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案

时间:2025-01-08 10:54:56 敏冰 初中作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中作文教案(通用10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作文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作文教案(通用10篇)

  初中作文教案 1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如何作文取题的技巧

  能力目标:能运用校园论坛上传作文,并交流;能结合文章内容与标题对文章进行点评。

  情感目标:让学生喜欢写作,乐于上传作品,乐于交流对同学作文的看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实现作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学习“如何给作文命题”。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难点:实现作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

  三、教学设想:

  利用网络实现资料的收集,实现最大限度的作文交互评改,打破语文教学课堂内外的界限。

  四、教学时数:

  1课时

  五、课前准备:

  各生上传课堂作文——以“拥有”为话题,自命题作文,到校园论坛的专属主题“方春华老师教学区”

  六、教学过程

  1、进入校园论坛页面,网址:xx。

  2、登录并进入主题:“会员论坛”——“方春华老师教学区”——“作文指导”

  3、浏览同学搜集的“如何给作文取题”的主题,了解作文命题的技巧。

  教师点拨,提示重点:(学生选重点记录)

  (1)巧用修辞:比喻、借代、层递、比拟、对偶、对比、双关、设问、反问、顶真、反语、仿拟、引用、反复、通感等。

  (2)善于引用:引用诗词、引用歌词、引用广告词。

  (3)借用符号:借用标点符号、借用数学符号。

  (4)其他形式:转换角度、故设悬念。

  让文章标题新颖、曲折、吸引人,当然还有很多方法。不过,我们要注意不管用哪一种方法,一定要:

  A、贴切鲜明,新颖生动。

  B、 言简洁凝练,不拖沓冗长。

  C、 题目能揭示文章内容或显示文章主旨。

  D、耐人寻味,能激起阅读者的阅读欲望。

  4、取题训练:根据材料,请同学设计作文题目,各同学发表在本小组的专属主题,以跟贴的形式进行,使内容更容易集中。

  材料:

  早上外出没带伞,一场雨不打招呼就洒了下来。提着两棒玉米一根红萝卜两只馒头一杯豆浆,站在商铺的屋檐下无奈地看着天。阶下不断有人打着各色花伞缓缓走过,身边有人冒雨冲出去跳上刚刚靠停的公车。我转身看看橱窗里各式美丽的'花瓶,又转身看看淅淅沥沥唱着心情老歌的天,看看自己的高跟鞋,摸摸绑得好好的头发,最后开始犹豫是否还要等到雨停再走。

  心情突然坚决起来:走!淋一场雨又何妨?

  淡粉的皮鞋镇定地穿行在细雨的嬉闹中,高尖的鞋跟清脆而有节奏地敲击着彩色的路砖,任凭雨水浸湿了脚趾也气度从容。雨点淘气地亲吻着我一身雪白的连衣裙,并霎时把它弄得面目全非。头发很快就湿透了,雨水顺着脖子滑向前胸后背,竟有丝丝痒痒的感觉。知道有避雨的人在看着,但我不管不顾,就一个人这样不急不缓地走着,还不忘欣赏下两旁的花草被雨水洗涮后的娇嫩,甚至想起女儿昨晚的呼叫:“妈妈,杯子倒了,水流掉了!”杯子倒了,水流掉了!多有哲理的一句话!

  回到楼下大门,善良的女清洁工轻柔地跟我打招呼:“没带伞吗?”我笑笑:“淋一淋,痛快!”

  初中作文教案 2

  课堂设计设想:

  1、让学生在观察与实践中来体验人物表情的变化。

  2、养成善于观察的学习习惯。

  3、体验人物丰富的表情变化,并能抓住细节进行适当的描写。

  课前准备

  要求每位同学写写自己最熟悉的老师的外貌,同时摘录有关人物外貌的课文中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形象。

  内容:“外貌描写”

  一、揭题导入:本次作文训练,我们一起来学习外貌描写

  1、谈话导入。揭示本堂课的学习目标。

  2、板书课题:《外貌描写》。

  二、初步感知,了解外貌描写的具体内容。

  1、请同学说一说你选择的老师的外貌,让大家来猜猜,你写的是哪位老师。

  2、你是抓住哪些方面来描写外貌的。

  3、师生共同归纳外貌描写的具体内容。(长相、衣着、神态、姿态等)

  三、抓住不同人物外貌的.特征

  (例文1:玲玲不到两岁,胖墩墩的。红扑扑的小脸蛋上,有一双水灵灵的眼镜。小辫儿朝天翘着,粉红色的发带在头上一颠一颠的,像两只飞舞的彩蝶。尤其逗人喜爱的,是她那张伶俐的小嘴。)

  (例文2:这位老汉的眉毛胡子都花白了。但脸膛仍是紫红色的,显得神采奕奕。他身穿崭新的青布棉袄棉裤,头上还包着一块雪白的毛巾。老汉蹲在地上,乐滋滋地抽着旱烟。)

  小结:人物的年龄不同,在长相神态上有不同的特征。

  四、注意因人物思想感情变化而给外貌带来的变化。

  1、要求同学在一张纸上表示出关于“高兴”、“疼痛”、“发怒”、“伤心”的四幅表情图,看看谁能表现的最准确,形象。

  2、出示“高兴”、“疼痛”、“发怒”、“伤心”四幅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比较,想一想,人物在不同的心情下,外貌(尤其是表情)有什么不同的特征?

  3、学生观察,同桌讨论,老师巡回指导,自由发言。

  4、呈现例文。

  (例文1:每缝高兴的时候,他就容光焕发,他那矮小、结实的身体像充了电似的精神十足,使他的两眼和皮肤增添了令人难以相信的光彩。)

  (例文2:钻心的疼痛又一次向她袭来……她两手紧紧抠住车厢,摒住了呼吸。她脸色白的像一张纸。冷汗把额头、鬓发都湿透了,紧闭的双眼已含满泪水,以致瑟瑟抖动的长睫毛像在水里浸泡着一样,紧紧咬着下唇渗出一缕血痕……)

  5、请同学们试着模仿例文的写法,再写写另外的两幅表情。

  6、小结:外貌描写,不仅要写出特点,还要写出人物思想感情变化而给外貌带来的变化。因此,描写人物,更主要的是写好人物的神态表情,充分体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六、游戏作文:

  1、请同桌之间互相对看,然后看谁能把对方逗笑,先笑的那一方就输了。

  2、完了请同学上台表演,看能不能把同学逗笑。

  3、请学生把刚才同学的表演写在纸上。

  七、课后作业:

  1、观察身边不同年龄、性别、职业、身份、性格的人,注意他们在不同心情下的外貌特征,选择一个最有特点的写一篇人物外貌日记。

  2、课外阅读,摘抄描写眼神的句子,想想作者在人物眼神描写上的不同特色,并用一两句话写出你的阅读体会。

  初中作文教案 3

  教学构思:

  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考试,而作文分的比例较大,占a卷的50%;近年来各地语文考试流行话题作文,因为它给学生更大的自由空间,更能展示学生真实的作文水平。但有的学生习惯于命题、半命题作文的写作,对话题作文相反难以下手,写不好话题作文。因此,很有必要给予学生指导,让其全面把握话题作文的写作要求,把话题作文写好,争取高分。

  第一步,导入用小鸟与树林作比,激发学生兴趣,引入课题。

  第二步,指导明确话题作文的写作要求,用具体的作文实例引导学生归纳出话题作文写作的`一些要求。

  第三步,具体的话题作文训练,学生从话题所包含的内容生发开去,围绕自己最熟悉的材料,选择、最小的切入点,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作文,然后师生共评。

  第四步,小结。

  教学中,联系第六册前三单元作文训练内容,着重从审题立意、构思创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等方面引导学生,从大处着想,不纠缠细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打一个比方,如果你是一只小鸟,现在有一根树枝、一棵绿树和一片鸟语花香的林子让你选择,你会选择什么?我想每只小鸟的答案都会是:鸟语花香的林子。为什么小鸟们的选择只此一个?原因很简单:因为鸟语花香的林子就是小鸟们的最美的渴望和归宿。进一步说,小鸟们之所以把林子当作一致的选择,无非是林子能带给它们更多的美丽、自由和快乐的东西。而话题作文的出现,其实就好比是把同学们带到一片鸟语花香的林子面前,因为相对于以往传统作文命题形式,话题作文能带给每个同学更多的作文自主性。

  二、指导:

  出示学生作文实例(话题作文《真》),学生阅读后简要评析。

  指名谈自己对这篇作文的评价,包括成功的方面和需要改进的方面。教师从审题立意、构思创新、表达方式等方面引导分析。

  教师根据学生意见归纳出话题作文写作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理解话题内涵,明确作文要求;

  2.话题≠文题,标题和内容都要新颖;

  3.选择切入点,围绕中心,大题小作;

  4.写熟悉、生动、鲜活的内容;

  5.表达真情实感;

  6.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三、训练:

  展示一些表现“爱心”的图片,学生观察思考。然后出示训练话题:“爱心”,明确要求,学生写作。(写成片断、开头、提纲都行。一两百字)

  教师提示要求:即前面由学生评价归纳出的几条要求。特别强调要正确理解话题的内涵、选择切入点,写自己熟悉的东西、擅长的文体。

  学生写完后自评,再和同桌互评,最后交教师。

  教师抽取其中有代表性的一两份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布置作业:课外将自己写的东西扩展成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四、小结:

  这就是话题作文,它为我们的作文送来了一片鸟语花香的林子。话题作文实实在在给我们的作文带来了更为开放的空间,在这个开放的空间中,我们必将更能平等地获得放飞自己的机会。我们是自由的鸟儿,让我们在鸟语花香的林子面前,引吭高歌吧!

  初中作文教案 4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准确审题

  2、指导学生多角度立意

  二、教学时间:

  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去年的语文期末考试题中,我们首次遇到了“话题”作文:

  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个丰富的世界,有喜悦,有愤怒,有忧伤,有快乐……请以“心事”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500字。

  2.到底什么是话题作文呢?我们要从"话题"说起。

  所谓"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就是引发谈话的源头,如:某句名言、某个故事、某则新闻、某项成果、某部电视剧等,所有这些都可以作为"话题"来引发人们的联想、引发人们议论,也就是引发人们心中想说的话。可见,由某个设想好的"话题"所引出的作文就是"话题作文"。这个"话题"就是作文所要谈及的`内容范围。也可以这样理解:话题好比一个圆的圆心,从圆心到圆周上的任何一点连起来的线都可视为一个话题作文的写作角度。可见,话题作文内容是很宽泛的,再加上体裁不限,自由度就更大了。

  (二)指导学生审题。

  1、抓住题目关键词语,明确下列问题(边提问边板书)

  话题:心事

  内容:与“心事”有关的内容都可以

  体裁:不限(一般情况诗歌除外)

  字数:500字以上

  2、抓住写作对象、写作范围引导学生进一步审题(自由讨论,个别发言)

  (1)正如引言中所言“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是一个丰富的世界有喜悦、有愤怒、有忧伤、有快乐……”成长中的青少年,就有更多的心事,那么,看到这个作文题目,你们会想起些什么心事呢?

  以“心事”为话题,应明确这个词的词义内涵,指的是心里盘算、放不下的事,多用于为难的事。该词区别于“心情”“心思”“心绪”“心态”等。

  [解题思路]

  这个话题有两条分析思路:

  其一,谁的心事?可以是我的心事,父母亲的心事,老师的心事,同学的心事;也可以拟测、揣摩花草鱼虫的心事、大自然的心事、祖国的心事等,从一个新的角度,折射自己对社会、世界的思考。

  其二,这心事是什么?确定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后,再想一想是什么心事。对于不同的对象,可能有不同的心事。

  (三)指导学生立意。

  1、指导学生确定写作角度

  所谓“立意”,也就是确定一篇文章的中心。一篇文章,若没有了中心,就像一个人没有了思想,没有了灵魂,只徒巨一具尸体;就像一般驶入大海的航船,失去了舵,终究会迷失方向。一篇文章的中心,它就象一条串起项链的绳子一样重要,我们所选择的材料,都必须围绕中心,为中心服务。

  2、那么,以“心事”为话题,同学们想想,你为怎样立意呢?

  (四)指导学生选材

  在各种各样的"心事"中,我们要根据自己的“立意”,选定一件自己心中最深刻的“心事”,并选出自己最有话说的“心事”,然后再考虑动笔。另外,如果作为考场作文,还应符合考场作文的要求,必须主题高扬,不应写较敏感的或政治性太强的事件。

  (五)作业:完成这次作文。

  初中作文教案 5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童年趣事的追忆和写作实践,唤起孩子心灵深处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学会从平凡小事中感受生活,感悟人生,学习做人的道理。

  2、进一步培养观察的全面性和顺序性,培养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能把一件事的基本要素和基本结构表达清楚。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懂得写事件要抓重点,写具体。

  3、努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鼓励多角度表达。

  课前准备:

  1、学生回忆自己童年生活中的趣事,做好发言准备。

  2、学生网上搜集相关文章,好的开头、结尾及好词好句。

  3、教师准备好例文以及相关课件,教案《初中作文教案》。

  教学过程:

  一、童年歌曲"我来听"

  1、欣赏歌曲:《童年》。

  同学们,有谁听过《童年》这首歌呢?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FLASH动画)。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每个人的童年也肯定会发生一些充满情趣,又很有意思的事情,今天我们就围绕这个主题上一节作文指导课。

  2、出示习作要求,提问:你读懂了什么?

  3、教师小结。

  二、童年趣事"大搜捕"

  1、课前,我已经要求同学们在课外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网络上找一找,收集一下别人的童年趣事,我也收集了不少,下面我先把我觉得比较好的一篇与同学们分享一下。(课件出示文章《巧吃西瓜》)

  2、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件:写作要求1)

  3、我喜欢这篇文章的原因之二是它很有趣。你们觉得这个故事哪个地方最有趣?(我故意把西瓜推到地上,让它打破,我就吃上了西瓜)

  4、为什么这个地方会让你觉得有趣呢?(所选的`生活事例典型,突出趣字;表达出真情实感;有趣的地方具体、生动,体现在对人物进行了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描写)

  5、从上面的分析里我们可以总结出这篇文章之所以吸引人主要有下面几点。(出示课件:写作要求2、3、4)

  6、当然这个"趣"字还包含着很多方面。(课件出示对"趣"的理解。)

  (1)意趣。对大自然,对生活的探索、发现、刨根究底;从趣事中体会道理、得到启示与反思。

  (2)情趣。表现对父母的亲情、对伙伴的友情,反应童心、童真。

  (3)乐趣。贪玩、寻开心。

  (4)傻趣。做傻事、蠢事,闹出种种笑话。

  7、我喜欢这篇文章的原因之三是它有一个好的开头和结尾。(出示课件:写作要求5)。(出示课件:巧吃西瓜的开头和结尾)。

  8、齐读开头和结尾,大家知道这是哪一种方式的开头和结尾呢?(出示课件:首尾呼应式的开头和结尾)

  9、老话说"题好一半文",好的题目可以让人耳目一新,更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还能吸引人很快的进入阅读状态。(出示课件:写作要求6)。我喜欢这篇文章的原因之四就是它有一个好的题目。(出示课件:题目《巧吃西瓜》。)谁说说这个题目好在哪?

  10、教师小结。(出示课件:写作六点要求)

  11、刚才同学们分享了老师收集的一篇文章,接着就轮到同学们啦,下面哪一们同学能勇敢地站出来,把你收集到的最有趣的故事拿出来跟大家分享分享。

  可以像老师一样从几个方面说说你喜欢它的原因。

  12、小组互相交流收集到的童年趣事,学习别人的写作技巧。

  13、堂上交流讨论。

  三、童年趣事"集中营"

  1、分享了别人的趣味故事之后,你是不是也想起自己生活中的趣事了?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的童年趣事讲给小组的同学听,听的同学要认真地听,听完后还要帮一下同学,说说他的内容符不符合本次作文的几点要求,怎样写还会更好些。

  2、小组交流。

  3、请同学到讲台上讲自己的童年趣事,堂上讨论。

  四、教师总结

  童年是一支歌,童年是一首诗,童年是一个美好的梦。希望同学们能把童年那充满稚趣而又很有意思的事,用我们童真的心,优美的文字把它表达出来。

  1、说就说得很好了,但写得怎么样呢?下面,请大家根据伙伴的建议,把你自己选出来的趣味故事写下来。写的时候,注意把你或者同伴认为最有趣的地方写得细致一些。写好以后把文章认真修改一下。

  2、小组内互改。

  五、让笑声轻舞飞扬

  前面说了,写童年趣事,让笑声飞扬是本次习作的重要目的。所以,我们的故事写出来之后,一定要让故事中的乐趣变成快乐的种子撒播到我们生活中来。老师为大家出个好主意:大家和班上的老师商量一下,每天都安排几个人讲自己的童年趣事,看看谁的故事最有趣,最好笑。写得好又讲得好的,就可以被评为班上的"快乐天使"。

  六、在笑声中成长

  最后,我们可以把同学们写的童年趣事编印成小册子,每人一份。然后我建议大家对这些故事进行一下分类:哪些故事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哪些故事仅仅是让人一笑了之?哪些故事是善意的?哪些故事不值得效仿的?以后的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初中作文教案 6

  一、学习目标

  1、学习语言的美化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挖掘语言美感。

  3、接受语言熏陶,形成个性审美观。

  二、语言美化片段练习

  材料:

  1、 ①小草从土里长出来,颜色是嫩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孩子们在草地上欢快地嬉戏。轻风吹拂,小草微微晃动,美丽极了。②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2、①扫开一块雪,拿来一面竹筛,一支短棒,撒些秕谷,去捕鸟。②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筛子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3、①阳光温柔地照耀着花草树木,也照耀着老人们脸上的皱纹。②阳光温柔地翻晒着花草树木,也翻晒着老人们脸上的皱纹。

  4、衣服是早就洗好了的,母亲把它们叠得板板正正,叠好后用手压了又压,按了又按,200元钱已经缝在了衣服的最里层,母亲还一再叮嘱要小心。

  方法一、添加法:在原有的句子上添加动词、形容词等修饰成分,使句子具体、生动、形象、可感。

  方法二、换词法:采用具有修饰性的鲜活雅致的词语替换平淡无奇的词语,增强语言意境的灵动性、活泼性。

  练习一、用添加法扮靓下面的句子。

  小明接过笔记本。

  练习二、用换词法扮靓下面的句子。

  ①早上,刚出来的太阳柔和地照着我的房间,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鸣叫。②看了一眼,就忘不了。整天想着它,吃不香,睡不着。

  材料:

  5、①我们其实也不丑,只是皮肤有点差,她脸上长了几颗痘痘,我脸上则长了些雀斑,这并不令我们觉得自卑。还有就是,她比较瘦,看上去小巧玲珑,我则略显肥胖,看上去挺有安全感。②我们其实挺美,但或许因为我俩皮肤“太好”的缘故,痘痘喜欢在她脸上站岗,雀斑喜欢在我脸上安窝,这是我俩值得自豪的地方。还有就是,她属于“细竹竿”型,看上去小巧玲珑,我属于“圆木水桶”型,看上去挺有安全感。

  6、幸福是禾苗,晃动稚嫩的身躯向天际发出无声的诉说;幸福是蚕宝宝,咀嚼着香脆的桑叶奏出“沙沙”的乐曲;幸福是雏燕,展翅穿过鹅黄的.柳梢剪出一片春色。

  7、愿望是一个跳动的音符,总能奏出一曲曲极富韵律的欢歌;愿望是划破夜空的流星,总能给人以无限的期盼与憧憬;愿望是一颗枝繁叶茂的树,总能让人们从绿意盎然中思考人生。

  方法三、修辞法: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美化语言,增强语言感染力。

  练习一、悬崖上的树,风来摇过,雷来轰过,;紫岚抚过,彩虹拥过。你泰然自若,宠辱不惊,看花开花落,望云卷云舒。

  练习二、综合运用几种修辞,抒写一首关于母爱的赞歌。

  材料:

  8、①走进人生,便走进了牵挂;拥有了牵挂,便拥有了感情的寄托。母亲对儿子是充满亲情的牵挂;异乡漂泊便溢满乡情的牵挂;好友分离便产生友谊的牵挂。②走进人生,便走进了牵挂;拥有了牵挂,便拥有了感情的寄托。“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充满亲情的牵挂;“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是溢满乡情的牵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徜徉友谊的牵挂。

  方法四、引用法:巧妙地把他人的词句镶嵌在自己的语句中,使语言得到美化。

  练习一、书是我的精神支柱,它重塑了我的灵魂。孔子说使我懂得了谦虚的必要;王勃说,使我懂得了友情的可贵;范仲淹说,使我懂得了做人的责任。

  练习二、在我心里,每一位偶像都为我点燃了生命的激情。迷茫时,想到李白,我就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失败时,读到刘禹锡的,我就看见了一线曙光;消沉时,看到的,我又萌发了雄心壮志。

  练习三、我向往幽闲,我喜欢清纯,我心仪______________________静谧,我追寻祥和…(引用古诗句美化句子)

  三、综合练笔:

  1、欣赏图片,运用上述几种美化语言的方法,用优美的语句将它描述来。

  2、主题词写作(中秋,月夜,赏月)选取你欣赏的一种方法,或综合运用几种方法写一段有文采的片段作文。

  初中作文教案 7

  教学理念

  本单元以“关爱”为主题。在综合学习中,要求学生在全面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作方法的借鉴,写一篇以“关爱”为主题的家庭作文。鉴于许多学生觉得生活是枯燥无味的,他们感觉不到任何东西在动,他们不知道如何从层次上进行下去。在日常生活中,我选择材料来表达自己,表达自己的情感。我开设了作文指导课程。让学生懂得关爱,有真诚的心与心的交流,学会关爱。

  教学小时

  教学2小时

  教学记录

  一、导入

  古往今来,“关怀”一直是一种真挚而美好的人间情感。“爱”这一主题被许多诗人所歌颂,也被许多人所怀念。描写“爱情”的.诗歌和散文往往是最真实和感人的。请给我们讲一些我们身边互助友爱的例子。

  二、写作指导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人写文章,总是觉得他们没有什么要说的。事实上,只要他们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来描述和讲述真相,他们就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只要我们仔细观察生活,我们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小事也可以反映爱情。如果我们能掌握真正的和生动的细节尽可能多的写作,我们可以扩大在一个固定的规模,并利用各种方法写细节真实,具体和生动,以显示真实情感的微妙的地方,同时使用最多。优美的语言真实地表达了我们对爱的感受、理解和感知,所以我们的作文是成功的。(可结合“背影”写作方法指导学生。)

  三、课堂作文

  以“关爱”为主题,独立撰写一篇文章,表达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和互助。

  要求

  1)说真话,对生活中的小事表达爱。

  2)掌握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并加以描述。

  3)不少于550字。

  教学反思

  这篇作文让学生认识到关注生活,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的重要性: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作文源于生活。只要我们用积极的态度去观察生活,善于捕捉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和亮点,我们就不会无言以对,也不会铁石心肠。同时,这篇作文也使文学。学生们接受了灵魂的洗礼:他们学会了用互爱互助的心态表达平凡的事物,摒弃了自私、情感上的虚伪等缺陷。它们还无形地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生活充满了真情实感。有一颗关怀的心,你会觉得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是美好的。每一件小事都是有意义的。让我们用我们的心去感受,去学会关爱,去拥有一颗关爱的心。

  初中作文教案 8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风格。

  2.对文章进行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3.培养学生独立发表见解的能力。

  4.培养学生刻苦推敲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及借鉴。

  2.体会作者自然平淡的文风。

  教学难点

  深入体会并评价作者在文中所提出的如何作文的主张。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直接导入法)。

  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文章《谈作文》,在未接触文章之前请大家根据题目猜一猜,这篇文章应该写些什么?(以此激发学生认真读课文的兴趣)

  二、作者介绍。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早年曾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香港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并获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的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香港大学名誉教授等职。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诗论》《谈文学》《谈美》《西方美学史》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光潜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试图以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学术研究,成为美学界一个重要流派的代表。此外,他还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在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学史》是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三、朗读课文。

  请同学们出声地通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借助工具书弄懂以下重点字词。

  四、探究课文。

  师生共同就下列问题进行研讨交流。

  1.作者在文中就如何作文都提出了哪些见解和主张?

  (设题目的:训练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作者整体思路的能力。)

  作者认为,“在一切艺术里,天资和人力都不可偏废”。而且主要还在人力。写文章一定要经过刻苦的推敲揣摩的训练,初学作文的途径是临帖和写生,且二者都不可偏废。另外写生还要从描写文和记叙文练起。

  2.学生研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理清托尔斯泰修稿时的具体情形,试着用简洁的语言复述下来,并加以简要的评价。

  (设题目的:锻炼学生从文本中提炼和筛选信息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从改稿中我们不难看出托尔斯泰对文字运用的一丝不苟的谨严态度,小到句读,大到文章的中心,无一不在他的修改范围之内。其修改的内容之杂,历时之长,用心之重,无不让人佩服。

  3.托尔斯泰和小泉八云对文稿修改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设题目的:让学生养成立足文本进行思考的习惯,并能通过前后对比,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前者是在文章写完以后的修改,而后者是在文章写作中进行的修改。

  4.同样都是写一流作家对自己文章的推敲揣摩,为什么还要举五个人的例子来加以证明?这是否雷同?从中可看出作者怎样的作文修改观?

  (设题目的:锻炼学生通过文字深入领会作者写作意图的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

  因为这五个人的侧重点不一样。写福楼拜和莫泊桑是从结果上让人体味出他们对于文章的推敲功夫;而其他三人都是通过再现其过程来表明修改功夫的。这三人中又有不同,甘地的沉思一日就属于写前修改,小泉八云的修改属于写中修改,而托尔斯泰的修改则属于写后修改,从中可以看出作者认为作文的修改是应贯穿于作文的全过程的,即写前修改——写中修改——写后修改。

  5.作者指出了初学作文的途径是临帖和写生,并且声明,二者都不可偏废。可惜,目前对这二者都比较忽视,尤其忽视临帖。同学们不妨讨论一下:作者指出的途径对不对?如果对,应该怎样去实施?

  (设题目的: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学习素质,以及学为所用的好习惯。)

  作者指出的途径道出了作文的真谛,我们学写作文就应该多读多练,也就是作者所说的临帖和写生。

  6.请同学们纵观全文,探讨一下文章写法上都有什么样的特点?

  (设题目的:此题旨在引导学生由文及人,对作者自然平淡的文风有所了解。)

  书信的'文体,详略得当的结构,作者与读者交谈的姿态,自然的过渡,准确的用词,诚恳的态度,中肯的劝导等,作者自然平淡的文风水到渠成。

  五、链接实际,学以致用。

  学生讨论:学习本文你受到哪些启发?作为一名中学生应如何学做作文?

  (设题目的:联系学生的写作实际,探讨本文可以吸收借鉴的观点。培养学生独立发表见解的习惯。)

  教师小结:

  1.通过本文的学习,在今后写作的时候,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咬文嚼字的谨严态度。朱光潜先生在本文中用大量事实论证了古今中外,在文学语言的运用上,都不能离开这一条:刻苦的追求和严格的选择。其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对更能准确表情达意的“炼字”给予足够重视。

  福楼拜对他的学生莫泊桑说:“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这说的正是同样的道理。

  2.作文的修改要贯穿作文的全过程,学习写作要从记叙文和描写文练起。

  3.学习吸收作者提出初学作文的途径:临帖和写生。养成广泛读书、勤于积累、不辍练笔的好习惯。

  4.我们看名家作品,除了可以学到一些知识上的内容,还可以从文章本身得到很多写法上的启示,如作者平等的姿态,谈话的方式所形成的自然的文风、作者明了清晰的结构布局、晓畅通俗的表达、广博深厚的学养等方面都让我们受益匪浅。

  六、学习积累。

  1.复习整理并熟练记忆本文的字词。

  2.运用从本文中学到的方法来修改你曾经写过的作文,并于下次作文课谈谈你的体会。

  七、阅读推荐。

  朱光潜是美学界名副其实的老前辈和权威。他著作等身,译文浩繁,他的作品如朱自清先生所称誉的:“行云流水,自在极了。他论文学、美学像谈话似的一层层领着你走进高深和复杂里去。”课后请大家查找并阅读作者的美学普及专著《谈美》《谈文学》《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修养》《西方美学史》等著作,从中汲取营养和智慧。

  初中作文教案 9

  一、教学目标:

  通过片段训练,使学生能进行细致的描写。

  二、教学重点:

  片段练习

  三、教学难点:

  通过片段练习,掌握进行细致描写的技巧。

  四、教学设想:

  演示实验,练习,分析,片段练习,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课堂导入: 同学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到最可怕的是写作文,往往胶尽 脑汁而无处下笔, 搜肠刮肚找不到一个词语。 其实, 你们都是幸运的, 因为前人留给我们太多的宝藏, “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李太白的杯中酒,曹雪芹笔下的十二金钗,只要我们能多读好书,再掌握一定的`作文技巧,又何愁写不好作文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解决作文中的一个难题: “怎么进行细致的描写”?

  (二) 讲授新课

  1、 教师演示:教师手拿一个纸飞机,用力射出去,然后飞机掉 教师演示到了地上。

  要求:

  (1)同学们要仔细观察,然后用一段话进行描写。

  (2)同学们之间交流、分享。

  2、摘录例句: 摘录例句: a、老师把纸飞机用力的射了出去,飞机在空中飞了一圈,掉到 了地上。 b、老师右手拿一个纸飞机,高高向斜后方举起,身体向右倾斜 45 度角,右脚后退一小步,头微微抬起,向斜上方看,用力的将 飞机射了出去。飞机在空中像一个翩翩起舞的女子,画了一道优 美的弧线,轻轻地站在了地上。

  3、分析:这两段话,你认为哪段写的好?为什么?

  4、教师引导分析:得出“描写三原则” 。师总结:描写是什么呢?我认为描写就是把你看到的东西,可能是一 个人、一件物品、一个场景,告诉没有看到的人。 如果你要告诉别人什么, 首先一定要告诉别人。师总结:描写时,除了告诉别人“有什么”“怎么样”外,还要告诉别人“像什么”(板书:像什么)运用一定的修辞,这样才能使你的作文生动形象。“有什么”使我们明白了描写的对象,“怎么样”使描写具体起来,而“像什么”使描写变得更形象、生动,这三点就是描写三原则。

  5、下面,同学们按照描写的三原则,检验一下自己刚刚的描写,进行修改。

  6、教师让同学们将自己修改后的片段读出来,然后同学之间进行互评,教师让同学们将自己修改后的片段读出来。

  7、美文共赏: 朱自清的《春》 分析:春天里“有什么”? 春天里“怎么样”? 春天的事物“像什么”?

  8、作业:每人发一张图片——小鸭游水图, 让同学们课后按图片所画进行 描写练习。要示:用词准确,100 字左右。

  9、板书设计:

  三式妙法巧绘大千世界

  1、有什么(对象) 描写三原则:

  2、怎么样(细致)

  3、像什么(修辞)

  10、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对描写的练习,同学们都有一个感觉:原来作文很简单。这也是这节课,我要告诉同学们的一个道理——作文 并不难。 但也有一部分同学词句匮乏,以后教学中,一定要加强词句的积累。

  初中作文教案 10

  一、写作目标:

  1、初步掌握写信的格式。

  2、语言要真挚感人,简练,事例要突出,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二、写作重点、难点:

  目标2

  三、写作过程:

  (一)准备阶段

  咱同学长这么大,一定有许多的心里话想对自己的父母说,可能是道出苦水,也可能是感激之言,还可能是……今天呢,老师就给咱同学一次机会,向父母倾诉自己心中所想。主要是感激父母的,与上次作文要求不同。要求:

  1、以感受亲情为题写一篇作文,可以以书信的形式,也可以是散文的形式,语言要真挚感人,格式要正确,字数600字以上。

  2、写法点拨。

  (1)教师指导写信的格式。

  (2)如何展示情感的真实信度?

  作文要打动人,就必须负载思想的泪和笑,承托作者的'内心世界与感情。作者有了真情实感。文章便获得了鲜活的生命。听例段

  (二)写作阶段

  1、学生读作文选中的有关文章。

  2、学生讨论、思考

  3、45分钟快速成文。

  作文讲评

  一、讲评目标:

  1、认识自己文章存在的不足及如何解决

  2、修改自己的文章

  二、讲评过程:

  1、文章的优点:

  (1)题目新颖,体裁是散文。

  (2)内容真实,感人至深。莫先乎情,只有自己的真情之作,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且不论文章写得是否成功,而是需要一个过程,但是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叙真事,抒真情。

  2、缺点:(1)格式不正确。大部分同学署名没有写在一行上,此致、敬礼的格式不对。

  (2)事例的选择过于陈旧、古老。例:送雨伞,棉衣、送上医院、洗衣、做饭等,虽说是要求学平常生活中的小事,但是要把古老的话题写出新颖独特,不是一般的文学功底,因此选材是关键。

  (3)语言不真挚感人。大部分同学的作文读了不能催人泪下,要让父母看了确实感动,或认为做的不好。

  3、措施

  (1)听读优秀作文。

  (2)学生修改自己文章,找出文章存在的问题。

  (3)交流,批改。

  以“感受亲情”为话题作文

  四、写作目标:

  1、初步掌握话题作文的写作技巧。

  2、学习细致观察生活,感受亲情回报爱。

  3、中心明确,突出亲情,语言真挚感人。

  五、写作重点、难点:

  目标

  六、写作过程:

  (一)准备阶段

  1、茫茫人海中,我们每一个人显得多么渺小而孤独,是亲情给了我们温暖,给了我们勇气,让我们心中充满光明和力量,作为中学生,在我们成长的里程中,处处有父母精心的呵护,处处有父母正确的引导,处处有父母无私的牵挂,处处有父母关注的目光,处处有父母的无言的支持……这浓浓的亲情时时刻刻包围着我们,激励着我们。亲爱的同学,你感受到了么?

  以“感受亲情”为话题写记叙文,600字。

  2、写法点拨。

  如何展示情感的真实信度?

  作文要打动人,就必须负载思想的泪和笑,承托作者的内心世界与感情。作者有了真情实感。文章便获得了鲜活的生命。听例段

  (二)写作阶段

  1、学生读《中学生优秀作文选》中的有关文章。

  2、学生讨论、思考

  3、45分钟快速成文。

【初中作文教案】相关文章:

初中关于秋天的图画作文教案04-26

初中的作文11-03

[经典]初中的作文01-11

初中的作文[经典]02-27

初中的作文(经典)04-29

[精选]初中的作文10-14

(经典)初中的作文07-07

【经典】初中的作文05-23

【精选】初中的作文09-08

初中的作文【经典】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