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描写家乡作文300字【热】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家乡作文300字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描写家乡作文300字 篇1
这是嘉陵江支流河边上的一个平凡小镇,平凡得在地图上很难找到。
坐上从合川沿江而上的小火轮,过了一个名叫小污的大镇子,再开半个钟头,抬头仰望,你就会看见江边高高的山上,有个矮小城墙围成的小镇。镇中红墙绿瓦、檐角高翘的高寺,显出小镇的古老。镇周围田地里绿油油的麦苗,山坡上一片片橘子林,加上小鸟不时地发出“喳喳”的叫声,使小镇显得分外宁静。
这是川东地区最常见的山区小镇。镇上有三个石头垒成的城门洞,不知是哪年哪月造的。镇中只有一条街,几十户人家,除了赶集时熙熙攘攘而外,小镇静得就像一个大的`庭院。
小镇靠江的一边,依山傍水修建了一个“二佛寺”,巨大的佛身有一半是山石凿成的。逢年过节,不少信佛的人还要来这里为佛祖敬香。平时,也常有远道的人慕名到这里来参观游览。
小镇边上有块平坦的石坝,一棵巨大的黄楠树遮去了它的大半。夏天,老人们在树下喝茶、聊天。冬天,孩子们在石坝上追逐、游戏。站在树下,眺望江面,可以看见冒烟的小火轮,看见远去的点点白帆,看见飞翔觅食的水鸟,看见在波浪里出没的渔船……
我很熟悉这个小镇,我外婆就住在这里。
描写家乡作文300字 篇2
我的家乡,那是一个空气清新,风景优美的地方。
春天,那一大片竹林抽出了嫩芽,一阵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从地下探出头来,大竹子咔咔的不停的脱下衣服。竹叶上满是一颗颗晶莹的雨珠,如果你瑶瑶它,保你洗个冷水澡。
夏天,河水清澈见底。我与一群小伙伴拿着自己的游泳圈,一个接一个的跳下水,在水面上一个个小脑袋浮出水面,大家一起比赛,一起嬉戏,大人们在河边清洗衣物,浇灌田园。
秋天,树叶变黄了一片接一片地落下来,像一只只金黄色的.蝴蝶满天飞,我独自一个人走在黄色的地毯上。那声音听起来脆脆的,我在上面散步,睡觉,看着那光秃秃的竹子。
冬天,雪花纷纷落下来,落在屋顶上,田野里,我在雪中行走。与小伙伴们一起搭雪桥,做雪人,推雪球。
就这样,我与我心爱的家乡度过了一个个春夏秋冬。我爱我的家乡!
描写家乡作文300字 篇3
我家乡是人间天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住在杭州实在是太好了。在这里,春天桃红柳绿,百花争艳;夏天接天莲叶,映日荷花;秋天金风送爽,桂花飘香;到了冬天,虽然很冷,但可以看断桥残雪,闻梅香浮动。但我的最爱是家乡的美食。
杭州好吃的东西很多,我最喜欢楼外楼的西湖醋鱼,宋嫂鱼羹,龙井虾仁,炸响铃,东坡肉……每次我嘴馋了,都会想去楼外楼。
楼外楼是杭州最老的,做菜最好吃的'餐馆。它坐落在西湖边,做西湖醋鱼的鱼直接从西湖里捞出来,所以西湖醋鱼才会这么新鲜好吃。
西湖醋鱼的来历也有个故事:一个打渔的小伙子生了场怪病,久治不愈,他的嫂子从西湖里捉了一条大草鱼,先用清水把鱼煮熟,然后浇上酸甜可口的糖醋汁,小伙子吃后病愈。
西湖醋鱼又酸又甜,浇上去的糖醋汁像透明琥珀一样,而鱼是从背部剖开的,放在盘自里以为有2条鱼,鱼肉又鲜又嫩,好吃极了。龙井虾仁个个又白又大,还有几片龙井茶叶在边上,鲜得人眉毛都要掉下来,再加上鲜甜的宋嫂鱼羹,松脆的炸响铃,还有肥而不腻的东坡肉,一顿吃下来,好爽啊!
怎么样?我家乡的美食吸引你吧,那就来杭州吧,让我们一起生活在人间天堂!
描写家乡作文300字 篇4
我的家乡在泸洲市古蔺县,春节将至,我决定回老家去。
一下车,城市中并不是原来的瓦房,(.)而是平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周围也没卖菜,卖水果的小贩了,三轮车也没有了,还设定了许多风景区,如:火星山公园,大黑洞,黄荆森林,每处景物都有他的风采。
其中,我认为变化最大的就是家乡的水,原来,我的家乡四面环山,也有水,只不过不能说是山清水秀,山可以是清的,水却不能,因为当时的水质特别差,可以说整条河都是污水,黄色的水在渠道中流动,还有谁敢喝这个水啊!然而现在,水变绿了,变清了,也就秀了,现在的家乡才是名副其实的山清水秀。嫌水脏的`人少了,夸水清澈的人多了,家乡就这样漂亮了。
还有啊,家乡还修了个体育场,供人们运动、休闲、娱乐,成了每天人们必到之地。还有一个“天天演”活动,就是由我们县里的人们组织表演节目,类容并不压于春节联欢晚会,有武术、唱歌、小品、跳舞……
这就是我家乡的变化,有空,也去玩玩。
【描写家乡作文300字】相关文章:
描写家乡的作文06-30
描写家乡作文03-10
描写家乡的作文08-18
家乡的山作文 描写家乡的作文06-09
描写家乡的美景的作文12-21
描写家乡变化的作文05-14
描写河南家乡的作文07-21
描写家乡作文(精)08-09
描写家乡的美丽作文04-18
描写家乡的作文范文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