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下册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4-11-25 16:24:00 知识点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三下册知识点总结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它能够给人努力工作的动力,让我们来为自己写一份总结吧。那么你知道总结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三下册知识点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三下册知识点总结

  初三下册知识点总结 篇1

  1.二次项系数a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

  当a>0时,抛物线向上开口;当a

  |a|越大,则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决定对称轴位置的因素

  2.一次项系数b和二次项系数a共同决定对称轴的位置。

  当a与b同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左; 因为若对称轴在左边则对称轴小于0,也就是- b/2a

  当a与b异号时(即ab0, 所以b/2a要小于0,所以a、b要异号

  可简单记忆为左同右异,即当a与b同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左;当a与b异号时(即ab

  事实上,b有其自身的几何意义: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处的该抛物线切线的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的斜率k的值。可通过对二次函数求导得到。

  决定抛物线与y轴交点的因素

  3.常数项c决定抛物线与y轴交点。

  抛物线与y轴交于(0,c)

  抛物线与x轴交点个数

  6.抛物线与x轴交点个数

  δ= 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2个交点。

  δ= 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1个交点。

  _______

  δ= b^2-4ac

  当a>0时,函数在x= -b/2a处取得最小值f(-b/2a)=4ac-b/4a;在{x|x

  {x|x>-b/2a}上是增函数;抛物线的开口向上;函数的.值域是{y|y≥4ac-b^2/4a}相反不变

  当b=0时,抛物线的对称轴是y轴,这时,函数是偶函数,解析式变形为y=ax^2+c(a≠0)

  特殊值的形式

  4.特殊值的形式

  ①当x=1时 y=a+b+c

  ②当x=-1时 y=a-b+c

  ③当x=2时 y=4a+2b+c

  ④当x=-2时 y=4a-2b+c

  初三下册知识点总结 篇2

  1.get used to sth./ doing sth.习惯于……

  2.as a matter of fact事实上

  3.break out爆发

  4.live a hard life过着艰难的生活

  5.in need of需要

  6.provide sb. with sth.= provide sth. for sb.提供某物给某人

  7.one’s success in doing sth.成功完成某事

  8.obey strict rules遵守严格的.规则

  9.take drugs吸毒

  10.aim to do sth.目的是

  11.in the past sixteen years在过去的十六年里

  12.at home and abroad在国内外

  13.pay for付款

  14.thousands of成千上万的

  初三下册知识点总结 篇3

  一、溶液的形成

  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①均一:各部分性质、浓度、密度、色泽等相同。

  ②稳定:当水分不蒸发、温度不变化时,溶液不分层、不沉淀。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和固体)。

  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常见的溶剂:水、酒精、汽油;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一般把水作为溶剂;)

  2、能区分溶液中的'溶质、溶剂(如:碘酒、糖水、生理盐水、高锰酸钾的水溶液、石灰水);

  3、知道溶液、溶质、溶剂之间的质量关系(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及质量比。

  4、知道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

  生活中常见的乳化现象:如:肥皂漂洗衣服、洗洁精洗碗筷、牛奶、农药等。

  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在一定的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是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换:

  ①增加溶质;②蒸发溶剂;③降低温度;

  ①增加溶剂;②升高温度;

  结晶:已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现象,叫做结晶。(结晶和溶解都属于物理变化)。(结晶方法:蒸发结晶和xxx晶)

  三、物质溶解与温度的关系

  ⑴酸碱溶于水,放出热量,温度上升;如:硫酸、氢氧化钠等。

  ⑵绝大多数的盐溶于水,吸收热量,温度下降;如:硝酸钾、氯化铵等。

  ⑶蔗糖、食盐溶于水温度不变。

  初三下册知识点总结 篇4

  一、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

  纯金属(90多种)

  合金(几千种)

  2、金属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3、金属之最: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

  (4)银:导电、导热性的金属(银>铜>金>铝)

  (5)铬:硬度的金属(6)钨:熔点的金属

  (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8)锇:密度的金属

  (9)锂:密度最小的金属

  4、金属分类: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有色金属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5、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合金 铁的合金 铜合金 焊锡 钛和钛合金 形状记忆金属

  生铁 钢 黄铜 青铜:

  成分 含碳量

  2%~4.3% 含碳量

  0.03%~2% 铜锌

  合金 铜锡

  合金 铅锡

  合金 钛镍合金

  备注 不锈钢:含铬、镍的钢

  具有抗腐蚀性能 紫铜为纯铜 熔点低

  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1)熔点高、密度小

  优点(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3)抗腐蚀性能好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2、金属+ 酸→盐+ h2↑

  3、金属+ 盐→另一金属+ 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

  fe + cuso4 == cu + feso4 (“湿法冶金”原理)

  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ca、na)

  四、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1、铁的冶炼

  (1)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3co + fe2o3高温2fe + 3co2

  (2)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常见的铁矿石有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 )、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 )

  2、铁的锈蚀

  (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o2、水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xh2o)

  (铜生铜绿的条件:铜与o2、水、co2接触。铜绿的化学式:cu2(oh)2co3)

  (2)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

  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

  ②表面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电镀、烤蓝等

  ③制成不锈钢

  (3)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蒸气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被锈蚀。因而铁锈应及时除去。

  (4)而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3、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①防止金属腐蚀

  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③合理开采矿物

  ④寻找金属的代用

  意义: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初三下册知识点总结 篇5

  一些物质的特性及用途:

  1、可燃性的气体:H2、CO、CH4(甲烷)都可做燃料,点燃前都要验纯,与空气混合点燃会爆炸。

  2、还原性的物质:C、H2、CO都可用来冶炼金属,将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具有氧化性的物质:O2,CO2

  3、助燃性物质:O2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或使燃着木条燃烧更旺。

  4、有毒的气体:CO,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煤气中毒就是指CO中毒。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只有CO2

  5、最轻气体:H2也是燃烧无污染的气体燃料

  6、干冰(CO2固体):用于人工降雨,致冷剂;CO2气体:用于灭火,做温室肥料,制汽水等盐酸(HCl):用于除铁锈,是胃酸的主要成份,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HCl气体)

  7、石灰石(CaCO3):建筑材料,制水泥、高温煅烧制CaO;

  8、生石灰CaO:易与水反应并放热,做食品干燥剂,可用来制取Ca(OH)2。

  9、熟石灰Ca(OH)2: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配制波尔多液,与Na2CO3反应制取NaOH

  化学与社会相关常识

  三大化石燃料:煤(固)、石油(液)、天然气(气)

  1、六大营养物质:糖类(主要供能物质,如:米、面、蔗糖、葡萄糖等)、

  油脂、蛋白质(鱼、肉、蛋、奶、豆)、维生素(蔬菜、水果)、水、无机盐

  2、缺乏某些元素导致的疾病:

  缺钙:骨质疏松症(老年人)、佝偻病(儿童);

  缺铁:贫血

  缺碘: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

  缺维生素A:夜盲症;缺维生素C:坏血病

  3、合金: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区别是含碳量不同,钢含碳量低,黄铜是Cu-Zn合金铁生锈条件:铁同时与空气(主要是O2)和水接触

  4、防锈方法是: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和洁净,并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涂油漆、涂油、镀其它金属等)。

  5、可燃物燃烧条件:

  ⑴是可燃物;

  ⑵与空气(或O2)接触

  ⑶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6、灭火的方法:

  ⑴隔离可燃物,如建立隔离带、釜底抽薪;

  ⑵隔绝空气(或O2),如用湿布、灯帽、土盖灭火焰,用CO2灭火

  ⑶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如用水灭火。

  7、环境污染名词:

  酸雨:主要由SO2、NO2造成,酸雨危害是使河流、土壤酸化,建筑物、金属被腐蚀。

  臭氧层空洞:臭氧能吸收紫外线,由于臭氧被氟里昂等破坏而形成

  温室效应:空气中CO2排放过多引起全球气温上升

  白色污染:塑料随意丢弃,不易被降解而造成的污染。

  空气质量日报:

  污染物主要指标是:总悬浮颗粒、SO2、氮氧化物(如NO2)

  常见的化学变化知识点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石蜡的熔化、水的蒸发

  2、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物质的燃烧、钢铁的生锈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生成新的物质。

  2、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伴随化学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如铁易生锈、氧气可以支持燃烧等。

  5、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如N2O2CO2P2O5等。

  酒精灯的使用

  1、酒精灯火焰:分三层为外焰、内焰、焰心。

  外焰温度,内焰温度最低,因此加热时应把加热物质放在外焰部分。

  2、酒精灯使用注意事项:

  A、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2/3;

  B、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灭;

  C、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D、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以免引起火灾。

  E、不用酒精灯时,要盖上灯帽,以防止酒精挥发。

  3、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可以加热的仪器,但必须垫上石棉网的是烧杯、烧瓶;不能加热的仪器有:量筒、玻璃棒、集气瓶。

  4、给药品加热时要把仪器擦干,先进行预热,然后固定在药品的下方加热;加热固体药品,药品要铺平,要把试管口稍向下倾斜,以防止水倒流入试管而使试管破裂;加热液体药品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要把试管向上倾斜45°角,并不能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别人。

  提高化学成绩的“三要素”是什么?

一、上课要记笔记

  1、化学虽然是理科偏向的学科,但是也是需要初中生动手记笔记的。想要学好化学,首先要了解这门课程主要讲的是什么,那么就需要初中生在上化学课之前进行预习,预习时除了要把新的知识都看一遍之外,还要把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

  2、初中化学虽然在学习上难点不是特别多,但是对于刚接触这门学科的初中生来说,知识还是有些杂的,所以小编希望初中生们在学习化学的时候可以准备个笔记本,着重的记一些重要的化学知识点。同时记笔记也可以防止上课的时候溜号走神。

  二、学生要经常复习化学知识

  1、对于初中生来说,想要学好化学,那么在课后就要认真的进行复习,并且认真对待老师交代的化学作业,这对于提高初中化学成绩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初中生在复习化学的时候可以采用课下复习或者是类似于单元小结的方法,这样才能够牢固的掌握知识。

  2、初中化学的课本中有很多个概念和原理等基础知识,并且要求掌握的内容也很多,如果初中生们不能把这些化学知识点都记忆深刻,那么在做题的时候就会感受到痛苦了。实在记不下来,那么就多看,“见面”的次数多了,初中生在脑海中就有对这种知识的印象了。

  三、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1、化学是需要学生们去主动发现的一门学科,并且初中化学中的很多实验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想要学好初中化学,首先要培养的就是学生对于化学的兴趣,有了兴趣才有动力去学习。

  2、在学习初中化学的时候,希望初中生们能够多重视化学的实验部分,因为化学的很多定理公式都是通过实验的操作总结出来的,学生们对于实验操作要用到的仪器和步骤等都要熟悉,谨记。

  化学知识记忆方法技巧

  1.重复是记忆的基本方法

  对一些化学概念,如元素符号、化学式、某些定义等反复记忆,多次加深印象,是有效记忆最基本的方法。

  2.理解是记忆的前提

  所谓理解,就是对某一问题不但能回答“是什么”,而且能回答“为什么”。例如,知道某物质的结构后,还应理解这种结构的意义。这就容易记清该物质的性质,进而记忆该物质的制法与用途。所以,对任何问题都要力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3.以旧带新记忆

  不要孤立地去记忆新学的知识,而应将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记忆。如学习氧化还原反应,要联系前面所学化合价的知识来记忆,这样既巩固了旧知识,又加深了对新知识的理解。

  4.谐音记忆法

  对有些知识,我们可以用谐音法来加以记忆。例如,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顺序: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可以编成这样的谐音:一个姓杨的姑娘,买了一个合金的锅盖,拿回家,又美又轻。

  5.歌诀记忆法

  对必须熟记的知识,如能浓缩成歌诀,朗朗上口,则十分好记。如对元素化合价可编成:“一价钾钠氢氯银,二价氧钙钡镁锌,铝三硅四硫二四六,三五价上有氮磷,铁二三来碳二四,铜汞一二价上寻”。又如对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要点可编成:先通氢,后点灯,停止加热再停氢。

  化学方程式书写、计算步骤

  一、初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1)写:正确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

  (2)配:配平化学方程式

  (3)注:注明反应条件

  (4)标:如果反应物中无气体(或固体)参加,反应后生成物中有气体(或固体),在气体(或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标出“↑”(或“↓”).若有气体(或固体)参加反应,则此时生成的气体(或固体)均不标箭头,即有气生气不标“↑”,有固生固不标“↓”

  二、根据初中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

  (1)设:根据题意设未知量

  (2)方:正确书写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3)关:找出已知物、待求物的质量关系

  (4)比:列出比例式,求解

  (5)答:简要的写出答案

  怎么让化学知识更加有条理

  1、梳理知识树形图

  教科书上涉及的知识点是出题的蓝本,一张好的试卷会覆盖到每个章节每个知识点的考察,只要能梳理好每个章节的知识点考点,并熟练掌握对应的方法技巧,高分自然很轻松。

  同学们可以根据课上的笔记,先列出章节大标题再慢慢补全每一个知识点,最后总结每个知识点对应的方法和技巧。平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坚持总结梳理,会消化吸收得更好。

  2、公式、定理归纳整理再记忆

  期末考试不同于平时考试,将考察学生一整个学期的学习情况,涉及到的知识点、定理、公式会非常多。而在理科类科目上,公式、定理是一切计算和做题的基础。所以一定要自己动手整理归纳,结合题目集中记忆!

  3、基础计算练习

  计算作为理科的基础,本就应当得到最大的重视。但每次考试都会听到孩子们讨论又因为哪里算错数、哪里写错符号等原因丢分……重视基础练习,提高计算能力和正确率不仅减少丢分,更能在考场上争取更多时间去思考各种压轴难题。

  4、综合和模拟

  如果平时没有接触过压轴题难度,在考场上解决出来的可能就很渺茫。建议大家考前选择一些综合练习,熟悉综合题的出题套路、难度及了解对策。

  初三下册知识点总结 篇6

  1.功

  (1)功的定义:力和作用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位移的乘积.是描述力对空间积累效应的物理量,是过程量.

  定义式:w=f·s·cosθ,其中f是力,s是力的作用点位移(对地),θ是力与位移间的夹角.

  (2)功的大小的计算方法:

  ①恒力的功可根据w=f·s·cosθ进行计算,本公式只适用于恒力做功.②根据w=p·t,计算一段时间内平均做功. ③利用动能定理计算力的功,特别是变力所做的功.④根据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反过来可求功.

  (3)摩擦力、空气阻力做功的计算:功的大小等于力和路程的乘积.

  发生相对运动的两物体的这一对相互摩擦力做的.总功:w=fd(d是两物体间的相对路程),且w=q(摩擦生热)

  2.功率

  (1)功率的概念:功率是表示力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是标量.求功率时一定要分清是求哪个力的功率,还要分清是求平均功率还是瞬时功率.

  (2)功率的计算 ①平均功率:p=w/t(定义式) 表示时间t内的平均功率,不管是恒力做功,还是变力做功,都适用. ②瞬时功率:p=f·v·cosα p和v分别表示t时刻的功率和速度,α为两者间的夹角.

  (3)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 : 额定功率:发动机正常工作时的功率. 实际功率:发动机实际输出的功率,它可以小于额定功率,但不能长时间超过额定功率.

  初三下册知识点总结 篇7

  ⅰ.被动语态的构成形式be+vt.p.p.

  (一).语态是英语动词的一种形式,是用于表示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英语语态分为主动语态(active voice)和被动语态(passive voice)两种。

  主动语态是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如:1)yesterday i parked my car outside the school.

  被动语态是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2)a sound of piano is heard in the hall.

  (二)被动语态的基本时态变化

  在被动语态的句子中,谓语部分的结构是be+vtp.p.(及物动词过去分词)。其中be是变量,随时态的变化而变化;动词的过去分词是常量,永远不发生变化。当然,这只是指谓语部分而言。be动词作为一个独立的谓语动词有自己现在分词(being)和过去分词(been)。那么,下面我们来看看be在各种时态中的变化形式:被动语态通常为八种时态的被动形式。以do为例,各种时态的被动语态形式为:

  1)am/is/are+done(过去分词)一般现在时

  2)has/have been done 现在完成时

  3)am/is/are being done 现在进行时

  4)was/were done一般过去时

  5)had been done 过去完成时

  6)was/were being done 过去进行时

  7)shall/will be done 一般将来时

  8)should/would be done 过去将来时

  ⅱ.一般来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能用主动语态的时候就尽量不去用被动语态。只有在下列情况中我们才用被动语态:

  英语里被动语态的'使用似乎比汉语要广泛。英语的被动语态常用在下列的场合:1)当我们不知道动作的执行者的时候,如:1.look!there’s nothing here.everything has been taken away.

  2.my car has been moved!

  2)当我们不必提出动作的执行者的时候,如:i was born in 1960.

  3)当我们强调或侧重动作的承受者的时候,如:she is liked by everybody.

  ⅲ.特殊的被动结构

  1)带情态动词的被动结构:它的固定句式为“情态动词+be+过去分词”。也有个别带to的情态动词例外,如:ought to 和have to,它们的被动结构就只能在不定式中。例如:the debt must be paid off before next month那笔债务必须在下个月前付清。

  2)带有两个宾语的主动语态变成被动语态

  将这种主动态的句子完成被动态的句子,可选两个宾语中的任何一个作为被动态句子的主语,而将另一个宾语作为“保留宾语”写入被动态的句中。但有一点要说明,那就是,如果你选直接宾语作“主语”,有时要在被动态句子的“保留宾语”前加上合格的介词。因为这些动词常有两种句式,即:我们可以说give sb.sth.,send sb.sth.,buy sb.sth;我们也可以说give sth to sb,send sth to sb buy sth for sb。请看下面两种情况的对照:

  she sent me a novel on my birthday.

  i was sent a novel on my birthday.

  a novel was sent to me on my birthday.

  3)关于带有复合宾语的主动态变成被动态

  如果将带有复合宾语(既:宾语+宾语补足语)的主动语态的句子变成被动语态的句子,我们只能选择原来句子的宾语作被动语态句子的主语;而这时,原句里的宾语补足语现在就变成被动语态句子的“主语补足语”了。

  the story made us laugh.(宾语补足语)

  we were made to laugh by the story.(主语补足语)

  4)在使役动词have,make,get以及感官动词see,watch,notice,hear,feel,observe等后面不定式作宾语补语时,在主动结构中不定式to要省略,但变为被动结构时,要加to。

  someone saw a stranger walk into the building.

  a stranger was seen to walk into the building.

  有些相当于及物动词的动词词组,如“动词+介词”,“动词+副词”等,也可以用于被动结构,但要把它们看作一个整体,不能分开。其中的介词或副词也不能省略。例the meeting is to be put off till friday.

  6)非谓语动词的被动语态。v+ing形式及不定式to do也有被动语态 (一般时态和完成时态)。例,i don’t like being laughed at in the public.there are two more trees to be planted.

  初三下册知识点总结 篇8

  1. chemical factory化工厂

  2. pour… into…把……排放到……

  3. in a bad mood处在不好的情绪中

  4. manage to do sth.设法去做某事

  5. do harm to … / be harmful to…对……有害

  6. quite a few相当多

  7. no better than同…….一样差

  8. in pubic公开地

  9. all sorts of各种各样的

  10.in many ways在许多方面

【初三下册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03-01

初三物理的知识点总结12-12

化学初三知识点总结12-13

初三物理知识点的总结06-18

初三的物理知识点总结11-23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07-28

初三压强的知识点总结06-18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08-28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