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小学语文教案范文合集五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科普短文,文章采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和太阳相关的一些知识,说明太阳和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课文内容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分别从“远”“大”“热”三个方面介绍了太阳的有关知识;第二部分讲人类和太阳的密切关系。这两部分内容互相关联。正因为太阳那么大,温度那么高,距离我们又那么远,才能给地球送来适合人类生存的光明和温暖,我们生活的世界才会这么美丽可爱。
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是本文写法上的重要特点。课文在介绍太阳时,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方法,使一些抽象的或不好懂的知识显得具体、通俗、明了,这样描写太阳的特点因此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学目标:
1、自主识记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寸草不生、差不多、摄氏、繁殖、蔬菜、预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师生引读,感受第一自然段、第四自然段和最后一段的构段方式;采用填空补白的方式,背诵和积累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通过“边读边思”的方法,读懂每个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4、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初步体会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品评咀嚼“差不多、估计、比较”等词语,初步体会说明文表达的准确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是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课文怎样运用举例和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特点的。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六单元 学情分析:
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说几个含有“日”的成语或四字词语。(旭日东升 日落西山)
早上,旭日东升,把阳光和灿烂带给大地;傍晚,日落西山,劳动了一天的太阳要到西山后面去休息了。
2、后羿射日,知道这个神话故事吗?
(1)、课件出示课文第一段前两句(学生自由读)
(2)、说一说: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故事?(指名说)
理解:寸草不生
3、《后羿射日》是一个古老而又美丽的神话故事。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太阳》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与这个神话故事在写法上完全不一样。课文给我们介绍有关太阳的哪些知识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逐节朗读1—3自然段,引导学生把每个自然段分别读成一个字“远”、“大”、“热”。( 读书,把一段话读成几个词,甚至是一个字,这是一种本领。)
2、同桌一起读4—8自然段,把他读成一句话。
3、理清文脉:
远、大、热是在写太阳的——特点,后面课文介绍了太阳与我们人类的密切关系。
三、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说明方法 学习课文(l-3自然段)
(一)、远
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我们知道太阳离我们居住的地球很远很远,那到底有多远呢?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它说清楚的呢?请从课文中找出句子读给大家听。
出示句子:“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1)、1.5亿是个数字,从数的进位感受1.5亿是个相当大的数字。读句子。板书:列数字
(2)、“1.5亿公里远”到底有多远?课文中怎么说?指名读。
(3)、用我们熟悉的“步行”和“坐飞机”来举例子,(板书)两个例子之间用“;”,男女生分读。
(4)、3500,二十几,这些也都是在列数字,板书:列数字。
(5)、朗读。课文用列数字、举例子的方法,让我们更形象地感受到了“远”。
2、听老师读。教师故意落下“差不多、几”这几个词。
没有办法考证,没人知道,所以用上这几个词,这样表达更加精确。(朗读句子,感受科普文表达的精确性。)
3、这段话先讲什么?再讲什么?(这段话从传说引出,再说明实际情况,中间用一个什么词语来说明实际情况(“其实”))
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自由读“大”、“热”的语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来介绍的?让学生动笔划划句子,谈谈感受。(给学生动笔思考的时间。)
交流:(根据学生回答,随机点拨)
1、大——“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理解“抵”——“顶”,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对我们而言,地球非常大,我们不可能走遍地球的每个角落,然而,130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这样一比较,更显出太阳的大,这种方法就叫作比较。读句子。(列数字)
2、热——“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六千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列数字)
(1)、表面温度:6000摄氏度 ,联系生活体验。(炎热的夏天一直想呆在空调房里吃冰棍,不敢出家门一般只有39°c左右,开水很烫手也只有100°c,)6000度呢,连钢铁……
(2)、点拨——“估计”,太阳温度太高了,人们无法进行测量,所以是大概的数。
(3)、读句子。
(4)、“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打比方)读课后的相关资料。
(三)、理清三者间的关系:
1、这二自然段话写了“大”,还写了什么?“大”与“远”的联系。读句子(因为……所以……)
2、用同样的句式说“远”与“大”的关系。如:太阳是个大火球,因为太远,所以感觉不到那么热了。
小结:作者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假设等说明方法,把太阳“远、大、热”三个方面的知识说得很具体、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今后在说明事物时要注意学习运用这些方法。
四、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同桌之间认读生字。
(2)重点指导“抵”、“氏” 、“繁”、“蔬”等字的书写:
A、让学生比较“抵”、“氏”两个字,强调“抵着”的“抵”需要底下点的支撑;姓氏的“氏”可没有一点。
B、“繁”字用拆字法,“每”、“攵”、“系”去掉一撇组成,上宽下窄。
C、“蔬”字是形声字,蔬菜是植物,“蔬”字是草字头。
(3)读写词语:差不多 估计 繁殖 庄稼 预防
并用“差不多、估计”这两个词语说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用上“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自由说说太阳的特点。
2、用上“因为……所以……”说说“大”“远”“热”之间的关系。
二、感受太阳与我们的密切关系 学习课文第4-8自然段
学习过渡句: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课文的哪一段话最能说明关系密切?
(通过最后一段话的学习,辐射到4—7自然段)
(一)、自学4—8自然段,课文哪一句话最能说明太阳和我们的关系密切?“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二)再读4—8自然段,联系相关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谈谈你对“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的理解。
(为学生的表达搭建平台)
如:有了太阳,植物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有了太阳,动物才能生存,繁殖……
有了太阳,人类才能舒适的生活……
(触摸第四自然段的构段方式,正反两方面描写。)
有了太阳,才能形成风雪雨露……
有了太阳,可以防治疾病……
一句话,有了太阳,才有
如:如果没有了太阳,植物就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如果没有了太阳,动物就不能生存,繁殖……
如果没有了太阳,人类就不能舒适的生活……
如果没有了太阳,就不能形成风雪雨露……
如果没有了太阳,就不能防治疾病……
一句话,如果太阳,就不会有
(三)理清4-8自然段的关系。
前面的4-7自然段是具体说明,第8自然段是总结。前面的自然段是具体举例子说明太阳与我们人类的密切关系。
(四)再次朗读第八自然段,先正面再反面与最后总结。反义词:光明—黑暗,温暖—寒冷。
(五)积累:地球上的( )和( ),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 ),到处是( ),没有( ),没有( ),自然( )。一句话,没有太阳,( )。
三、总结全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1、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
2、正因为太阳那么大,温度又那么高,距离我们那么远,才能给地球带来光明和温暖,才会有我们美丽可爱的世界。推荐《妙不可言的位置》一文。
四、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必须背诵最后一段)
(2)、课外阅读有关太阳的知识,可阅读书籍,也可网上测览。
(3)、练习写《太阳的自述》。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欣赏齐白石的《虾趣图》谈感悟。
2、充分朗读、讨论,在自读自悟中,感受“虾趣”。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细细观察小动物的兴趣,教育学生爱护小动物。
2、体会作者是如何把“虾趣”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的情怀,感悟作者的生活情趣,从而陶冶自己的情趣。
教法与学法:
老师:引导、点拨法;
学生:朗读、感悟、交流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驼背老公公,胡子乱蓬蓬。生前没有血,死后满身红。
2、同学们,你看见过虾吗?谁能向大家介绍虾的模样?这节课,咱们跟随作家秦牧的文笔,和他一起走进《虾趣》。
二、读中品悟,体会虾趣。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从哪两方面写了虾趣?
2、朗读第1、2自然段,交流问题。齐白石画虾的妙处:惟妙惟肖。
3、观虾之趣(学习第3、4、5自然段。)
(1)自读自悟,体会特点。
(2)交流汇报和收获。
①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观虾之趣?
②你知道怎么运用所得知识、辨别哪些是生命力旺盛和食物充足的虾吗?
③找出描写虾嬉戏时的动作词语,感受虾的灵动与活泼。
④找出第5自然段中心句,画出虾小心翼翼吃食的词语。
4、赏虾画之趣(学习第6自然段)
自读自悟,出示自读提示。
①作者是怎样把观虾和欣赏虾画紧密联系起来的?请画出这个过渡句。
②说一说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齐白石大师的虾画?
三、课外拓展,妙笔生花
尝试练笔,模仿课文描写小动物的动态。
板书设计:
虾趣
养 虾 活蹦乱跳 赏虾画
惟妙惟肖 出神入化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学习6个字,练习写6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线索。
3.了解课文内容,感悟蒙迪·罗伯特看准目标,决不放弃的坚定信念,体会人物内心。树立自己正确的理想观和人生观。
4.联系上下文,理解两个重点句。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和情感变化的线索,复述课文。
2.感悟蒙迪·罗伯特看准目标,决不放弃的坚定信念,体会人物内心,以树立自己正确的理想观和人生观。
教学难点:
1.体会人物内心。
2.两个重点句的理解。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疑,直奔中心句。
1.释题:永不放弃的意思就是要如何?能否说几个与永不放弃意思相同的词语?(坚定不移、坚韧不拔等等)
2.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何疑问?
(教师相机进行归纳整理:文中讲的是谁?他不放弃什么?为什么要坚持?结果怎样?)
3.初读: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把与题目相符合的句子画上横线。
齐读点题句:您可以不改动这个F,但我也不打算放弃自己的理想!
二、交流,理清叙述顺序。
1.释疑:读完课文,你解决了心中的什么疑问?说得不完整的,其余同学可以帮忙补充。
2.再读:要求读通、读准,想想作者是怎么叙述这个故事的?
3.交流:这个故事先说蒙迪干什么?再说他如何?最后怎样?能否用字数相同的词或词组来概括一下?老师相机板书:描述理想、坚持理想、实现理想。
三、复述,把握课文内容。
1.根据课文的叙述顺序,把故事复述给学习小组的同学听。
2.指名复述课文,大家评议。
四、学习生字。
1.在读课文时,你认识了哪些生字?
请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全班读,并说说哪些字的读音要注意?注意读准驯韧的读音。
2.你认为哪些字容易写错,需要提醒大家注意?
左右结构:详、植
上下结构:篇、亩、资
左中右结构:激
其中,植的右边是直,里面是三横而非两横,要多加注意。
五、作业。
1.自主积累文中的好词语,如:兴高采烈、如愿以偿、梦想成真、原封不动、打量、兴冲冲等。
2.向你的父母或朋友,说说你的理想。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述故事,说说其叙述顺序是什么?
二、精读,体会人物感情。
过渡:文中哪句话点了题?
(一)坚持梦想部分:
1.指名读句子:您可以不改动这个F,但我也不打算放弃自己的理想!
2.抓关键词:在读这个句子时,应该把哪些词处理成重音?为什么?(不打算放弃自己的理想,能够表明他态度的坚决)
3.悟人物内心:想象一下,他说这话时,眼睛里会放射出什么样的光芒?
4.探究正确的理想观:你要向蒙迪学什么?(看准目标,永不放弃)
(二)描绘梦想部分:
1.明确学习策略:是什么原因让他如此坚定地说这句话的呢?文中还有表达他情感变化的段落和句子,请大家用刚才的学习策略读(句子)→抓(关键词)→悟(人物内心)→究(正确的理想观)进行小组学习。
2.小组合作学习。
3.共同探讨:
①词语理解:兴高采烈的近义词有哪些?详尽何意?
②体会感情:描述梦想时,蒙迪会是一幅什么表情?(兴奋)
③评价梦想:你觉得蒙迪的梦想是个怎样的梦想?(目标远大,很美好,也肯定是他很早以前就产生了的。)
(三)实现梦想部分:
1.引疑:读到这儿,你们有什么担心吗?(蒙迪的梦想与现实是有相当的距离,他能获得成功吗?)
2.自读课文,说说他是怎么做才获得了成功的?(脚踏实地,不断追求)
3.体会人物内心:想想,蒙迪会把那份得F的作业放在哪儿?每当看到这份作业时,蒙迪会对着它说些什么?
(四)小结:文中的主人公蒙迪从描绘梦想时的兴奋到坚持梦想时的坚定,再到不断追求而实现梦想,他的情感是不断变化着的。
三、评读,体会人物内心。
1.重点句理解:克利亚老师最后说的那句话,应该怎么读?(由衷地高兴和赞赏)
2.人物评价:你如何评价克利亚老师?(老师的批评有他的道理,蒙迪的理想与他当时的现实条件确实有相当的距离;后来老师是蒙迪向前奋斗的鞭策者;但也可以说,老师没有眼光,没有发现蒙迪是个理想远大,勇于奋斗,坚韧不拔的孩子。)
3.思考理想:你认为该怎么树立自己的理想?你的理想是什么?(理想要目标远大,经过深思熟虑,也要有一定的现实基础,不能瞎想,树立理想后,要一步一个脚印地不断奋斗,才能取得成功。)
四、作业。
1.放飞我们的梦想演说会。
2.搜集与本课主题相关的格言警句。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描红练习钢笔行楷字,努力写得人体。
2、区别比较9组汉字。并组词。
3、正确搭配词语,并扩展成句子。
4、综合修改句子中的错误。
5、熟记12条成语。
6、朗读、背诵《毕业歌》。
7、口语交际:写毕业赠言,并能用通顺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这样写的理由。
8、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练习7 第一教时 总第97教时
一、明确课时任务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将完成练习7的第1-3项练习。
二、教学第一题
1、生齐读后自由书空一遍,要求注意每个字的运笔过程。
2、提出一些难写的字,集体讨论其运笔特点。
3、动笔描红,提出要求:
(1)注意字距与行距的安排。
(2)一笔描成,不要重描。
4、巡视后,反馈学生作业。
三、教学第二题
l、生仔细观察每组字,要求注意比较各组字有什么异同。
2、试填。
3、答案,教师点拨:抓住各组形近字的不同之处,或偏旁,或是某一部件,由此区别出汉字的音、形、义。(鼓励学生一字多组)
四、教学第三题
1、指名读题,弄清题意。
2、出示例子,指名读。
抢救病人 医生正在抢救生命垂危的病人。
师引导分析:前一个词语"抢救"表示某种动作或行为,后一个词语"病人"则是与"抢救"有关的事物,这两个词搭配起来很恰当,符合语言习惯。然后再据此扩展成句。
3、学生仿照例子完成其他四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反馈答案,师生评议。
(学生扩展句子,鼓励多种多样)
练习7 第二教时 总第98教时
一、明确课时任务
这节课我们继续完成练习7的第4-6项练习。
二、教学第四题
1、多媒体显示教学内容。
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段话有没有毛病?有哪些方面出现了毛病了
2、师生讨论分析得出:
(1)有错别字,(2)词语搭配不当,(3)语句不通顺,(4)标点符号不恰当。
3、复习修改符号。
4、分小组从以上几方面人手,讨论完成这段话的修改。
5、指名说说小组讨论结果,其余小组可作适当补充、修正。
6、师生评议。
7、齐读修改过的正确语段。
三、教学第五题
l、复习、背诵学过的成语歌。(可采用接龙的.形式)
2、出示12个成语。
3、请同学们自学这12个成语,要求:
(1)自由练读,可借助工具书解决字音问题。
(2借助工具书初步了解你不熟悉的成语的意思。
4、指名读,师生评议字音是否准确,小组读,齐读。
5、读成诵。
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快又准。
四、教学第六题
l、激情导人。
同学们,明天你们将告别小学6年的学习生活,此时此刻你们想说些什么呢?是不是 —— (师引背课文:"一想到明天就要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心中就涌起了深深地眷恋之情。")
2、是啊!这儿还有一首歌,为同学们抒发了心中的情怀。
3、学生自由朗读。
4、小组派代表表演朗读,交流评议朗读时的停顿、轻声、重音等技巧的处理。
5、反复吟诵,理解大意,感受意境。
6、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朗诵表演。
练习7 第三教时 总第99教时
一、教学第七题
1、课前准备
(1)让学生事先摘抄一些赠言、名句。
(2)把课桌排成"u"字形,便于学生互相观察,确定赠言对象。
(3)在黑板上写上"临别赠言"并加以美化。
(4)播放歌曲《送别》,营造氛围。
2、谈话导人。
同学们,临别赠言是毕业活动中的一项最有意义的活动。留下你真挚的话语,送上我衷心的祝福,这是一份友谊,一份智慧,一份精神财富。这份财富的聚集,将使你一生愉快、充实。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小学语文最后一道练习题:临别赠言。
3、审题。
(1)指名读题。
(2)帮助学生弄清本题训练内容及要求。
①何为"赠言"?赠言即分别时说的或写的相互勉励的话,可以是自己的内心表白,也可以是自己所喜欢的一句名言。
②毕业赠言的对象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同学,要根据赠言对象确定赠言内容,先写下来,再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写。
③本次活动每个人都要参与,看谁讲得最好。
4、教师"下水"示范。
5、学生准备。
6、练习。
(1)自由说。
(2)指名说。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同学的赠言作出适当的评议,及时报以热烈的掌声鼓励)
练习6 第四教时 总第100教时
教学目标:
1、分析每个字的字形、笔画。
2、注意写字的章法。
3、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要一气呵成,不要涂描。
教学过程:
一、教师讲解两个汉字的书写特点
司氧
本次临写的“司”、“氧”均为右上半包围结构的字。“司”的里面部分要往左放,右上,右中,右下要多留白,以求到时候 字的重心平稳。
“氧”字着重练好横折斜钩斜这一笔画,露锋起笔,顺势向右上作横画,渐轻,在折处稍提后向右下作顿,再转势向下作背弯后回锋向上轻快挑出。
二、教师在黑板上示范书写
三、学生自由练习书写
四、教师巡回指导
五、师生交流、评价
六、教师进行课堂小结
七、作业:学生练习书写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理解“体育、操场、满头大汗、讲解、一拐一拐、不好意思、回答、感动、连蹦带跳、感激”等词语的意思。
2、能照样子,给句子加上合适的词语,把句子写具体。
3、能正确朗读课文,能看图复述图意。
4、通过学习,知道赖宁苦练跳绳是为了学好体育,锻炼身体,努力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课文的第2-3段是教学的重点,应抓住课文中“满头大汗、一拐一拐、不好意思、脚肿、连蹦带跳、感动”等重点词语的理解,从中体会赖宁勤学苦练的精神。指导学生利用插图和重点词复述课文。
2、难点:(1)词义辨析:感动和感激(2)教学学生要学好所有功课,做一名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教学准备:
图片、投影片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14个生字,理解“操场、一拐一拐、连蹦带跳”的意思。
2、通读课文,初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写了谁学跳绳?他是怎么学跳绳的?
2、学生汇报后,教师简述赖宁事迹。
二、学习生字新词的读音。
1、出示带有生字的新词,请学生各自拼读生字的读音。
2、交流自学情况
3、开小火车认读生字、词语。随机理解“操场、一拐一拐、连蹦带跳”的意思。
(1)用句式理解“操场”:什么时候,我们在操场上干什么。(从操场的作用理解操场的意思)。
(2)请学生用动作“一拐一拐、连蹦带跳”的意思。
4、练习巩固:课后练习2、3(校对)
三、朗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标好自然段,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四、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
(1)理解体会赖宁苦练跳绳的重点词句。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赖宁是怎样苦练跳绳的?培养学生把问题回答的清楚、完整。
(3)比较句子,史学生懂得运用恰当形象的词语把句子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齐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二、教师简述这节课的目标:学习课文1-3自然段,重点学习赖宁是怎样苦练跳绳的。
三、学生默读第一段,思考:赖宁上小学时,学习情况怎么样?学生汇报后,教师请学生说一说:我们要学习哪些功课?赖宁的工科学的怎么样?从中理解“功课”和“其他......只有......”的意思。
四、为了学好体育,赖宁是怎么刻苦练习跳绳的?带着问题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边听边划:这段话共有几句话?哪一句写了赖宁刻苦练习跳绳?
2、出示第3句
(1)齐读,说一说,那个词语写出了赖宁学跳绳很刻苦?为什么?
(2)比较句子体会用上“满头大汗”有什么好处?(可以形象的表现出赖宁苦练的行动;又使学生初步懂得加上适当的词语可以把句子写具体。)
3、第4句写了什么?(老师帮助赖宁学跳绳。)
4、自由读第2段,说一说:这段话写了赖宁在什么地方怎样的苦练跳绳?
五、默读第3段。
1、边读边划:从那些句子中可以看出赖宁在家中也苦练跳绳?
2、学生汇报后,齐读第1句和赖宁的话,出示句式说一说:因为(),所以他走路一拐一拐了。
3、郭老师是被赖宁什么精神感动了?(勤学苦练、不怕苦、不怕累、肯下苦功夫)
4、教师针对赖宁的精神进行品德教育。
5、指导朗读对话,注意郭老师奇怪的语气和赖宁不好意思低声回答的心情。
6、齐读第3段,说一说:这段话写了赖宁在什么地方怎么样的苦练跳绳。
六、齐读2、3段。说话训练:赖宁是怎么苦练跳绳的?
(各自准备--指名说,反馈评价--同桌互说)
七、教师小结。(结合2、3两段课文,教育学生学习赖宁肯下苦功夫,勤学苦练的精神。)
八、练习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第4段。
(1)理解“感激”、辨析“感激”和“感动”。
(2)通过朗读,体会赖宁获得好成绩的喜悦心情。
2、正确朗读课文。看图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
2、齐读课文2-3段,说一说:这两段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第4段。
1、指名朗读,边听边思考:赖宁苦练跳绳,结果怎样?哪个词写出了他很高兴?
2、比较句子,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1)齐读两句话,找出不同点。
(2)讨论:加上“连蹦带跳”和“感激”有什么好处?
(3)“感激”换词理解。(课换成“感谢”)讨论:“感激”能否换成“感动”,为什么?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的那句话。
3、赖宁为什么能在跳绳考试中获得好成绩?口头回答
4、教师小结:
只要勤学苦练,肯下苦功夫,学习才会进步,成绩才会提高。
三、齐读全文,有感情。
四、看图复述课文,教师提示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结合半数,用自己的话把赖宁学跳绳这件事说一遍。(各自准备,指名说,评价。)
五、总结全文。
以来宁学跳绳这件事中,你觉得应该向赖宁学习什么?(四人小组讨论)
六、练习:选词填空。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的教案06-15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6-2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3-28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8-25
小学语文《锄禾》教案03-14
有关小学语文的教案04-12
小学语文《习作》教案02-25
小学语文《泉水》教案03-16
小学语文《假如》教案03-30
小学语文老师教案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