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食作文

时间:2024-12-23 16:45:10 雪桃 传统 我要投稿

传统美食作文(通用35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传统美食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传统美食作文(通用35篇)

  传统美食作文 1

  我们老家的主食是煎饼。

  奶奶每次做煎饼,先把水和面粉混在一起调成糊,用勺子舀上一勺放在烧热的铁罗上,然后赶紧用耙子把面糊均匀地摊开,在铁罗上薄薄的一层,远看像一轮十五的月亮。等到上面有气泡鼓起来的时候,好像煎饼在挣扎着要脱离滚烫的.铁罗,这时就可以取下煎饼啦。

  一般人可吃不动煎饼哦,嚼起来韧劲十足,会让你两腮发酸。告诉你一个吃煎饼的小秘诀,用煎饼包一些菜在里面,这样吃起来就容易多了,而且越吃越香。煎饼的吃法可多了,可以在做的时候就加个鸡蛋,鸡蛋煎饼黄灿灿,吃起来香喷喷的,我说那是奶奶的味道。还可以做成菜煎饼,先把菜馅准备好,把馅放在两张煎饼中间,正面煎煎反过来再煎煎,直到菜馅也熟了,切成两三段就可以慢慢享用啦。

  据说煎饼是诸葛亮发明的。诸葛亮刚开始辅佐刘备的时候,常常被曹操的大军追杀,一次被围困在山东临沂的沂河、涑河之间,做饭的锅灶也没了,将士们饥饿困乏,又不能做饭,诸葛亮便让伙夫用水和面粉调成糊,把铜罗放在火上,然后再把面糊倒在铜罗上面,用木棍将面糊摊平,煎出香喷喷的薄饼,将士们吃后士气大振,杀出重围,当地人也学用这个方法来做饼,但铜罗昂贵,而且容易开裂,人们便用铁制成罗状的煎饼烙。从此煎饼在沂蒙大地上流传至今。

  欢迎大家来我们家乡做客品尝煎饼哦!

  传统美食作文 2

  在中国这片富饶的土地上,中国人运用独特的地理环境,演绎出风味的美食,为中国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他们去发现,去创造,去品味,这就就是神奇的中国味。

  中国南高北低,而在中国的西南地区有着麻辣的美味。火锅就是一种麻和辣的兼和品,驱寒除湿也让它成为渔夫们的“补品”,如果要说起火锅的起源,那我们要追溯到富饶的四川去,那里世世代代的生长着一种叫花椒的佐料,花椒——学名:百里香,色艳肉厚,油重质佳,麻香味浓就是它的主要特点。味蕾和花椒的`碰撞产生的麻辣味道,给人带来冲向味觉巅峰的奇幻效果,它与辣椒在高温下释放芳香素,产生扑鼻的香,这就就是底料。在火锅中加入山珍海味,这才就是直正的美味。

  在距离四川约二千公里的地方————北京,一个古老的城市,就是明清两朝的首都,这里有悠久的文化气息,而最让人向往的就是北京的烤鸭,烤鸭————外香内嫩,首先用鲜鸭抹上秘制香料,放入烤炉中,烤熟透,沾上酱汁,就可以供人们享用了,北京虽说不就是什么美食之城,但是也有它独特风味。

  对于北京人来说美食就就是甜,对于四川人来说美食就就是辣,两者虽说不同,但是对美食而言,酸甜苦辣则就是一种追求美好的方式,不管东西南北不同的地理,不同的家,不同的味,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经历,但是我们都就是中国人,传奇的中国美味。

  传统美食作文 3

  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介绍的是一种中国传统美食——月饼。月饼从古代流传至今,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美食,如果你也喜欢吃,就来一起了解它吧!

  它的外皮有的非常油滑,有的是透明的,如五颜六色的水晶月饼。表面上还雕刻着许多精美、可爱的花纹,比如:像迷宫一样的图案、有的就像美丽的花朵、还有的是各种可爱的小动物。月饼的形状圆圆的,在夜晚抬头一看,就像天上皎洁的圆月。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从口味上有区分,就有:五仁、豆沙、芝麻、莲蓉......从产地上看,就有:京式、广式、苏式、台式、港式等等。

  令我最感兴趣的就是“月饼”这个名字的'由来。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杨贵妃边赏月边吃胡饼时,唐玄宗觉得“胡饼”这个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心潮澎湃,随口而出“月饼”,于是,“月饼”这个名词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来,直至今天。

  月饼除了看起来好 看,吃起来好吃,还对人们的身体非常有益。它除了可以软化血管防止动脉硬化,还可以提高人们的免疫力,所以说,月饼这种传统美食,既好吃,又有营养,是一种有益的美食,怪不得深受人们的喜爱。

  月饼是中国的传统美食,深受着人们的喜爱,是中秋节上必不可少的点心,希望月饼在中国可以继续的流传下去,使更多的人喜欢上这种又好吃又有营养的食物。

  传统美食作文 4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所以,全球各地的美食真是数不胜数——北京的烤鸭、山西刀削面。想起这一道道令人流连志返的美食,我的口水直流三千尺,都止不住,而今天,我就要介绍一下我们家乡的美食——月饼

  月饼是这儿的传统美食,它的形状像一个大圆盘。象征着合家团圆,反映了家人想要团聚的'美好愿望。月饼有很多种不同的口味:有酥脆可口的芝麻味,有香甜的西红柿味,有成中带点麻的椒生味,有甜而不腻的豆沙味。可以说是谁吃谁称赞,吃过还想吃。掉的碎渣,昆虫们都会抢着吃,说到这,我想,你们肯定都流口水了吧。

  中秋节吃月饼据说始于元代,朱元璋领导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约定在八月十五达一天起义,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递消息。因此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传开来,后来朱元璋终于把元朝推翻,成为明朝第一个皇帝。虽后满族占领中国,但人们仍旧庆祝这个节日。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会有拜月或祭月的习俗,有句名言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日饼的习俗,它便是——“小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后来人们把赏问和吃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月饼也成了节日礼品。

  在我心中,月饼是独一无二的美食。它是合家团圆的象征,它是推倒统治的证明,它是人们走亲不可替代的礼品。

  传统美食作文 5

  我国幅员辽阔,有很多地区,每个特色的特色也不一样,有服饰、美食和工艺品,而我要说的,就是我们汉族的传统美食——饺子和大锅菜。

  每逢过年期间,家家户户都要做着道过年必吃的美食,先发好面,再将发面做成一大根面,用刀剁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把每一块儿都用擀面杖做成饼状,将事先挑好的馅儿用筷子或勺子挖一下块儿放在面皮上,馅儿也分好多种,比如说;韭菜鸡蛋、猪肉大葱、牛肉大葱、韭菜肉的等等等等。将面皮的两边对折后用手指一点一点得掐好。这样一个就做好了,以此类推,将所有做好的都放在竹篦子上。当我们做的足够时,就把做好的饺子放进锅里。先将水倒进锅里,等水烧熟了以后,就将饺子放进锅中煮熟即食,味道美味。如果第一天没吃完第二天又嫌蒸的.不好吃,那就可以做煎饺,先将些油倒入锅中熟热,再将饺子放进锅里等见得外壳酥脆就可以吃了,味道也很美味。

  大锅菜也十分美味,通常在家里过会和赶集时吃。我们先将葱、姜、蒜等作料切好,再把五花肉切成片儿,豆腐切成块儿,素丸子和粉条准备好,海带丝切好。一切准备就绪后,用做大锅菜特质的大铁锅,放在灶台上,等水烧开后,将各种作料放进锅中,过会儿后,再将粉条和海带丝,放进锅里,最后将肉、豆腐还有素丸子放入锅中,等闻见香味儿、锅开始冒泡儿时,就可以吃了。

  怎么样,我们汉族的美食是否让你们垂涎三尺呢?

  传统美食作文 6

  我很喜欢吃粽子。妈妈说,这在几十年前是只有才能吃到的美食。可今天只要你想吃,随时随地都可以吃到。上海有一个很有名的粽子品牌“五芳斋”,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各种口味的粽子。

  我最爱吃的还是外婆亲手包的粽子。每年端午节前的几天,外婆会买来一大捆青绿色的箬竹叶,新鲜的竹叶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细细长长又柔又韧,像一条翠绿的棉布。把它打湿后里面裹上雪白的大米和糯米,中间放上一块肥瘦相间的红烧肉,再加一个金黄滚圆的咸蛋黄,然后把竹叶卷成一个三角锥形,用长长的白线绳扎紧。放在手掌里,透着一股说不出的俏皮可爱。接下来就是把包好的粽子一起放到蒸锅的屉奁上,用大火蒸煮很长的时间,虽然我几次都等得不耐烦了,可外婆说,要蒸得时间够长,才能让粽子达到最佳的口感。当外婆终于掀开锅盖的时候,在烟雾缭绕的'热气间,一股掺杂着竹叶味儿的清香扑鼻而来,我顿时觉得为了这一刻,再长的等待都是值得的。剥开烫手的粽叶,里面的米粒已经从雪白变成了棕色,趁热咬上一口,真是又黏又香!囫囵咽下去,就迫不及待地再来一口,这次一块大肉滑入我的口中,肥而不腻、入口即化,任谁吃了都会无比满足,这滋味真是幸福地冒泡!

  其实粽子还有很多口味,比如蜜枣粽、豆沙粽,都很美味!当然我还是最喜欢外婆包的鲜肉粽,那绝对是舌尖上的美好享受。

  传统美食作文 7

  切切菜,擀擀面,包包饺子,捣捣蒜;

  小元宝,放进锅,咕嘟咕嘟肚朝天;

  盛上盘,蘸上料,塞进嘴巴,吞下肚,暖暖和和过大年!

  新年的钟声马上就要响起了,这意味着我马上就能吃到饺子啦!因为妈妈说看着春晚包饺子是件特别美滋滋的事情,就这样我带着期待和憧憬等到了除夕晚上。

  我兴奋地跑到了厨房,看见爸爸正在剁肉沫,旁边的菜盆里已经有了切好的白菜,一看就知道要做我喜欢的'白菜猪肉饺子啦,爸爸把料都备好了,妈妈把调料放了进去,我赶紧撸袖子帮忙搅拌,马上要开始我的大工程啦……

  拿一张擀好了的面皮,挖一勺肉馅,放到面皮的中心,此刻像一个刚出生的小宝宝躺在妈妈的怀里,然后手指蘸上水在面皮的边沿涂一圈,使面皮有粘性,再将面皮对折粘起来,最后用力捏上一捏,一个胖乎乎半月型的小元宝就成型啦!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奋斗一口气包了50多个饺子,这下不用担心吃不过瘾了!

  妈妈将一个个小元宝扔下锅,掉进水里时还发出“扑通”的声音,像极了一只只小青蛙从荷叶上跳入水中,听着锅里咕嘟咕嘟地唱着歌,看着饺子在锅里欢快地跳着舞,这画面把我迷住了,很快,饺子就要出炉了!我的口水都快流到了地上,速度拿起筷子,夹起饺子,一口塞进嘴里,简直太美味啦!

  饺子寓意着团圆美满、平安如意,真得让人幸福感爆棚!

  传统美食作文 8

  南通濒江临海,三面环水,被称为鱼米之乡。我们这儿不仅水多,风俗习惯也多呢!

  大家都知道,端午节大家要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但是在南通,端午节还必须吃和菜(和方言贺)。和菜的材料很普通:粉皮、蛋皮、韭菜、瘦肉丝、绿豆芽,一般是五样,代表了端午的午(五)。这道菜荤素搭配,养胃爽口,营养丰富,是南通的特色菜。

  虽然这道菜看起来很普通,甚至于有的人觉得简单过头了,但它却有着南通的乡土气息。

  闻着和菜的`香味,我仿佛看到了韭菜在田野间生长,绿油油的,可爱极了;我好像还看到了绿豆芽在水中发芽,你挤挤我,我挨挨你,好不热闹;我似乎还看到了粉皮、蛋皮、瘦肉丝在锅中翻滚,我仿佛听到它们在说着:真好玩儿!真好玩儿!

  坐在桌前,迫不及待地塞一大口和菜入口,五种食材夹杂在一起,各种味道穿插成了独特的风味,让人觉得一口下去就把大半个食品展览会吃遍了。

  看到这儿,你是不是想立马就吃到和菜呢?如果你下次来南通,记得一定要来尝一尝和菜的味道呀!

  传统美食作文 9

  从周一开始,我们全班同学就可以期待本周的家长微课堂了,这次的主题是——老鼠糖球。

  一直等到了周五,终于让我们等到了活动的到来。做早操一回来,我们就发现教室里来了个做老鼠糖球的师傅。只见他皮肤黝黑,肌肉发达,一边操作,一边跟我们介绍:“老鼠糖球又叫水糖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接着,他把一大坨糖放在一根长长的木棍上,不停地来回拉,一开始有点像面条一样分层,到后来,颜色越来越浅,由黄色渐渐变成了白色了。

  然后,他把那坨糖从木棍上拿下来,放在一块大木板上摁平,把一大堆豆沙放在白色的糖上,像包饺子似的把豆沙裹了进去,再搓细。最后,把搓细的长条一小段一小段扯下来,扯下来的时候拖着条细丝般的小尾巴,那模样,活脱脱像一只只小老鼠。这就是老鼠糖球名称的由来了。

  接下来就是品尝的欢乐时光了。这个老鼠糖球可以有很多种馅心,如:芝麻,豆沙等。我都很爱吃。

  我十分喜欢这样的`活动,十分好玩。而且,可以让我们了解很多传统手艺。如今,很多传统手工艺都失传了,真是太可惜了。当然,“死灰复燃的”的也不少,比如“瓯乐”。所以,我很希望,那些濒临灭绝的老手艺,也能像瓯乐一样,重新发扬光大,毕竟,这些都是老祖宗们留给我们的遗产!

  传统美食作文 10

  中国的传统美食有很多很多,有饺子、汤圆、月饼、粽子……然而我最喜欢的传统美食是——饺子。

  我喜欢吃饺子,更喜欢包饺子。记得每年大年三十,还有冬至来临的时候,妈妈都会包很多饺子,那是我最开心的时刻。然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去年那次自己包饺子的经历。

  那是去年冬至的前一天晚上,妈妈说:“今天晚上我们一家人一起包饺子吧!”我听了妈妈的.话乐得一蹦三尺高,因为平常包饺子都没有我的份,心想第一次包饺子一定要表现积极一点。我迫不及待地拿起饺子皮,却不知从何下手。妈妈告诉我:“先拿一块饺子皮,然后把一勺肉馅裹进皮子里,注意初学都肉馅不要太多,再把饺子皮用水一点点捏起来。”我弄清包饺子的方法后,就开始包了,一个、两个、三个……我一口气包了好多个,看着自己包的饺子,有的像月亮,有的像香蕉、有的像小船,心中无比地高兴。妈妈看了还夸我包得好呢。准备下锅了,妈妈还特意把我包的饺子先放进锅里,一会儿水开了,看着自己包的饺子在锅里跳来跳去,馋得我直流口水,这时,我发现有两个饺子皮绽开了,我看了看妈妈,妈妈笑着告诉我这是饺子皮没粘好造成的。很快,香喷喷的饺子出锅了,我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饺子虽丑,可吃到肚子里比蜜还甜。

  中国传统美食——饺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包饺子。

  传统美食作文 11

  中国是拥有着许多历史的古国,在这个历史悠久的古国中,不仅独一无二的汉字举世闻名,而且美味可口的传统美食也闻名遐迩。

  今天,我向大家介绍一种传统美味小吃——老鼠糖球。老鼠糖球,又名水糖球,是慈溪有名的老手艺,最早是由师桥沈永丰南货店所创制,至今很难看到,也很难吃到。

  那么要用什么材料做老鼠糖球呢?它由麦芽糖、黑豆沙、松花和黄豆粉组成。虽然老鼠糖球只需要这四种材料,可制作过程并不简单。第一步:拉糖。很多人问需要拉多少时间的糖?其实它跟季节和糖的软硬有关系。还有一个小技巧,来回拉扯几个回合就要在糖块上沾点凉水,如果不沾凉水,糖块会黏在棍子上。第二步:把糖平摊,在一面撒上松花粉,在另一面放上馅,最后把它裹住,不要让馅露出来。第三步:在揉搓中慢慢变细,搓成大手指粗细时掐成小节式样,在扯断的.过程中也拉出了一条萌萌的“老鼠尾巴”。瞧,又好吃又好玩的老鼠糖球制作完成了。

  老老鼠糖球口味以口感香糯,甜而不腻,不沾牙齿为佳,经过我的介绍,大家是否对老鼠糖球垂涎三尺了呢?

  传统美食作文 12

  我最喜欢的美食,是家乡的美食,家乡的美食怎么吃都吃不腻,而到了外地,无论多么美味的食物,也吃不出家乡的味道,更加吃不习惯,我想这就是乡情吧。家乡的美食有很多,如西施豆腐、次坞打面、年糕粥、番薯片、粽子、马剑馒头、团圆饼……

  一直以来,我觉得美食中的极品就是西施豆腐,关于它还有一段历史故事。相传,乾隆皇帝游江南时,与宠臣来到诸暨,两人尽心游玩,信步来到一农家用餐,享用“西施豆腐”后,不禁击桌连声称妙,闻其菜名,好一个“西施豆腐”脱口而赞!西施豆腐因此名声大噪,流传至今。

  西施豆腐口感细腻,入口即化。上次我们一家人去喝喜酒。首先端上来的就是一碗西施豆腐,香气飘进我的鼻子里,我迫不及待地拿出碗盛了一勺,正当我的`嘴唇碰到碗边时,突然有人尖叫起来,“啊——-!”原来是我被烫到了,真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啊!

  其次我最爱吃的是家乡的次坞打面。关于它也有一段历史故事,据说当时朱元璋去诸暨,吃了次坞的打面,感觉甚是美妙,索性称其为“次坞打面”。昨天我和妈妈去吃面时,正好也是吃的次坞打面,那面条根根筋道,弹性十足,就像蹦蹦床一样。

  像这样的美食非常多,怎么也介绍不完,才刚刚想了一会儿,我就已经“口水直流三千尺了”,可见那美食的诱惑力有多大!

  传统美食作文 13

  我国有许多美食,饺子是我国人民喜爱的传统美食,我最喜欢吃饺子。

  周末,妈妈又给我做了我爱吃的饺子,只见她先将肉肥瘦均匀的剁成肉沫,放入盐、葱调料,将其搅拌均匀。再将肉馅包入买好的饺子皮,将包好的`饺子整齐排放在一起,看上去就像一个个金元宝一样。饺子的吃法分为两种,一种是沾着吃,一种是调汤吃,这种汤可以是骨头汤、鸭汤、鸡汤等,这汤对身体有益。我最喜欢调汤吃。妈妈烧开水后,将包好的饺子放入水中,煮饺子也是有技巧的,最少点三次水,当饺子快要煮好时,放入一些青菜,饺子煮好后将饺子和汤一起放入碗中,然后放入紫菜、榨菜、虾皮,再放上一些花椒粉、胡椒粉、盐、香菜、葱、辣子、味精、酱油醋这些调料。

  这天,妈妈煮了我爱吃的饺子,很快,妈妈就把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来,芳香四溢,整个屋子都弥漫着香味。一股香气直入我的口鼻,这些饺子如一个个白白嫩嫩的胖娃娃拥挤在一起,我抵挡不住这美味的诱惑,垂涎三尺,食欲大增,拿起筷子就吃,一口咬了下去,真是人间极品啊!口感饱满、皮薄馅嫩、色鲜味美、色味俱全,这是百吃不厌啊!我一点一点地品尝着美味的饺子,吃得津津有味,最后一扫而光。

  这种味道令我回味无穷、流连忘返。

  传统美食作文 14

  饺子是中国的传统美食。每逢过年过节,家家户户都要包饺子、吃饺子。

  关于饺子,还有一个传说呢!据说,女娲捏土造成人时,由于天寒地冻,黄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冻掉,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娲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黄土人的嘴里咬着,这样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的功绩,就包起饺子来,用面捏成耳朵的形状,内包有馅(线),用嘴咬着吃。

  这一天,妈妈跟我说:“我们今天包饺子吃。”我兴高采烈地说:“好啊!”

  之后,妈妈去超市买了三斤韭菜、一斤瘦肉和一些饺子皮。回家后,妈妈先把韭菜洗干净,然后把韭菜剁碎,接着剁瘦猪肉,最后调好料。

  开始包饺子了,我心里特别高兴。我首先拿起饺子皮,在饺子的旁边沾点水,然后把馅放在饺子的中间,最后再把饺皮捏成耳朵一样,一个饺子就包好了。就这样,我包了一个又一个。慢慢的,饺子就全包好了,我们看着这些包好的饺子,都迫不及待地想吃饺子了。

  妈妈把饺子拿去煮好了放在桌子上,我们飞快地跑到桌子旁边,拿了一个又一个饺子。就这样,我们开心地吃了起来,我们越吃越开心。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传统美食文化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传统美食作文 15

  前几天妈妈带我去公园,一进公园就看见树荫下面有一排小卖铺,有卖泥塑的,有卖玩具的,我跑上前转了一圈,结果一下子就被角落里卖糖画给吸引住了,我走上前去仔细观察糖画是怎么做的。

  只见一个老奶奶先把麦芽糖放到一个小锅里,再用小勺子在上面敲了敲,把麦芽糖融化。当糖稀化开时,用小勺子舀出一些糖稀,把小勺子放在一个板子上磕了几下,又转了两三圈,把勺子抬高微微一斜,糖稀变成很细很细的直线淌了下来,当糖稀滴到板子上的时候,那个老奶奶大圈小圈的转着一气呵成,不一会儿小兔子的身体就出来了。那个老奶奶又上下抖动着手中的'小勺子,突然奶奶猛地一提小勺子,把糖稀收了回来。太神奇了,只见一只活泼可爱的小兔子就出现在我眼前了。她又拿了一个圆柱形的小模具,在糖画上摁了一个兔子眼睛,小兔子就更传神了。然后奶奶又不急不慢的拿起一个小木棍,蘸了一点糖稀,再把木棍儿粘在糖画上。看到奶奶画了那么好看的画,真舍不得吃啊,可是我又很想尝尝它的味道,终于我忍不住咬了一小口!啊,好香、好甜、好脆……真的好美味,我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我发现糖画一点也都不腻,使我吃了一个还想再吃一个。

  这个糖画是谁发明的呢?回到家我上网查了资料。传说唐代大诗人陈子昂的家乡盛产黄糖,他的吃法和其他人不一样,他是用糖做成画,一边欣赏一边吃,后来陈子昂到长安做了官。有一次他做糖画被太子看到了,太子非常喜欢,就经常让陈子昂做,后来就慢慢的传开了。

  看来,这糖画不仅好吃,而且还有一个那么好听的故事,真是太有意思了!我真希望这样一个神奇的传统艺术能一直传承下去哦!

  传统美食作文 16

  你们听说过“老鼠糖球”吗?这可是一门将要失传的老手艺。如果你去过鸣鹤古镇,就一定见到过。周五,我们上了一节微课堂,由德和糖坊的褚师傅现场为我们做“老鼠糖球”。

  褚师傅先拉麦芽糖,麦芽糖的颜色越来越淡,等到没有粘性了,褚师傅把拉好的糖放在玉米粉上,用手搓成长条,用手捏一捏,用力一拉,麦芽糖拔出了一小条,好像老鼠的尾巴,这应该就是它名字的由来吧!

  一口咬下去,一股甘甜直往心里钻,太美味了!

  妈妈说,她小时候也吃过这个,她也认为很好吃,有一次她还停不下来了呢!

  老鼠糖球,又叫水糖球。盛麦芽糖的桶里,色泽金黄,空气里满是甜蜜的气味。虽然老鼠糖球在夏天很容易融化粘连,但是吃完以后舔舔手指的感觉却异常的`美好!

  上了这节课,我认为“老鼠糖球”在今后一定会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爸爸妈妈童年的味道,我也要尝一尝。

  传统美食作文 17

  在我的家乡博罗,糖环是家庭传统美食之一,也是家家户户必备的年货。犹记得小时候,临近春节的时候,村里几乎每户人家都会亲自做糖环,来招待客人。

  前不久,我们实践活动小组就采访了一位在中心市场开特产店的石坝阿姨。阿姨有着一双清澈透明的眼睛,身披浅橙色的围裙,戴着口罩,有着齐肩的.短发,给人一种干练的感觉。虽说戴着口罩,却掩盖不了阿姨热情好客的心。在这人来人往的繁忙的市场中,只见阿姨一会弯下腰,精挑细选油角、糖环等年货,一会又小步快走到收银处,忙着给顾客找零,又或是示意顾客微信扫码支付。尽管很忙,但阿姨始终保持笑意,用温柔的话语和顾客交谈,用心地为顾客挑选货品。

  到了中午时分,顾客渐渐少了,阿姨也欣然地和我们交谈起来了。我们进入阿姨店铺了,店铺的货架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小食年货,如糖角、糖环、蛋散、大笼粄等等。在和阿姨的交谈中,我们得知阿姨已经在中心市场经营多年了,一直经营着这家小食货店,也一直坚持手工制作小食。因为分量足,味道香,所以广受街坊邻居的好评。

  午后,细雨濛濛中夹着丝丝微风,正无忧无虑地向大地飘洒着,市场两边的商铺比早上少了许多嘈杂,只隐隐隐约约地几句讨价还价声。

  在我们将要离开的时候,阿姨兴致勃勃地给我们演示了做糖环的过程。只见糯米粉团在阿姨手中不停地揉捏着,捣鼓着,揉成了一个个小圈,最后竟形成了由一个个小圈圈形状组成的圆形糖环。待形状做好后,阿姨便用花生油涂抹在糖环的里里外外,只有这样,下油锅的时候,糖环才不会散。最后阿姨她又从桌旁舀起一勺糖浆,均匀地涂在糖环表面,如此一来,便可让本无味的糖环吃起来更加香脆可口。

  待一切准备就绪后,阿姨就将糖环一个个缓慢放进油锅里。刚下油锅炸的时候,糖环是沉底的,不一会儿就浮上来了,等糖环变色了,炸得金黄了,阿姨才不慌不乱地用竹夹子在油锅里翻着糖环。等到糖环都炸得金黄时候,阿姨于是眼疾手快地捞出糖环。不一会,一股油炸后香气便在空气中散发开了。望着眼前的这一切,我们都不由得赞叹阿姨娴熟的手法。

  最后阿姨还不忘打趣道,糖环大环扣小环,寓意一家人环环相扣,生生不息。

  在回去的路上,午后的雨渐渐停了,微风习习,市场又开始热闹起来了。随着时代的变迁,能做坚持手工制作小食年货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想到这,我们不禁对阿姨产生了钦佩之情。

  传统美食作文 18

  蕃薯丸是福清的传统美食之一,相传是解放前的一位官员厌倦了吃蕃薯和大米的日子,于是把管家叫来,对他下了一个命令:“如果在今天之内还是不能想出一个蕃薯和大米的新吃法,就把你解聘。”当时,正值冬至,管家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效仿汤圆的.做法,把蕃薯做成一层皮,里面包上瘦肉、香菜、海蛎、紫菜等食物。那个管员尝了以后,赞不绝口,于是这种方法一传十,十传百,流传至今,变成了我们福清人家喻户晓的传统美食之一——蕃薯丸。

  要是你想做出美味的蕃薯丸,就赶紧来拜我妈妈为师吧!先看看需要准备的材料吧:肥瘦适中的猪肉、香菜、紫菜、海蛎或者虾仁、蕃薯。首先把猪肉剁成肉泥,加上香菜和调味料搅拌均匀,再把一些紫菜洗净剁碎。接着把蕃薯蒸熟去皮捣成泥,再加上一些淀粉,不停地用双手使劲的和成团,中间要加一些开水(这是为了让面团变得更加松软,蕃薯丸的皮吃起来会更加有嚼劲)。皮和馅都准备好了,我们就要开始包了。先分一些面团,揉成球,用大拇指摁下去旋转,在中间“捅娄子”,然后依次放入肉馅、海蛎(或虾)、紫菜、肉馅,将面团封口,一个蕃薯丸就做成了。煮的时候需要分成两个锅,一个锅煮汤,一个锅煮蕃薯丸,这样煮出来的蕃薯丸,又美味又不粘锅。蕃薯丸汤里面可以加入香菜、花蛤、小米粉(材料不要太多,加花蛤是因为它的味道比较清淡,不会影响到汤汁和蕃薯丸的味道)。

  一碗热气腾腾的蕃薯丸出锅啦,闻一闻,馋得我垂涎三尺。一口咬下去,肉的香味、紫菜和海蛎的鲜味在我的嘴里游荡,蕃薯丸皮即有嚼劲又甜而不腻。我狼吞虎咽的吃了一个又一个,转眼间,碗里的蕃薯丸全跑进的肚子里了。

  传统美食作文 19

  春节是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之一,因为它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每年过年前妈妈都会带我到广州老西关做小义工,和社区内的长者一起制作传统贺年美食。今年我们制作的是“笑口枣”。

  1月31日早上,天寒地冻,妈妈带着我和妹妹来到了广州荔湾区逢源街日间托老服务中心,准备参加贺年食物的制作活动,社区的公公婆婆负责将笑口枣的原料弄好,卷成小球。我负责让小球粘上芝麻,摆好。阿姨义工就负责拿去油炸。分工明确,一个小时后,香喷喷、热辣辣的“笑口枣”就做好了。做好的.笑口枣像一个小圆球,外面沾满了芝麻,表面有一道裂口。妈妈说刚炸好太热气,不能吃,要等凉一下。趁这个时间我请教了社区的公公婆婆“笑口枣”的寓意。公公婆婆告诉我“笑口枣”是广州小吃中的油炸小吃品种,因其经油炸后上端裂开而得名,样子就像人在开口笑,吃笑口枣寓意着全家人开开心心,笑口常开。终于可以吃了,我拿一个塞入口中一咬,啊,香甜暄酥,十分可口,怪不得是广州人春节必备年货之一。

  制作的食物是送给社区贫困的长者,让他们也感受到春节的节日气氛。我喜欢参加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让我了解传统美食,也利于学习了传统的文化。

  传统美食作文 20

  第一步要先和面。这和面可大有讲究,要在面粉中加适量的水、糖、酵母、土鸡蛋、芝麻。加好之后,就需要用七八分力进行揉搓。接着用湿纱布把面团盖起来,等待两个小时左右。

  第二步是擀面、切面。将面擀成一张张厚度约3毫米的圆圆“大饼”,把大饼切成一个个手掌大的正方形!

  第三步就是翻花了。将切好的正方形沿对角线对折成三角形,然后沿着两条边开始由外而内切五、六刀,形成几个三角形,将靠右的边向左上翻,再将靠左的边向右上翻。这时,麦花就雏形初现了!

  终于闯到了最后一关——炸麦花。相比前面的步骤,这一步算是最简单的了。在自家的土灶里生好火,锅中热好菜籽油,轻轻放进做好的麦花,开炸喽!炸的过程中,要记住火不能太大,要不停地翻动麦花,让它们像一个个游泳健将似的在热油中自由泳,受热均匀,这样炸出来的麦花才是金灿灿的。

  炸完后,一个个金灿灿的、香喷喷的麦花就出锅喽!这些麦花如此之黄,如一块块金子;如此之亮,胜过打了蜡的水果。

  我刚拿起这麦花,就闻到一股香味,如同一只无形的手开始抚摸我的.鼻子,让我心满意足地微笑起来,情不自禁地张开了嘴巴,轻轻咬一口,“咔崩!”酥酥的,脆脆的,如一颗炸弹,炸响了攻占味蕾的节奏;慢慢嚼一嚼,鸡蛋的鲜,白糖的甜,芝麻的香,(小作者放慢品尝的动作,将麦花的滋味写得很具体。)让我不禁高歌起自创的《麦花大合唱》:“牙在嚼,嘴在叫,麦花在‘咔崩’,麦花在‘咔崩’,我的味蕾在舞蹈……”

  你要不要也来试试做麦花呢?诸暨欢迎你!麦花也欢迎你!

  传统美食作文 21

  就在今天中午,我姥姥给我做了我最喜欢吃的羊肉汤。你可别听这道菜名就用几种食材,就觉得它不好吃。它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可是费时费力呢!

  羊肉汤,听这个名字就知道它最主要的食材是羊肉,其次就是水、香菜、白萝卜和葱。

  首先,将白萝卜洗干净,浸泡在凉水中两个小时,然后切成小块。冷水下锅,焯水煮沸后捞出,接着重新烧一锅水,把羊肉放入锅中,倒入料酒,煮开后放入白萝卜,然后再用小火慢炖,出锅后撒上葱花和香菜。瞧瞧那些“小孩子们”在开心的“游泳池”里面玩耍呢!清澈的汤,是他们的泳池,纯白的`萝卜和葱花是小船,绿绿的香菜是一条条小鱼。一片片羊肉是一艘艘艘潜水艇……看着就让我垂涎欲滴。

  我尝了一口,全身充满了劲儿,嘴里含着那股浓汤,有肉的香味又有葱花的香味。让我回味无穷,这可真是一道美味的菜!

  传统美食作文 22

  喜爱美食,是生活的一件乐事。今天,就让我们来聊一聊古城西安的传统美食。

  羊肉泡馍又称羊羹,早在先前,苏东坡就曾赞誉“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足以见其美味。羊肉泡馍即将白馍撕成小块,放在肉汤中浸泡,待其吸收羊汤的精华后,连汤带馍一并吃下,肉烂汤浓,香醇味美,粘绵韧滑,吃完后余香满口。《宋书》曾记载,南北朝时,毛修之因向宋武帝献上牛羊羹这一绝品,武帝竟封他为太宫史,后又升为尚书光禄大夫,这牛羊羹一菜功不可没,实为绝味。

  西安刀削面不仅讲究味道,更讲究技巧。且看那大厨,在削面时左手托住揉好的面团,右手持刀,不仅手腕要灵,且出刀要平,只听“嚓、嚓、嚓”几声,削出的面像密集的`短箭一样射入锅中。锅中汤滚面翻,有经验的大厨凭经验便撒上了菜。在面条上浇一勺香飘四溢的浓汤,撒一把青翠欲滴的香菜,放几片薄厚适中的牛肉,泼一层香辣诱人的辣酱,光看一眼,便垂涎欲滴。用筷子挑上一筷,只见到面条中厚边薄,棱锋分明,似春天的柳叶,又恰是牡丹的花边。每一片都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细看,却又有着些许不同,如同一件件艺术品,无法复制,特点鲜明,放入口中,软而不烂,口感极佳,反映出了大厨精湛的厨艺和一丝不苟的精神。

  还有那打动无数食客的精品美食——肉夹馍。馍外观焦黄,条纹清晰,内部呈层状,饼体发胀,皮酥里嫩,馍中的腊肉色泽红润,气味芬芳,肉质软糯。

  人们品尝西安美食,不仅可以享受色香味所带来的独特体验,还能了解、品味沉淀在美食中的文化和民俗……

  传统美食作文 23

  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们都有着独特的饮食文化。我的家乡也是如此,我的家乡是云南省历史文化名镇之一的宝丰古镇。宝丰历史悠久、地灵人杰,历史上曾是产盐的富庶之地,繁荣的历史文化造就了宝丰独特的饮食文化。

  到宝丰一定不能不品尝各种美食。豆腐肠、酥肉、油粉、卷粉、驴打滚、饵块……不胜枚举,走在小吃一条街上,不但能大饱眼福更能大饱口福。

  每年冬季绝对是我等吃货的狂欢节,因为又到杀年猪的时节。各家各户猪圈里的大肥猪早就养得白白胖胖。一大早我家就聚集起许多亲朋好友,爸爸早早烧好一大锅开水等着杀猪呢。大人们把大肥猪从圈里拉到案板上,三下五除二,大肥猪已被切割开来。前腿、后退、内脏、五花、里脊都一一分开放在一处。后腿会拿来腌制火腿,前腿肉会拿来灌制香肠。猪大肠也不会弃之不用,很快就会变成宝丰最有名气的美食——豆腐肠。

  豆腐肠顾名思义就是用豆腐灌制的肠子,其主要原料有豆腐、猪血、肥膘肉等。先把猪大肠清洗干净,泡在清水中备用。豆腐捏碎,肥膘肉切成细条,倒上猪血,加入草果面、火硝、白酒、盐等调料用力搅拌,这可绝对是个体力活,几十斤豆腐加上十多斤肥膘肉这么用力揉啊揉,跟和面似的,阿姨们的额头都渗出汗珠了,可她们的脸上却看不到疲倦,想来是憧憬着十多天后美味的诞生吧。

  接下来就是灌肠子的浩大工程了,五六个妇女铺开一张宽大的塑料布,支上灌肠机就开始灌豆腐肠。她们一个负责往机器料口里加拌好的豆腐,一个负责把猪大肠穿在机器的出料口上,一个大力士负责压机器的'杠杆,其他人有的用针戳肠子放气、有的用抹布把肠子清理干净、还有得把细麻绳剪成段……好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很快一根红润饱满的大肠就灌好了,接下来把它绑在椽子上,挂在一个阴凉通风的地方,把美味交给时间,十几天后才可以享用。

  经过十天半月的等待,享用美味的时刻到了。切下一段豆腐肠在锅里煮上四五十分钟,切成薄片,外表乌黑的豆腐肠内里竟是粉嫩的红色,何其诱人。夹一片放入口中,豆腐的鲜嫩、猪油的肥美伴着各种佐料的味道让人食欲大增。豆腐肠还可以炒着吃、用来烧烤也不错,切成丁还可以做面条的哨子汤……

  我的家乡的豆腐肠的确不错吧,有空你一定要来尝尝。

  传统美食作文 24

  在龙城的大街小巷,烘糕可是无人不晓,烘糕是湘乡的特产之一。至今已经有近200年的历史了,新的千年到来,几百年积累的烘糕加工技艺面临着失传,这次四年级的小记者们将一同去探访“张师傅食品厂”了解传统工艺,同时也走进烘糕背后的文化。

  制作烘糕,要先把大米粉碎,再把粉碎后的大米加入其他原料进行搅拌,放入模具打压后,用切割机把它们切成一块块的烘糕模型,最后把一块块没熟的烘糕放到传送带上,传送带经过三到四百度的高温,最后把香喷喷的烘糕带出了“大炉”。

  我们小记者听着制作师傅的`解说,看着香喷喷的烘糕,垂涎欲滴。师傅要我们尝尝红包的味道,我们哪里还客气呢?烘糕入口,酥酥脆脆,香甜可口,让人难以忘怀。

  参观完烘糕的制作,小记者们还带着好客的张师傅送给我们的一盒盒烘糕,依依不舍的返回了学校。

  传统美食作文 25

  馒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而花卷是艺术化的馒头,因其卷裹如花蕾而得名。花卷种类很多,如糖花卷、咸花卷、芝麻花卷等。但我们这里“最流行”的却是葱油咸花卷。这么好的“吃货”不会做怎么能行呢?一大早我就开始央求,决定学做这家喻户晓的“葱油咸花卷”。

  妈妈告诉我,做好花卷的秘诀是:“发、揉、擀、抹、撒、卷、切、蒸。”

  “发”就是发面,加了发酵粉后的小面团,原本只占了面盆一点点地方,两个小时以后,就涨大到了整个面盆!好神奇!“揉”就是揉面啦!“揉面还不简单!倒点面粉,加点水,然后揉一会儿,不就好了吗!”我撇了撇嘴。可实际情况却和我想得不一样。刚开始揉,面团就像蛛丝一样粘在了我的手上,甩都甩不掉!我急地大喊起来:“这可怎么办啊?”妈妈走过来,在我手上撒了些干面粉,左搓搓,右揉揉,不一会儿,粘在我手上的面都像一条条小虫子一样滚落在面盆里了,随着“小虫子”的'增多,我的手就不粘了。妈妈说:“使劲揉,面越揉越劲道,等面光溜溜的,也就揉好啦!”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面终于揉好了。我拿起擀面杖,不急不躁地把面团擀成了一张大面饼。接下来就是我最喜欢的“抹”油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勺子,舀了一大勺油倒在面饼上。左抹抹,右抹抹,整个面饼不一会儿就被我均匀地涂上了一层滑滑的油。“别忘了放盐哦!”妈妈在客厅里喊到。盐可不像油那么听话,在我的手和面饼间滚来滚去,像无数个沙粒一样在刺我的手,抬起手一看,手心都红彤彤的了。

  我抓起一把葱花,像天女散花一样,撒在面饼上,再小心翼翼地把面饼卷起来,卷成一个圆筒状,再切成了一个个长约5厘米的小花卷。大功告成,马上喊来外婆,把花卷放进了蒸锅里。我看着蒸汽冒上来,流着口水在等待着……

  20分钟后,花卷终于出炉了,它们鼓鼓的,一层一层就像花蕾一样。我小心地拿起一个,顾不得烫,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咸咸的,香香的,还有一股幸福的味道!

  传统美食作文 26

  我国的传统美食有很多,比如粽子、饺子、无毒饼……我最喜欢的要数粽子了。

  屈原投江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常把食物扔进江里,给屈原吃,但是每次都别江里的鱼吃掉,所以人们把竹叶晒干,再把饭团包进去,用绳子捆紧,最后扔进江里。鱼儿们看见这尖尖的东西,都不敢靠近,这就是粽子的由来。

  每年端午节早上,我都会跟着奶奶包粽子,首先我把竹叶卷成锥形,再把准备好的'糯米放进一半,接着放入我最喜欢的豆沙馅,再放一勺糯米拍平,然后,用多余的竹叶封住口,用草绳捆紧。最后,放入锅中。不一会儿,就香味扑鼻,馋得我直流口水。

  奶奶把一个个粽子端出来,就像一个个锥形的小娃娃,看上去很美味。我赶紧把草绳解开,尝了一口,豆沙的香味顿时充满了整个口腔,自己包的粽子比蜜还甜啊!

  我喜欢粽子,它象征着伟大的爱国精神!

  传统美食作文 27

  端午节要到了,我打算让妈妈教我包粽子,因为我喜欢吃粽子。

  妈妈爽快的答应了,说:“包粽子不能着急,要先把材料备好。糯米、粽叶泡好,把肉料调好味,还要准备线绳”。准备工作做好了,我们要开始包粽子啦!

  只见妈妈把两片粽叶卷成三角形,又把泡好的米装进去,再放上调好味的肉,然后把粽叶用力卷起来,用线绳把粽子来个五花大绑,粽子就好了。

  我也学着包了起来,可是怎么包也包不住,米都掉了出来了,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包了一个。我包第一个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包的好丑啊!我再包的时候比原来的好多了,也不知行不行?不管怎么说,这也是我自己的劳动成果。

  粽子煮好了,妈妈让我尝一尝,我吃了一个,不够,接着吃了两三个。太好吃了,香甜的粽子让我停下来,吃的好饱呀!我真是太开心了。我呀!真是一只贪吃的猫啊!

  今天又来到了一年一度的粽子节。

  听说这也是屈原去世的.一天。不过我和妈妈买了一些材料,也是应有尽有。有鸭蛋,有板栗,还有自己弄的红糖。鸭蛋去清,板栗去皮红糖啥也不用干,就好像把他们扒了一层皮,材料弄完了。

  接着去找一些洗好的糯米,白白的像一颗颗白宝石,不过不会发光,还没做口水就流一地,要不怎么能被称上大馋猫呢?开包!充满信心,叶子奶奶早就给我们买了,有老人在干啥都快。妈妈先围着转了一圈,形成三角形的小孔,像一个小提篓子,再把上面的叶子往下一冲给它扎进去,然后把线给它绑住就行了。我也找了一个,像妈妈一样把它弄起来,手滑了一下,完了完了!手就像搽了润滑油一样。居然掉了,气得我不行了,我不服气,再来一个!看着很简单,做起来就难多了。

  接着,再包一个,终于成功了,心里像飞起来的小燕子太开心了!我包的粽子像一个三角小宝塔

  终于包完了,把它们一个一个的放入锅中,开蒸香味扑鼻而来,馋的我口水流满地一样。

  我们开吃了,一个比一个香,太太好吃了!

  传统美食作文 28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我目不转睛地看着奶奶包粽子的样子,不知怎么回事,我的手也情不自禁地痒起来,也想包粽子。经过奶奶的同意,我开始了“包粽子行动”!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包起粽子。一开始以为这是一件易如反掌的事,可麻烦来了;由于我包粽子的时候放太多糯米,一扎线,糯米从上头冒了出来,唉,第一个粽子以失败告终。

  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并不灰心,又再次拿起箬叶重新包起来。这次,奶奶教给我一些要领。这次真是上帝保佑,终于包好一个粽子,可是跟奶奶比起来,Mygod!真是天壤之别呀!奶奶包的粽子像一个精神十分的大人,而我包的粽子跟一个无精打采的小学生一样。可怜,第二个粽子又以失败告终。我挺了挺身子,还是不灰心,我拿起箬叶,把它弯成一个圆锥型,然后往里面装适量的糯米,再压结实,把箬叶往下一盖,正好遮住里面的糯米,最后用线扎紧。就这样,一个粽子包好了。我照着这种方法,一连包了好几个,终于掌握了要一点,包起来不容易破,要好包一些。”原来是为了包粽子的时候好包,我还以为是要用熟的粽叶呢。我又帮妈妈拿来了绑粽叶的勒草,就开始包粽子了。

  妈妈先把四、五片粽叶稍稍重叠平放在一起,然后再把它拿在手里,卷成圆锥状,再向里边放上准备好的糯米、大枣和花生米,再用余下的粽叶把口封住,一个三角形的粽子就出来了。然后,还要用勒草把粽子紧紧地绑住,如果绑不紧,放在锅里煮的时候米就会溢出来的`。

  我看妈妈包得挺简单的,就迫不及待[注:近:紧急。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地自己动起手来。谁知,看和做不是一回事,不是粽叶没有叠好,就是装的米多了包不上口。这才知道,看花容易绣花难,我连忙虚心地向妈妈请教起来。经过了妈妈的悉心指导,我终于学会了包粽子。

  看着我包的那几个奇形怪状[注:不同一般的,奇奇怪怪的形状。]的粽子,我和妈妈都大笑起来。但是我的心里挺高兴的,因为这是我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它的味道一定是很鲜美的。

  今天上午,我和范奕均一起在家里学包粽子,之前的准备是;一碗调好料的糯米,一些粽叶,兰草和调好料的肉。

  妈妈拿起两张粽叶把叶子圈起来变成一个漏斗形,但一个小洞也不能有,接着把糯米装进去,把肉埋进米里,再把口封住,最后用兰草把它紧紧地绑好就ok了。

  我看了以后已经急不可待[注:急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怀急切或形势紧迫。]了,立刻抽出两片叶子要圈起来,可我左圈右圈都圈不起来,只好让妈妈帮助我圈,我把一大勺的糯米倒进去,挑了一块大大的瘦肉放进去,在我要封口时“沙——”“啊哟!我的粽子”我大叫一声米全撒了,妈妈见了直摇头,连声说不行,妈妈把着我的手轻轻的包粽子妈妈说“好了”,现在我该看一看范奕均包的粽子了,哈!她包的可不是粽子而是肉包子——只有肉没有糯米(她超爱吃肉)。妈妈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高压锅了煮,不一会儿熟了,我们吃了好几个,味道太好了。

  我以后要多练习包粽子,你会包粽子吗?

  传统美食作文 29

  我在广州生活了这么多年,却连广府的传统美食——双皮奶都没吃过。于是这次,我准备自己做双皮奶。

  经过我的查阅,成功了解到了双皮奶的做法和材料,分别是,一袋纯牛奶,白砂糖和两个鸡蛋。这些材料都准备好了,接下来的事,可就麻烦了。首先要把纯牛奶加热,然后,再让加热好的牛奶,自然地凉下去,表面就会浮出一层奶皮了。

  过了一会儿,加热好的牛奶表面竟然真的浮出了一层奶皮!

  接着,我把蛋放下去,颜色立刻就变得雪白雪白了,犹如白色的雪花。之后,我将蛋清牛奶和装有双皮奶的碗倒在了一起。

  我把碗轻轻放在了锅里,把火调到了小火候,就这样炖啊炖,炖啊炖,我也目不转睛地等待。不知不觉中,一股奶香飘到了我的.鼻子当中,好香啊!我不由得赞叹道。打开锅盖时,正宗传统的双皮奶就做好了,颜色犹如鹅的羽毛一样白。

  我小心翼翼地挖了一小勺,塞入了自己的嘴中,哇!好美味啊,甜而不腻,入口即化,清淡而又美味。

  传统美食作文 30

  油馓子?什么玩意儿?听起来一定很陌生吧!走,今天大家就跟着“寻找家乡传统美食小队”去亲自动手去了解油馓子的制作过程。

  一路上,郁郁葱葱的树林,清新的空气,错落有致的小桥流水人家,在班主任徐小娣老师的带领下,经过驱车50分钟,我和我的小伙伴迫不及待的奔向事先约定的活动地点,富阳新登湘溪村洪宇琪队员的外婆家。

  刚进小院,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奶奶迎面走来,经过洪宇琪同学的介绍得知,她就是今天制作油馓子的主角外婆。此时洪宇琪的妈妈已经在厨房为我们准备材料了!

  不容迟疑,小伙伴们赶紧换好衣服戴上帽子,围着外婆生怕错过了制作过程中的细节。只见外婆拿出了20个鸡蛋,5斤面粉一起倒入盆中不停的搅拌,撒上一些白糖,中间不时还添加些料酒,经过询问得知,加料酒有助于面团的发酵,炸出来的油馓子外形能更加饱满口感更加膨松,这可是秘方哦!正所谓姜还是老的辣,高手在民间,外婆虽说上了年纪,但是“和面”的技术和力道是我们远远不可及的。

  闻着散发出鸡蛋和麦粉清香的面团,在外婆的指挥下大家赶紧把面团分成一个个跟拳头大小的球状,此时外婆拿出擀面杖不停的擀面不一会,一张又薄又圆黄橙橙的`面皮就呈现在我们面前。小伙伴们纷纷拿起面团擀起来,“怎么回事情,我的面团粘住了擀面杖”,“我的面团怎么擀不薄”,“我的面团怎么擀不圆”,“哈哈哈哈哈”笑声此起彼伏。接下来外婆把面皮切成行间距大约是2.5厘米的平行四边形面皮在中间切个孔,面皮的一头穿过孔一拉一扯中一个两头尖尖中间一个漂亮的麻花状的菱形油馓子就初步成型了。看的我们是眼花缭乱,目瞪眼呆。在外婆的亲自指导下,我们亲手完成了一个个油馓子,虽说做的毛手毛脚,形态各异,但是我们还是得到了外婆的充分肯定。

  随着一阵阵“滋,滋,滋”的响声油馓子在沸腾的油锅里不断的翻腾,颜色慢慢变成金黄色。夹带着浓浓的菜油味道,漂亮的外形,清脆可口的油馓子出锅了。小伙伴们吃着自己亲自制作的油馓子心里乐开了花。

  传统美食作文 31

  今天是星期六,妈妈带我去吃饺子,这可是传统美食哦!

  饺子原名“娇耳”,相传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那年,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后,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它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他心里非常难受,决心救治他们。他命令弟子用羊肉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后来,人们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子”。

  我们来到一家店,那里可多美食了,我点了最爱吃的饺子,没多久厨师就做好端上来了。看到香喷喷的饺子,我的口水都快掉下来了。我迫不及待地夹了一个,使劲往嘴里塞,一个饺子一口就吞了下去,哎呀!好烫啊,嘴巴都烫红了,妈妈一边叫我慢点吃一边给我拿水喝。我后面就慢慢地小口吃,饺子慢慢凉了,我又开始狼吞虎咽了。真好吃!

  我发现这里的饺子真奇怪,上面是尖尖的,下面是圆圆的,长得像包子似的。我就多点了一份,越吃越多,吃得肚子都要爆炸了还是停不下来。(妈妈说:“就算饺子太好吃,也不能吃撑了,否则,会生病的。”

  饺子真好吃,我以后还要来这里吃。

  传统美食作文 32

  “卖汤圆,卖汤圆,小二哥的汤圆圆又圆……”元宵佳节,电视机里那欢快的童谣一下就激起我吃汤圆的欲望。我向来是喜食糯米类美食的,尤其是对“咸肉汤圆”这道传统美食情有独钟!

  于是我轻轻地挨到妈妈身上,手指了指电视,正在看电视的妈妈嘴角一扬,“小馋鬼想吃汤圆了吧?我这就去给你做!”

  妈妈把一袋糯米粉与一袋面粉放在灶台上,我欣喜不已,“妈妈,这次我来和面,我跟外婆学过,技艺高超着呢!”妈妈半信半疑地点了点头,退出了厨房。

  嘁,不就是和面吗?我熟练地拿起盆,按照说明书上的比例倒入面粉与糯米粉,然后倒入凉开水。面粉与水混合在一起,让我感到新奇,我那小小的手掌在装满糊的盆里来回搅拌,这不挺简单的嘛!可是我越来越发觉不对劲儿,怎么变成糊啦?终于,站在厨房门口看着我“练功”的妈妈忍不住发笑出了声,“儿子啊,和面哪有那么简单、轻松的?还是我来吧!”妈妈一边说,一边卷着衣袖。

  “水放多了自然会变成糊啦!要是粘手粘得厉害就放面粉,要是不黏手就放糯米粉。”妈妈摸了摸面糊,倒了点糯米粉,然后用那她有力又带着些许老茧的手,先把盆边的面糊往中间一收,再一揉,重复了几次后,新加的糯米粉就都和面糊融为一体了。妈妈还在继续揉啊揉,每揉一下,都要垫起脚跟,身体前倾,似乎把将整个身体的力量都压在手上。不一会儿,妈妈的额头上就挂满了珍珠,看得我心里酸酸的。

  “我来!我来!我已经学会了,你快休息去!”我抢过妈妈手中的面团,学着妈妈的样子揉搓起来。妈妈笑眯眯地点点头,往一边让开。终于揉好了面团,我又熟练地把它们搓成一个个小汤圆。

  这时妈妈已经用鸡肉、香菇、虾仁等材料熬制好了一锅汤底,我小心翼翼地把一个个圆滚滚的'汤圆溜进锅里,看它们在金黄的汤水里翻滚、浮沉,最后全都飘在汤面上,再撒上点葱花,一锅香气喷鼻的咸肉汤圆就出锅啦!

  “吃汤圆咯……”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边,爷爷奶奶端着汤圆笑咧了嘴,爸爸妈妈舀起一颗汤圆,尝一口,点点头说“不错!”弟弟妹妹早已将自己碗里的吃个精光,又看着锅里了!我赶忙手忙脚乱地也给自己舀上一碗!一家人的笑声随着汤圆的香气飘得远远的……

  传统美食作文 33

  我们老家的主食是煎饼。

  奶奶每次做煎饼,先把水和面粉混在一起调成糊,用勺子舀上一勺放在烧热的铁罗上,然后赶紧用耙子把面糊均匀地摊开,在铁罗上薄薄的一层,远看像一轮十五的月亮。等到上面有气泡鼓起来的时候,好像煎饼在挣扎着要脱离滚烫的铁罗,这时就可以取下煎饼啦。

  一般人可吃不动煎饼哦,嚼起来韧劲十足,会让你两腮发酸。告诉你一个吃煎饼的小秘诀,用煎饼包一些菜在里面,这样吃起来就容易多了,而且越吃越香。煎饼的吃法可多了,可以在做的.时候就加个鸡蛋,鸡蛋煎饼黄灿灿,吃起来香喷喷的,我说那是奶奶的味道。还可以做成菜煎饼,先把菜馅准备好,把馅放在两张煎饼中间,正面煎煎反过来再煎煎,直到菜馅也熟了,切成两三段就可以慢慢享用啦。

  据说煎饼是诸葛亮发明的。诸葛亮刚开始辅佐刘备的时候,常常被曹操的大军追杀,一次被围困在山东临沂的沂河、涑河之间,做饭的锅灶也没了,将士们饥饿困乏,又不能做饭,诸葛亮便让伙夫用水和面粉调成糊,把铜罗放在火上,然后再把面糊倒在铜罗上面,用木棍将面糊摊平,煎出香喷喷的薄饼,将士们吃后士气大振,杀出重围,当地人也学用这个方法来做饼,但铜罗昂贵,而且容易开裂,人们便用铁制成罗状的煎饼烙。从此煎饼在沂蒙大地上流传至今。

  欢迎大家来我们家乡做客品尝煎饼哦!

  传统美食作文 34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很赞同。因为我就是一个十足的小吃货,今天,我要带大家领略一种美食——小笼包!

  小笼包可谓是色、香、味俱全。它们一个个白生生的,就像一个个刚出生的小孩子。呈半透明状,晶莹剔透,里面的肉馅就像是岩石一样的褐色。小笼包的形状是一个椎体,很像一座迷你版的工厂,上面凹凸不平的地方便是排气的烟囱,而滚动的汁水则像正在运行的机器,制造出"我很香"产品。我被小笼包的'香味迷得如痴如醉,口水直流三千尺。

  吃小笼包还有一个口决呢“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我忍不住了,抓起一个小笼包就狼吞虎咽。这时,一股极烫的汤把我的舌头都烫麻了,我顿时呼呼大叫,一口将小笼包吞了出来,张大嘴巴、大口喘气、看来小笼包还没有被我驯服。还带着野性、我只好温柔地对待它、我又拿起一个、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轻轻地在小笼包上方开了小口子、并将里面的汤吸吮干净、顿时、一股鲜而咸的汁跳芭蕾舞、慢慢地从喉咙中流进胃里、整个人?间充满了能量、让人回味无穷。这个小笼包的精华就是汤汁啊!最后、我在犹意未尽时、将整个小笼包吞了下去、皮的嚼劲十足和肉的香嫰,让我把其它的一切都抛至脑后、满手满嘴沾满油都全然不知。小笼包的美味使我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这样的"山珍海味"可一定要珍惜。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尝?

  传统美食作文 35

  9月初9就是重阳节,眼看重阳节就快到了。大伙儿都在大街上卖着重阳糕,于是,我也做了起来,来感受一下做重阳糕的乐趣。

  星期六上午,我把荷叶剪成圆形,和四个碗那么大,准备了一些工具,如:红绿丝、芝麻、瓜子、豆沙……最后准备了铁片和碗。

  我先把碗拿出来,然后在里面放上3分之一的面粉,把豆沙也放3分之一,然后再搅拌均匀,再把剩下来的3分之一的面粉倒上去。这时,我们一定要注意,一定要把面粉吧豆沙盖住。用尺子将它刮平,再用手在上面按按,以免裂开。好了之后,我们把差不多大的'荷叶放在上面,把铁片盖在上面。我们还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重阳糕翻身一百八十度,轻轻地慢慢地把碗拿开,这是,我们会发现重阳糕的已经成形了,我在糕上撒了点芝麻、瓜子,再把葡萄干一颗一颗的放上去,最后,我们再把红丝和绿死放上去,我们的重阳糕就完成了。

  我反复的做了6个重阳糕,放在蒸笼里,我让爷爷蒸了一个多小时,香喷喷的重阳糕就出炉了, 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品尝一下我的杰作。

  味道不错,挺好吃的,我觉得做重阳糕真是太有趣了。真想再做。

  大家听了我的介绍,是不是也想做重阳糕啊,如果自己做成功了的话,顿时,自己的心里会非常高兴的。

  还等什么?行动起来吧!

【传统美食作文】相关文章:

传统美食作文05-31

传统美食作文[精选]07-25

传统美食作文通用10-07

传统美食饺子作文03-30

传统美食作文【实用】07-28

介绍传统美食的作文07-05

【优】传统美食作文07-27

(热)传统美食作文07-27

做传统美食的作文07-18

传统美食作文【集合】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