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如初》阅读答案

时间:2025-06-23 08:46:43 赛赛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美丽如初》阅读答案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我们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所涉及的内容可能只是某一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或某一知识点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我们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科学规范的阅读答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丽如初》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美丽如初》阅读答案

  《美丽如初》阅读答案 1

  ①月色皎洁,一如闪亮的白绸,宁静而安祥地弥漫。我握着母亲的手站在街口,等放晚学的弟弟归家。并不冷,然而街静人空,我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遥望着那条很宽很白的路,母亲说:一直这样等,惯了。我的心悚然一动,目光在母亲单薄的身影里模糊了。

  ②我也曾让母亲这样地等待过,并不是小的时候,女儿大了,反而更让母亲牵挂。那些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和学友们一路高歌神侃地回家,一个人转进僻静的街口,却望见母亲的衣衫和着树影飘动,一样的迷离,心忽地跳快了,跑过去,却只叫了一声妈妈!母亲也不说什么,很欣慰地笑着,拍拍我的手,一起走回家去。

  ③而今我去了异地,只在假期里归来,母亲的身影却依然准时地站在街口树下,等待不久也要离家求学的弟弟。我忽然很羡慕母亲,可以把那么深沉的'爱包容在静静的等待中。

  ④清脆的铃声响过来,弟笑嘻嘻立在我和母亲面前:妈!姐!怎么才回来,让妈等那么久我半是欢喜半是埋怨。回家吧!母亲还是那么欣慰地笑着,拍拍弟的手。弟冲我做个鬼脸。看弟高大的身影在母亲的身边,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起航的船只能留恋温暖的港湾,却不能永远停泊。

  ⑤返校之前,母亲安静地替我整理行囊,见我跟着她走来走去,却不开口,母亲说:从前你外婆也是这样送我走。啊,我默默地望着母亲,仿佛看见外婆的双手在忙碌。我忽然明白了,从前外婆一定也曾站在街口,等母亲回家,就像母亲今天等我们回家,而我也会有那么一天,让深深的爱溶在等待中。

  ⑥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才知道不论经过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

  8.文章首段的景物描写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在文中主要起什么作用(4分)首段中,在等放晚学的弟弟时,为什么我会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3分)

  9.第④段中写到,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我觉得失去了什么呢(3分)

  参考答案:

  8(1)宁静平和(幽美)(2分;能答出宁静即可)(2)展示人物活动环境特点;衬托人物美丽和充满母爱的性格(心灵)。(答出后一点可得2分;若只答展示人物活动环境特点则只得1分)因为母亲能把深沉的爱包容在静静的等待中,而我还未能。(大意对即可)

  9、(因为已经长大而独立,)失去了倚在母亲怀里感受母爱的机会,失去了享受母亲等待的满足感和幸福感的机会。(本题答案应是开放性的,大意对或言之成理即可。若答起航的船只能留恋温暖的港湾,却不能永远停泊则只给1分。)

  《美丽如初》阅读答案 2

  ①月色皎洁,一如闪亮的白绸,宁静而安祥地弥漫。我握着母亲的手站在街口,等放晚学的弟弟归家。并不冷,然而街静人空,我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遥望着那条很宽很白的路,母亲说:一直这样等,惯了。我的心悚然一动,目光在母亲单薄的身影里模糊了。

  ②我也曾让母亲这样地等待过,并不是小的时候,女儿大了,反而更让母亲牵挂。那些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和学友们一路高歌神侃地回家,一个人转进僻静的街口,却望见母亲的衣衫和着树影飘动,一样的迷离,心忽地跳快了,跑过去,却只叫了一声妈妈!母亲也不说什么,很欣慰地笑着,拍拍我的手,一起走回家去。

  ③而今我去了异地,只在假期里归来,母亲的身影却依然准时地站在街口树下,等待不久也要离家求学的弟弟。我忽然很羡慕母亲,可以把那么深沉的爱包容在静静的等待中。

  ④清脆的铃声响过来,弟笑嘻嘻立在我和母亲面前:妈!姐!怎么才回来,让妈等那么久我半是欢喜半是埋怨。回家吧!母亲还是那么欣慰地笑着,拍拍弟的手。弟冲我做个鬼脸。看弟高大的身影在母亲的.身边,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起航的船只能留恋温暖的港湾,却不能永远停泊。

  ⑤返校之前,母亲安静地替我整理行囊,见我跟着她走来走去,却不开口,母亲说:从前你外婆也是这样送我走。啊,我默默地望着母亲,仿佛看见外婆的双手在忙碌。我忽然明白了,从前外婆一定也曾站在街口,等母亲回家,就像母亲今天等我们回家,而我也会有那么一天,让深深的爱溶在等待中。

  ⑥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才知道不论经过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

  阅读题:

  1、文章首段的“月光皎洁,一如闪亮的白绸,宁静而安祥地弥漫”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2、第①段中,在等放晚学的弟弟时,为什么“我”会“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

  3、第④段中写到,“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我”觉得失去了什么呢?

  4、纵观全文,说出第⑤段中“我忽然明白了”的“我”明白了什么?

  5、说说文章以“月光里的母亲”为题有何妙处。

  答案:

  1、修辞手法及作用: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皎洁的月色”比作“闪亮的白绸”。

  作用: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月光的皎洁明亮、柔和宁静,渲染了一种静谧美好的氛围,为下文“我”和母亲等待弟弟的情节做铺垫,同时也烘托出母亲等待时的宁静与耐心。

  2、“我”和母亲等待弟弟时不同表现的原因:

  “我”等得焦急不耐,是因为“我”年龄尚小,缺乏耐心,对等待这件事容易感到烦躁和不耐烦。

  母亲等得耐心又耐心,是因为母亲对孩子的爱深沉而无私,她习惯了等待,愿意用耐心去等待孩子的归来,体现出母爱的伟大和包容。

  3、“我”觉得失去的东西:

  “我”觉得失去了倚在母亲怀里感受母爱的机会,失去了享受母亲等待的幸福时光。随着弟弟的长大,母亲将更多的爱和关注放在了弟弟身上,“我”意识到自己不能再像小时候那样时刻享受母亲的宠爱,内心有一种失落感。

  4、“我忽然明白了”的内容:

  “我”明白了爱是传承的,外婆曾经这样等待母亲回家,母亲现在这样等待“我”和弟弟回家,将来“我”也会这样等待自己的孩子回家。这种深沉的爱通过等待的方式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成为一种永恒的情感纽带。

  5、文章标题的妙处:

  点明写作对象:标题直接点明了文章的主要人物是“母亲”,同时“月光里”为母亲这一形象增添了诗意和浪漫的色彩。

  营造氛围:“月光”营造出一种宁静、温馨、美好的氛围,与文章中母亲等待孩子归来的场景相契合,烘托出母爱的温暖和深沉。

  暗示主题:标题暗示了文章的主题,即母爱如同月光般柔和、宁静,在等待中传递着深沉的情感,贯穿了家庭的几代人,具有永恒的价值。

  吸引读者:富有诗意的标题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的好奇心,想要了解在月光里母亲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美丽如初》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美丽如初》阅读答案08-13

《美丽如初》小学毕业班课外阅读答案07-20

《美丽的邂逅》阅读答案09-24

《规则的美丽》阅读答案11-12

美丽的晚霞阅读及答案09-07

《破碎的美丽》阅读答案05-28

《珍藏美丽》阅读及答案01-17

智慧的美丽阅读答案08-24

智慧的美丽阅读答案08-08

等待美丽的阅读答案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