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书读后感

时间:2025-06-16 10:25:26 蔼媚 600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作文书读后感600字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作文书读后感6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文书读后感600字

  作文书读后感 1

  在黑暗的人群中脱颖而出,在孤独的世界中不屈不挠,强忍着一切痛苦,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的或许只有他们了,《名人传》中的英雄。

  《名人传》的作者罗曼·罗兰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他痛感19世纪与20世纪的欧洲是一个骚动不安,弥漫着风气的社会,是一个需要伟人的社会,所以他写下了《名人传》,以此来叙述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他们的事业,贡献,所处的时代国家都不同,却以他们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使我印象深刻。当然这其中少不了他们的杰作。

  在《名入传》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贝多芬。在我看来贝多芬是最伟大的人。身为一位耳聋的音乐家却创造了许多不朽的音乐,而且在书中可看出,贝多芬因耳聋不但影响了工作,而且还使他从此过着孤独凄凉的.生活。但他的音乐却为苦难的人而写的,他隐忍自己的痛苦,却用他以痛苦换来的欢乐来安慰人们,给人们勇气和力量,他的精神使我震惊。在当时可怜而自私的世界里,贝多芬把音乐当成一种寄托。在我看书的过程中,看到了最气愤的事:贝多芬在去世前有十分严重的病,他每天都受到病魔的折磨,他终于投降了。他让他的侄儿去找医生,可这个麻木不仁的侄儿两天后才去找医生,医生到了,贝多芬却治不了了,可悲的是贝多芬去世时他的侄儿不在他身边而是一个陌生人为他合上了眼。贝多芬明明付出那么多的爱,却没有回报。他还那么伟大,这比他所受到一切痛苦还让人心酸。这可怜的人啊!在孤独和痛苦中死亡,死亡前还要做不屈不挠的斗争。或许死亡对于贝多芬来说是一种解脱。

  面对这三位名人的生活经历,想想自己的生活,我们真幸福啊!我们虽不是名人,但是名人其实与常人一样,他们与我们一样痛苦,挣扎和矛盾。然而他们以自己伟大的意志打败困苦,而我们却生生抱怨。表面我们说是打败敌人的人是英雄,事实上呢不是,《名人传》作者罗曼·罗兰认为英雄的伟大不在于他的体魄,而在于他的心灵和品格,唯有真实的苦难,才能使人不抱幻想,直面人生;唯有与苦难的搏斗,才能使人经受残酷的命运。是啊,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终要走上这条崎岖的道路,对于我们来说面对人生大道上的种种困难应勇往直前,当然硬拼是不行的,所以让我们坚强起来面对现在的生活。

  《名人传》是值得我们阅读学习的好书,希望我们成为有坚强意志的人。

  作文书读后感 2

  寒假我读了《文明美德,伴我成长》这本书,从书中深受启发。这里面的每一课我都非常喜欢,其中最喜欢的就是第七课讲述邓亚萍姐姐的故事。

  我先把邓亚萍姐姐的故事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邓亚萍姐姐是我国的.乒乓球运动员,曾获得过18个世界冠军,连续2届4次获得奥运会冠军,赢得4枚奥运会的金牌。也是我国第一个蝉联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单打项目获得金牌的人,还被我们称为“乒乓皇后”。但是邓亚萍姐姐由于忙于训练所以学业并不高,只上过二年级。1997年邓亚萍姐姐退役后,以英语学科进入了清华大学,但她只会26个字母。在平常人看来比登天还难的事情,并没有难倒她。从此以后,邓亚萍姐姐就加倍努力,发奋图强。她的成绩也在悄悄不断进步,进步,更进一步,最后终于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戴上了博士帽。但是,邓亚萍姐姐眼睛的视力从1.5降到了0.6。邓亚萍付出了多么大的辛苦和努力呀!

  邓亚萍姐姐的故事让我从中深受启发,我明白了,做事要有决心,有信心,有恒心,还要有平常心。正是因为她不懈努力、勤奋好学才能创造出这样常人难以想象的一个又一个奇迹!古今中外,也有许多名人也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取得成功的。比如:王羲之练字练的池子变成了墨池;白居易写出的诗稿读给不识字的老太太听,直改到她们也理解诗意;曹雪芹写《红楼梦》……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邓亚萍这四个优点启发我,在以后的学习中先给自己定好目标,朝着目标有计划地努力。不要放过平时一点一滴的时间,脚踏实地地多努力多积累。想要取得成绩就要自强不息,就要吃得起苦,敢于在逆境中经受磨练,练出坚强的意志,就如那大诗人郑燮笔下的竹“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的,就要像这竹一样宁折不屈,勇敢顽强。即使失败了也不气馁,不对自己失去信心,下一次继续努力。正如我想起的一句格言: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同学们,你们也和我一样记住这句话吧,只有付出辛勤的含水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作文书读后感 3

  翻开作文书的瞬间,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奇妙世界的大门。那些灵动的文字、鲜活的故事、精妙的技巧,如同一把把钥匙,为我打开了写作的新视野,也让我对文字的魅力有了更深的感悟。

  书中最吸引我的,是那些贴近生活的佳作。一篇描写奶奶做桂花糕的文章,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将揉面时面粉扬起的.薄雾、桂花在糖水中翻滚的香气、奶奶布满皱纹却温暖的双手,描绘得栩栩如生。我仿佛穿越文字,站在了热气腾腾的灶台前,闻到了记忆中熟悉的桂花香。这让我明白,写作并非遥不可及的艺术,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是创作的源泉。只要用心观察、用情感受,平凡的日常也能绽放出动人的光彩。

  除了精彩的范文,书中的写作技巧讲解同样让我受益匪浅。以前写作文,我总觉得开头难,不知如何引出主题。书中 “开门见山法”“悬念设置法”“环境烘托法” 等方法,像明灯一样照亮了我的写作之路。尝试运用这些技巧后,我的作文不再生硬枯燥,而是能迅速抓住读者的眼球。比如,在写 “难忘的一次考试” 时,我用 “教室的钟表滴答作响,我握着笔的手心不断冒汗,试卷上的题目像一团迷雾,让我陷入慌乱……” 这样的环境描写开篇,瞬间营造出紧张氛围,也为后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此外,作文书中的素材积累板块,也为我解决了 “无话可说” 的难题。名人名言、历史典故、时事热点…… 这些丰富的素材,经过分类整理和巧妙运用示例,让我学会如何将它们融入作文,为文章增添文化底蕴和时代气息。当我在作文中引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表达追求理想的决心时,文字仿佛有了更厚重的力量。

  读完这本作文书,我不再畏惧写作,反而对它充满期待。它教会我的不仅是写作技巧,更是一种观察生活、思考世界的方式。在未来的日子里,我愿以笔为舟,在文字的海洋中继续探索,用文字记录生活的美好,书写属于自己的成长篇章。

【作文书读后感】相关文章:

作文书香校园09-12

作的妈妈作文03-13

作时间的主人03-20

神奇老妈作03-22

知识藏在语文书里02-18

叙事作文书记驻10-06

屈原的代表作09-05

关于尊严的作作文04-08

快乐的作快乐的作文07-22

暑作趣事作文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