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5-01-04 07:30:36 知识点总结 我要投稿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4篇

  总结是在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让我们抽出时间写写总结吧。你想知道总结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4篇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1

  第七单元——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日本:

  1日本的组成: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3900多个小岛组成。

  2、主要城市沿海分布,如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长崎等。

  3、多优良港湾:海岸海曲折,多优良港湾。神户和横滨是两个最要的对外贸易港。

  4、多火山地震:日本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所以,日本多火山、地震。

  5、日本跨经纬度广将使日本的地理环境更为复杂多样。

  6、日本发展经济的不利和有利条件。日本地域狭小,铁矿、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贫乏,绝大部分依赖进口。国内市场狭小,产品大部分靠出口

  7、“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模式。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对外贸易对象主要有美国、中国和欧洲。

  8、是东西方兼容文化的典型。

  9、服装:和服,第一高峰:富士山

  10、日本对其它国家的影响:①日本把污染严重的企业移到海外,会使其它国家的环境受到污染,导致环境质量的下降;②日本从本国利益出发,保护本国资源的意识很强,但是大量进口木材或远洋超量捕捞,将导致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资源严重破坏,进而导致全球生态环境失调。

  4、工业分布特点及原因: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东南亚的位置,河流与城市:

  1、十字路口的位置: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尤其是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日本把它称为“海上生命线”。

  2、地形特点:山河相间、纵列分布。范围: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3、东南亚惟一的内陆国是老挝;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的群岛国家,被称作“千岛之国”。

  4、东南亚的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泰国是的橡胶生产国;菲律宾是的蕉麻和椰子生产国;马来西亚是的椰子生产国。

  印度自然环境特征:

  1、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2、印度的'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经济作物黄麻,棉花。

  3、地形:分为三部分,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

  4、自给有余的粮食生产:印度自推行“绿色革命”以来的结果。

  5、加尔各答是印度的麻纺织中心,孟买是的棉纺织中心,首都是新德里。

  6、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一年分为明显的旱季和雨季。每年6—9月,盛行西南季风,降水多,为雨季。每年10月——次年5月,盛行东北季风,干旱少雨,为旱季。印度水旱灾害频繁。

  俄罗斯的位置、资源、工业和交通运输业:

  1、位置:俄罗斯纬度较高,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跨亚欧两洲。是世界上面积的国家。

  2第一长河是伏尔加河

  3、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由于纬度高,冬季漫长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温暖。

  4、资源:俄罗斯自然资源种类丰齐全,储量丰富。主要矿产地有:库尔斯克铁矿、第二巴库油田、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矿。

  2、工业:重工业发达,工业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四大工业区:①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业区;②以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③乌拉尔工业区;④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3、交通运输:主要有西伯利亚大铁路(亚欧大陆桥)。

  亚欧大陆桥为什么沿南部山修建?

  ①南部山区有丰富的矿场资源。

  ②俄罗斯北部山区纬度高,终年寒冷,气温低,有很深的冻土层,而在冻土层上修建铁路难度大,而且安全系数较低。

  4、主要城市:莫斯科(首都,城市),圣彼得堡(第二大城市)、摩尔曼斯克(终年不冻港)、符拉迪活斯托克(海参崴)、伏尔加格勒(伏尔加河河港)。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2

  1、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

  位置:亚欧大陆西部,三面临海,大部分处于40°~60°N。

  范围:欧洲西部是指欧洲的西半部,除前苏联以外的欧洲地区,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占欧洲的一半左右。

  这里人口稠密,国家众多,共有30多个国家。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大多数属于发达国家,特别是英、法、德三个国家影响最大,号称“三驾马车”。

  高度一体化的区域性组织——欧洲联盟(欧盟):欧洲西部各国为了进一步加强联系,本区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叫做欧洲联盟。欧盟的建立,加强了本区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和经济联系,并发出同一个声音,在世界经济领域和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欧盟有27个成员国。(P59中的图8.15)

  2、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

  制造业:把原料进行加工,制造成各种各样产品的工业部门。

  特点:本区的工业以制造业为主,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比例很高。许多国家从国外进口原料、燃料、粮食,向外出口机械、汽车、化学物品和食品等工业制成品,为国家带来财富。

  工业分布特点:多而密集,十字型分布。自英国向东到波兰境内,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到意大利,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密集地带。

  3、传统的畜牧业

  畜牧业发达:

  ①许多国家的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比重很高;

  ②生产已达到机械化、专业化程度;

  ③欧洲西部的人们称牧草为“绿色金子”

  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

  主要的地形区(P64中的图8.23)

  4、繁荣的旅游业

  多种多样的自然条件:①风光优美的海滨沙滩;②幽深曲折的`峡湾景观;③高耸险峻的阿尔卑斯

  丰富各异的人文景观:①众多的古建筑遗址、文化艺术城市和博物馆;②独特的风土人情

  旅游胜地

  英国——伦敦塔桥;荷兰——风车;北欧——峡湾风光;瑞士——阿尔卑斯滑雪;希腊——雅典巴特农神庙;意大利——地中海沿岸阳光沙滩;西班牙——斗牛;法国——巴黎艾菲尔铁塔

  中考知识扩展

  气候类型:自西向东海洋性越来越弱

  a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西欧(形成原因:受西风、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b亚热带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地区。

  C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欧、北欧地区。

  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及成因

  欧洲西部气候东西差异和变化规律

  河流:a世界流经国家最多的且为欧洲第二大河的是多瑙河,注入黑海;(欧洲最大的河流是伏尔加河,注入里海);b世界上内河航运最发达的河是莱茵河,注入北海。

  海洋对欧洲西部的影响:

  ①曲折的海岸线使该地有许多优良的港湾(荷兰的鹿特丹是世界最大的港口)。

  ②为该地提供了便利的航运条件:远洋航线:北大西洋航线、亚欧航线;内河航线:多瑙河、莱茵河。

  ③形成了该地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畜牧业发达,牧草被称为“绿色金子” 。

  ④为该地沿海国家提供了大量的渔产品,渔业发达:北海渔场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

  (世界四大渔场: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秘鲁渔场)。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3

  本次期末测试地理部以《地理》为依据,对全年学生的地理知识进行分析、归纳,提出改进意见。以便及时了解全年地理学科的教学情况,以便对今后地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能及时解决。在今后的教学中希望学生能够在地理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中,将地理学科知识和其它课程整合,进一步学习地理知识。

  本学期,我们组织了学生进行了多次地理课堂的研讨活动,其中有两次地理课堂活动,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和各位教师的共同探讨之下,学生积极参与。

  本次期末测试地理学科在本次考试中,学生的知识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尤其是地理科学的考试成绩也是很令人满意的,尤其是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地理学科的知识相比较,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次测试地理部在本次测试中,考试的成绩也是很令人满意的。

  本次考试地理科学的试卷结构是:

  1、地理科学的知识,基本理念和基本原理,以及地理常见的地形地貌和地理特征,基本原理,以及地理常用的地理概念和规律的掌握。

  2、地理常识的'考查,主要是地图的使用和地理的图像处理,以及地理常用的地图知识,以及地图知识的应用,地理常识的应用,地理常识的分析与解决问题。

  3、地理科学的地理常识的考查。

  本次地理考试地理科学知识的考查主要是以考查本部分知识和地理常识为主,而地理常识的考查主要是以考查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念和基本原理,以及地理常识的考查。在今后的地理教学中,要加大考查学生对地理常识的掌握和运用的力度,使他们真正的掌握基础知识,为今后更深层次的复习打下基础。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4

  本学期我认真地学习了新课程标准,深入领会课标精神,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有效的制订学习计划。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让自己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

  一、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新的理念。

  二、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活动

  为了更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因材施教,我在教学方面注重了全体学生,实学生的学习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听公开课多次,使我明确了今后讲课的方向和以后语文课该怎么教和怎么讲。

  四、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的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七、狠抓学风。

  学生喜欢上我的课,对该科也比较有兴趣。上课的时候比较认真,大部分学生都能专心听讲,课后也能认真完成作业。但有少数几个学生,因为怕老师责备,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不敢问老师,作业也因为怕分数低而找别人的来抄,这样就严重影响了成绩的提高。对此,我狠抓学风,在班级里提倡一种认真、求实的学风,严厉批评抄袭作业的行为。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有难题知道来问老师了。后进生基础太差,考试成绩都很差,有些同学是经常不及格。我找差生了解原因,提出批评以后再加以鼓励,并为他们定下学习目标,时时督促和帮助他们。一些学生基础太差,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或过分自卑,考试怯场等,我就帮助他们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分析原因,鼓励他们不要害怕失败,要给自己信心,并且要在平时多动脑思考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同时,一有进步,即使很小,我也及时地表扬他们。经过一个学期,绝大部分的同学都养成了爱动动脑,爱思考的好习惯,形成了良好的学风。

  八、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种考验。无论成绩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学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争取更上一层楼。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由于经验颇浅,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11-06

七年级下册地理重点知识点总结07-31

七年级下册地理的重点知识点总结07-18

地理备考七年级下册知识点03-04

有关七年级下册地理重点知识点总结11-20

七年级下册地理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06-13

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精选12篇)10-15

七年级下册地理重点知识点总结 9篇02-07

七年级下册地理要点知识点汇总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