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起萧墙成语故事

时间:2025-03-15 17:45:05 诗琳 成语故事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祸起萧墙成语故事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成语吧,成语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你知道有哪些广为流传的成语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祸起萧墙成语故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祸起萧墙成语故事

  祸起萧墙的故事

  公元前659年季友立公子姬申为国君,即为鲁僖公。同年,季友迫使莒国将鲁国乱臣庆父交还鲁国。由于季友对鲁国王室忠心耿耿,为维护鲁国的安定做出了贡献,僖公便把汶水北面的土地及费这个地方赐给了季友,并命季氏世代为上卿。从此,费地成为季氏的私邑。从此季友的子孙被称为季孙氏。

  季孙氏以颛[zhuān]臾国靠近费邑,以后会给子孙造成威胁为借口,要出兵伐颛臾。颛臾在商代即是方国,故址在今平邑县柏林乡,至今平邑镇东还有颛臾村。周成王时颛臾成为鲁国附庸。颛臾地处鲁国首都曲阜和季氏采邑费城之间,周王室曾授权其祭祀少皋和蒙山,季氏要对这样一个处在鲁国疆域之内的附庸国大动干戈,这使孔子十分反感。他说,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季孙氏当时只是一个卿大夫,是不能擅自征伐的。季孙氏家臣子路和费邑宰冉求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老师孔子。孔子讲了一番季氏不应伐颛臾的道理,最后说:“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一语点破了季氏伐颛臾的真正原因。

  萧墙,指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或屏风。“萧墙之内”暗指鲁君。当时,季孙氏把持鲁国朝政,担心一旦鲁君起兵收回主权,颛臾会凭借地利帮助鲁君,便想先下手为强,消灭颛臾。所以孔子说,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鲁君(萧墙之内)。

  祸起萧墙的材料

  【注音】huò qǐ xiāo qiáng

  【出处】汉·蔡邕《刘镇南碑》:“俄而汉室大乱;祸起萧墙。”

  【解释】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 同室操戈、萧墙之祸、尺布斗粟

  【反义词】 敌国外患、兵临城下、大军压境

  【年代】古代

  【例句】一大家人个个心怀异志,终于~,发生财产纠纷。

  祸起萧墙的点评

  故事里的季孙的忧虑实际上并非是颛臾的问题,而是担心一旦鲁君起兵收回主权,颛臾会凭借地利帮助鲁君,便想先下手为强,消灭颛臾。其实这个世界并不复杂,复杂的是人心。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活得简单点,世界便少些纷纷扰扰。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祸起萧墙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萧,不能读作“sù”。

  成语辨形:萧,不能写作“肖”或“肃”。

  近义词:同室操戈、萧墙之祸、尺布斗粟

  反义词:敌国外患、兵临城下、大军压境

  祸起萧墙的造句

  1. 一大家人个个心怀异志,终于祸起萧墙,发生财产纠纷。

  2. 你简直是想让我,祸在眼前、祸福无门、祸从天降、祸在旦夕、祸不单行、祸生肘腋、祸国误民、祸结兵连、祸起萧墙、祸国殃民……。

  3. 谁说穿越一定金手指?谁说美男个个生扑?祸起萧墙,乐夫天命复奚疑?萧不是她的萧,奚……倒是确实灰溜溜。

  4. 可怜的老人,从我们祸起萧墙到现在将他放在木屋里等死,他从未说过一句惊讶、埋怨或害怕的话。

  5. 有一次,郭富城在与扮演票号掌柜的雷镇语对戏时,被“祸起萧墙”4个字难住了,居然接连NG了10多次。

  6. 而贵为两届金马影帝的郭富城,戏中受普通话拖累,在与扮演票号掌柜的雷镇语对戏时,被“祸起萧墙”四个字难住,接连NG了二十多次。

  7. 清洗社会衰败和垂死的成分。不过,每一个中国人,帝王也好,起义领袖也好,革命者也好,都自认是炎黄子孙,都声明要继承华夏遗产。谁也不想祸起萧墙,自挖墙脚。每当危机之秋,人人都争相救国。

  8. 人族暗流涌动,相互倾轧,眼看祸起萧墙!就这样,三族均有内耗,相互忌惮,保持着极微妙的平衡!直到暮辰到来,所有一切都开始改变!

  9. 隋朝末年皇帝昏庸,奸臣当道,以致祸起萧墙,终于步上灭亡之途。

  10. 这位富豪死后,子孙因争夺财产,竟酿成命案,真是祸起萧墙啊!

  11、封建时代,祸起萧墙的事时有发生。

  12、 一大家人个个心怀异志,终于祸起萧墙,发生财产纠纷。

  13 、到了后期,太平天国君臣猜忌,祸起萧墙,终于导致了它的失败。

【祸起萧墙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祸起萧墙的典故12-20

成语故事01-30

经典成语故事03-12

中华成语故事08-16

鸡犬不惊的成语故事08-14

噬脐何及的成语故事07-21

误付洪乔的成语故事07-28

我见犹怜的成语故事03-29

指手画脚的成语故事02-17

炙手可热成语故事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