午节的中午,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奶奶家过端午节。

  奶奶家门口悬挂着艾叶,爸爸说那是避蚊驱毒,祈求平安的。奶奶家的桌子上摆放着很多好吃的`,有苹果、梨、麻花、粽子还有鸡蛋。我问:“为什么今天要吃粽子?”爷爷告诉我:“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传说爱国诗人屈原五月端午投江自杀,老百姓为了不让鱼吃屈原的肉,便往河里投粽子喂鱼吃。后来,就渐渐地演变成端午节吃粽子,挂艾草,赛龙舟的习俗。”

  听了爷爷的介绍,我挑了一个小粽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端午的作文 篇4

  艾叶青青门前挂,粽香浓浓四处飘

  忆起童年家乡事,几多欢乐几多情

  每到端午,在我们家乡,那天,家家户户都是要在门前挂上青青的艾叶和别的叫不出名来的青藤避邪祈福。我们小孩子最为高兴,因为可以名正言顺地为家里做点事啦,我们上山采青,然后把摘来的艾叶等挂在自家的门前,小孩子家家串门,看在眼里,喜上心头,也为那些独居老人门前挂上一把青青的艾叶,以表节日的祈福。

  到了晚上,妈妈便要把白天摘来的艾叶、柚子叶、长命草等我不知名的.叶子煲成水,用来给我们一家人洗澡以驱邪。在那时只觉得用这些叶子水洗澡很好玩味道很香,可没想到可以驱邪什么的,只是晚上倒是没有那么多蚊子咬我那稚嫩的皮肤了,哈哈,睡觉也香甜了。

  端午节还有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包粽子了,我们家乡人包的粽子,只有那种纯纯的家乡口味,唔,特别的香,是用山上的一种叫“蚊惊”的植物烧成的灰做成的灰水和在做粽子的材料里。做成的粽子,味道独特,轻咬一口,满齿噙香,透着自然的草木清香,这是家乡的味道,爱极了。如果你偏爱吃甜点,则可剥了粽子,轻点白沙糖,又是别有一番风味。

  包粽子时,我们小孩子最高兴,哈哈,因为不在包只在吃,吃嘛嘛香,多简单多快乐的童年啊,嘿嘿……

  飘雨的端午,飘香的端午,今天,又飘来了端午时节的快乐粽香,原来美好的事物在我记忆深处从不曾失落,就像那串挂在家乡门前的艾草青青还有那独特的粽子飘香……在我的记忆长河里永远都是鲜活的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端午的作文 篇5

  中国作为五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的历史更是灿烂辉煌。

  端午假期,粽香四溢,我们“知新”国学小书院的小伙伴们聚在一起,以自己的方式,诵《离骚》,学经典,忆传统,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知道了屈原的故事,也知道了端午的由来。

  屈原很有才华,所以职位很高,很多人非常羡慕妒忌恨他。于是,很多人就在皇帝面前说屈原的坏话。后来,皇帝一气之下贬了屈原的官职。

  这时,秦国在攻打楚国,楚国为了求和,答应秦国的要求,与齐国断绝联盟关系,秦国就可以分六百亩土地给楚国作为补偿,昏庸的楚怀王高兴极了,立刻派人去齐国解除联盟关系。没想到,秦国只承认自己说得是六亩土地。就这样,秦国用六亩地,成功的将楚国和齐国的联盟关系给离间了。

  从那以后,秦国猛烈地攻楚国,还打下了楚国的京都,眼看自己的国家就被侵略,五月五日屈原悲愤欲绝,悲壮投江而亡。屈原死后,人们为了防止鱼龙虾蟹吃屈原的尸体,往汩罗江里投粽子。划小船,后来变成了赛龙舟,吃粽子和赛龙舟也变成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屈原投江那天是五月初五,也就是现在的端午节。这就是端午节的由来。

  又是一年端午节,又是一年粽飘香。我们不仅应该牢记屈原优美的诗句,更应该牢记屈原不屈不挠的'精神和他那一颗热爱祖国的心。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多少英雄豪杰,我们只能在时间的记忆中,守望过去,回顾历史,牢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千古绝唱!

端午的作文 篇6

  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称重午节,龙舟节,端阳节,也是为纪念我国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

  端午节最受人们欢迎的是粽子。粽子有甜的、咸的;有鲜肉馅儿的,牛肉馅儿的粽子的主要材料是糯米。糯米配上花生,绿豆,红豆,蜜枣等一些食材,用苇叶包裹着就成了粽子。

  端午节最激动人心的事是赛龙舟。比赛的队伍在热烈的掌声中,划着多彩的龙舟前进。队员们齐心协力,岸上人山人海,锣鼓喧天,欢呼声,呐喊声,接连不断!热闹非凡。传说,赛龙舟主要是去寻找屈原的尸体的。久而久之,形成这样一个活动。虽然我没有亲眼看到这热闹的场面,但是通过电视等媒体也能感受到那种炎热的氛围。

  端午节那天,家家户户都会插艾草。艾草据说可以避邪防病。戴香包也是小孩子最喜欢的事。香包里装着各种中药和艾草,看看谁的香包做的最好看。香包不但美观,还可以驱除蚊虫。虽然我们家不做香包,但是妈妈端午来临当天,一定必做一件事:在端午节这天早上,趁太阳还没升起,妈妈都会给我和弟弟的手腕上,脚腕儿上,脖子上戴上五色线,传说是可以辟邪用的。传说五色线,等下第一场雨的`时候,把它摘下来,扔进小水坑里,可以变成五彩色的小花蛇,人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呀!

  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草,戴香包,佩戴五色线,端午节可真热闹呀!这是我们民族文化的象征,是文化的传承。

端午的作文 篇7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来临,谈起端午节,大家都会不约而同想到了我们中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

  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在两千多年前的楚国。相传战国时期的沃野千里,战车千乘的楚国,到了后期已是强弩之末,楚怀王整天沉醉在灯红酒绿之间,渐渐荒废了政事。这时,楚国大臣屈原便上书进谏,但楚怀王却把他放逐到边远地区。不久,屈原就听到了令他痛心疾首的消息:楚国已被秦国占领,他悲痛欲绝,于是在挥笔写下了著名的《怀沙》之赋后,怀着亡国臣子的悲痛,跳进了滚滚的汨罗江。

  后来,当百姓们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后,纷纷前往汨罗江寻找屈原,但一无所获,百姓们为了纪念屈原,每年便在屈原投江的五月初五那天包粽子,赛龙舟。

  现在全国各地的.人们仍在吃粽子,赛龙舟,虽然这项传统已经流传两千多年,但仍经久不衰,其原因是屈原的精神已流芳百世。而屈原的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也一代又一代传承到我们,正生生不息地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我们作为一名小学生应该学习屈原的伟大爱国精神,好好学习,立志长大后报效祖国,做一个对祖国有贡献的人。

端午的作文 篇8

  端午节,本是个驱灾避邪的日子。古人认为五月为毒月,初五日即恶日,这一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不吉利;甚至有生孩子不利父母,男害父、女害母之说。宋徽宗赵佶即是五月初五日生,因此从小即被寄养在宫外。所以人们插菖蒲、艾草以为驱鬼,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用以避疫。吃粽子、赛龙舟却是后来的事,是为纪念五月五日投江而殒的爱国诗人屈原;也有地方亦为纪念因吴王夫差赐死并于五月五日被投入大江的忠良伍子胥。可见五月初五的确不是个吉利的日子。

  小时候在东北,每逢端午,也都有吃粽子、煮鸡蛋、插艾草的习俗,那时候只知是纪念屈原,因此最早知道有一个汨罗江。还有一个习俗或许只是山里人才有,日出前采回晨露,为孩子们洗眼睛,说是如此眼睛就会更明亮。我家都是哥用一搪瓷缸,村外不远到处都是蒿草树木,露水向来都是很凝重的,搪瓷缸接在下面抖落露珠即成。每一次都是哥采回半缸晨露,并一大捆艾草,我们小的几个还在睡梦中。这时候母亲已将鸡蛋鸭蛋煮好,把我们几个贪睡的叫醒。洗过脸,再用露水涂眼睛,然后分配鸡蛋鸭蛋,家里养了鹅的还有鹅蛋,每个人份都是一样的。粽子一般都是商店里买来,那个时候自家没有糯米,后来经济稍缓有了糯米和粽叶,才有人家自己包。条件好一点的,粽子里面多包几粒大枣,两三粒的比较多,粽子又香又甜。大人们之后将艾草编成辫子,夏季里的傍晚坐在庭院里闲聊,点燃一端用以熏蚊,效果还算不错。然则就是没有张嘴即“端午快乐”的,那个时候的人们大多都没什么文化,都不这般“客套”。

  现今的人或许是更明达了,过节日不再只拘于旧有的形式,粽子有了更多花样的搭配,艾草也不必都采自端午的日出前。几天前就见很多兜售艾草的,而且夹着桃枝或是麦穗。桃枝上结有乒乓球大小的桃子,麦穗已经泛黄,不需几日就该收割的。我想,其中含义无非一个是“逃”字,一个是麦穗上的“芒”,不知这个“讲究”起自何时源于何地。正如一朋友说的,粽子还是只加蜜枣的最好。现代人愿意出新出花样,却总是难有真正意义的突破。想也不怪,传统的东西总归是经历了千锤百炼,只有最好的才能得到大众的认可和传承。但是当下人的花样却就是不服输,而且乐此不疲,倒也着实丰富;尽管算不上好吃,却迎合了不同人不同的一时性起。

  然而这一切与我却不甚相干,我心里挂念的是好久没有去探望的姨母。姨父在时曾说,“妈没了,姨也就是妈了。”姨母待我如己出,说老了老了竟又多了个儿子!老人家的慈爱是不容含糊的。况且,放了假,妻子女儿不在身边,一个人也不想在家里呆着。

  一早买了两个包了蜜枣的粽子,自己煮了鸡蛋,再简单不过,至于艾草之类就大不必了。几天前小妹夫立辉送的西瓜,一个人不方便吃,索性送去给大表姐,顺便也告诉她我的安排,照例节日必有的晚宴就不必叫我了。

  一个人骑单车,自滨海路与海边之间的公园中穿行,一则怡养心情,二则大热的天,间或有些树荫。

  或许因为是端午节,闲游的人不多,显得很幽静。偶见几位上了年纪的人,采了不少的艾草,有的还将艾叶摘下,在理石路面上晒着,说是用它泡脚。也有三三两两的年轻人,或是一个人独行的,树荫里也有独自静坐或静默地伫立在那儿的。这个时节如此这般,静静地。我却想,八成该是心中都有一份情怀吧,唯独不念其孤独。如同岁月的苍茫,即便是疾风苦雨,枯荣交替,也终归是悠悠淡淡,谁还见那三国的尘烟和烈马的嘶鸣?只这份情怀却是沉甸甸真真的。

  此间心迹,平和却也并不宁静,与这里错落的花树与绿茵正相吻合,少了一份致命的“生气”,太过空廖了。尽管马路上疾驰的车轮声以及车子引发的风声、喇叭声、并直接引带的市井的喧嚣不绝于耳,却像是两个世界,并不搭调。这样的环境里悠闲地行走,又恰合这端午的情境,也契合我多日来不能舒展的心。这时节显然不该是宁静的,静默之中,伴着云卷云舒,究竟哪一般空灵的境界,却着实难有个清晰的映像。

  两拨友人分住几日,一个依然在徘徊,于虚幻与躁动的闹市之中,居无定所,游移不定,却偏偏舍不下习惯已久忽忽悠悠而轻飘的藤蔓,空虚的躯壳甚至都是透了明的.。另一个则是天南地北,古山古水之间悠闲地徜徉着,然则有伴侣相携却无心心相映,饱了眼福而无心灵共济,两个形影相吊着,却终归是野马孤烟,心灵深处依然是孤苦的。更多的,泥淖中泪眼迷离,无奈于日日尘昏中的浸淫,因此也有了无羁绊却也难抑寂寥的,倒是不如面朝黄土背朝天,小园香径,不思不想,只看花开与花落活得自在。老婆孩子热炕头,一碟小菜,两杯糖化酶的小烧酒,却是真的其乐融融。

  或许,这也便是一种空灵,一个“空”字的境界。毕竟,当今人绝少不是“以心为形役”的。

  这一路只与两人说过两句话,一是与晒艾叶的一位老妪,二是问一位站在桥上撒网捕鱼看样子六十多岁的男子,“老哥,这是什么鱼呀?”我问。也奇怪,几次遇见捕鱼的人,话语都不友好。几位捕鱼人互相之间有说有笑,就是不喜欢我这等外人。恰巧海面刚刚涨潮,海水倒流入河,一群群小鱼悠闲地游动。游到张网可以捕到的位置,捕鱼人的网便撒下去。小鱼也能够观察到撒下的网,惊慌而四散,但是总有几尾就像是非洲草原上被猎豹或狮子追赶的斑马或牛崽,成为捕鱼人的猎获。鱼不大,基本在二十公分左右,估计是生下来还没有多少时日。捕鱼人回答我:“梭鱼。”但是语气显然是在告诉我,不要多问,离远点。

  既然这样,我也只有悻悻的份,不看便罢。好在我的心是系在花草与树木的,此般境地自不去想它。只有自然的境界,如老子的“水”,居善地,心善渊,不与人生厌。

  此时石榴花初开,十分鲜艳。可见世间情就是这样,不同季候就会有不同的物象。冬季里冷峭却有暗香腊梅,春季里万物复苏所以百花争妍,夏季的石榴花儿正红恰与烈日相曒,及入深秋又有傲霜之菊,虽是品性情境不一却都是各司其命。人世间纵有万般无奈,也是各有专属,不可不奋力拼争,但也终将是随遇而安才好。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事善能,动善时……可不无尤乎?

  一路闲游,一路闲想,谈不上兴致好坏却是安逸的。到了姨母家正是午饭时间。姨的身体和精神都好,据说腿病也照以前好多了,走路去市场已经不再是问题。弟、妹们都说,活到外祖父九十七岁的年纪没有问题。

  每次探望姨母,自然都要住一晚,听老人唠叨是件幸福的事儿,也是责任的事儿。

【端午的作文】相关文章:

端午作文02-16

端午作文[精选]01-19

端午作文(精选)01-19

端午作文[经典]03-10

端午作文(精选)05-06

端午的作文【精选】08-20

端午的作文(经典)01-01

(精选)端午的作文12-10

端午的作文(精选)12-13

端午的作文(经典)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