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过年作文

时间:2025-04-24 11:45:32 银凤 春节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儿时过年作文(通用7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儿时过年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儿时过年作文(通用7篇)

  儿时过年作文 1

  天色渐暗,看着大街上渐次亮起的大红灯笼和五彩斑斓的霓虹灯,心里默念着,新年又要到了。在这个社会高速发展的年代,虽然人们不再为过年的吃穿发愁,但心里总觉着在这个喜庆的节日里缺少了点什么。

  记得小时候过年,最大的感受就是翘首以盼,期盼一年当中最快乐日子的到来。因为过年,可以肆无忌惮地去玩,可以穿上平时舍不得穿的新衣服,可以吃一些平时很少吃的好东西。至于玩,也就是和村里的小伙伴满村的疯跑,没有现在的电视、电脑。新衣服无非就是母亲上街买块布料,回家自己动手缝制,并不像现在的衣服花色款式繁多。吃的东西也只有如今看来再平常不过的鸡鱼肉蛋,没有现在种类多样的各种零食。但那时的感觉就是特别容易满足,特别期盼过年。

  在那个电视机还比较稀罕的年代,年三十晚上,有电视机的人家里总是被挤得水泄不通。虽然不太关心电视上放的是什么,好看不好看,去看电视图的就是人多热闹。春晚的相声小品,逗的人捧腹大笑,但笑得最开心的还是那时的孩子们。春晚结束,新年已至,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也随之响起。对于我们这些异常兴奋的孩子们来说更是睡意全无,总会三五成群的跑到外面再去玩一会,全然不顾漆黑的夜晚和坑洼不平的小巷。玩的那么开心、那么畅快!

  大年初一是过年的高潮。一大早,孩子们便会一群一伙的走东家串西家去给长辈们磕头拜年,摸着装满衣兜的花生糖果,满脸都是幸福。在那个经济还不宽裕的年代,能够赚上几块压岁钱,对于孩子们来说更是天大的喜事。总会时不时地掏出来看一看、数一数,去找小伙伴们显摆显摆。那种幸福快乐的感觉,现在的孩子是体会不到的。

  随着年龄渐长,工作的压力和繁杂的琐事,让我们失去了对新年的期盼。但每当过年,儿时的记忆总会在脑海浮现。如今,我问儿子,你喜欢过年吗?他说喜欢。我接着问为什么?他说,过年就放寒假了,不用再去上学,不用再去练书法、学钢琴了,可以在家痛快地玩游戏、看动画片了。儿子的回答不再期盼吃和穿,他所期盼的只剩下玩了,但他们的玩更多的依赖于电视、电脑和其他的各类电子产品。我们儿时对过年的期盼,过年时的热闹快乐,在他们身上已难觅踪迹……

  儿时过年作文 2

  不知怎的,春节越来越让我觉得淡而无味了。除夕夜烟花虽然绚烂夺目,可每年都是如此,也就没什么稀奇了。

  央视的春晚虽然是道大菜,可往往是期望越高,失望就越大。至于吃的,穿的就更没什么可期待的了。尤其是今年的春节,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索然无味的春节。或许是因为我已经是成年人了吧!岁月的磨砺让我变得现实,生活的重负让我身心俱疲。没有期待,没有希望的新年自然也就没有所谓的年味了吧!我不禁又怀念起儿时的新年了,记得那时每逢临近春节,我都格外兴奋,迫不及待的渴望自己能在除夕那天穿上妈妈给我买得新棉袄,新裤子,新鞋子。吃上美味可口的零食,还有在那天晚上,我可以约上几个小伙伴,一起放鞭炮,烟花,记得有一种叫做“骑马带捻”的玩意儿,一根细长的竹棒上固定着一个小火箭,插在地上,点着之后,随着一声尖啸的笛音,小火箭直冲天际,最后在夜空中炸响。我是最喜欢这种玩具了,因为它不仅可以向高处射,还可以像火箭筒一样朝任何一个目标开火,只需找根管子做支撑就行了。

  那时我和小伙伴常常选择邻居家在外放养的鸡作为攻击目标,随着一声呼啸的笛音,小火箭像条火龙般冲向目标,紧接着传来那只鸡凄惨的.叫声,还有邻居的喝斥。而我们这些捣蛋鬼们早已经逃的无影无踪啦!儿时的新年总是那么有味道,尽管吃的,穿的,玩的,用的远没有现如今那么花样繁多,可那种别样的快乐却是如今无法体会到的。

  记忆中的新年往往是最美的。

  儿时过年作文 3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出生在华北平原一个偏僻的小乡村,关于过年的记忆是从腊月二十一的集市开始的。

  以前的农村乡镇,没有大型的商厦和超市,人们日常的采购都是到集市上。腊月二十一因为接近春节,所以赶集的人特别多,熙熙攘攘,摩肩接踵。虽然那个时候人们的生活还不算太富裕,但积攒了一年,在过年的时候是不会吝啬的。买十几斤肥瘦适中的五花肉;再买上鱼和生鸡,讨个吉庆有余的好彩头;还要买些火腿肠、凉拌菜,招待亲戚用;瓜子、花生、糖果也要备着给来拜年的人吃;水果要买苹果,寓意四季平安;最后给孩子们买上一身崭新的新年装。

  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开始扫房,大人们拿着扫帚把屋子里面的.四个角扫一下,不能留着蜘蛛网过年。因为那时家里都是泥土地,不像现在的瓷砖地板、木地板那样讲究,只需扫地就行了。

  腊月二十七、二十八家家户户开始蒸馒头,要蒸三四十个,还要蒸玉米面的、高粱面的窝头,这三种主食叫隔年饭,过年的那几天吃,再留下一些正月待客用。我的家乡不产水稻,所以稻米显得非常金贵,不常吃。另外还要蒸十几碗的肉,把肉放在上面,豆片放在下面,吃起来满嘴流油,很解馋。

  腊月二十八、二十九每天晚上都要吃饺子,素馅的是白菜的,荤馅的是牛肉的,我们管饺子叫元宝,希望来年能够发财平安。临近过年的那几天,家家户户的炊烟一直不断,都在忙着,生怕落下什么。

  最令人期待的年三十终于来了。我们家乡年三十中午的饭菜特别丰盛,有炖鱼、炖鸡,几个炒青菜里面都要放很多的瘦肉。孩子们早就盼着这天,因为那个时候一年到头穿不了几件新衣服,新衣服从集市上买来之后,孩子们就一直悄悄瞄着,但断然是不能提前穿的,不然到了过年就没了新意,家长也不允许。年三十中午吃完了饭才能换上新衣服,因为怕中午吃饭时不小心把饭菜的油滴到新衣服上。吃完了饭,孩子们像出笼的小鸟四散到村里光秃秃的场院里,显摆着各自的新衣服。

  晚上的年夜饭还有饺子,因为中午吃的荤菜多,量也多,晚上的年夜饭就简单一些。吃完了饭,大人们就在家里呆着,那时候全村没有一台电视机,每家只有15瓦的灯泡,平时不舍得开灯,过年就不心疼那点电费了,灯一定会亮到十点多,算是守岁。

  正月初一,孩子们聚集在一起,给各家各户拜年,到了长辈家,吃着瓜子、花生和糖果,临走时还要带着。一个上午下来,棉袄棉裤四个大大的兜里都会被装满,鼓鼓囊囊的。

  一般初二去姥姥家,初三、初四在家里等着亲戚来串门,初五吃破五的饺子,照例是不能出门的。串亲戚的活动一般在初十前完成,正月十五、十六吃元宵。吃完元宵,这个年便算过完了。

  庄户人家很讲究过年,过年前后的一个月地里没活儿,正是休闲的好时候。过年的那段时间,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所以那个年代的人们看到脸上带喜气的人,都会说上这样一句:有什么高兴的事啊,看你美得跟要过年似的。

  过年可以有滋有味,有情有调。年是一个节点,终结我们的过去,开启我们的未来。

  儿时过年作文 4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当时我们在老家盖了新房,爷爷又得了重病花了很多钱,家中的钱全花完了。在我的印象中,那是一段很艰难的日子,家中很长时间没有肉吃。就像现在一样,也快过年了,看到邻家的人们都已经开始买回了几斤平时舍不得吃的大鱼大肉,还不时闻到在空气中漫溢着的煮肉的'香味。

  我当时正半大不小,眼馋得要命,但却也乖乖地没有吵着爸爸妈妈去买。看到家里的新房和刚刚病好出院的爷爷,我已经很高兴了。爸爸妈妈很慈爱地看着我们,但我们也能看出他们的焦急和不安。

  然而在接近年关的时侯,出乎我们的意料,父亲通过朋友关系,要了一张当时非常短缺的、计划供应的猪头肉票。父亲只花了2.8元钱,就在供销社买来一个大猪头。我和兄弟姐妹们高兴地围在猪头周围,兴高彩烈地讨论谁吃猪耳朵,谁吃猪鼻、谁吃猪嘴,甚至为此争论不休。

  记得我们还采取抓阄儿的办法,在小纸条上写了“猪耳”“猪鼻”“猪舌”等等,然后搓成小纸团,来决定谁抓到什么就吃什么。在我们过年的时候,我家煮了两大锅猪头肉,让邻居们羡慕得眼睛发红。

  我们一家人就是这样高高兴兴地依靠这个猪头,过了一个很开心的新年。现在想来,过年时只想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和海鲜之类,谁还喜欢吃肉呢?但是,当时在小孩子眼里,过年能和小朋友一样吃上几天平时吃不到的大鱼大肉,就会非常高兴的。

  以后,家境渐渐好起来,爸爸妈妈在过年的时候都买很多鸡鸭鱼肉。但是,没有一次能比得上那年的猪头肉的香味。每到过年,我便会想起那个让我念念不忘的猪头肉。因为,在那样艰难的日子,爸爸妈妈没有在我们心里种下贫穷和埋怨,他们那样呵护我们兄弟姐妹小小的心灵,种下温暖和疼爱,让我们从此对他们更加心存感激,也更加爱他们。

  后来,我曾问过妈妈:“还记不记得那年我们用一个猪头过了个年?”妈妈说:“当然记得了。那一年我们家里事情多开支大,钱都花完了。可是过年了,孩子们吃不上肉的话,大人的心里会很难受的……”妈妈一定也像我一样,对那个猪头念念不忘。只不过,妈妈是因为愧疚,而我是因为爸爸妈妈对子女们的那份爱,是曾经那样深深地触动了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

  儿时过年作文 5

  今天是大年三十,从早上就开始忙了,到了晚上,我们才闲下来,这时,我们才想起来放鞭炮,我拿打火机把一根香点着了,我有一点怕放鞭炮,每年看爸爸他们放鞭炮,心里总有点跃跃欲试,今天我一定要征服这个小拦路虎,让自己不再胆小。

  我慢慢拿起香,靠近鞭炮的时候,就以掩耳不急迅雷之势,把手缩了回来,我等了一会,没有一点反应,我过去看了一下,那鞭炮别说找了,就连碰也没碰着,我不免有些失望,但我想了又想:“我不应该丧失这份勇气,失败乃成功之母,一句歌词说的好‘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便成功’

  对呀,现在不正是那风雨时刻,只要我够坚强,就能迎风而上,披荆斩棘,加入成功人士的行列了吗?”

  再说现在放弃不就成了老太太上鸡窝—笨蛋了吗?

  我可不能让家人小瞧我,看着那鞭炮也好像说:小样,点不着了呢!我有一点气愤,我一定要把你放起来,我第二次拿起香走了过来,点了一下,一冒出火星,我就往回跑,过去一看是刚才火小,我有一点失望,便想让爸爸帮我点,但我想现在去求他们岂不是太让人笑话了,我想:别害怕稳住来点,就一定能行。我这回拿着香慢慢走到跟前。"没事的.!”果然鞭炮被我点燃了。

  今天我成功了!

  儿时过年作文 6

  小时候,我和伙伴们日日盼望过年。

  除夕一到,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地忙起来,我家更比别家忙。从我记事起,除夕那天,我家一大景观就是父亲写春联的热闹场面。父亲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全村人几乎都请父亲写春联,父亲也高兴,有求必应。父亲写春联时,我们都爱站在旁边兴致勃勃地观看。只见父亲潇洒地拿起毛笔,饱含墨水的笔在红纸上点横竖撇捺钩、龙飞凤舞地游弋,遒劲有力。顿时,一股浓浓的墨香散开来,清香扑鼻。眨眼功夫,一副对联很快完成,引得大家啧啧称赞。我又是佩服又是自豪,很是陶醉于墨香之中。过年了,印象最深的.是大人们的禁忌,我们不能乱讲话,脏话更是不能。平时的口语“哦会死”不能说,要说成“哦发财”;吃不完想剩下,不能说“不恰”,要说“年年有余”;不喜欢的东西不能说“不要”等等之类不吉利的话。平时我们胡言乱语惯了,所以过年时我们常常犯忌,也惹得大人们啼笑皆非,干瞪眼也不好说我们什么。记得有一年吃完年饭,父亲拿张干薄荷叶擦我们的嘴,(意思是把我们说错的话擦掉,这样就会大吉大利。)父亲不小心把我擦痛了,我不干,大声地哭,还骂他。不!骂天,骂地,骂好多,乱骂一气。父亲看着我发怒了,一向脾气暴躁的他却笑了,一个劲地向我陪小心,说“爹错了,爹错了”。

  从此以后,父亲再也没用薄荷叶擦过我们的嘴了,改用一张红纸,在中柱上写上一句“孩童无忌”来聊以安慰。过新年,穿新衣,家家户户挂灯笼。

  儿时的“年味”那真是一堆无敌的幸福与快乐。回味无穷!

  儿时过年作文 7

  儿时的年是个怪物,放鞭炮是为了吓唬年的,但心里却没有丝毫的恐惧感。想到过年才能吃上那顿饺子,穿新衣裳,自然令我们无所畏惧还心有喜悦。于是趁机多要几毛钱,买挂小炮宝贝似的挂在肩头,舍不得一次放完,象拆麻花辫子样拆开绞在一起的绝捻,单个放,啪,每一次鞭炮响起,那种神气劲儿如同升腾的云飞到了九天云外。

  喝了腊八粥把年数,辞了灶年来到。在这些仿佛专门为猴急的孩子们编的民谣中,大门上终于贴上了新春联,洁白的窗纸上多了新窗花,家家户户响起了剁饺子馅的声音,猪肉馅的,羊肉馅的,还有豆腐馅的,照例还放上几枚硬币,谁吃了一年都有好运气。

  那时所有的娱乐节目,除了踩高跷,锣鼓队,就是村里要唱几天大戏,村里的学校做了戏台子,大戏开场如同赶集般热闹,忙碌了一年的乡亲们一身一脸的喜气,听大戏走亲访友。

  这时,空气中充满了颜色鲜亮的声音:竹管小哨声调清脆,与泥老虎鲜艳花朵般的吼声此起彼伏,各种小吃的叫卖声,似乎也是满是香甜甜的味道了,诱惑着小孩子们手里攥的紧紧的几角钱。

  上灯时分,一家人围坐炕头,油灯高挑,大人们喝白酒,我们也获准了喝一些酸酸甜甜的酒样儿的水,甩开腮帮子吃那些一年也吃不上几次的鱼和肉。临近午夜,气氛开始神秘起来,点上大红蜡烛,焚起三炷高香,长辈们依次对着供桌上先人的名讳跪拜,小孩子们也要最后近前跪拜。如此一番之后,小白鹅儿般的饺子便扑扑棱棱下锅,屋里便满是乳白的'雾了。豆秸草,棉花柴在灶里发出噼噼啪啪的动静时,大街上的鞭炮也开始响了,声音蹦蹦跳跳的进入我们的耳朵,一个声音未及撤走,另一个声音又急急地闯进来,象是我们盼年的心情。

  美美的吃了饺子,换了新衣,在贴身的小褂布袋里掖几张新到足以割破可耳朵的压岁钱,我们点上了那盏气死风的小灯笼,一会儿有更重要的事情要我们去做:拾炮仗!

  几个小孩子们在门前的大榆树下碰了头,大人们开始拜年时,我们也出发了,在每家每户门前红红白白的鞭炮屑里搜寻那些尚未放响的炮仗,如同拾散落在麦田里的麦穗,聚明的夜色中飘荡着我们的欢笑。

  现在的年,在形式和内涵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观和不同,但年所有的那种看不见的力量,依然在每个人的心里都鼓着一股劲:就是回家,就是盼着一年更比一年好。年这个春天的节日,吉祥的时刻,有那么多人为岁月贺岁,远比我们想象和描述的要强大得多……

【儿时过年作文】相关文章:

儿时的趣事作文05-30

儿时的记忆作文02-22

(精选)儿时的记忆作文04-17

儿时记忆作文03-17

作文:儿时的童话05-12

儿时的快乐02-18

儿时的作文300字11-26

清明忆儿时作文02-06

儿时的记忆作文(实用)01-31

儿时的记忆作文[合集]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