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险的壮举现代文阅读答案

时间:2025-07-29 09:35:58 银凤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科学探险的壮举现代文阅读答案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我们都经常看到阅读答案的身影,阅读答案是教师进行阅卷打分时的参考,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探险的壮举现代文阅读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科学探险的壮举现代文阅读答案

  9月和10月份,我们是在暴风雪中行进的。疯狂的雪暴打在脸上像刀割一样,我们用旧裤腿做成头套罩在脸上,只露两只眼睛,一天下来,眼睫毛上挂满黄豆大的冰粒。衣服表面冻成冰壳,我们回到帐篷里打碎衣服外面的冰层,用火把衣服烤干。这时我的右眼皮冻伤了,为了不让家人担心,到达南极点照相时我戴了一副墨镜。我的眼皮一直有冻伤,旧疤未去,又添新疤。

  每天,我们早晨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用刷子把衣服表面结的一层冰除去,因为睡袋上结满了冰。

  吃的食品很简单,一般是把压缩食物用锤子打碎放在锅里煮,很不好吃。20天下来,我连放食品的盒子都不愿意看。

  最困难的是上厕所,这是个不登大雅之堂的话题,可是在南极是极严肃的。我们不敢解开衣服,因为风会卷着雪钻进衣服。我们各有各的绝招,有的挖深雪坑避风,有的不出帐篷,最绝的是苏联人,他不怕冷,每天用雪洗澡,所以上厕所不成问题。

  由于食物单调,低温严寒和高强度的滑雪活动,体力消耗大,每个人的体重都在下降,3个月以后,我的体重减少了15公斤。平时我们裹衣而睡,没有看过自己的身体,到104天时,我们到了南纬80°,西经90°,这里的一个考察站安排我们吃饭后洗澡,我才发现自己是皮包骨头,四肢细瘦,关节突出。我开始担心体质继续下降,仅凭毅力能否完成这次探险。好在我们得到了一些鲜肉,食物构成上有所改变,增强了体力。

  通讯是采用20瓦的电台,靠它和外界联系,但这不足以保障我们的生命安全。在当时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一旦遇难,飞机无法援救。因为暴风雪太大,能见度太低,有电台也没有用。有一段时间,我们与外界的联络经常中断。好几次,我们好不容易和飞机联络上,可是风大,能见度低,飞机无法确定我们的准确地点,因而也就无法投递食物。为了确保安全,我们在将经过的地段预先投递食物,但是有许多食物找不到了或丢失了。当两个相邻的物资集散地的食物都丢失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减少定量,狗减少1/2,人要减少到1/4。有一次,狗的粮食只能维持两天了,十分危险。

  1、选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探险生活?

  2、从文中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队员们有怎样的品质?

  3读了选文后,你心里产生了哪些感受?

  答案

  1、从穿衣、饮食、起居、体力消耗、恶劣气候等方面介绍探险生活。

  2、不畏艰难困苦的坚强意志。

  3、略(提示:应围绕被科学考察队员献身科学、献身祖国的精神以及他们的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所感动等方面来回答。)

  如何读懂文章

  1、写的什么

  主要是让学生把文章读通,着重点是整体感知,通过析题目,抓要素,从整体着眼,紧扣文题与文章内容的联系,根据文章的体裁特点,抓住诸如时、地、人、事等要素,用简洁的语句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2、为什么而写

  这一步要求把文章读深,着重点是整体领悟,通过抓关键,想意图,从整体着眼,找出文章重点段、中心句、关键词,进而深入思考这些词、句、段表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作者是为了什么而写的,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领悟作者写作目的,找出贯穿全文的红线,进而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一、主旨与情感

  彰显伟大精神:这类文章常歌颂科学探险家们坚毅无畏、勇于献身的精神。如《伟大的悲剧》里,斯科特一行明知失败仍坚持完成任务,返程途中面对饥饿、寒冷和死亡,毫不退缩。奥茨上尉为不拖累队友,主动走向暴风雪,这种自我牺牲精神令人动容。他们为科学事业甘愿付出一切,体现了人类对未知探索的执着追求。《岩渊砺志,向地球深部进军》中,石油工人在极端恶劣的沙漠环境下,面对高温、高压等难题,凭借不屈意志,坚持深地钻探,展现了为能源事业拼搏的坚定信念。

  揭示探索意义:强调科学探险对人类进步的重大意义。无论是南极科考,还是深地钻探,都拓展了人类认知边界。南极地区蕴含丰富资源,其研究有助于了解地球气候变迁、生态系统等,对全球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深地勘探为能源开发提供关键数据,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科技进步,彰显人类探索自然、利用自然的决心与能力。

  二、写作手法

  环境描写烘托:通过细腻环境描写渲染氛围,衬托人物心境。《伟大的悲剧》中,“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南极极点单调、寒冷、孤寂的环境,凸显斯科特等人失望、沮丧的心情,也暗示归途艰难。《岩渊砺志,向地球深部进军》描述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酷热、干燥,“在这种极限条件下,超长钻头可能软得像吸管”,侧面烘托石油工人工作环境恶劣,突出他们克服困难的不易。

  细节刻画人物:借助细节描写展现人物品质。《伟大的悲剧》中,威尔逊博士在生命垂危之际,仍坚持携带 16 公斤珍贵岩石样品,这一细节体现他对科学事业的热爱与坚守。《岩渊砺志,向地球深部进军》里,作者讲述自己深夜紧急处理钻杆卡住、井漏等危机事件时的动作、心理细节,如 “‘弹射’起床、抄上安全帽,我和班长四目紧盯、联手操作 5 个多小时”,生动呈现石油工人的专业素养与高度责任感。

  三、语言特色

  生动形象表达: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伟大的悲剧》中,“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将挪威国旗拟人化,生动展现斯科特等人面对失败时的失落,国旗仿佛在嘲笑他们的迟来。《岩渊砺志,向地球深部进军》把深地钻探比作 “在没有卫星定位的大都市中准确找到一家奶茶店,在千里之外精准插入吸管”,形象地说明深地钻探定位的艰难,让读者更易理解。

  情感真挚深沉:语言饱含作者强烈情感。《伟大的悲剧》全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斯科特一行的敬佩与惋惜,“他们大家只是怀着敬畏的心情感觉到:劳伦斯奥茨 —— 这个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这种情感深深感染读者。《岩渊砺志,向地球深部进军》作者表达对能源事业的热爱,以及看到成果时的自豪,“当一个个数智高效的大型油气田在沙漠腹地崛起,当一个个探井钻头在地壳深处探寻能源宝库,你或许不曾见过我们这群石油工人,但你定能看到中国能源发展挺起的‘硬脊梁’”,情感真挚,振奋人心 。

【科学探险的壮举现代文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蚂蚁的壮举语文阅读答案10-24

《嫦娥1号的最后壮举》阅读答案06-18

嫦娥1号的最后壮举阅读训练及答案09-22

现代文阅读答案08-12

现代文的阅读答案08-23

关于科学与艺术的语文现代文阅读题及答案11-21

现代文生命的品格阅读答案阅读及答案11-03

变现代文阅读答案02-08

雷雨现代文阅读答案01-14

《启示》现代文阅读及答案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