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作文

时间:2022-09-26 20:05:49 传统 我要投稿

【精选】中华传统作文汇总9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华传统作文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选】中华传统作文汇总9篇

中华传统作文 篇1

  五千年的沧海,五千年的桑田,那亘古不变的传统,冲刷着岁月,洗礼着风尘,璀璨着世界,演绎着兴衰。它积淀着永垂不朽的诗篇,传播着那源远流长的文化。它就是——中华传统美德。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融四岁,能让梨。”就好比当你与家人共享一盘肉时,是你自己全部独吞,还是先让大家尝了后,再去尝。有人会说:“父母自己说不喜欢吃。”是吗?是啊,父母总会在有好东西吃的时候,全部让给你,自己搪塞着说:“吃过了或是不爱吃。”那你又怎么可以把父母的爱当做理所当然!你可曾想过要回报他们?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不懂“孝”的人有怎能成就大事?“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你做到了吗?或许现在的父母不需要你如此,但你的一句问候,亦是对他们最好的药。

  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黄香非常悲伤。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那时,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确实很难入睡。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就冰凉冰凉的了。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想到这里,小黄香心里很不安。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而我们呢?躲进被窝时,被窝中早已有了父母弄好的暖水袋,温暖瞬间传遍全身,但这时,又有多少人会想起这是父母的一份心。

  上星期是母亲节,我端着水盆从浴室出来,打开房门:“妈妈!”我小心翼翼地走进去:“洗脚”。脱下鞋子,原以为的所有自以为是没了。妈妈的脚是粗糙的,还有着一两个茧。浸入水中,我挽起袖子,小心地为妈妈擦拭,生怕弄疼了她。抬头看看,妈妈正盯着我看,眼里泛着点点泪花,但不愿流出。我擦着的那双脚,是母亲的脚,是最美的脚,我的心中像是浇了蜜一般,甜滋滋的……

  擦到脚心,我碰到了那一道伤痕……

  那次,妈妈在床上叠被子,我在一旁玩弹珠,一不小心,弹珠弹到了玻璃杯,“啪”一声,玻璃杯碎了。我走过去,想从玻璃碎片中捡出弹珠,妈妈见了,想阻止我,可一不小心,碎片扎进了她的脚心,血无情地涌了出来……

  “妈妈!”“嗯?”“我……我爱你!”“滴答”妈妈的眼泪终于滴了下来,这句话在我心中憋了好久好久,今天终于可以释怀了。在明亮的灯光下,我和妈妈拥抱在一起……妈妈很少在家,都是和爸爸去外地工作,这是少有的看到妈妈流泪。

  人们都说,人活在这个世上有两大事,一是行善,而是尽孝。我虽不是什么慈善家,但我有义务要好好孝敬父母。

  中华传统美德还包括了“忠、诚、信、礼、义、廉、耻”忠——尽己报国的责任;诚——求真务实的品质;信——立身兴业的基点;礼——人际文明的规范;义——人间正道的向导;廉——清白正气的根基;耻——人之为人的底线。

  对于当今社会上的人来说,一个人的素质与修养无疑是最最重要的。那么,“忠、孝、诚、信、礼、义、廉、耻”八个方面便可以看出你做人的方式。

  中华的传统美德,如一杯酒酿,美在心里,令人如醉如痴;如一首诗篇,令人回望流连;如一幅画卷,栩栩如生,让人如身临其境,获万口称赞。

中华传统作文 篇2

  子规,圣人训,首孝悌。

  我的邻居她正是这样的人,她助人为乐,孝敬父母。

  她相貌非凡,有着一对水汪汪的大眼睛,高大的鼻子上经常有着一副眼镜,她的嘴巴也很红,像樱桃一般最重要的是她的心很美。

  又一次我回家,手里拿了美术用品,钱,水杯,雨伞和刚买的墨水。后面还背着书包,结果正好碰到她。她看见我时快速向我走来说:“拿这么的东西啊!来,我帮你拿一些。”然后伸手帮我把美术用品和伞拿着。我见了连忙说谢谢。回到家了我吧门打开了她帮我把东西放进家里,自己走了。我说了谢谢,她说:“不用谢”。

  还有一次,我听见妈妈说邻居的阿姨不小心撞到了妈妈连一声对不起都没有说就走了。过了几天我听了有的同学说阿姨的父母病了,还不轻呢。怪不得阿姨那么急,于是妈妈和我想给那位爷爷送花,可都看不到阿姨,原来阿姨都去照顾爷爷了。

  阿姨的雷锋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同学学习,这根蜡烛在我心中永远燃烧着。

中华传统作文 篇3

  相信一提到粽子,大家都会想到端午节。端午节这天,妈妈一大早就进入厨房,准备给我们包粽子。于是我也搬来小椅子,看妈妈做的过程。粽叶在妈妈手里绕成了一个圆锥形,好像一个漏斗。妈妈把在游泳池里的糯米宝宝放入漏斗,盖上粽叶,好像帮糯米宝宝关上门,让糯米宝宝安心入睡,然后把门再加固,绑上一根长而细的线,这样一个粽子就好了。我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包了起来,但粽叶在我手里好像格外不听话,好不容易把米灌进去,准备绑绳子时,糯米宝宝竟然蹬开了帐篷,弄的我手忙脚乱。妈妈见状,过来帮我,并告诉我要领,在妈妈的帮助下,一个完整的粽子终于包好了。包粽子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看起来简单的事情,做起来却很难。

  我和妈妈边包粽子,边聊起端午节的来历。原来在古时候,有位名叫屈原的人,他在国家衰败之时,想为国家出力,却怀才不遇,愤而跳江。他为官时,为人民做了不少好事,百姓念及他,怕鱼虾吃了屈原的尸体,就用粽叶包上糯米,投入江中,希望鱼虾不去吃屈原的尸体。因此,五月初五这天,人们就吃粽子悼念屈原,所以如今端午节也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听完后我觉得端午节真是一个有趣的传统佳节!

  不知不觉中,所有的粽子都包完了,我赶紧把包好的粽子放进桑拿房,蒸了一会,粽子宝宝出锅了,香气四溢。于是我喊来爸爸、爷爷、奶奶一起品尝。我吃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感觉格外香甜。

  过节真好!我们一家人围着吃粽子,沉浸在节日欢乐温馨的气氛中。粽子甜,家人的笑容更甜!

中华传统作文 篇4

  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过: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这句话让我明白了知识与道德的关系,也感觉到道德的重要性。坐在窗前手捧着《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我的心被古人那优秀美德所浸润,我的思绪回到了那一天。 一直拖了好几天,实在熬不过去了,我只能拖着我的那双破了却舍不得扔到的`球鞋。 你如果真的舍不得,就到小区门口的鞋摊去修一下就行了! 你都要读三年级了,这点小事应该难不倒你的。妈妈的坚持使我无计可施,我只得拎着球鞋,拿着妈妈塞给我的五元钱,冒着炎炎烈日往小区门口走去。

  妈妈真是的,以前从来没有让我一个人做这样的事,现在却以我读三年级为由让我自己去补鞋,唉!真是衰啊。难道她还不知道我素来是害羞的性子?走到小区门口,我傻眼了,虽是一个小小的鞋摊,却人满为患,我只好低着头排在后面。 鞋摊的人络绎不绝,我一直淹没在人群之中!忽然从人群中钻了个头出来:小朋友,补鞋吗?我惊了一下,他,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操北方话的老人。嗯!我点点头,脸有些红。把鞋拿过来吧!他笑着说。 挤进人群,我心里异常轻松,先前那种徘徊时的沉重步伐变得轻盈起来。这位老人多好啊!我想着。

  这儿坐,很快就好!他给我拿出一张小板凳,身子稍一欠,用他的围裙擦了擦凳面,示意让我拿去坐下等待。我接过他给我的凳子,竟然有些不知所措。老人看到了我那副囧样,朝我微笑地点点头,此时我的紧张感在瞬间释放了,我安心地坐在他的鞋摊边看他为我补鞋。 只见针线在鞋上不停的穿梭着,原本脱线的两个鞋面身不由己的又合拢在一起了,老人就像一个魔法师,三下五除二,一剪、一粘、一敲、一捋,鞋子又焕然一新。看着这一切,一种莫名的感情涌上了心头,那是一种让人感动的心情。 我交给了老人五元钱,找你一元。他亲切地说着,找零钱去了。刹那间,一个念头闪过我的脑际,由模糊而强烈:要不要给他道个谢?是呀,是呀!道谢给这么慈祥的一位老人。

  可是那是多么难为情的事啊!对他说声谢谢么?修了鞋,付了钱,居然还要说谢谢!嗤!怎么说得出口?因为似乎觉得这玩意儿过时了,没必要!现实中真这么做未免太做作,老人会理会吗!的确,我并没有得到比别人更多的照顾,但顾客与店员之间的关系难道仅是金钱上的关系吗?倘若我还小,我可以奶声奶气地说:谢谢,老爷爷!倘若我已经是大人了,我可以潇洒地随意地说声:麻烦了!可为什么我却没有胆识说呢? 给,拿好钱!亲切的话语又响起了,我似乎于心有愧,低着头,但在接钱的一瞬间,心却突然间豁然开朗:谢谢,老爷爷!我终于将谢谢说出口,此时,我觉得今天的阳光格外灿烂,空气格外清新,回家的脚步也格外轻松。 现在我终于懂得了,我的那一声谢谢说出口后,为什么人会一下子那么轻松,因为这就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也是一种美德。从那以后,无论什么事,当受到别人的帮助时,我总忘不了说一句:谢谢!谢谢成了我的口头禅。

中华传统作文 篇5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相传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是由当初屈原投身汨罗江,人们争相划船捞救衍变而来的。

  今天,我和家人要去东湖看龙舟赛,我兴奋极了。

  来看龙舟赛的人真不少。“砰砰砰”,随着一束束礼花升天后,赛场顿时锣鼓喧天,比赛正式开始啦!一条条龙舟如飞箭般冲了出去。每条龙舟上的指挥员都站在船头卖力地击鼓,节奏鲜明的鼓声引领着龙舟飞速前进。划桨的健儿们一边“嗨嗨嗨”地呼喊着,一边用力划着船桨。看!一条条龙舟在湖面上急速飞驰着,你追我赶,谁也不甘心落后。这场面真是激动人心啊!

  不过更令人兴奋的是,比赛结束后,还有体验划龙舟的活动哟!我和爸爸妈妈报名参加了。我们在指挥员和划手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划动着龙舟。当龙舟被我们顺利划到对岸时,我开心极了。

  这真是一个难忘的端午节啊!我不仅看到了精彩的龙舟赛,而且还亲自划了龙舟,那感觉真是太特别了!

中华传统作文 篇6

  当时间的沙漏漏下最后一粒沙粒,金子的本色才会如此灿烂;当贝壳的泪痕划过最后一瞬,珍珠的色彩也会如此耀眼。当六年的养分在体内积累,毛竹的生机也会如此蓬勃。

  正是由于历史的洗礼,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最终诞生了华夏女儿的独一无二的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使命。材料中所说的那个歌星的经历,正是由于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观念的更新形成的。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现如今,知道重阳节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感恩节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情人节的人越来越多,可知道七夕节的人越来越少了。

  对于我们先辈留下来的许多传统节日,我们中的许多人都几乎全都置于脑后了,这难道不是一种崇洋媚 外吗?这难道是我们口口声声说到的责任感吗?然而,我们身边其实有许多人在为我们做榜样,他们能坚守自己的信念,鼓励人们学习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著名学者马寅初不就是吗?

  他积极提倡我们青少年应当多多学习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虽然世界正在多元化,但是,我们传统的中化文化不能丢!因此,我们是否想过,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否会被他国文化所取代?这个答案须靠我们用行动来回答。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继续发展的基石,是我们共同保护,共同继承的使命。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坚定信念,共创美好未来!忆往昔,若不是司马迁的沥尽心血,怎会有《史记》的鸿篇警后人,若不是李时珍的跋山涉水,怎会有《本草纲目》的福祉遗万年代;若不是曹雪芹的五次易稿,怎会有《石头记》的哀婉催人泪?看今昔,是谁苦心钻研十余载,终使两星成?是谁奋斗十八年,终抱金牌归?是钱学森!是申雪与赵宏博。他们是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中的坚定,他们是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中的不懈。正是由于继承和传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才使得他们能够这般坚定,这般执着。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虽如一根小小的火柴,但仍能点亮一片星空: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虽如一片绿叶,但能点缀整个春天;传统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虽若驾一叶扁舟,但仍能惊动一片大海。

  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生命的支撑,成功的基石。

中华传统作文 篇7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春秋时期,中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到太阳,测定出冬至在每年阳历12月21日到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冬至这一天有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

  冬至这天,一大早妈妈就开始和面搓糯米团。糯米团搓好了,妈妈就叫我和她一起搓汤圆。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汤圆从我和妈妈手中滚到盘子里,就像一个个淘气的汤圆宝宝。妈妈夸我的汤圆搓得又大又圆,我好开心。

  当厨房飘来阵阵香味时,我知道汤圆煮好了。吃着又香又甜的汤圆,我心里也甜滋滋的。妈妈对我说:“吃了汤圆大一岁,你要更加懂事了。”我看着妈妈,用力地点点头,心里想:我又大一岁了,要听妈妈的话了。

  我喜欢有趣的冬至。

中华传统作文 篇8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弟子规》开篇就提到了“孝”是我们每个人必须首先具备的行为品格。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讲座上,姜老师给我们上了关于“孝”的一课。

  前半节课,姜老师给我们讲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我们很快了解了中国5000多年的历史,比美国要长很多。一个人的五个行为境界,以及自古以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秧”。姜老师一直在问我们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我们一致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把它传承下去。姜老师没有作答,而是迅速地讲起了有关亲情的动人故事。当听到白猴妈妈在临死前还一心想着孩子,把孩子的一切都照顾好后才放心地让猎人开枪;当听到一位伟大的母亲在地震中舍命护住自己的孩子,并留给他一条感人的短信;当听到两位父母在灾难来临之前分离把孩子托举起来让他得以存活时,很多同学都流下来感动的泪水。父母为了孩子,甚至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他们的心中,孩子比自己占据的空间要大得多。只要孩子平安,他们在所不惜。我再回过头来,想想自己的父母,深感惭愧。我的生活,虽没有大起大落,但谁说父母不是在为我默默地、辛勤地付出?身上穿的衣服,口里吃的饭食是从哪来的?品学兼优、多才多艺又是谁给你的?有两个人,一直在我身上寄予了厚望,可我怎么不感谢他们的信赖,反而有时要不听他们的话呢?

  为什么学习传统文化?是为了在我们身上得到传承。如何传承传统文化?我渐渐明白,孝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核心。只有做到了孝亲爱亲,在心中播下一颗孝的种子,才能让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加发扬光大!

中华传统作文 篇9

  自古以来,“孝顺”就是中华的传统美德。古时,不管是皇亲国戚,还是平民百姓,都以孝为大,有一句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因此可以看出人们对孝顺的重视。

  读《陈情表》中,李密为了对祖母尽孝,不惜放弃高官爵位,抗旨不从。谨拜表以闻,希望陛下能矜悯愚臣,听臣微志,恕刘侥幸,保卒余年。然后再生当陨首,死当结草。古代还有察举制,就是看一个人是否孝顺廉洁,从而给他一个官位,李密由于是一个孝顺的人,因此前太守逵察李密孝廉后刺史陈荣举李密为秀才,但李密需要供养祖母,辞不赴命,但是诏书特下,违抗圣旨的罪是很大的,只好准备赴命,但祖母病危,李密不知怎办,但还是希望可以陪伴祖母走到最后。

  李密能够有如此的坚强意志,始终都以孝为先。能够感恩,这是当今社会很多人都迷失的东西。一些人只知道有“孝”这样的传统美德,但他们却做不到。更有一些人早已遗忘,这是现在存在的很大问题。还有些人认为,有时和长辈通通电话,不让长辈担心,或说一些关心长辈的话,这样就足够了,但事实并非如此。长辈们最希望的是自己儿女能陪在自己身边。能够时时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这会使他们很高兴,也会很幸福。不要让长辈们感到孤独,这将是对他们最大的孝顺。

  “孝”使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并被历代所提倡。使得优秀的文化传统延绵至今,并将发扬光大。“孝”是我们每个人应做的事,也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美德。李密能够为了孝而抗旨,为了孝能够放弃自己一片光明的未来,而现在社会的一些人,只顾着自己,不考虑父母的感受,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只顾着自己的事业,自己的高兴与幸福,在不考虑父母感受的时候,却已经深深的伤害了父母,让父母伤心,孤独,这也是很不孝的。孝顺,孝顺不仅仅要对父母尽孝,而且应顺着父母,不要违背父母的想法,父母是为了孩子,不会无谓的去伤害我们,他们处处将会为我们考虑,因此我们应顺着父母,这不仅是对他们尽孝,也是对他们的顺,也是弘扬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有效方法。

  百善孝为先,我们应弘扬我们的传统美德,是我们都健康,快乐的成长。

【中华传统作文】相关文章:

中华传统作文10-19

中华传统作文07-15

中华传统的孝道作文10-05

中华传统美食作文09-08

中华传统美德作文02-27

中华的传统美德作文08-24

【精选】中华传统作文5篇04-08

【精选】中华传统作文7篇04-11

【精选】中华传统作文九篇04-30

中华传统节日的作文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