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人的春节作文600字

时间:2025-09-01 10:56:02 小英 春节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土家人的春节作文600字(精选12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土家人的春节作文60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土家人的春节作文600字(精选12篇)

  土家人的春节作文600字 1

  在我们这里,春节是从腊月二十四开始的,这被称作过小年。

  这一天,是要弄些好吃的,一家人要团聚在一起,吃这一顿饭,还要放鞭炮。从这时候开始就便有了过年的味道。腊月二十四过后,家里要大扫除一次,我们这里称刷阳尘。然后,就开始预备过年需要的物资。大人们开始炒起了瓜子、花生、做起了年糕,年糕上铺满一层鸡蛋黄,看上去黄澄澄的。这时候,也是小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男孩子各个手中抱着一堆鞭炮和糖果,文静的女孩子们只能买那些不会响的银光棒和一些小巧的玩意儿。

  这一段期间,大人们忙的不亦乐乎。终于到了除夕这一天,家家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家家户户都焕然一新,穿起了新衣服。家家的门上都贴好了红红的对联,鞭炮声震耳欲聋,此起彼伏,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晚上,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桌上摆满了各种菜肴。尤其是鱼,因为鱼象征着年年有余。小孩子们把好吃的`食物猛的往嘴里塞,大人们开始祝酒,老人们则在一旁开心的看着、笑着。这一夜,大家会和全国人民一样,看央视晚会,人人都要守岁的,子夜时分,家家户户争先恐后地搬出烟花鞭炮,到处都是鞭炮的声音,这是除夕或者说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也是最开心的时候大年初一这一天,人人都在休息,家家门前堆放着昨夜燃放的鞭炮纸皮,也不需要打扫,红红的铺满一地,象征红红火火。男人们和小孩子到各家去拜年,家庭主妇在家中接待拜年的客人。人们一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新年好。小孩子们拿着鞭炮自顾自的玩着,看样子,他们此时应该比谁都开心吧。拜年的时候,他们总是有接不完的压岁钱,吃不完的糖果,所以小孩子们最爱拜年。

  到了初六、初七,商店都开门了,各大商场趁春节这个机会,许多商品都被打了折,商店的门口都挤满了人。

  十五这一天,大家便把留下的猪头肉、猪尾巴和宵圆拿出来享用,这天称作把把年又称尾巴年,意思是说,这一年春节结束了。

  之后大人们开始照常上班,小孩子们也上学去了,老人们也各自忙开了。和北京的春节一样,我们的春节热闹、喜庆、祥和。于是,人人又盼望着下一个春节的到来,特别是我们孩子。

  土家人的春节作文600字 2

  每逢新春,我们中华民族都要载歌载舞,欢庆这一传统佳节。人欢度新春则更是别具一格。

  腊月的土家山寨,家家户户的吊脚楼上都挂满了被柏树枝火熏得通红的猪蹄子。大年三十,每家门口除了贴上春联外,主人还要在大门上挂上一株长满小刺、四季常青的雄莆,以示来年除灾避邪,五谷丰登,吉祥如意。

  我家除夕这天,满面红光的爷爷精心选了一根特别长的雄莆,高挂在大门上。快吃团年饭了,屋里只留下爷爷摆好饭菜,请回已故的祖先,让他们先吃这顿团年饭。其余的人都静静立在门外,表示我们土家人不忘自己的祖先,每逢佳节倍加尊崇、怀念他们。

  在这之后,便是我们一家人团年。席上全是按我们土家风俗摆设的:三脚火炉架上铜锅,摆放在桌子中央,锅里全是拳头大的腊猪肉;四周是澄清的玉米酒、用油煎得金黄的洋芋果子……吃团年饭的桌子也很讲究,必须是用三块木板拼成的方桌才行。坐的位置也不能随便,坐北朝南的是上席,这个位子只有长者才能坐,下席是我们这些小孩们的位置,像爸爸、妈妈、叔叔、婶婶这一辈只能坐在左右两边。在吃团年饭的'时候,也有许多忌讳:如不能喝汤,否则来年出门儿就要遇上大雨或者种地天气不好。等主人吃过团年饭后,还要唤来家里的狗、猫、鸡等家畜,把吃剩下的各样菜分给它们,也让 它们分享过年的乐趣。

  几小时团年饭吃过后,全家大人就来到烧着树蔸的火炕屋,共叙一年的吉祥如意之事。我们小孩子则欢天喜地地来到场院上唱着欢乐的歌儿,燃放起节日的烟花……

  土家人的春节作文600字 3

  腊月二十四的清晨,湘西的山坳还裹着薄雾,爷爷家的晒谷场上已架起了木架。我揉着惺忪的睡眼跑出去,只见大伯和几个堂叔正围着那头养了一年的黑毛猪忙碌,这是我们土家人过年最重要的仪式 —— 杀年猪。

  猪叫声渐渐平息,爷爷用粗瓷碗接了一碗冒着热气的猪血,撒上盐巴递给我:“娃,喝了暖心,来年有力气!” 我捏着鼻子抿了一口,竟没有想象中的腥味,只觉得温热顺着喉咙滑下去,浑身都暖了。大人们忙着分割猪肉,肥肉要炼成猪油,灌进陶罐里封存;瘦肉切成条,抹上辣椒面和花椒,挂在灶房的房梁上熏制;最肥美的五花肉,奶奶早早就留出来,说要做我最爱吃的扣肉。

  傍晚,灶房里飘出阵阵香气。奶奶把刚炖好的猪蹄炖黄豆端上桌,大伯切了一大盘新鲜的肉片,蘸着辣椒水吃,满口都是肉香。爷爷拿出自酿的包谷酒,和叔伯们边喝边聊,话题离不开今年的收成和来年的打算。我和堂妹们围着灶台转,等着奶奶炸油粑粑,金黄的油粑粑刚捞出来,烫得我们直甩手,却还是忍不住往嘴里塞。

  看着满院的腊肉、陶罐里的猪油,还有一家人脸上的'笑容,我忽然明白,土家人的年味,就藏在这杀年猪的忙碌里,藏在这热气腾腾的饭菜里,藏着对丰收的感恩,也藏着对团圆的期盼。

  土家人的春节作文600字 4

  “阿妹,帮我递下浆糊!” 除夕上午,爸爸踩着木梯,正准备贴春联,我赶紧端着奶奶调好的米糊跑过去。在我们土家族,贴春联可有不少讲究,不像城里买现成的,我们家的春联都是爷爷亲手写的。

  前一天晚上,爷爷就把红纸裁好,磨好墨,坐在煤油灯下手写。他写的春联字大如斗,墨色浓艳,上联是 “春回大地千山秀”,下联是 “福降人间万户欢”,横批是 “吉祥如意”。爷爷说,春联的字要写得有力,这样才能把 “福气” 留住。写好后,奶奶会把春联放在炭火边烘干,防止墨迹晕开。

  贴春联时,爸爸先把门框擦干净,再用米糊在春联背面均匀地抹上一层。“左边要比右边高一点,这样才吉利!” 奶奶在一旁叮嘱。我踮着脚帮忙扶着春联,看着红色的'纸张一点点贴在门框上,原本朴素的木屋瞬间有了年味。除了大门,厨房、猪圈、牛栏也要贴春联,厨房贴 “五谷丰登”,猪圈贴 “六畜兴旺”,就连院子里的果树,也要贴上一张小红纸,上面写着 “年年丰收”。

  贴完春联,爷爷会拿着一串鞭炮,在院子里点燃。“噼里啪啦” 的鞭炮声中,烟雾缭绕,我和弟弟捂着耳朵躲在门后,却忍不住探出头看。爷爷说,鞭炮声能赶走 “年兽”,也能把好运迎进来。看着满院的红,听着鞭炮声,我心里满是欢喜,原来土家人的春节,藏在这一笔一划的春联里,藏在这热闹的鞭炮声中。

  土家人的春节作文600字 5

  大年初一的晚上,村里的晒谷场成了欢乐的海洋。火把把夜空照得通红,乡亲们穿着土家族的盛装,正准备跳摆手舞,这是我们土家人春节最热闹的活动。

  奶奶早早就给我换上了新做的西兰卡普服饰,蓝色的土布上绣着五彩的`花纹,银项圈戴在脖子上,走路时 “叮当作响”。晒谷场中央,几位老人敲着铜锣、打着镲,“咚咚锵、咚咚锵” 的节奏一响起,大家就跟着节奏跳了起来。

  摆手舞的动作很简单,无非是 “单摆”“双摆”“回旋摆”,但要跳得整齐可不容易。我跟着妈妈的脚步,左手摆,右手摇,脚跟着节奏踏步。周围的乡亲们一边跳,一边唱着土家族的山歌:“正月里来是新春,家家户户喜盈盈……” 歌声、笑声、乐器声混在一起,格外热闹。

  跳累了,就到旁边的火塘边歇一歇。火塘里的柴火正旺,有人端来烤好的红薯,有人递上甜酒汤圆。我咬着热乎乎的红薯,看着大家继续跳舞,火光映在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直到月亮升到头顶,铜锣声才渐渐停了下来,可大家还是意犹未尽,约定明天接着跳。

  妈妈说,摆手舞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不仅是为了热闹,更是为了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那晚的月光、火把、歌声,还有乡亲们的笑脸,都成了我心里最温暖的春节记忆。

  土家人的春节作文600字 6

  除夕下午,奶奶和妈妈就开始在厨房忙碌,准备我们土家人最重要的团年饭。土家的团年饭讲究 “十碗八扣”,每一道菜都有寓意,光是闻着香味,我就忍不住咽口水。

  最先端上桌的是 “扣肉”,肥而不腻的五花肉铺在碗底,下面垫着梅干菜,吃一口满是酱香。接着是 “腊肉炖枞菌”,腊肉是去年熏的,枞菌是山上采的,炖在砂锅里,鲜得能掉眉毛。奶奶说,这道菜要慢慢炖,就像一家人的感情,要慢慢熬才浓厚。还有 “糍粑鱼”,把鱼裹上糯米粉炸得金黄,象征着 “年年有余”;“糯米扣鸡” 软糯香甜,代表着 “吉祥如意”。

  傍晚时分,全家人围坐在八仙桌旁,爷爷先拿起酒杯,对着祖先的'牌位敬了三杯酒,嘴里念念有词,祈求祖先保佑家人平安。然后,爷爷说:“开饭!” 我们才拿起筷子。爸爸给爷爷夹了一块扣肉,妈妈给奶奶盛了一碗鸡汤,我和弟弟也互相夹菜,饭桌上满是欢声笑语。

  吃到一半,奶奶端上了热气腾腾的糍粑。我们把糍粑放在火塘边烤,烤得外焦里嫩,蘸着蜂蜜吃,甜到心里。爷爷说,吃糍粑要 “粘”,寓意着家人要粘在一起,团团圆圆。那晚的团年饭,我们吃了很久,聊了很久,直到窗外的鞭炮声响起,我才明白,土家人的团年饭,吃的不是菜,是团圆的味道。

  土家人的春节作文600字 7

  大年初二,天刚亮,妈妈就叫醒我:“快起来,今天要去外婆家拜年!” 在我们土家族,大年初二走娘家是老规矩,要带着精心准备的礼物,给长辈送祝福。

  妈妈早就准备好了礼物:一挂腊肉、一篮糍粑、还有爷爷酿的包谷酒。我提着一个小篮子,里面装着给表弟的糖果和玩具。我们沿着山路往外婆家走,一路上遇到不少乡亲,大家都穿着新衣服,互相拱手拜年:“新年好!”“恭喜发财!” 山间的小路上,满是拜年的人,热闹极了。

  到了外婆家,外婆早就站在门口等我们了。我赶紧跑过去,大声说:“外婆,新年快乐!” 外婆笑得眼睛都眯了,拉着我的手往屋里走,给我塞了一个红包,还拿出炒瓜子、红薯干招待我们。舅舅和舅妈在厨房忙碌,不一会儿就端上了香喷喷的饭菜,有外婆最拿手的酸萝卜炒腊肉,还有表弟最爱吃的炸土豆。

  吃完饭,表弟拉着我去院子里玩。我们放鞭炮、滚铁环,玩得满头大汗。外婆坐在屋檐下,和妈妈聊着家常,阳光照在她们身上,格外温暖。傍晚要回家时,外婆给我们装了满满一袋土产,有她腌的.酸豆角,还有晒干的红薯片。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提着外婆给的土产,心里暖暖的。原来土家人的春节,走亲访友不是简单的做客,是把牵挂和祝福带给亲人,是让亲情在走动中越来越浓。

  土家人的春节作文600字 8

  大年初三的晚上,外面飘着小雪,我们一家人围坐在火塘边,听爷爷讲过去的春节故事。火塘里的柴火噼啪作响,把每个人的脸都映得通红。

  爷爷说,他小时候过年,可没有现在这么富裕。那时候,只有过年才能吃到肉,一件新衣服要穿好几年。杀年猪的时候,全村人都会来帮忙,每家分一点肉,大家一起分享。贴春联用的红纸,是用柴火灰和水染的,虽然不鲜艳,却格外珍惜。

  “那时候跳摆手舞,没有火把,就用松枝点燃当火把,全村人围着松枝跳,跳到大半夜。” 爷爷边说边比划,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我听得入了迷,问爷爷:“那时候过年开心吗?” 爷爷笑着说:“开心啊!虽然穷,但一家人在一起,有肉吃,有舞跳,就很开心。”

  妈妈也跟着说:“我小时候过年,最盼着外婆做的糍粑。那时候没有机器,全靠手工打,几个人围着石臼,你一锤我一锤,打出来的糍粑特别香。” 我看着火塘里的柴火,又看了看身边的'家人,忽然觉得,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土家人的春节,最珍贵的不是吃什么、穿什么,而是一家人围在一起的温暖,是火塘边代代相传的故事。

  那晚,我们聊到很晚,火塘里的柴火一直没灭,就像我们家的亲情,永远温暖。

  土家人的春节作文600字 9

  腊月二十八,是镇上赶年集的日子。天还没亮,爸爸就牵着我的手,背着竹篓往镇上走。土家人的年集,是春节前最热闹的地方,要买的东西可多了。

  刚到镇上,就被热闹的人群包围了。街道两旁摆满了摊位,有卖腊肉、香肠的,有卖春联、福字的,还有卖玩具、零食的。摊主们大声吆喝着,乡亲们讨价还价的声音此起彼伏。爸爸先带我去买春联,摊位上的春联红彤彤的一片,有手写的',也有印刷的。爸爸还是选了手写的,他说手写的春联才有年味。

  接着,我们去买年货。妈妈让爸爸买几斤糖果,给我和弟弟当零食;还要买些干辣椒、花椒,过年炖肉用。我拉着爸爸去看玩具摊,看中了一个小木马,爸爸笑着给我买了下来。集市上还有卖土家织锦的,五颜六色的西兰卡普,挂在摊位上,特别好看。奶奶说,要给我买一块做新衣服,我高兴得跳了起来。

  快到中午的时候,我们的竹篓已经装满了。爸爸背着竹篓,我牵着他的手往回走。路上,我吃着刚买的糖画,甜滋滋的。爸爸说,赶年集不仅是买东西,更是感受年味,看着这么多人热热闹闹的,就知道年要到了。

  是啊,土家人的年集,藏着最浓的年味,藏着大家对春节的期盼,也藏着对新一年的美好向往。

  土家人的春节作文600字 10

  腊月二十七,爷爷家的院子里格外热闹,因为今天要打糍粑,这是我们土家人过年必不可少的环节。

  一大早,爷爷就把泡好的糯米倒进大蒸笼里,在土灶上蒸。柴火越烧越旺,蒸笼里冒出的热气带着糯米的`香味,飘满了整个院子。我和弟弟围着灶台转,盼着糯米快点蒸熟。大约一个小时后,爷爷打开蒸笼,雪白的糯米冒着热气,看起来软软糯糯的。

  爷爷把蒸熟的糯米倒进石臼里,大伯和爸爸拿起木槌,开始打糍粑。“嘿哟、嘿哟” 的号子声响起,木槌落下,糯米被打得越来越黏。我和弟弟也想试试,可是木槌太重了,我们根本举不起来,只能在旁边帮忙递水。打了半个多小时,糯米终于变成了光滑的糍粑团。

  奶奶把糍粑团分成小块,我们每个人都拿起一块,揉成圆团,再压成饼状。有的糍粑上撒上芝麻,有的撒上黄豆粉,还有的包上豆沙馅。我揉的糍粑歪歪扭扭的,奶奶笑着说:“没关系,自己做的最香。” 我们把做好的糍粑放在竹筛里,晾干后就能保存很久。

  晚上,奶奶煮了几块糍粑,蘸着红糖吃,软糯香甜。看着自己亲手做的糍粑,我心里满是成就感。原来土家人打糍粑,打的不是糍粑,是欢乐,是一家人齐心协力的幸福。

  土家人的春节作文600字 11

  大年初一早上,我刚起床,奶奶就拿着一个红色的盒子走进来,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套崭新的银饰:银项圈、银手镯、银耳环。“过年了,给我的乖孙女戴上!” 奶奶笑着说。

  奶奶小心翼翼地给我戴上银项圈,项圈上刻着花纹,中间还有一个小铃铛,走路时 “叮当作响”。银手镯上也有精致的图案,是奶奶特意让银匠打的. “吉祥纹”。奶奶说,土家姑娘戴银饰,不仅是为了好看,更是为了祈福,银饰能 “驱邪避灾”,保佑我们平安长大。

  穿上新的西兰卡普服饰,戴上银饰,我跑到镜子前一看,觉得自己就像个小土家族姑娘。妈妈说,她小时候过年,外婆也会给她戴银饰,现在她把银饰传给我,这是我们土家族的传统,要一代代传下去。

  出门拜年时,乡亲们看到我的银饰,都夸我漂亮。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玩,银饰碰撞的声音和我们的笑声混在一起,格外好听。晚上回家,奶奶帮我把银饰取下来,用软布擦干净,放回盒子里。她说,银饰要好好保养,等我长大了,还要传给我的孩子。

  摸着冰凉的银饰,我心里暖暖的。原来土家人的银饰,不仅是一件首饰,更是一份牵挂,一份传承,藏着长辈对晚辈的爱,也藏着我们土家族的文化。

  土家人的春节作文600字 12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我们土家人 “送年” 的日子。虽然心里舍不得年就这样过去,但送年的仪式还是要好好准备,因为这代表着对新年的期盼。

  早上,妈妈就开始准备送年的饭菜,和团年饭一样丰盛,有腊肉、扣肉、糍粑,还有一碗汤圆,象征着 “团团圆圆”。爷爷说,送年要 “送得热闹,迎来吉祥”,所以中午我们又吃了一顿团圆饭,一家人边吃边聊,回忆着春节这些天的欢乐时光。

  下午,爸爸和爷爷一起把贴在门上的春联取下来,小心地叠好,放在柜子里。奶奶说,春联不能随便扔,要好好保存,这样才能把 “福气” 留住。然后,爸爸点燃了一串长长的鞭炮,“噼里啪啦” 的`鞭炮声比除夕时更响,爷爷说,这是在跟 “年” 告别,也是在迎接新的开始。

  晚上,我们全家人坐在院子里,吃着汤圆,看着月亮。奶奶说,送年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好好干活,好好生活,等到明年春节,再一起团圆。我看着天上的圆月,心里虽然有点不舍,但更多的是期盼,期盼新的一年里,家人平安,庄稼丰收,也期盼着明年的春节早点到来。

  土家人的春节,从杀年猪到送年,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仪式感,每一个瞬间都藏着温暖和幸福。这些记忆,会一直留在我心里,成为我最珍贵的财富。

【土家人的春节作文600字】相关文章:

厦门的春节作文-春节作文01-25

故乡的春节作文 - 体裁春节作文01-25

[精选]于春节的作文11-05

《的春节》作文[经典]07-06

《春节》作文(经典)09-09

《春节》作文【经典】10-03

(精选)《春节》作文12-26

【经典】《春节》作文01-04

(经典)春节的的作文05-04

(精选)春节的作文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