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2-10-09 18:50:09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小学语文教案锦集六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有关小学语文教案锦集六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以“大自然的启示”为专题,而《自然之道》是本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课文讲述了作者一行人到加拉巴哥岛旅游,看到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被嘲鸫啄咬时,不顾向导劝阻,让其把幼龟抱向大海。后来,成群的幼龟得到外面安全的错误信息鱼贯而出,结果成了食肉鸟的美餐,令作者非常后悔。文章通过以上事例告诉我们了解和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性,知道如果违背自然规律,往往事与愿违,好心反而容易干坏事。也告诉我们要敬畏自然,感受自然的神奇,与自然和谐相处。

  学习本课,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以疑促读,读中感悟,在探究、体验中受到启迪。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会写课文中的词语,指导不易写好的字。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得到启迪。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方法,体会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运用质疑探究、前后联系和情感体验等多种方法理解内容。

  3.学习本课,能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了解和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了解大自然的神奇,产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材料。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发兴趣。

  谈话导入:刚才我们一起游览了青岛的海底世界,今天我们一起到南太平洋的一个龟岛去看看,让我们一起走进《自然之道》。学生齐读课题。

  1.了解题目意思,初识“自然之道”。

  这里的“道”是什么意思?“自然之道”呢?学生理解,教师点拨。

  2. 检查课前预习情况,依据学情重点指导。

  (1)学生听写词语,教师依据学情纠正出现的错误,着力指导难写的字。

  (2)学生能发现各组词语的特点并分类;教师评价。

  【设计意图:初识“自然之道”,从题目字面上了解什么是“自然之道”,此处对“道”的理解仅仅是对题目的浅层次理解。检查预习,了解学情,针对学情进行重点指导,以学定教;其次,扫清字词障碍,为理解内容做准备;发现词语特点并分类,进行词语积累的归类训练,同时也为概括主要内容做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自主质疑。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教师巡视指导。

  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学生自主概括——教师进行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概括(学会一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3.自主质疑。学生结合预习和课文内容质疑,教师筛选出重点问题,深入探究。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对文章内容进行归纳。通过对概括方法的引导与提炼,学生学会用简短的几句话说清主要内容,掌握概括内容的一种方法。之后,抓住文章中的主要矛盾冲突,引发质疑,找出质疑点,以点突破。这样设计旨在找准教学的起点,真正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以疑促读,探究体验,深入感悟。】

  (三)深入文本,体验感悟。

  本部分紧紧围绕有价值的问题,结合四年级学生实际,一步步进行深入探究。

  1.学习三、四自然段:研究“救”的原因,体会我们救幼龟的“一片好心”,感受自然的神奇等内容。

  (1)抓住有关词句,理解我们和向导救幼龟的原因。

  学生能抓住重点词句,读懂我们救幼龟的原因。

  (2)抓住重点词“探”和“若无其事”等理解词义;结合词语,读懂向导口中“自然之道”的含义,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理解、感悟和体验。

  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自然段。

  (3)教师小结:总结内容,归纳方法。

  【设计意图:充分预设学生质疑点,借助语言文字,抓住关键词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学会通过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深入理解词语并体会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重要作用,突出第二学段的特点;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情感。】

  2.学习五至八自然段:研究“害”的惨烈,突出对幼龟的“伤害”,体会愚不可及等。

  (1)教师创设情境,默读课文5-8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体会幼龟受到的伤害及人们的愚不可及。

  (2)结合有关重点句子理解体会、想象表达。教师指导配乐朗读,读中感悟。

  想象当时的情景,进行写话练习,通过“语言表达”丰富原文画面,以写促悟。

  (3)感情朗读,触动学生情弦。

  【设计意图:本环节着重突出以读促悟,读中悟情,以写促悟,写中生情。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理解内容,受到震憾,触动心灵,提高朗读能力。利用写话练习,实现写中动情、感受“害”的惨烈场面,提高运用词语的表达能力,也为深入探究原因、领悟道理做好铺垫。】

  3.探究“救”了一只,却“害”了更多只的多重原因,反复揣摩,触动学生“心灵”。

  为什么这样一片好心救了一只幼龟,却害了更多的幼龟呢?

  (1)探究原因:引导学生关注全文,学生在文章关键处反复揣摩,由浅入深地悟出“救一只,害更多”的多重原因,体会出人们的愚不可及,领悟道理。

  (2)引导学生抓住“悲叹”等,角色体验朗读。到底是为何而悲、为何而叹?体会愚蠢,得到启迪。

  4.教师小结:正如大家所言,人类在自然面前是渺小的,所以要多了解自然,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才能不违背自然规律,否则,不了解、不尊重自然,坚持已见,违背自然规律,往往事与愿违,“好心”也容易办“坏事”。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句深层探究自然之道,引发思考。在表达交流中,解决疑问,悟出愚蠢的多重原因及受到的启示,在入境体验与情理交融中,感悟“自然之道”的真正含义,触动心灵,受到启示。】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推荐阅读:刚才我们解决了大家的疑问,你还有哪些感兴趣的内容?推荐阅读内容。

  2.探究写作:观察生活中的动、植物等,看有什么新发现?把新发现写下来。

  【设计意图:课前准备,由家乡青岛引出海底世界的神秘迷人,激发了探究兴趣;课中探究,深入理解了幼龟入海的自然之道,悟出了人们愚不可及的多重原因,得到人生的启迪;课后拓展,再引导学生进入大自然,进行新的发现和探究。整个设计,从单元和专题的整体考虑进行了全面规划和构思,注重了与生活的联系,体现了大语文观,注重了探究、体验,实现了对方法的学习和迁移运用,发展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并结合课文认识“灰、兔、拿、翻、除、些、挑、担”8个生字。重点关注“灰、除、些”的字音;识记“兔、拿、翻、挑”的字形;了解“除草、一担菜、翻土”的意思。

  2、能正确朗读课文,找到与画面内容相对应的课文内容并根据提示读好小白兔和小灰兔的对话。

  3、能根据词语的提示,选择一幅图将画面内容说清楚。

  4、通过读文,初步明白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才会有收获,才会更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能根据图片、提示等,选择一幅图将画面内容说清楚。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拼读音节,学习“兔”字

  师:这里有个音节,一起拼。【 出示:tu】这就是“兔”【 出示:兔】拿起小手,和老师一起写 “兔”字。兔,上面是个刀字头,中间是个扁扁的“口”,撇从口中出来,竖弯钩,最后不要忘记还有一点,就像——小兔子短短的尾巴。【板书:兔】

  2、图片导入,学习“灰”字

  师:今天这篇课文的主人公就是两只小兔子。【出示:小白兔、小灰兔图片】你看,它们是?——小白兔、小灰兔

  师:我们一起来写写这两个词语。【板书:小白兔、小灰兔】

  师:“灰”先写“横、撇”,再写“火”,谁记住这个字了?

  3、揭示课题,齐读

  师:老师要在这两个词语中加一个字。【板书:和、20】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第20课《小白兔和小灰兔》

  4、明确本节课的学习要求

  师:读了课题,我们就知道课文讲的一定是——小白兔和小灰兔——之间发生的故事。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呀?【出示:四张插图】这四幅图就讲了它们俩的故事。

  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图片,读读课文,试着将图片中的内容说清楚。

  二、初读课文,了解图片对应的小节

  1、小组合作,自读课文

  师:要讲故事,首先要把课文内容读清楚。读过课文了,把书打开,课文一共有几小节,用你们的小手来告诉我。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人读一小节。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一个小朋友读,其余三个小朋友认真听。

  2、初步了解故事内容。找出和四幅图相对应的小节

  师:小朋友读得很认真。课文中的哪几小节分别对应这4幅图呢?自己再看看课文,想一想。

  三、细读课文,了解小白兔和小灰兔的不同表现

  (一)学习第1、2节

  1、了解小白兔和小灰兔分别向老山羊要了什么。

  师:他们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先来看第一幅图,请一个小朋友来读课文的第2小节。【出示第二节】其他小朋友认真听,试着用“谁干什么”的句式说说小白兔和小灰兔做的事。

  师:谁能用一句话说说小灰兔做了什么?小白兔又做了什么?

  1)交流:

  2)板书,学习“拿”字,理解“菜子”

  师:小白兔向老山羊——要菜子。【板书:要菜子】

  师:小朋友们,你知道什么是“菜子”吗?【出示图片】

  师:这就是菜子,菜子就是菜的种子。还记得第4课中我们学习的《一粒种子》吗?只要把菜子撒在土里,它就会长出许多白菜。

  师:而小灰兔是——拿白菜。【板书:拿白菜】

  2、说一说小白兔和小灰兔分别做了什么

  师:谁能连起来说一说,小白兔和小灰兔分别做了什么?

  3、小结,齐读第2节

  师:课文的第2小节就写了第一幅图的内容,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气读)

  (二)整体感知小白兔和小灰兔的表现

  1、整体感知小白兔和小灰兔的表现

  师:我们知道小灰兔拿了——白菜,而小白兔要了——菜子,后来他们分别都做了什么呢?【出示:两幅图片】

  2、看图说话,用上“谁在干什么”的句式说说小白兔和小灰兔的表现

  师:看看这两幅图,你能用一句话说说谁在干什么吗?

  1)小白兔:【板书:种白菜】

  2)小灰兔:【板书:吃白菜】

  3、小结

  师:你们用一句话将图片的内容大致说清楚了。那么课文又是怎样将内容写清楚呢?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

  (三)学习小白兔要了菜子后的表现,试着将图片内容说清楚

  1、引读第3小节

  师:我们先来看看小白兔是怎么做的。【出示第三节】和老师配合着读读这段话,想一想图上的小白兔正在干什么?

  2、找到小白兔种菜过程的词语

  师:刚才你们用一句话说清了画面内容,那图上画的是种白菜吗?那小白兔种下的到底是什么?自己读读第3小节?

  师:是啊,菜子就是白菜的种子,小白兔种下种子,我们也可以说——播下种子,也就是——播种。【板书:播种】

  师:在小白兔撒菜子之前,为了让种子生长有足够的氧气,长得更好更快,就得——把土翻松。【泛红 “把土翻松”】【词卡:把土翻松】

  师:如果我要将它写在黑板上,能照着这个词的样子说说看吗?【板书:松土】

  师:请你再读读第3小节,找一找小白兔还做了什么事?学着老师的样子,你也来圈圈有关词语。

  * 交流:浇水、施肥、除草、捉虫【泛红“浇水、施肥、除草、捉虫”】

  3、了解小白兔种菜过程

  师:松土,播种这是第一步,过了几天【板书:过了几天】,菜子就发芽了。长出嫩绿的叶子,它又会做什么呢?

  1)浇水:为了有足够的水分小白兔给它们——【板书:浇水】

  2)施肥:为了给白菜生长提供需要的营养,就得——【板书:施肥】

  3)除草:为了足够的营养,杂草也长出来了,这是小白兔就得除去杂草,这样就没有杂草和白菜抢营养了。

  4)捉虫:最后还不忘给它捉去小虫子

  4、体会小白兔的勤劳和快乐

  师:种白菜可辛苦了,小白兔就是这样每天精心照料着这些白菜。【出示句子】

  (引读)它常常——给白菜浇水,施肥,除草,捉虫。【板书:常常】

  师:是啊,在小白兔的精心照料下,结果小白菜很快——就长大了。读到这,你想夸一夸小白兔吗?

  5、借助板书,将图片内容说具体

  师:现在请你看看板书,看看图画,试着将这幅图的内容说清楚。

  师:老师给你们一个开头。【出示:小白兔蹦蹦跳跳地回到家,……】

  师:刚才我们只是把画面内容大致说清楚了,现在你们把图画说得更具体了,而且还把小白兔的辛苦和勤劳说清楚了。

  (四)看图学习小灰兔拿白菜后的行动

  1、了解小灰兔拿白菜后的表现

  师:小白兔在勤劳地工作着,而小灰兔呢?还记得吗?它在干什么呀?吃白菜。

  师:我们再来仔细看看这幅图,你觉得小灰兔怎么样?(很懒)你还看到了什么?

  2、理解小灰兔“天天不干活”

  师:为什么结满蜘蛛网呀?读读课文,要读课文的第几节呀?

  * 它天天不干活,饿了就吃老山羊送的白菜。【板书:天天】

  3、小结

  师:你们想想小灰兔这样——天天不干活,饿了就吃老山羊送的白菜。结果会是怎样的?用一句话说说,小灰兔怎么样,结果怎么样?

  师:是啊,正是因为小灰兔——,白菜——一天比一天少,结果——过了些日子白菜就吃完了。

  (五)学习第5节

  1、看图说话,引出第5节

  师:这时,小灰兔没吃的了,又到老山羊家要白菜,在路上,它遇到了——小白兔。【出示图片】

  师:看看图片,你能说说图上小白兔怎样吗?小灰兔怎样吗?

  师:是啊,小白兔挑着一担白菜。用一根扁担两头挑着许许多多的白菜,这就叫“一担白菜”【

  出示词卡:一担白菜】。一担白菜是多还是少啊?

  2、指导朗读小白兔和小灰兔的对话

  过渡:为什么小白兔这么高兴,而小灰兔却低了头呢?仅仅是因为没有白菜吗?我们一起来读读第5节中他们的对话,从对话中找找答案。

  1)找到对话内容

  师:找到第5节中两人的对话,大声读一读。【出示对话】

  2)指导朗读,理解内容

  师:当小灰兔看到小白兔挑着一担白菜时,心里不明白了,于是它疑惑地问—— “小白兔,你的菜是哪来的?”

  师:而小白兔自豪地说——“自己种的。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小白兔的话有几句呀?小白兔先回答了小灰兔的问题,这是我——自己种的。接着再告诉了他一个道理——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

  3)同着对读

  师:同桌一个扮演小灰兔,一个扮演小白兔,直接对话,让我们感受到小灰兔的疑惑,小白兔的自豪。

  3、观察图片,了解小灰兔低下头的原因

  师:现在你明白了吗?小灰兔为什么低下头吗?仅仅是因为没有白菜而不高兴吗吗?

  师:对啊,小灰兔听了小白兔的话后,它为自己的懒惰感到难为情呀!它之后又会怎么做了?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20、小白兔 和 小灰兔

  要菜子 拿白菜

  种白菜 吃白菜

  松土(过了几天)浇水

  播种 (常常) 施肥 (天天)

  除草

  捉虫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辶、忄”两个偏旁。

  2、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激发热爱自然和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难点是了解诗意。

  三、设计意图

  一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丰富,因而古诗的教学,可将学生领入诗的情境中。“诗情画意”地教古诗,“诗情画意”地学古诗,这是我对本课采用的教法。本课有一幅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鸟语花香、山水相衬的美感。图文对应,能使学生有滋有味地循图读文,感悟诗中所描绘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四、课前准备

  1、一幅山水画挂图。

  2、认字卡片及相关课件。

  3、六对反义词做成的头饰。

  五、教学时间

  2课时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 认识12个生字,会写“了、子、门、月”,认识两个笔画。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农村变化很大,激发热爱生活,热爱学习之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认识12个生字,会写“了、子、门、月”,认识两个笔画。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12个生字,会写“了、子、门、月”,认识两个笔画。

  二、教学重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了、子、门、月”,认识两个笔画。

  三、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揭示课题。

  1、谈话激趣:你去过农村吗?那儿的变化大吗?

  2、今天带你们到农村去瞧一瞧(出示课件),把那里的风景夸一夸。

  3、学生看图,自由发言。教师相机提问:请数一数有几座房,哪座房子最漂亮?为什么?

  4、出示课题,指导读准“哪、座、房”和轻声词“漂亮”。

  (二)、读通课文:

  1、读课文。学生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多读几遍,记住字音。

  2、开火车检查自读情况,学生评价,相机指导读准三拼音节和轻声音节。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读音。

  4、多种形式读,开展小组擂台赛。

  (三)、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看看课文有几句话。

  2、图文结合,学习朗读第一句。

  (1)自读第一句,说说自己喜欢不喜欢这些房子,为什么?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课件。图文结合,青青的瓦,白白的墙,宽宽的门,大大的窗。

  (3)比较“大的窗”和“大大的窗”等,通过换词比较,初步体会叠词的用法。叠词有什么好处。

  (4)诗人用这么美的词组写出了这些房子很美很宽敞,可见他多么的喜欢这些房子呀!那我们该怎么读这一句呢?

  (5)朗读第一句。重点指导读好“青青的瓦,白白的墙,大大的窗”

  3、图文结合学习朗读第二句。

  (1)看图,房子周围的环境美吗?美在哪里?

  (2)教师朗读一、二句,学生比上眼睛想象自己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4、结合图,学习三、四句。

  (1)再看图,问:在小朋友的眼中,哪座房子最漂亮?

  (2)指导朗读三、四句。

  (3)正确、流利比较有感情地读好全文。

  (四)、书写生字:

  1、认读生字“了、子、门、月”。说说在哪些课文中学过。

  2、分析字形,用比较法区别“了、子”,用说笔顺法记忆“门、月”

  3、指导书写: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范写,学生练写,展评。

  六、作业布置:把“了、子、门、月”

  七、板书设计:了、子、门、月

  八、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农村变化很大,激发热爱生活,热爱学习之情。

  二、教学重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了、子、门、月”,认识两个笔画。

  三、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教学过程:

  (一)、听写生字

  学生听写生字,老师收一小组抽查,其余的自己检查,错误的加以巩固。

  (二)、背诵课文

  1、学生练习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看图背诵课文。

  3、举办背诵课文擂台赛。

  (三)、识记字形

  1、做摘苹果的游戏复习生字。

  2、四人小组讨论如何记住这些生字。

  (1)比较部首记忆。

  (2)开火车给字组词。

  (3)创设语境,巩固生字。

  自读下面一段话-----同桌检查-----指名读。(出示课件)

  我们的校园里有两座高大的教学楼。教学楼前有个美丽的大花圃。花圃里种着各种各样漂亮的花。这儿一年四季都散发着花香,吸引了许多女同学来观赏。教学楼的后面有一大片青青的草坪,男同学们都爱在青草坪上踢球玩耍。

  3、词语积累:

  (1)练习读课后的叠词,再发散。

  (2)练习做找朋友的游戏,课件出示词语搭配,连线。

  (四)、扩展活动

  谈话,上节课我们夸农村小朋友的美丽校园,今天我们来夸夸自己的美丽校园吧!

  五、作业布置:把“了、子、门、月”

  六、板书设计:了、子、门、月

  七、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妈妈和未未是怎样摘星星的.体会妈妈对孩子的期望,体会浓浓的母子情.

  4,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的意识.

  教学重点: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按笔顺规则书写8个字.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妈妈对孩子的期望,体会浓浓的母子情.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的意识.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音乐《闪闪的星星》,课文朗读录音,课文插图,一面镜子和一碗水.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老师在黑板上贴上一些小星星,请学生看黑板:小朋友们,你们看,今天我们的教室里多了好些小客人,你们喜欢它们吗它们也想着能和同学们交上朋友,你们听,它们还会唱歌呢!

  2,听音乐《闪闪的星星》,可让学生一起唱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上放光明,好像许多小眼睛.

  3,引入课题:小朋友们想不想把这些小星星摘下来,让它们和你交朋友板书课题:摘星星.复习再认摘字,指导读准翘舌音.

  4,读了课题,你能提什么问题吗(谁摘星星怎样摘摘下来了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翻书到17页,一边看课文一边听课文录音.

  2,说一说:课文里的未未和妈妈是怎样摘星星的

  3,自由读课文.将不认识的字划记出来,借助课后的生字表读准字音.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可请教同学或老师.

  4,同桌互相听读课文,将课文读准读通.

  (三)检查反馈,认读生字

  1,读准字音.

  我们的黑板上,星星们都在眨着眼睛,盼望大家把它们摘下来呢,在每一颗星星的后面都藏着一个生字娃娃,你要是能把生字读准,并教会大家记住它,着颗星星就属于你了.

  2,学生自愿上台摘星星,当小老师带读生字,如有错误,师生集体纠正.注意读准翘舌音:赏,梳,妆,叔,后鼻音:镜.

  3,小老师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个生字的,其他同学如有不同的记字方法,鼓励他说出来.

  4,引导学生分类识记生字,形声字:嘿,碗,溜,梳,镜,宇

  比较记忆;未——末,赏——常

  5,自主积累词语.

  给生字找朋友.

  未来欣赏一碗水一溜烟

  梳妆抽屉镜子宇宙

  (2)认读词语:淡淡的月色闪闪的星星凉凉的夜风

  幽幽的花香

  (四)巩固生字,再读课文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游戏:给生字找帽子,将生字卡片贴在对应的拼音下面.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课文,进一步巩固生字读音.

  4,检查评价,请学生朗读这篇课文,教师适时评价,注意鼓励.

  (五)作业设计

  1,回家多读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自己做本课的生字卡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检查学生自己制作的生字卡片.

  2,开火车认读生字,词语.

  3,指名朗读课文.

  (二)理解课文,感悟朗读

  1,过渡:春天来了,你们看,院子里多美呀!(出示课文插图)

  这是什么时间(夜晚)你看见了什么引导学生看图说出图意.(图上有月亮,星星,花儿,未未和妈妈在观花赏月.)描述一下你眼中的月亮,星星,花儿.(如:镰刀似的月亮,眨着眼睛的星星,挨挨挤挤的花朵)课文中是怎样写的呢

  2,指导朗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淡淡的月色,闪闪的星星,凉凉的夜风,幽幽的花香.嘿,真醉人.

  齐读这一段,说说读后的感觉,比较一下课文中的描写和同学们刚刚说的句子,谈谈不同的感受,体会淡淡的,闪闪的,凉凉的,幽幽的.几个叠词的好处.

  指名读,集体评价,指导读出幽静芬芳的春夜之美.齐读第二自然段.

  3,过渡:妈妈和未未比赛摘星星,他们各自想了什么办法

  4,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后,指名回答.这个问题的答案在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5——9自然段)板书:妈妈——一碗水未未——一面镜子

  5,分组合作学习,两名同学表演妈妈和未未的动作,另外两名同学朗读相关段.

  指名表演,适时评价.看是否读出了妈妈和未未的心情,语气.

  比较撒满了镜子与映在了镜子里的不同,体会撒满了镜子的撒字的好处.

  6,过渡:妈妈和未未真的摘下了星星吗未未有什么想法

  7,学习课文的最后4个自然段.

  指名读.未未有什么想法你觉得他能摘到星星吗说说你的理由.相机结合神舟五号宇宙飞船补充宇航员的有关知识.

  你喜欢课文中的未未和妈妈吗为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妈妈对孩子的期望.了解未未是个有理想的好孩子.)

  春天的夜晚很美,因为有了未未的理想,有了妈妈的期望更美了.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

  有感情地齐读课文最后4个自然段.

  (三)回课总结,拓展延伸

  1,学了这篇课文,我们认识了一个有理想的好朋友——未未,你觉得他是个什么样的孩子(聪明,有理想的孩子)

  2,谈谈你有什么理想.

  3,读格言: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四)作业设计

  1,你还能想出别的办法摘星星吗回家后做一做摘星星的游戏.

  2,阅读从小立志的故事,搜集有关的宇航知识.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朗读课文.

  2,开火车认读本课11个生字,并给它们口头组词.

  (二)识字写字

  1,认读本节课要学写的字:

  未摘想端面镜叔船

  2,观察字形,说说这几个字中有没有我们本节课学的生字,哪些是我们以前认读过的字.

  本课的生字:未叔镜

  以前学过,本课也出现了的字:摘想端面船

  3,自主识字.

  读字音,看字形,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字,再根据意思组词.

  和同桌交流,把学习的方法介绍给小伙伴.

  指名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组了什么词,全班交流,老师适时评价.

  4,学习书写.

  (1)观察要书写的字,说说要注意些什么.

  未:与末比较,第二笔横比第一横长.

  摘:右边不是商,商字里面是八口,而摘的右边有十口.

  叔:右边不是反文旁,而是又字.可用顺口溜的方式帮助记住上上下小右又——叔.

  船:右上部是撇,横折弯.不要写成几字.

  端:左窄右宽.右下部不要加一横.

  镜:左窄右宽,右下部不要少一横.

  想,面:上下要均衡.

  (2)出示字卡,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对照笔顺,试着写一写生字.

  (4)学生在写字本上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5,将写得好的作业展示出来,表扬鼓励.

  (三)巩固练习

  1,连一连

  未摘面端叔船想镜

  条花茶父只子来念

  2,填空.

  一()水一()镜子一()风

  ()的星星()的夜风()的月亮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感悟课文,体会了解是怎样把虾趣写具体的,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深入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了解是怎样把虾趣写具体的,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深入思考的习惯。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深入思考的习惯。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把握重点

  1、齐读课题,想想课题是什么意思。

  2、默读课文,根据课题意思找文章的中心句。

  3、学生个别读、齐读文章的最后一句。

  4、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养虾的乐趣,哪些地方又体现了欣赏大师的吓画的乐趣呢?

  5、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指导学生理解课文。

  体现养虾乐趣的地方:

  (1)第三自然段重点讲虾的颜色变化多端,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生活状态。

  (2)第4自然段讲了虾嬉戏的场面。

  想想这段该用什么语气读。随来试试。

  (3)第5自然段写了虾的有趣神态。

  ①你觉得虾的`性格怎样?你从哪些动词看出来的?

  ②指导朗读,读“试探、后退、再试、再退”`这些动词时速度要稍快一点。

  ③个别读。

  (4)能用几个词来概括虾的特点吗?

  (5)是啊,虾真是多彩多姿、变化万千,那就让我们怀着好奇的心情来朗读这几段吧。

  我们再看哪些地方体现了欣赏大师虾画的无穷乐趣。

  (1)生读文章第1自然段。

  惟妙惟肖是什么意思?

  (2)你能用惟妙惟肖说句话吗?

  (3)课文中从哪看出齐白石的虾只只“惟妙惟肖”呢?

  (4)学生齐读第6自然段,画出“有……也有……更有”这个句子。

  (5)朗读句子,并模仿造句。

  (6)你能用几个词形容一下齐白石的虾吗?

  (7)什么样的画才算得上“出神入化”?

  “虽然……但是……”说句话吗?

  (三)回顾全文,深化理解

  1、你觉得齐白石为什么能画出如此惟妙惟肖、出神入化的虾呢?我们要向他学习什么?

  2、你觉得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呢?

  (四)总结全文,模仿练笔

  今天我们学习了这样一篇描写动物的文章,从中我们也感受到大师观察的细致,描绘的逼真。回家请同学们也仿写一篇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的教案06-1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3-28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6-23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8-25

小学语文《习作》教案02-25

小学语文莫高窟教案07-30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10-28

小学语文《牧童》教案04-09

小学语文《亡羊补牢》的教案05-31

小学语文《午睡》教案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