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有关江郎才尽的成语故事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成语吧,成语的语言文字是非常深奥的,含义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你还记得哪些成语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关江郎才尽的成语故事,欢迎大家分享。
[释义] 江郎:南朝梁文人江淹;少有文名;晚岁文思衰;才:才华;尽:完。江淹的文思已经衰竭。后比喻人的文思枯竭或才气用完了。
[语出] 南北朝·钟嵘《诗品》:“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以授之。尔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郎才尽’。”
[正音] 郎;不能读作“lǎnɡ”。
[辨形] 郎;不能写作“朗”。
[近义] 黔驴技穷
[反义] 出类拔萃 初露锋芒
[用法] 多用于书面语。凡文学家作品;比以前的大有进步;可用此语形容。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
[结构] 主谓式。
[成语故事]:
南北朝的时候,河南考城这个地方出了一个文学家,名叫江淹。江淹从小就失去了父亲,与母亲相依为命。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江淹读书十分用功,在年轻的时候就能写得一手好诗文,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文学家,人们称他为“江郎”。不久他就受到了朝廷重用,当上了大官。然而,生活条件的优裕使江淹不愿再去刻苦读书,他也越来越脱离下层人民的生活,因此到晚年的时候,文章不但没有写得更好,而且越来越退步。对此,人们有很多传说。
有的说,有一次江淹外出乘船停靠在禅灵寺旁边的河里,夜里睡觉的时候梦见一个自称是张景阳的人向他讨回过去借的一匹绸缎,江淹便从怀里拿出自己剩下的几尺绸缎还给了他。从此,江淹的文章水平就大不如前了。
也有人说,有一天江淹在凉亭里睡觉,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一个叫郭璞的人对他说:“我有一支五色笔放在你那里已经很多年了,现在应该是还给我的时候了。”江淹摸了摸怀里,果然掏出一支五色笔来,于是他就把笔还给了郭璞。从此以后,江淹就再也写不出美妙的文章了。因此,人们都说江郎的才华已经用尽了,人们于是就把这个故事概括为“江郎才尽”。
后来人们就用“江郎才尽”来比喻某人的才思减退或者本领用完的意思。江,江淹;郎,古代人对男子的美称;才,才思,才情;尽,空,完。
[造句]:
(1) “这这这……”他突然江郎才尽,心慌意乱,舌根子发短了。
(2) 有的作家写不出好的作品来,并不是江郎才尽,而是没有生活阅历。
(3) 在文学创作上他已是江郎才尽了。
(4) 现在的他可说是江郎才尽,毫无灵感,即使搜索枯肠,也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
(5) 老王近年眼力不行,作品极少,而他却说自己是江郎才尽了。
(6) 他已经江郎才尽,已经放弃了希望和改变,还指望以"不作为"来赢得2012年的选举。
(7) 他开始恐慌,他怕会失去这段旋律然后从此江郎才尽。
(8) 有些时候所以会感到江郎才尽,也许是因为我们对生命的热情消退了。
(9) 如果不持续努力,即使是有点天份,也会江郎才尽。
(10) 一个有天分的人,若恃才傲物,不肯力学,总有一天会江郎才尽纺。
(11) 英国的中间偏左派已经江郎才尽,至少暂时如此。
(12) 从今往后,我明白了,只有低能者才会江郎才尽,我并非低能者,我必须不断对抗那些企图摧垮我的力量。
(13) 最近写作老是没灵感,颇有江郎才尽之感。
(14) 好莱坞这帮人江郎才尽啦?
(15) 我已经江郎才尽,我不认为我可以再写出任何流行乐了。
(16) 作家难免会有文思枯竭,江郎才尽纺时候。
成语出处
钟嵘《诗品》:"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授之。而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淹才尽。"
《南史·江淹传》:“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
老舍《四世同堂》五五:“不,他不能和菊子散伙。散了伙,他必感到空虚,寂寞,无聊,或者还落个~,连诗也写不出了。”
成语典故
《南史》中除了记载以上故事外,还记载了一个类似的“索锦”的故事,发生在张协与江淹之间。
南朝的江淹,字文通,宋州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程庄镇)人,他年轻的时候,就成为一个鼎鼎有名的文学家,他的诗和文章在当时获得极高的评价。 可是,当他年纪渐渐大了以后,他的文章不但没有以前写得好了,而且退步不少。他的诗写出来平淡无奇,而且提笔吟握好久,依旧写不出一个字来; 偶尔灵感来了,诗写出来了,但文句枯涩,内容平淡得一无可取。于是就有人传说,有一次江淹乘船停在禅灵寺的河边,梦见一 个自称叫张景阳的人,向他讨还一匹绸缎,他就从怀中掏出几尺绸缎还他。因此,他的文章以后便不精彩了。又有人传说,有一次江淹在冶亭中睡午觉,梦见一个自称郭璞的人,走到他的身边,向他索笔,对他说:“文通兄,我有一支笔在你那儿已经很久了,应该可以还给我了吧!” 江淹听了,就顺手从怀里取出一支五色笔来还他。据说从此以后,江淹就文思枯竭,再也写不出什么好的文章了。
江淹曾不无得意地对弟子说:吾本素官,不求富贵,今之忝窃遂至于此,平生言止足之事,亦以备矣。在这种养尊处优的环境下,江淹再也没有写出好的文章。江淹的文思枯竭,江郎才尽。
其实并不是江淹的才华已经用完了,而是他当官以后,一方面由于政务繁忙,另一方面也由于仕途得意,无需自己动笔,劳心费力,就不再动笔了。久而久之,文章自然会逐渐逊色,缺乏才气。(节选自《应用写作》1995年第8期《但愿“江郎”才不尽》)
【江郎才尽的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江郎才尽的历史典故07-17
历史典故:江郎才尽01-06
成语故事01-30
经典成语故事03-12
成语故事《守株待兔》06-16
南橘北枳的成语故事10-27
著名的成语故事06-25
道听途说的成语故事01-22
指鹿为马的成语故事05-16
怙恶不悛的成语故事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