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的春节作文

时间:2025-04-17 17:55:17 晓映 春节 我要投稿

蒙古的春节作文(通用9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蒙古的春节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蒙古的春节作文(通用9篇)

  蒙古的春节作文 1

  内蒙古是我的家乡,是我出生的地方。我知道那里的民风民俗以及春节是怎样过的。

  去年的春节我就是在我的家乡过的。内蒙古的春节是从腊月二十三开始的。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也是春节的彩排,这一天也是要喝腊八粥的,粥是用八种东西混合煮成的,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会议,里面的人都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看起来也像一幅精美的画,由一种种东西镶嵌出来的。过了二十三,大家就要开始准备过春节了。家家都忙里忙外的,又是打扫屋子、又是忙着准备各种需要的东西,街上也是分外热闹,大大小小的摊位,每条街道都是人山人海的,各种店铺都是蜂拥而入的..

  到了除夕。早上,家家户户都是天刚蒙蒙亮就起床了,每家每户的烟囱里都冒出了缕缕白烟,走在街道上,你都会闻见酒肉的香味。到了中午,每家每户的桌子上都摆着有十几个菜,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团圆饭,热热闹闹的过节。到了晚上,家家户户都在包饺子,外面,人们都在高高兴兴的放烟火,门前有两个有大有红的红灯笼,天空上有许许多多的星星各种各样的烟花都在天空的上方闪着,非常漂亮。吃完午夜饭,还是不能睡觉,因为这天晚上必须得守岁。

  初一,大家都去拜年,小孩们也能收到许多压岁钱。到了十五元宵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街上有庙会,在庙会上可以看到舞龙舞狮的,还有马戏团还有许许多多玩意儿......

  春节结束了。

  蒙古的春节作文 2

  蒙古族民间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是相当于汉族新春的年节,亦称“白月”,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节日的时间与新春大致相符蒙古族自古以来,以白色为纯洁、吉祥之色,他们最崇尚的'是白色,故称新春为白节。与国内其它民族一样,生活在中国境内的蒙古族也十分注重过新春。但由于生产生活条件和客观环境的不同,蒙古族过新春,草原游牧文化特色十分浓厚。

  白月是蒙古族一年一度最为隆重而盛大的节日。这一习俗可以追溯到元朝初年。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就非常重视过白节。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对此作了非常详细的描。

  蒙古族人在白月时要把蒙古包顶换成白色,如果此时再下一场大雪的话,这个白月就显得更加吉祥,寓意来年五谷丰登。

  白月的第一天是新疆蒙古族群众最重要的节日。 在这一天,全家要在门外向日出的方向磕头、拜天,人们身着节日盛装,手提银壶奶茶,揣着美食,来到敖包前将供品掷进点燃的火堆里,然后叩头祈求风调雨顺。

  除夕那天,家家都吃手把肉,也要包饺子、烙饼,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全家老少穿上节日盛装,欢聚一堂,拜贺新年,彻夜不眠。通常全家老少先拜祖先,然后晚辈向长辈依次献哈达、敬酒、礼拜。凌晨,全家老少以及族人走到蒙古包外,在长者的主持下举行向长生天祈祷仪式。据说这是蒙古族信萨满教遗留下来的传统。

  初一清晨,家族亲友开始互相拜年,直到“白月”十五或月底才结束。整个白月期间,草原上的男女青年纷纷骑上骏马,带上崭新的哈达和美酒等,三五成群,挨家挨户给各浩特(定居点)的亲友、家长拜年。先是晚辈向长者问安跪拜,然后由长者祝福晚辈幸福长寿。拜年时,晚辈要衣帽端正,手捧哈达。真是别有一番风趣。

  身临其境的人无不感到马背民族不拘一格的生活情趣和粗犷豪迈。

  蒙古的春节作文 3

  “56个民族,56朵花”。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它象征着幸福与美好。每当春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然而,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春节习俗:美食、服装、讲究……各有各的特色,具有独特的魅力。56朵美丽的鲜花竞相开放,装点着祖国的万里大花园,使浓浓的年味久久地萦绕在我们的身旁。

  中国蒙古族的春节习俗与汉族大同小异,如吃饺子、放鞭炮、守岁等等。但中国蒙古族仍保留着许多独特的传统习俗,如除夕夜吃“手把肉”不过最让我们垂延三尺的还是中国蒙古族那鲜美的美食——烤全羊。烤全羊是中国蒙古族的传统名菜,为招待贵宾或举行盛大节日时特制的佳肴。将膘肥体壮的绵羊宰杀后,放入火中烘烤。熊熊烈火烘烤着绵羊,耀眼的火光照亮了整个大草原。耳边也只有中国蒙古族人民的欢声笑语和火花的“噼啪”声。微风轻轻拂过,火花随着微风翩翩起舞,如同是黑夜中的“繁星”,镶嵌在黑夜中,十分耀眼。轻轻翻动烤全羊,轻轻一闻,香味扑鼻而来,使人神清气爽。烤完以后,绵羊放在方木盘中,颜色呈金黄,忍不住吃上一口。人们一边吃着烤全羊,一边围着篝火,手捧哈达,欢歌尽舞,享受着属于自己民族独特的春节。

  领略了中国蒙古族人民那美味的烤全羊,让我们去欣赏满族人民过春节时那美丽的`服装吧!满族人民的服装分为好多种类,而满族人的吉服主要用于吉庆节日,装饰华丽,又称为“彩服”、“花衣”。满族人民的吉服多半是红色的,象征着红红火火。在吉服上镶嵌着许多五彩斑斓的花纹,用来装饰吉服。吉服的袖子精致裁剪,显得小巧玲珑。吉服又相似于中国古代的旗袍,能充分显示仪态雍容华贵。人们穿着吉服去走亲访友,显得端庄大方。

  品味了少数民族的美食与服装,我们汉族的过年讲究又有哪些呢?年夜饭可谓是汉族人民最大的讲究了。除夕夜里,亲朋好友聚集在一起,围在热气腾腾、美不胜收的饭桌旁,一家人其乐融融地聊天说话,透着一股喜庆热闹的氛围。年夜饭中必不可少的食物要数年糕了。“年糕”与“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步步升高。

  不同的美食,不同的服装,不同的讲究,着便应了我国的一句古话“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蒙古的春节作文 4

  每一个地方都要过春节,中国蒙古族也不例外。

  中国蒙古族的人们认为白色是最吉祥的,所以就将农历的正月称为“白月”。把过年节称为“白节”。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的时候就要开始准备过年了。前一天要将自己的蒙古包从里到外打扫得一层不染,还要去沐浴,把自己头一年的不顺利都给冲刷掉,要以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还要人人身着新装,马配红缨和新鞍。

  要把大块的牛肉煮熟,挂在自家门口,让高原的风把牛肉吹干,制成牛肉干,不加作料也是十分的美味,给小孩子当零食就行了。

  送礼嘛,可不能马虎了,要把脖子上挂着哈达的'整只牛,或者整只羊送给至亲或好友,祝福他们在新的一年里能平安,心想事成。

  除夕夜,通常都是要先干一杯草原上特色的奶酒,然后吃奶豆腐。妇女们把“手扒肉”端上来,以示合家团圆。他们边唱歌边喝酒,十分的开心。中国蒙古族还要守岁,到了午夜的十二点,他们就开始到附近的蒙古包去串门。

  正月初一一大早,身着各色服装的男女,跨上骏马,飞驰而去。他们去干什么了呢?他们三五成群地奔向“浩特”(村镇),挨个地串蒙古包,串包的时候,要先给长辈们叩头祝愿。主人还要给客人敬酒,习惯上这一杯敬酒是一定要喝的,如果不和就是对别人的不尊敬。

  每个地方都要过春节,可是过春节的习俗却大大的不同。

  蒙古的春节作文 5

  当凛冽的寒风还在草原上呼啸,蒙古人民却早已沉浸在春节那热烈的氛围之中。蒙古的春节,蒙语称为 “白月”,在他们心中,白色象征着纯洁与吉祥,因而春节对他们意义非凡。

  春节前夕,蒙古族家庭便忙碌起来。人们精心打扫蒙古包,将其布置得焕然一新。色彩斑斓的挂毯、崭新的毛毡,都彰显着对新年的美好期许。女人们忙着准备各种美食,奶皮、炒米、手把肉等传统佳肴摆满了桌子。男人们则在一旁宰杀牲畜,为节日储备足够的`食物。孩子们穿着鲜艳的蒙古袍,在一旁嬉笑玩耍,时不时凑到美食旁,偷偷抓上一把炒米塞进嘴里。

  除夕当天,一家人围坐在温暖的蒙古包里,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长辈们神情庄重,向祖先敬献哈达、奶食等祭品,祈求祖先保佑新的一年平安顺遂。仪式结束后,便是丰盛的年夜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美味的手把肉,喝着醇香的奶茶,欢声笑语回荡在蒙古包里。饭后,大家还会一起玩传统的游戏,如玩羊拐、猜谜语等,其乐融融。

  大年初一,人们早早起床,穿上最漂亮的蒙古袍,前往亲友家拜年。见面时,相互敬献哈达,互道 “赛白努”(你好),祝福对方新年吉祥如意。晚辈向长辈拜年时,会行磕头礼,长辈则会回赠红包和美好的祝福。这一天,草原上到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人们骑马穿梭在各个蒙古包之间,传递着新年的喜悦。

  蒙古的春节,没有城市里的张灯结彩,却有着独特的草原风情和浓浓的民族韵味,让人深深陶醉其中。

  蒙古的春节作文 6

  春节的脚步踏入草原,为这片广袤的土地带来了别样的生机与活力。蒙古人以他们特有的方式,迎接这个盛大节日的到来。

  随着春节临近,草原上的集市热闹非凡。牧民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挑选过年所需的物品。摊位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有精美的蒙古刀具、色彩艳丽的绸缎,还有各种传统的手工艺品。人们在集市上讨价还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春节的清晨,阳光洒在洁白的蒙古包上,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人们走出蒙古包,燃起 “桑烟”。袅袅青烟升腾而起,带着人们对天地神灵的敬畏和对新年的祈愿。之后,大家会聚集在一起,举行传统的祭火仪式。火在蒙古文化中象征着光明与兴旺,人们围绕着火堆,载歌载舞,祈求火神保佑新的一年生活红红火火。

  节日里,最精彩的当属那达慕大会。赛马场上,骑手们身着鲜艳的`服装,骑着骏马风驰电掣般地奔跑。观众们呐喊助威,欢呼声此起彼伏。摔跤场上,勇士们大展身手,激烈的角逐让人为之热血沸腾。射箭比赛中,选手们拉弓搭箭,箭无虚发,展现出高超的技艺。这些传统的体育竞技活动,不仅是力量与技巧的较量,更是蒙古族精神的传承与展示。

  夜晚,草原上燃起了熊熊篝火。人们围坐在篝火旁,品尝着美味的烤全羊,欣赏着精彩的歌舞表演。悠扬的马头琴奏响,姑娘们翩翩起舞,小伙子们放声高歌,将节日的氛围推向了高潮。在这欢乐的时刻,所有人都沉浸在春节的喜悦之中,感受着草原民族独特的文化魅力。

  蒙古的春节作文 7

  在我的记忆深处,蒙古的春节是一段充满温馨与欢乐的时光。

  春节前,我跟随父母来到草原上的外婆家。刚到外婆家的蒙古包,就看到外婆正在精心准备着春节的美食。她熟练地制作着奶豆腐,将新鲜的牛奶熬制、发酵,最终变成一块块香甜可口的奶豆腐。我在一旁好奇地看着,时不时伸手帮忙,虽然笨手笨脚,但外婆总是耐心地指导我。

  除夕的傍晚,太阳渐渐西沉,草原被染成了一片金黄。我们一家人围坐在蒙古包里,点上了明亮的酥油灯。灯光下,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外公拿出了珍藏已久的美酒,为每个人斟上一杯。他首先举杯,向祖先敬酒,感谢祖先的庇佑。随后,大家相互碰杯,祝福声不断。

  大年初一,天刚蒙蒙亮,我就被外面的欢声笑语吵醒。走出蒙古包,只见小伙伴们都穿着漂亮的蒙古袍,手里拿着鞭炮。我们一起在草原上放鞭炮,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打破了草原的.宁静,也为新年增添了几分喜庆的氛围。之后,我们跟着大人们去给邻里乡亲拜年。每到一户人家,主人都会热情地迎接我们,献上香甜的奶茶和美味的奶食。

  在蒙古的春节里,我不仅品尝到了美味的食物,还感受到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和浓浓的亲情。那些温馨的画面,至今仍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成为我心中最珍贵的记忆。

  蒙古的春节作文 8

  蒙古的春节,宛如一座丰富多彩的文化宝库,蕴含着深厚的民族底蕴。

  春节期间,蒙古族的服饰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男人们身着华丽的长袍,腰间系着精美的腰带,脚蹬高筒皮靴,显得格外英俊潇洒。女人们则穿着色彩斑斓的蒙古袍,头戴各式各样的头饰,走起路来摇曳生姿。这些服饰不仅美观大方,还体现了蒙古族的传统审美和文化特色。

  语言在春节中也有着独特的魅力。一句简单的 “赛白努”,包含着浓浓的问候与祝福。人们在交流中,还会使用许多吉祥的.话语,如 “扎西德勒”(吉祥如意)等。这些语言传递着温暖,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

  饮食文化更是蒙古春节的一大亮点。除了常见的手把肉、奶茶等美食外,还有一种特别的食物 ——“德吉”。“德吉” 是指在吃饭前,先将第一口食物或酒洒向空中,以敬天地神灵。这一习俗体现了蒙古族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此外,蒙古族的歌舞文化在春节中也大放异彩。欢快的安代舞、悠扬的长调,让人们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蒙古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人们通过歌舞来庆祝新年,表达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走进蒙古的春节,就仿佛走进了一个绚丽多彩的文化世界,让人在感受欢乐的同时,也能领略到蒙古族独特的文化魅力。

  蒙古的春节作文 9

  春节,我踏上了前往蒙古草原的旅程,去体验那独特的节日氛围。

  刚到草原,就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洁白的蒙古包像一朵朵盛开的白莲,散落在广袤的草原上。蒙古包外,人们正忙碌地准备着春节的各项事宜。

  我有幸参加了一场蒙古族的家庭聚会。一进蒙古包,热情的主人就为我献上了洁白的.哈达,让我感受到了他们的好客之情。桌上摆满了丰盛的美食,有热气腾腾的手把肉、香甜的奶制品,还有香气四溢的奶茶。我学着主人的样子,品尝着这些美味,味道真是令人陶醉。

  饭后,主人邀请我们一起参加传统的娱乐活动。我们围坐在一起,玩起了 “沙嘎” 游戏。沙嘎是羊膝盖骨制成的,通过不同的玩法来比试技巧。大家欢声笑语,气氛十分融洽。接着,我们又欣赏了精彩的蒙古族歌舞表演。演员们精湛的技艺和充满激情的表演,赢得了阵阵掌声。

  晚上,草原上举行了盛大的篝火晚会。熊熊的篝火照亮了夜空,人们手拉手,围着篝火跳起了欢快的舞蹈。我也情不自禁地加入其中,和大家一起感受着这欢乐的氛围。在这欢乐的时刻,我忘却了一切烦恼,尽情地享受着蒙古春节带来的快乐。

  这次蒙古春节之旅,让我收获了满满的欢乐和难忘的回忆,也让我对蒙古族的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蒙古的春节作文】相关文章:

内蒙古的春节作文(精选18篇)03-01

内蒙古旅游作文10-16

内蒙古游记作文01-16

内蒙古骑马记作文03-19

朱元璋消灭蒙古的故事07-31

内蒙古骑马的作文(精选12篇)08-08

美丽的内蒙古作文(精选34篇)12-06

记忆中的蒙古草原-写景作文02-15

内蒙古看草原狼作文07-25

蒙古旅游作文500字(精选16篇)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