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变化》的作文3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变化》的作文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变化》的作文 篇1
随着时间的推移,家乡也发生了喜人的变化。
以前,家乡的路是土路,黄黄的,颜色很单调。坑坑洼洼的路一点也不好走,和城里的柏油马路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更令人难以忘怀的是,风一刮,路面上立即尘土飞扬,周围一片黄沙,落在人的身上,于是一个真正的“黄种人”出现了。
以前住窑洞的家乡人最害怕下雨了,一下雨,窑洞就成了危房,很可能坍塌。家乡人便忐忑不安地祈祷着,但愿窑洞不会塌。
窝窝头是家乡人以前赖以生存的食物。听爸爸说,这种窝窝头不和现在的窝窝头一样。那时候的窝窝头是一天三顿都吃,而且又不好吃,可不吃又不行。不吃,饿得你头晕眼花,什么都干不成。
现在,家乡的路修成了柏油路,虽说里面的石子没垫实,质量不好。可比起那令人畏惧的.黄土路,这简直是个宝贝啊!
而窑洞也落伍了,家乡人民住上了砖瓦房,乐得他们合不拢嘴。在家乡人民的眼中,这砖瓦房,是他们的心头肉。
窝窝头也换成了土豆,白菜,大米等粮食,吃得家乡的小伙子壮实得多。
家乡的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让家乡人民乐在心头,喜在眉稍!
《变化》的作文 篇2
我的家乡过去是穷山沟,现在却是漂亮的新农村。不信?请你往下读——
听爸爸讲,改革开放以前,老家的交通非常闭塞,连公共汽车也没有。人们外出主要是步行,自行车也少得可怜。孩子上学要十几里路,大人出行很不方便。冬天睡在干干的稻草上,夏天没有蚊帐,晚上蚊叮虫咬,害得人整宿睡不着觉。下雨时,门前泥泞的路到处是水潭子,如果不小心踩到水潭子,整个脚就陷下去,好不容易把脚抽出来,可鞋子却留在泥潭里……大家苦苦地劳动,生活条件却不见起色,乡亲们酸中带苦地叫道:“贫穷!”
改革开放之后,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乡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如今宽阔的马路整洁而平坦,道路两旁,精致的草坪像绣着花的大绒毯。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一棵棵大树葱郁挺拔。农民不再赶老黄牛耕地,而是用上了各式各样的机器。人们买了汽车,办起了工厂,通过互联网了解了许多知识,收入大幅度提高,手机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走进新时代的农村呀,在乡亲们的眼中,生活就像一杯果汁,不但有鲜艳的色泽,还有甜甜的味道!
哦!可爱的家乡,你的昨天已成为历史,你的今天是一个崭新的起点,你的明天必将像一条藤飞的巨龙!
《变化》的作文 篇3
我的家乡——长安,位于广深经济走廊中部,是广州、东莞与深圳特区交通的“南大门”。
听说,过去的长安是一个贫穷、偏僻的小镇。那时,路只有2米宽,最多才5米。用来铺路的不是水泥,也不是沥青,而是一些烂泥和沙子,看起来,简直不像一条街道,与现在比起来,更是天渊之别。人们居住的是用烂铁和铁丝搭成的屋子和低矮的房舍,最高级的也不过是用自己在路上拾的黄泥压成的砖,再用浆糊粘贴成的屋子。生活主要靠耕田和养家禽来维持。那时,人们根本不敢提到读书、学习等……是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吹醒了长安这个小镇。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长安人利用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捷足先登,内引外联,大力发展“三来一补”、“中外合资”等外向企业,发展速度一日千里,居全市各镇之前。过去贫穷落后的小镇“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花园式的海滨城镇,过去一间间破旧的村屋,变成了一座座美丽的楼房。一幢幢高耸的商业楼宇、住宅拔地而起,尤其是长青路一带,如今变成了宽阔洁净,绿树成荫的带状公园,还有二十多层的多功能的大型建筑群,也集居住、购物、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化建筑。精美别致的长盛花园、莲花花园等别墅群如雨后春笋,整齐划一,交相辉映。看,那五星级的国际酒店、四星级的海悦大酒店以及古朴典雅的莲花山庄,清新秀丽的长安公园、规模宏大的长安广场、标准化国际高尔夫球场等。再加上长安人民都爱种树栽花,美化居室,整个长安镇绿荫掩映,百花齐放,四季瓢香,呈现出动人的风貌。
除此之外,镇政府领导在力提昌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办教育强镇”的口号。一座座结构新颖的现代化教学大楼,实现“五机一幕”进入课堂。目前省一级学校有两所,数间市一级学校,这不是长安花大力气办学教育的丰硕成果吗?
昔日贫穷落后的乡镇,如今却变得灿烂辉煌。让我们继续共同努力吧,建设长安美好的明天!
【《变化》的作文】相关文章:
变化的作文11-08
[精选]变化的作文11-08
(经典)变化的作文11-01
《变化》的作文01-13
【经典】变化的作文01-06
变化的作文【精选】12-10
变化的作文(经典)12-13
《变化》的作文【精选】03-15
《变化》的作文(精选)01-20
《变化》的作文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