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传统节日作文评语110句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或多或少都会用到过评语吧,借助评语能够激发和维持被评价对象的内在动力,调动其内部潜力。那什么样的评语才是好的评语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传统节日作文评语,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春节:本文是一篇叙事的记叙文。事件过程描述详细具体,内容虽多但显得有条不紊、井然有序,体现了作者清晰的思路与谋篇布局的能力。取材新颖,构思奇妙,语言生动活泼。字里行间透露出清新的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
2、春节:这篇文章作者构思新颖独特,从“窗外”、“山外”、“海外”到“心外”,层层深入,从小到大,从个人的团圆到国家领土的统一。文末引用“但是它们掠去,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一句歌词,更突出了我们渴望祖国统一的迫切心情。
3、端午节:这是一篇叙事文章,作者借助爸爸的口,给我们介绍了端午节的由来,以及作者的决心:要像屈原那样,做一个爱国的人。文章语言通顺流畅,如果能把听了爸爸介绍之后的心理活动,好好描写一番,会更好。
4、端午节:和许多歌颂、赞扬屈原的人不同,作者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作者认为屈原是懦怯的,他的牺牲是不值得的,想法独特,构思新颖,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文章论述语言有理有据,富有文采。
5、端午节:小作者走出课堂、关注生活,以独特的视角写出自己在传统节日端午节中的感想。其语言清新、活泼、流畅,包粽子动作和人物对话的描写更是富有童趣。读罢全文,一个可爱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
6、端午节:这是一篇记叙文,作者叙述了端午节包粽子的事。文章开头直接点出“包粽子”,开门见山,引出下文的叙述。作者对包粽子的过程叙述得很详细。作者还引用了杜甫的诗,给文章增添了文采。
7、清明节:这是一篇描写清明节的文章,读着你的文章让老师特别感动,感动于爸爸对于奶奶的怀念,感动于你的懂事。文章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对奶奶的怀念。全文语言流畅自然,较为生动,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8、清明节:这是叙事文章,作者采用了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方法,抒发了作者对革命前辈、英雄的崇拜和敬仰之情。文章语言亲切自然,句句饱含着作者对英雄的缅怀之情。
9、清明节:这篇文章描写了初次邂逅竹林的美丽场景,文章内容充实,语言简洁凝练,对景物的描写尤为精妙,勾勒出一幅意境优美的竹林美景,文章结尾对竹声的描写更是把文章拉到另一个高深的境界,“那一缕悠扬而深邃的声音,就这样贯穿了我的整个童年,也贯穿了我的整个人生。”引起读者对人生的思索。
10、中秋节:这篇文章小作者运用朴实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中秋节名字的来历。文章结构完整,层次分明,语言流畅,叙述具体全面。让人读后感觉小作者一定是个酷爱读书,知识储存量大的孩子。
11、中秋节:习作不注意语言的精炼,如“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是传统的中秋节,今天妈妈很早就起床了”一句话中出现了两次“今天”,第二个“今天”可以承前省略。文章也不注意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如说的话都没用引号。
12、中秋节:这篇文章语言优美,通俗易懂,引用大量描写中秋明月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家人的思念之情。本文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是很高的,读后让人久久回味。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13、七夕节:这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通过喜欢七夕姐姐的文章,从而感受她的生活状况及思想,文章多次点题,直接表达“我喜欢”这一主题。文章语言富有诗意,娓娓道来,很有感染力。其中“问章”应为“文章”。
14、感情过于浓烈,不似有感而发,反倒是搔首弄姿,自作
15、情感缺乏深度,未能以景传情,未能由事生情,感情虽潜藏于文中,但未能深入挖掘。
16、心理刻画不够生动具体,未能有力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态度,好恶观。
17、事理反复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来强调作者的观点,说理充分透彻,立意鲜明。
18、引用名人名言经典事例,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更能有力地表达作者的观点。
19、论据充分有力,分析透彻合理,哲理性较强。
20、例证丰富,选材得当,描述详略得当,较具说服力。
21、逻辑推理能力较弱,证据不够确凿充分。
22、未能写真事说真话诉真情,塑造真实的个性,表现独特的个体。
23、语句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
24、11. 语言简明扼要言简意赅言至意达精炼有力笔力尽现,寥寥数语便能传递人物的神采。
25、语言平滑晓畅,刻画细致,描写生动;句意含蓄委婉,暗含深意。读毕如酒后余香,不绝于口。
26、语言活泼,风趣幽默,令人忍俊不禁。
27、语言基本通顺,偶有不畅。
28、语言不够晓畅,句意含混模糊,佶屈聱牙,令人费解。
29、语句啰嗦,言不达意,只详不略,赘话连篇。
30、语言过于简略,似为纲要式叙写,但又未能提纲挈领,
31、文意残缺不全,叙写枯燥,干瘪呆板,毫无生气。
32、文章杂而不乱能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33、文章对……的气氛渲染充分而恰到好处对文章重点…作了细腻而传神的刻画。
34、语言过于简略,似为纲要式叙写,但又未能提纲挈领,文意残缺不全,叙写枯燥,干瘪呆板,毫无生气。
35、文章开头简而得当,通过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心情,十分艺术化。开头简明扼要
36、文章开头新颖,具有先声夺人之效。使读者一见面就能对人物产生…的印象。
37、文章开头引人入胜,吸引读者。…点面结合,使文章生动,具体,详略得当。
38、文章语言生动丰富,可读性强。开头出手不凡,吸引读者开头打动人心,具有真情实感。
39、文章开头交待得十分清楚,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文章选材新颖,激起读者读下去的欲望
40、以饱满的激情,描写了……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内容具体。比喻贴切,用词生动。
41、文章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实际,读来令人倍感亲切。…以轻松愉快的语气,向我们娓娓道来,令人回味无穷。
42、叙述自然生动结构紧凑,衔接自然连贯,中心突出。
43、对于景色的描写,语言简练而准确,联想则为触景生情,情景自然融合。
44、文章杂而不乱,能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45、全文眉目清晰,生动紧凑,趣味性强。
46、切合实际,蕴含着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读来令人精神振奋,情绪激昂。
47、注意观察具体事物,并展开合适的想象,这是本文的成功之处。
48、文章融情于景,边绘景边抒情,善于运用打比方的手法,使文章生动具体
49、文章前后连贯,形成完整的形象。
50、文章语言清新活泼,描写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篇幅短小精悍,值得一读。
51、本文内容生动丰富,语言新颖清爽,结构独特合理。
52、文章有详有略,言之有序,内容生动具体,不失为一篇佳作。
53、特写镜头别开生面,情趣盎然。全文充满童心童趣,读来倍感亲切。
54、本文取材真实生活,选材恰当,很有新意,段落分明,过渡自然,情趣盎然,可读性强。
55、文章内容新颖,结构合理,流畅连贯,自然通达。
56、全文清新秀逸,亲切委婉,朴素而不落俗淘,值得借见。
57、全文语言生动准确,情节精彩曲折,仿佛将读者带进了开心乐园,令人眉开眼笑。
58、全文通俗易懂,趣味性强。
59、局面和氛围形貌为文章增色不少。
60、对精美部分进行传神般的形容;点面联合。
61、简朴先容环境,天然过渡到下一段。
62、开篇简明扼要,精粹有序;重点形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63、以景喻情,开头颇有新意;倒叙开头,渲染意境。
64、开头直奔主题,也是一种写法。
65、开头很生动、拟人化伎俩的运用使开头显得生动。
66、反问句开头,吸引读者。
67、开头直奔主题,让人一目明了。
68、开头点题,用词很吸引人。
69、简捷交待时间,所在和效果...
70、语言简洁、开篇吸引人。
71、以...开头,较有新意、前因结果娓娓道来。
72、情境形貌变更起牵挂。
73、充实运用语言,行动,生理形貌,使事变详细,生动。
74、扼要叙述前因,举行铺垫。
75、这一部门可以参加对话大概一些生理形貌,将...改成...更符合些。
76、天然承先启后,细节形貌突出人物品格,令人冲动。
77、叙事中夹写景,以已度人,将心比心。
78、拟人化语言使文章更显得生动生动。
79、春节:这是一篇描写家乡过春节的热闹氛围的记叙文,文章脉络清晰可见,对春节时除夕夜吃年夜饭等春节习俗的描写生动具体,语言活泼明快,富有情趣,大量采用生活中的口语,使文章更显自然亲切。描写细腻,生活气息浓,遣词造句准确传神。
80、愚人节:习作开头运用一句设问,引出了愚人节,语言亲切自然而又诙谐幽默。但是写我们被王老师“愚”的部分语言组织不流畅,“愚”得也有些牵强,而使习作失色。
81、儿童节:本文构思新颖,以诗歌的形式,把作者六一的愿望展现在了大家眼前,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和平的年代,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廉洁的社会,这样的心愿一定会在我们这代人身上实现,所以让我们关注儿童,关爱儿童吧。
82、教师节:本文采用了第二人称的写法,使得全文的情感基调具有很大的优势,对于塑造人物,表现中心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作者用具体的事例,充分表达了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本文情感真挚,思路清晰,读起来亲切自然,节奏明快。
83、教师节:这篇文章作者以新颖的格式,独特的构思以及诗一般的语言表达了对老师的赞颂。文中将“老师”比作“百合”、“星辰”和“灯火”,生动地写出了老师对我们所奉献的光和热,“蜡烛的精神”、“春蚕的行为”、“人梯的态度”以及“黄牛的品格”等,表达了作者对老师无私奉献的真诚赞美之情。
84、七夕节:这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通过喜欢七夕姐姐的文章,从而感受她的生活状况及思想,文章多次点题,直接表达“我喜欢”这一主题。文章语言富有诗意,娓娓道来,很有感染力。其中“问章”应为“文章”。
85、中秋节:本文最大的优点是小作者善用修辞,例如:“天空中出现了一轮皎洁的明月,像一个洁白无暇的大玉盘”不仅突出了月的特点,也表达出小作者对传统节日的喜爱之情。
86、清明节:这是一篇叙事文章,作者讲述了清明节为曾祖奶奶扫墓的经历。文章语言平淡,作者描述扫墓时,缺少必要的细节描写, 使得文章内容不够生动。但作者悲伤的心情,让读者还是能够体会到的。
87、万圣节:这篇文章写的是作者在万圣节前准备考试的事以及作者面对考试的心理,文章结构合理、叙事完整,不足之处在于文章中心主旨不突出,叙事不得力,文章条理性差。
88、春节:文中小作者记叙了自己家过年期间的事情,表达了作者过年欢乐的心情。本文行文采用总分的结构,条理分明,结构严谨;文章叙事完整内容充实,语言流畅简洁。如:“看到大家脸上写满了笑容,我也很高兴,要是每天都这样的话该多好呀!”
89、春节:这篇文章叙述了一个关于“年”的传说。文章语句通顺,结构完整,对传说的叙述详略得当,但文章缺乏文采,在叙述传说时小作者没有联系自身谈感受,使得文章过于空洞。
90、建军节:这篇文章“血写风流”,营造了一种充满了诗意与智性的氛围,使人不由得沉浸并参与到其中,去感受“正是为了使人民生活更甜蜜,自己才撇家舍业、血写风流”,语言细腻,主题明确,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91、植树节:这是一篇记叙文,作者叙述了自己和小伙伴们植树的事。 文章开头直接点出植树,开门见山,引出下文的叙述。不足之处:小作者对植树过程和步骤的叙述不够到位。
92、特写镜头别开生面,情趣盎然。全文充满童心童趣,读来倍感亲切。
93、文章能过清新有趣的语言,描写的事。字里行间,充满童年真童趣,欢声笑语不绝于耳,不失为一篇佳作。
94、详略得当,虚实相生,是本文的两大特色,内容更丰富更生动。
95、全文清新秀逸,亲切委婉,朴素而不落俗淘,值得借见。
96、全文语言生动准确,情节精彩曲折,仿佛将读者带进开心乐园,令人眉开眼笑。
97、一些精妙词语的使用,无形中为文章增添不少情趣。
98、文章清逸婉丽流畅连贯,尤其人物语言幽默风趣
99、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梦境一般。
100、文章线索明朗,主题突出,紧紧围绕进行。
101、涉世不深的少年走近复杂的社会,这本身就是一种睿智。文章语言平实而柔和,描写很随意,似乎引领着读者在心灵的原野上漫步。不足是议论略感缺乏棱角。要知道,精粹的议论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会使你的文章更加深刻。继续练笔,你会更出色!
102、本文文笔优美清新,富有一定的哲理性。文中写“我”在大海边散步,大海不仅给予“我”美的享受,还引起“我”的沉思和联想,可以说是大海给了我畅游的空间,“我”为大海注如入了生命,使大海成为一个具有高尚人格力量的“人”。本文读后给人以美感,引人深思。
103、文章开头与结尾时的诗化语言,充满想象与韵律之美,令人愿读爱读,不忍释手。
104、文章含蓄的结尾,既点题,又耐人寻味。
105、结尾处集中表达情感,既照应开头又总结全文。首尾连贯,一气呵成。
106、对细节传神的刻画,恰恰相反到好处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是本文的成功之处。
107、文章以为结尾,言简意赅,其味无穷。
108、文章语言清新活泼,描写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篇幅短精悍,值得一读。
109、本文内容生动丰富,语言新颖清爽,结构独特合理。
110、文章有详有略,言之有序,内容生动具体,不失为一篇佳作。
【传统节日作文评语】相关文章:
传统节日的作文11-04
[经典]传统节日的作文06-18
传统节日的作文02-07
传统节日作文06-29
传统节日作文06-13
传统节日作文范文03-23
中华传统节日作文11-12
【热】传统节日作文11-18
【热门】传统节日作文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