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野里的精灵阅读及答案

时间:2025-02-06 17:59:47 银凤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雪野里的精灵阅读及答案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我们时常需要做些阅读题,而与阅读题如影随形的则是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由资深教育者参与拟订的。你所了解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雪野里的精灵阅读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雪野里的精灵阅读及答案

  那是莒县城西定林寺中的银杏树。它苍劲葱郁,主枝周逸旁出,状若硕大无朋的莲花。我第一次站在它下面时,顿被一种强大的生命光波所震慑,所征服,所溶解。它那腾游时空的气魄,吐纳古今的恢宏,剪裁春秋的博大,抽黄谢绿的顽强,都使我感到自己的渺小和卑微。

  后来,我又多次拜谒它,每每都会对苏轼的话产生新的感悟。它的前句喻生命的短暂如蜉蝣,后句指生命渺小如沧海一粟。人类虽然可以嘲笑“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但站在这棵古树前,仰望着无涯无际的时空,我们便会感到:在宇宙间,地球仅是一粒微尘,人生更如蜉蝣、朝菌,只不过俄尓一瞬,稍纵即逝。

  博大与渺小,久远与短暂,都是相对而言的。定林寺里的古银杏树无疑是一支巍峨峥嵘的生命进行曲。后来我在雪野中两次偶然所见,则又领略了弱小生命吟出的生的礼赞。

  那是七十年代末的一个暮冬,我到崂山顶峰的驻军观察所采访。大雪后的崂山,峰若玉雕,石似晶铸。我与哨长扶石踏雪,拽枝腾挪,来到一向阳处的山坳。这时,我猛然发现,向阳的竹林边,竟有柔草如茵,毛茸茸,青翠翠,密匝匝,在这银色的世界里,织出了一小片绿毯。

  哨长在这绿毯边沿旁的一巨石前,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扒开雪层,并唤我过去观看。当我走至巨石下,呈现在我面前的竟是一片美妍的小花。小花一株株、一簇簇,攒攒挤挤,比肩争头。这些小花仅比米粒儿稍大,白的、紫的、蓝的、红的、黄的,五颜六色,星星点点。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我惊异地看着这些小生命,它们也仿佛睁着深情的眼睛凝望着我……这些米粒般大小的生命,像是在告喻我:希冀、渴望、追恋、向往,是一切生命的本质。即使天冷了地冷了宇宙的一切都冷了,它们也会顽强地举起美的萌芽,决不肯把生命的蓬帆轻易降落。

  这雪国中的蓝色小生命,纤细里充溢着坚韧,孱弱里蕴藏着刚强,微小里含纳着博大;这小小的生命里,也浸透着星的璀璨,月的妩媚,日的明丽。它们以小小的蓝色火焰与巨大的寒流搏击,它们以火热的心律终于鼓破了厚厚的冰窖,它们是这漫漫雪国里生命的精灵!友人告诉我,这蓝色的小花名叫“白头翁"。

  定林寺中的银杏树,崂山雪地的小花小草,还有这雪国中的“白头翁”,都是造物主无与伦比的杰作,都是生命的奇观……

  人们惯常喜爱吟诵参天的大树,喜爱聆听它们博大生命的浩歌。但浩歌是一种境界,寂寞也是一种境界。浩歌是夏的宣言与旗帜,寂寞则是春的预报和序曲。

  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对幢憬着春天却不能轰轰烈烈、大红大紫的众多的小花小草,谁也没有权利去有意或者无意地践踏它们……

  (选自《新世纪文学选刊》,有删改)

  1.文章把小花称作“雪野里的精灵”,意在表现小花的哪些特点?(4分)

  2.请赏析“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这句话。(4分)

  3.文章说“浩歌是一种境界,寂寞也是一种境界”。两种“境界”分别指什么?二者有何相同点?(6分)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银杏树以其在时空中的伟大,谱写了巍峨峥嵘的生命进行曲,“我”从第一次见到它开始,就一直感到自己的渺小与卑微。

  B.文章提到古人嘲笑“朝菌”、“蟪蛄”生命短暂的话,目的是以人的浅薄自大来衬托小花小草的伟大。

  C.“它们也会顽强地举起美的萌芽”,其中的“美”,不仅指小花的外观,也指它们的精神。

  D.本文先以苏轼的话开篇,然后用生活中的三个场景,从三个角度说明生命的力量,最后收束全文,含意深远。

  E.结尾一段的意思是,我们应像天地公平地对待万物一样,善待那些弱小生命。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它们也会顽强地举起美的萌芽”,其中的“美”,不仅指小花的外观,也指它们的精神。

  B.文章提到古人嘲笑“朝菌”、“蟪蛄”生命短暂的话,目的是以人的浅薄自大来衬托小花小草的伟大。

  C.银杏树以其在时空中的伟大,谱写了巍峨峥嵘的生命进行曲,“我”从第一次见到它开始,就一直感到自己的渺小与卑微。

  D.结尾一段的意思是,我们应善待那些弱小生命。

  E.本文先以苏轼的话开篇,然后用生活中的三个场景,从三个角度说明生命的力量,最后收束全文,含意深远。

  6.人类为什么会嘲笑“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作者认为人类怎样做才是正确的?(6分)

  【答案】

  1、美丽;纤弱,稚嫩;顽强,不怕困难;充满活力。

  2、运用拟人手法,写出小生命顽强的生命力。用鲜活生动的语言,写出了“我”见到这些小生命时的惊喜与感动之情。

  3、浩歌的境界:宏大壮丽的生命形态,轰轰烈烈、激荡人心。

  寂寞的境界:纤小柔弱的生命形态,默默无闻、自强不息。

  相同点: 二者都是生命的奇观,都是生命力量的展示。

  4、C、E

  5、A、D

  B项,曲解文意。作者引用“朝菌”、“蟪蛄”,目的是抒写人生的渺小与短暂。

  C项,以偏概全。“一直感到自己的渺小与卑微”错,后来作者见到小花小草后,“领略了弱小生命吟出的生的礼赞”后,就不再感到自己的渺小与卑微了。

  E项,分析行文思路错误。选取了三个场景,分别是巨大的银杏树、崂山顶的小花和长白山林场的白头翁;但只有两个角度,即浩歌的境界与寂寞的境界。

  6、人类自以为比“朝菌”、“蟪蛄”伟大,于是嘲笑“朝菌”、“蟪蛄”渺小与卑微;(3分)然而,博大与渺小,久远与短暂都是相对而言的,我们要公平地对待伟大的生命和弱小的生命。(分)(共6分)

  主题思想

  文章通过对雪野中弱小生命的描写,歌颂了它们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与赞美。作者认为无论是像银杏树那样巍峨峥嵘的宏大生命,还是雪地里渺小纤弱的小花小草,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都是生命的奇观,都应得到尊重145。

  写作手法

  对比衬托:文章开篇写莒县城西定林寺中的银杏树,其苍劲葱郁、腾游时空、吐纳古今,展现出强大而伟大的生命形态。后文再写雪野中的小花小草,如崂山雪地的小花和长白山林场的 “白头翁”,通过银杏树的博大久远与小花小草的渺小短暂形成鲜明对比,衬托出小花小草虽弱小但同样顽强伟大的生命力14。

  多种修辞: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的修辞。例如,将小花比作 “春的启明星”,形象地写出了小花在寒冷雪野中预示着春天到来的意义;“小花一株株、一簇簇,攒攒挤挤,比肩争头” 运用拟人,生动地描绘出小花们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状态,赋予了小花们人的情感和动作,表现出它们顽强生长的姿态123。

  语言特色

  生动形象:作者用词精准、细腻,善于捕捉细节,如 “小花仅比米粒儿稍大,白的、紫的、蓝的、红的、黄的,五颜六色,星星点点”,细致地描写出小花的大小和颜色,使读者如临其境。“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 中的 “染” 字,生动地写出了小花的美丽色彩对 “我” 视觉和心灵的冲击135。

  富有感染力:作者在描述雪野里的精灵时,融入了自己强烈的情感,使文章富有感染力。如 “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我惊异地看着这些小生命,它们也仿佛睁着深情的眼睛凝望着我”,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小花小草顽强生命力的惊喜与感动135。

  结构安排

  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开头以苏轼的话引出对定林寺银杏树的描写,进而引发对生命的思考,接着分别描述了在崂山和长白山林场雪野中见到的小花小草,最后总结全文,升华主题,强调无论是浩歌的生命境界还是寂寞的生命境界,都值得尊重,呼吁人们公平对待每一个生命。这种结构使文章层次清晰,主题突出。

【雪野里的精灵阅读及答案】相关文章:

雪野里的精灵阅读答案01-05

《雪野里的精灵》阅读答案06-25

雪野里的精灵 阅读答案02-29

《雪野里的精灵》的阅读训练及答案12-24

《血液里的小精灵》阅读答案08-18

《小精灵》阅读答案10-30

《都市精灵》阅读答案01-21

《都市精灵》的阅读答案12-01

《都市精灵》节选阅读理解及答案09-09

小精灵劳伦斯阅读答案集锦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