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作文10篇(优)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八年级作文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作文 篇1
我叫方子怡,今年九岁,在市直六小上三年级。我是个平平常常的小女孩,个子不高不低,身材不胖不瘦,黑黑的皮肤,高高的鼻梁,一双单眼皮,笑起来眯成一条缝。我很喜欢红色,所以妈妈每次都给我买红衣服。
我的性格内向,平时不太爱说话,也不太喜欢表现自己。每当遇到什么困难,或者难过时,总是闷闷的不说话,回到家里偷偷的掉眼泪。可是,在高兴、开心时,我也和大多数女孩一样蹦蹦跳跳、说说笑笑。
我最喜欢读书。平时只要写完作业,我就拿一本课外书津津有味地看,看完后,我还当老师,给弟弟讲故事内容。现在,我已经读了《勇敢的力量》、《神话故事》、《一千零一夜》、《西游记》......
学习中我最大的缺点是比较粗心。考试时,总是因为这个毛病丢了许多分。记得那次英语考试,题特别简单,我本以为轻松可以考100分,可是就是因为粗心,错了三道题,只得了96分。看着别人的100分卷子,心里很不是滋味,下定决心一定要改掉这个坏毛病。
生活中的我胆子很小,怕黑,更怕一个人在家。有一天晚上,妈妈出去拿她的手机,正好我去上厕所出来,客厅灯也没开,迎面看到一个黑影,吓得我“啊”的`一声,赶紧跑到房间躲到被子里。妈妈看着我的样子,说“子怡,你胆子真小,是我,看把你吓得!”我听了妈妈的话,不禁脸红了。
这就是我,一个文静又有点可爱的小女孩,你愿意和我做朋友吗?
八年级作文 篇2
童年,是一个令人回忆的东西也是令人赞许的话题。在童年里也许你会发生许多的事情,但是很多时候却又会淡忘,或者流失。
我的童年是快乐、幸福的,小时候我记得我被父母认为是一个可爱的小男孩。每当父母下班回家我都会对他们说:爸爸妈妈辛苦了,爸爸妈妈听到这些话笑得合不拢嘴,高兴的说看看我们的乖儿子,嘴真甜。小时候我们家是开商店的,商店里的零食、玩具都变成我的私人物品。爸爸看见了就笑了笑说:这孩子把所有东西都拿走了,这还让不让我们卖东西呀。妈妈肯定会说:这点东西没关系,只要孩子开心一切都好。每当爸妈出去进货,我都会跟着去。到了那里不是要书就是零食,动画片的碟子,玩具。一切只要是我想要的都会随心所欲的买。
慢慢的我长大了,也懂得了更多了,也知道关心爸妈了,帮爸妈干点家务活,但有时候我还是很调皮,不是弄坏了桌椅,就是打碎了碗杯。当然也是会被父母批评的,我就会细心听爸妈教导。到我该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爸妈就忙着办入学手续,看着爸妈忙的身影,我的鼻子一酸,眼泪在眼眶中打转,心理面想父母为了我是多么的操心,任劳任怨,不怕辛苦,从那一刻我就觉得我要长大,帮助父母,不要让他们操心。我要好好学习,不要让他们担心,我要为父母做些事,要让他们开心,每天挂着笑容。
到了初中,我就觉得我的是好像是有忙不完的事情,很少关心父母了,每天还有写不完的作业,还要考试测验,那么多的.事,每当我叫着不想做了,要去玩的时候,父母都会拦着我,不让我去玩,告诉我学完再去玩,还个我说不要走他打工的道路,看着父母辛苦我总算是体验到了父母的话了。
我的童年是幸福的,快乐的,也是平淡无趣的,苦涩的,但我相信我会是父母的骄傲。
八年级作文 篇3
奋发向上,是中华儿女几千年来与大自然拼搏储蓄而形成的核心精神,崇德向善,是中华文明发展历史的光辉结晶。奋发向上的精神,促进了社会人文的发展;崇德向善的品德,增进了人类与自然、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
我对于“奋发向上、崇德向善”有着自己的理解,“崇德向善”突出一个“德”,有德方能向善,“奋发向上”突出一个“上”字,我把它理解为才能的“才”字,奋发向上方能成才,合起来说就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宋朝,《资治通鉴》的主编司马光对德才的关系有着很深的理解,他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意思是德行是才能的向导,有了好的德行,才能就会得到善用;才能是德行的辅助,有了好的才能才可以发扬大德。
所谓“德”不在于“大”,而在于“心”,人心向善,感动常青,冰心老人曾说过:“爱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路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采花拂叶的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挥,不觉得凄凉。”一句来自陌生人的“谢谢”就能让你回味许久;当地震的灾难降临在同胞身上,我会在电视机前不可抑制地掉下眼泪;当年迈的总理在发布会上一字一句坚定地说道:“中国的改革,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会奋斗到底”的.时候,我会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来自责任感的大爱无言,这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敬重,是每一个人心中一直深深流淌着的善良,更是国家和社会不能也不会缺少的向前的动力。这就是“心”,是“德”!
奋发向上、崇德向善,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宝贵财富,是兴国的基础,是做人立业的根本。五千年来,中华民族培育了优秀的道德文化,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从价值追求、人生哲学、处世原则、自我规范,到民族气节、品格情操、爱国气节。古往今来,无论帝王将相,高官贵胄,抑或诗圣文豪,平民百姓,涌现出许许多多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典型人物,他们的故事光耀中华,传颂千古。程嬰救孤,牺牲了自己的亲生儿子,救下了赵氏孤儿。苏武持节,十余载大漠牧羊,吃下千辛万苦。精忠报国,岳飞举气壮山河。保家卫国,杨家将英勇杀敌。天下为先,范仲淹名言传世。气节高尚,文天祥浩然正气。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八年抗战中,涌现出无数中华好儿女,同仇敌忾,可歌可泣,光耀日月。
在改革开发的今天,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好人好事如雨后春笋。舍己救人,拾金不昧,无私奉献,孝敬老人,爱岗敬业,廉洁为民……一桩桩,一件件,举不胜举。
奋发向上、崇德向善,一个又一个感动中国的故事,在中华大地传颂。一个又一个英雄模范的名字,辉映日月山河。
改革开放需要奋发向上,时代呼唤崇德向善,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更应该“奋发向上、崇德向善”。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今天做起。讲道德,树明礼向善之风,做正直友善的人;讲学习,树艰苦奋斗之风,做勤俭节约的人;讲健康,树崇文尚洁之风,做健康开朗的人;讲诚信,树诚实守信之风,做正义坦荡的人;讲秩序,树互助友爱之风,做热心志愿服务的人。
人之初,性本善,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精髓的中华儿女,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尤其要更好的立德、立学、立言、立行,时时刻刻保持着一颗“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心,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勤奋学习,敢于创新,为实现“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八年级作文 篇4
文明礼貌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就是老师不但要教育学生学知识,也应该教育学生学做人,学做文明人,学做社会中人。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不无不遗憾的发现,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我国公民素质却出现了一些问题,随处乱扔垃圾的.现象日益严重。据有关报导,有很多外国游客到中国来,看到景区垃圾遍地,便自发组织起来起来垃圾,完毕后才安心游玩。作为中国人,我们在对外宾捡垃圾的行为表达敬意的同时,更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惭愧。12月19日,我校组织了一次“文明志愿者”活动,开了一场大会,看着文明志愿者庄严的宣誓,我当时真的以为:我们的学校真的要变成文明校园了!可以生活在没有地上垃圾袋,同学与同学之间可以和睦相处的校园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也许我的想法是错误的,我真的没想到,先不说普通的学生,就是“文明志愿者”也是只有“三分钟热度”。大会过后,又恢复到原来的样子了,校园里地上还是同学们扔的垃圾袋,同学与同学之间还是脏话成堆……一点也没有改过的样子。难道人都是这样吗?习惯就改不掉吗?
一则广告所讲:一个小男孩正在放风筝,可是风筝却挂在了树枝上,只有踩在公园的椅子上才能拿到,他为了不使椅子弄脏,拿出一张白纸垫在上面,然后站到白纸上取下了风筝,我悟到了“文明,有时就是一张纸的厚度。”播下一个动作,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个品格。文明的事很容易做到,它却是生活里重要的事,也是最难坚持的事。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一言一行、一点一滴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讲文明话,行文明事,做文明人,让我校的文明礼仪之花再结出累累硕果!
八年级作文 篇5
朋友,你去过美丽的海南岛吗?海南岛位于祖国的最南端,是我们祖国的第二大岛。我的家乡就在那里。
当你坐轮船通过琼州海峡,踏上宝岛的第一眼,映入你眼帘的就是马路两侧那一排排的椰树。椰树没有枝,只有笔挺笔挺的.树杆和长长的树叶。那千万条翠绿的叶子,仿佛丝带一般迎风招展,好像是在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在海南岛的各个角落,无论是在城市的马路边、海边、公路两旁、乡村的小径上、农家小院的门前院后,到处都能看见成排的椰子树,它不畏惧日晒雨淋、任凭狂风暴雨的摧打,那笔挺的树杆,仍然坚定、威武地挺立着,就象一名穿着绿色军装的土兵守卫着美丽的宝岛。
椰树一年四季都能结果,那果实足足有成年人的头那么大,它就是鼎鼎有名的“椰子”。椰子全身是宝,椰皮能做纸张、扫把、燃料;椰壳能做工艺品、燃料;椰水能喝、椰肉能吃、椰油还能做肥皂呢!
海南岛一年四季如春、阳光明媚,除了椰子,其它热带作物和水果应有尽有,比如:橡胶树、棕榄树、龙眼、荔枝、芒果、榴莲……此外,还有连棉不断的美丽沙滩和及其丰富的海产品;声名赫赫的”卜鳌亚州论坛”就落在我的家乡琼海市噢!
我爱家乡的椰树林,我爱家乡美丽的自然风景,我更爱家乡勤劳的人们。
八年级作文 篇6
有人说:“春红必谢。世间无论多么珍贵与瞩目的精神与事物,终会凋落,化作春泥。”但我却认为,青春是不朽的。
近几年来,有关青春的话题异常火爆。在热播的电影中,《致我们即将逝去的青春》《青春派》等,都很好的诠释了青春的含义。
青春是什么?原来的我会说:“年轻。”可是,在那件事后,我更好地认识了它。
三年前,搬家。那间小小的屋子承载了我们一家太多的回忆。我在这里出生,学爬,学走,学说话……父母在这里交谈诗句,探讨文学。
印象最深的,便是那个热的出奇的夏天。院中,每年都会种上全家人爱吃的`丝瓜。待一场春雨过后,种子便迫不及待地舒展自己的筋骨,蹬腿伸胳膊。早晨看时还是那么一丁点长,到了晚上,便长高了许多。不知不觉中,那丝瓜长出了藤蔓,一天一天的便攀着插好的竹竿往上爬,爬啊爬,便爬上了屋顶,给整个院子遮了凉。阳光钻过,在地面上描绘出优美的纹络。
当这时傍晚,一家人便会搬张小木桌,在院子中央,吃饭抑或乘凉。每次看见这正在开花的丝瓜,父母总会羡慕:“看这丝瓜多好啊!蓬勃富有朝气,就像那满街跑的小孩子。”说到这时,母亲眼角总会挤出几道鱼尾纹。那鱼尾纹中,明显折射出她对青春的回忆与珍藏。母亲那明亮的双眸中,总会射出一道亮光,那光,通向青春之路。虽然父母不再年轻,但在他们心中,仍怀揣着对青春的憧憬。这恰恰是青春的魅力所在。无论处于何时何地,你总会因青春往事而激发心中的弦丝,进而此时焕发青春,永葆年轻。
就像那丝瓜花一样,今日它会绽放但终究会凋谢,但明日会焕发光彩。虽然那鲜艳的黄色不再像第一次见到时那样触人心弦,但它的每次开放都会给人以愉悦。今年不再,还会有明年更加灿烂。年年岁岁有今朝,青春不朽。从此。我明白了,青春并不是年轻,而是一种心态,一种积极对待人生的态度。
我走过丝瓜架下,看着那幽长的绿丝瓜。原来我走过的是不朽的青春。
八年级作文 篇7
一个人在这世上为了什么,有的为了赚钱,有的为了付出,有的为了名誉,有的为了享受生活。而这些源源不断的理由,都建立在一个基础之上,那就是活着。
我曾经读过张海迪写过的一篇文章,叫做《活着》。这篇文章记叙了她小的时候被病魔所缠绕.她每天需要面对的是打针的痛苦,医院里的白墙和他的那个马蹄表滴答滴答的声音。她不能够像其他健康的小朋友一样活蹦乱跳,在游乐园里嬉戏打闹。可是她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虽然心中对那些健康的孩子充满羡慕。他每天都要打针,已经不再怕疼了,他每天住在医院里她说她想回家,怀念家的感觉。经过时间的磨练她明白了,要坚强,他的`妈妈也告诉她要坚强。而她也就是在坚强中,经过不断努力,自学成才,并且成功的翻译了好几本书,乐观的他读过了无数个春夏秋冬,成为身残志坚人的楷模。她的一句名言使我记忆犹新:晴空碧海之上,那一叶褴褛的帆,那是真正圣洁的美丽。她对人生充满了情与爱。她也经常感叹:活着,真好!
再说说这次我国四川的大地震吧,他无情的夺走了那么多人的生命。地震过后许多人被压在倒塌的建筑底下,消息传来之后,海军,空军,陆军,人民警察等等,都以最快的速度奔赴现场实施救援工作。因为他们知道,早一分钟赶到,就能多救出一个人,自己多休息一分钟,就少一份希望啊!还有一些自发组织的救援队伍也奔赴现场。在那个时候,人们心中已经不再存有金钱,功名,官位。救援人员心中只是知道:救人,救人,再救人!遇难的人们心里只存着:坚持,坚持,再坚持!人们这是为了什么,为了什么?为的就是生命!为的就是活着!一张张鲜活的面孔已经离我们远去,人们心中只留下“逝者安,生者强”的信念,也许这就是最大的安慰。活着,真好!
问世间什么最重要?活着。
活着,真好!
八年级作文 篇8
曾经的曾经我还很天真活泼,只知道在母亲温暖的怀抱里撒娇,犯了错只知道为自己的错误找理由解释。那时,我只是一个孩子,什么都不懂。
可是,一切都在时间的磨练下,挫折的考验下,都变了模样。我在日历页数中渐渐成长,陪伴我入睡的不再是妈妈柔弱的臂弯,温馨的摇篮曲,而是孤独的自己和冰冷的床铺。
刚开始,我很不习惯,总是缠着父母,迟迟不肯入睡。可是在妈妈心疼的眼神里,爸爸无奈的双眸里,我明白了,自己要学会独立。可是,每当接触冰冷的.床铺时,就会回忆起妈妈独有的怀抱,妈妈独特的话语。这时,心中就会觉得十分的苦涩,就会开始抱怨父母的狠心。
父母只能给我们短暂的依靠,更多的是靠自己。靠山山会倒,靠树树会移,靠人人会走,不如靠自己。
太专注于电视的我不下心将玻璃杯摔碎,害怕得站在一旁不知所措,害怕被责备,害怕被挨打,就千方百计地为自己找借口,换来的是父亲严厉的批评,我很委屈、愤怒。但是在父亲责备的话语里我读出了责任二字。
敢作敢当就是责任,犯了错并不可怕,重要的是知错就改,一错再错只会害了自己。
我呆呆的地坐在座位上,低头不语,雪白的试卷上不满显眼的红色,这一次考砸了。回到家,我已经做好了被批评的准备,可事实并非如此。爸爸抚摸着我的头,说:“女儿,分数并不是决定一个学生好坏的标准,重要的是从失败中吸取经验,让自己从中成长”
是啊!看似一番朴素的话语中,却耐人寻味。失败了不害怕、退缩,将失败踩在脚下,将失败当做走向成功之路的奠基石。那么,将会就会走得更远。
无知的我,在懵懵懂懂中长大。成长过程中,有酸,甜,苦,辣,但是都值得去细细品尝。
八年级作文 篇9
望巍巍千年,千年四季,季季都充满了书的灵秀之气,不论帝相,不论村夫,都在这灵秀中清洗着灵魂。
而今,我也在这书里四季坐看风云,吟赏烟霞,试图将这片片书中碎景在脑海中交织成一方洞天锦绣。
在春雨的连绵中,我读着《边城》,领略西南独特的乡土人情。边城人旷达直爽,想唱就唱。当翠翠与爷爷相互斗嘴、其乐融融时,我会觉得开心;当爷爷进城办货,与人插科打诨时,我也会觉得十分有趣;但当爷爷在雷雨中死去时,我的脑中也似乎被雷轰震了一下。无力改变爷爷的结局,我只能为翠翠祈愿:只要像一个农家女淳朴地生活下去就够了!书中人的命运牵动着我的情绪,不绝的春雨也带来了我的哀愁。
在夏日的`炎热中,我读着《海底两万里》。我仿佛已经置身海底,周围的鱼群不断游过,凶恶的大白鲨、温和的巨鲸、勇猛的章鱼都在召唤着我,珊瑚群也散发着光芒,好一个美妙的海底世界!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我跟着尼摩船长,在整个海底世界中遨游。海底寻宝,冰川遇险,观赏珍珠……书中描写的奇妙历险,一次次让我惊心动魄,一次次让我惊喜不已,一次次让我的胸腔涨满激情。
在秋风的凉意中,我读着《夏洛的网》,幻想在那遥远的地方才有的风车、麦田、农舍,还有那一只可爱的小蜘蛛夏洛。她一次又一次地在网上织字去拯救她的朋友威伯,虽然她弱小,但她聪明绝顶,“你好”,“我”,“威伯”,在这闪耀着智慧的一个又一个字中,我仿佛看到了夏洛对朋友深厚的情谊。最后,她去了,但她依旧放不下这份友谊,她似乎还在威伯周围鼓舞着他。我相信,那个小村庄,那件小事,那只叫夏洛的蜘蛛一定会被属于她的那方天地所铭记。
在冬雪的萧索中,我读着《骆驼祥子》,在老北京的繁华中,我却感到了寒冷,人心的寒冷。一开始,大兵抢走了祥子的车,祥子还是那么的憨厚老实,他依旧努力向上,发愤图强。但是,他站得起来吗?一个又一个的打击,一次又一次的折磨,一回又一回的失败困苦,终于将这个老实的“骆驼”剥了皮,抽了筋,堕落下去,再也回不来了。我的心也随之而凉了。然而,又岂只祥子一个人?又岂只有北京一个地方会有如此的遭遇?有多少人,在那时丧失了灵魂,变成了行尸走肉!无法言喻的寒冷!那时的中国,简直就是任性的地狱,毁灭的熔炉!
不同的季节,不同的书,不同的旅行,同样的欢乐。和着春雨,和着夏日,和着秋风,和着冬雪,和它们一起享受这个绚烂的书香世界。
春,夏,秋,冬,一本好书,一缕墨香,一帘神秘,将涓涓细流汇入心中。
八年级作文 篇10
从小,我就有落枕的毛病,早晨起来,常常是歪着脖子,疼得哭爹喊娘。母亲自然是小心地替我揉来揉去可这毕竟不是个长久之计。
市场上卖的枕头对我不适合,母亲决定自己动手做。棉花是最如意的材料,可是太软了不行,太硬了也不行,母亲就一把把地挑过去,感觉适中才放进枕袋。两天后,我感激地接过妈妈的这只花枕头,它那么轻,却又那么重。把头放上去花枕的中间正好凹下去将我的头包在里面,棉籽轻轻按摩着我的头部,我舒适极了,就像是静静的深夜,躺在海边沙地上,看满天繁星,吸清新空气,舒畅极了。
可是夏天来了,棉花被汗水一浸,就会发出霉味。于是,我索性撇开枕头,仰着头睡觉,结果自然是我又歪了脖子,母亲又有了心事。
后来,父亲从外地带回一大包绿豆壳,母亲用它又缝制了一只新枕头,这只枕头可比棉花的好多了,睡在上面,只要我轻轻一动,就会有一种“沙沙”的声音,像童谣,在静静的夜空弥散,我当然睡的格外香。或许是因为太喜欢这绿豆枕了,我做业时都会捧着它。终于有一天枕布破了,看到满枕的绿豆壳飘然落地,我的眼泪也一下子落了下来:这可是父亲第二次为我做的`枕头啊!
上初中了,离家那天,母亲塞给我一只新枕头,新枕头溢着一股药香,泌人心脾。母亲说,这是父亲特地上南通买的。=在学校的每一天,我枕着药枕,听枕中药材的声,那简直是在欣赏人间最美妙的音乐,我仿佛又找到了家的感觉,每一次闭上眼睛,就像是一手牵着父亲,一手牵着母亲,来到了落叶林,看一地金黄,满是温馨。
岁月流逝,我渐渐明白,在这个不断变化的枕头里有个爱的世界,有种情感无时无刻不在延续。也许,关于这个世界的故事并不精彩,可它会伴我一生一世……
【八年级作文】相关文章:
(精选)八年级作文11-30
[经典]八年级作文07-25
[精选]八年级作文08-20
八年级作文(精选)01-04
【精选】八年级作文12-23
(经典)八年级作文01-22
(经典)八年级作文07-25
【经典】八年级作文07-28
八年级作文[经典]10-06
八年级作文(精选)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