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虫夏草》阅读练习及答案

时间:2025-09-22 14:05:34 蔼媚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冬虫夏草》阅读练习及答案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我们都经常看到阅读答案的身影,阅读答案可以有效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冬虫夏草》阅读练习及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冬虫夏草》阅读练习及答案

  《冬虫夏草》阅读练习及答案 1

  冬虫夏草

  ①不是什么幼虫都能成为冬虫夏草菌的寄生体。

  ②小虫活动的天空是如此高阔,土地是如此辽远,小虫更是如此之多,何以冬虫夏草菌偏要选择蝙蝠蛾幼虫作为寄生体呢?选菜青虫就不行吗?——其形象并不怎么高雅,但毕竟还是虫,还能够化蝶,翩翩然上下,亦虚亦实,恍兮惚兮,饶有诗意的。蝙蝠蛾幼虫作为冬虫夏草茵的“培养体”,是被宠幸还是命运的安排?

  ③也不是任何真菌都能生长在蝙蝠蛾幼虫的身体里。

  ④我们比较熟悉的真菌如蘑菇、霉菌,还有酵母菌等,谁也不会想到要深入如此逼仄、窄小的“虫体环境”。冬虫夏草菌寄生于蝙蝠蛾幼虫体内,也不一定是出于什么冤家路窄。我想,一开始也可能只是一种偶然事件,只是这种偶然多了,才逐渐养成一种习惯,最后形成如此特定的自然选择。

  ⑤寒冬是萌生冬虫夏草的季节。雪野洁白,四野寂静,千山鸟飞绝,野渡雪自白。这样的`日子,蝙蝠蛾幼虫只能躲藏在寒冷的泥土里,随着体质的下降,冬虫夏草菌终于强行钻入它的身体,吸取体内的营养,在体内萌发菌丝体。经过隆冬到初夏漫长的日子,可怜的幼虫终于被“吃”得只剩下一袭皮,皮中全是密密实实的菌丝体(菌核)。入盛夏,菌核茁壮成长,不久,便从“虫”嘴巴那头伸出一根中间肥两头略尖、表面上生着一些小球体、里面隐藏着不少冬虫夏草后代(子囊孢子)的棒子。这棒子窜出泥土以后,怎么看都像夏天的草叶。

  ⑥也不是任何地方都能生长冬虫夏草。

  ⑦江南烟雨,天潮潮地湿湿,不适合冬虫夏草的生长。岭南天气,风热温湿,也不适合冬虫夏草的生长。根据科学考察,冬虫夏草只适合生长在我国四川、西藏、云南、贵州、青海、甘肃一带森林草甸或草坪上。想来,这真使经济至上的尘世短了不少冬虫夏草的产量。

  ⑧成为冬虫夏草绝不是菌的美德,而是菌的鸠占鹊巢,菌的侵略行径,菌的霸权主义;是冬天开始的弱肉强食,冬天里的强盗作为,生物界的罪恶逻辑。菌将自己的幸福生活乃至未来建筑在其他生物的死亡之上,谁能想像得出虫的死亡过程有多痛苦?

  ⑨世上不是有“披着羊皮的狼”吗?我以为冬虫夏草不折不扣就是“披着虫皮的狼”。友人从西藏归来,带给我一小包冬虫夏草,说是世界上最好的冬虫夏草,因为是从生态环境最好的西藏出产的。我想,迄今为止人类的所谓生态学观念,本质上仍然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对于蝙蝠蛾幼虫来说,即便生活在西藏那样的土地上,生态环境也未必能说是好。

  ⑩冬虫夏草使菌的身价得了道升了天。冬虫夏草入药,性温味甘,极具补肺益肾功能。优质的冬虫夏草,药店已售数万余元一斤。

  ⑩在地球村,新的冬虫夏草依然在产生……

  (选文有删改)

  小题1: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冬虫夏草形成的必要条件。

  小题2:文中第⑨段加点的“迄今为止”能否删掉?为什么?

  小题3:第⑨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冬虫夏草不折不扣就是‘披着虫皮的狼’?

  小题4:清代药物学著作《本草从新》中说:冬虫夏草若夏天不摘取,到冬天又会变成虫。读完本文后,你觉得这种说法科学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小题1:答案:有蝙蝠蛾幼虫做寄生体;冬虫夏草菌;适宜的环境。

  小题2:答案:不能。“迄今为止”限定时间,表示到目前为止。如果删掉会使人认为“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学观念”将来也不会改变,表达不准确。

  小题3:答案:冬虫夏草菌钻入蝙蝠蛾幼虫的身体,吸取其体内的营养,在其体内萌发菌丝体,经过隆冬到初夏漫长的日子,蝙蝠蛾幼虫被“吃”得只剩下一袭皮,皮中全是密密实实的菌丝体。

  小题4:答案:不科学。冬虫夏草属菌类,不可能变为虫;冬虫夏草菌所寄生的蝙蝠蛾幼虫已经死亡,不可能复活。

  解析:

  小题1:评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2:评分:共3分。仅答“不能”不得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3: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4:评分:第一问1分,第二问3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冬虫夏草》阅读练习及答案 2

  ①您见过冬虫夏草么?这是一味奇妙的中药。它的形态异常奇特,既像动物又像植物。说它是植物吧!它的根部分明是条虫,有着红色的头和嘴,还有八对整齐的脚;说它是动物吧!在虫的头部却长出了一株小草,每逢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之时,此草迅速生长钻出地面。尽管它没有繁茂的枝叶,也不能开出鲜艳的花朵,而只是一根紫红死的小棒,却能亭亭玉立在崇山峻岭的植物群落之中,迎风招展,楚楚动人,这样为它传奇式的身世更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②医药学家为了揭开冬虫夏草之谜,不辞辛劳,翻山越岭,长途跋涉,进行实地考察与潜心研究,终于发现,它竟是一桩“真菌杀虫、冒名顶替的谋杀案”,通过缜密取证侦破,做出了公判。

  ③原来,在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的四五千米的高山雪线和峡谷地带,昼夜温差大、冰冻时间长,生活着一种抵御严寒极强的昆虫,名叫虫蝙蝠蛾。它的身上长满花斑,乍看酷似美丽的蝴蝶,每逢春暖花开季节,它们翩翩起舞,寻找配偶,雌蛾产卵土中后悄然死去。虫卵经过一个月左右,蜕皮变成幼虫,为了取食和活动的需要营造了深约20厘米的隧道,以后长得又白又胖的在冰土层中越冬。此时一种真菌的子囊孢子成熟后,随风飞扬,纷纷撒落在地上,随雨水渗至土中。一旦遇到蛰居在地下过冬的蝙蝠蛾幼虫,便施展出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内的战术,进入虫体,吸取营养、萌发菌丝,过着悠然自得的寄生生活。而幼虫则被折磨得烦躁不安,死去活来,拼命用头部向上顶,企图挣扎解脱出来,但离地面3-4厘米处就一命呜呼了。然而,寄生菌继续繁衍生息,翌年春末夏初,从表面看一条幼虫像老蚕,实际上它们早已被蚕食殆尽,只剩下一具具可怜的躯壳。至于隐藏在里面的杀手真菌趁气温升高之际,便得意忘形地从幼虫的头部伸将出来,破土而出,真像孙悟空的金箍棒从铁扇公主的头顶上穿出似的。但这根微型金箍棒仅有4-11厘米长,上部稍膨大,呈椭圆形,显紫红色,且长出一些小球体,里面多长着更多的小孙悟空,即真菌的子囊孢子,待它们成熟后,又继续祖辈的衣钵,代代相传,繁衍子孙,这样便不断地产生冬虫夏草。

  ④足见冬虫夏草是大自然绝妙的杰作,它既是昆虫与真菌的结合体,又是动物与植物的联合体。

  15、阅读第一段,用准确简明的语言说明冬虫夏草的外形。(2分)

  16、“至于隐藏在里面的杀手真菌趁气温升高之际,便得意忘形地从幼虫的头部伸将出来,破土而出,真像孙悟空的金箍棒从铁扇公主的`头顶上穿出似的。”一句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这样的好处是什么?(2分)

  17、第三段中“蛰居”一词如果调换为“躲藏”好不好?请说明理由。(2分)

  18、文中有一句话归纳了说明中心,请找出来,誊抄到下面空白的地方。(2分)

  参考答案:

  15、冬虫夏草的根部是条虫,有着红色的头和嘴,还有八对整齐的脚,在虫的头部长着一株小草。(每点1分,共4分)

  16、打比方 将真菌从幼虫的头部钻出的行为比作“孙悟空的金箍棒从铁扇公主的头顶上穿出”的动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真菌的生长变化过程,让读者更容易想像并理解这种生长过程。(答出说明方法1分,作用2分,共3分)

  17不好。(1分)因为“蛰居”的意思是“像动物冬眠一样长期躲在一个地方,不出头露面”,形容蝙蝠蛾的幼虫很恰当,而“躲藏”只突出了不让人看见的意思,表达不够明确。(2分)

  18、冬虫夏草是大自然绝妙的杰作,它既是昆虫与真菌的结合体,又是动物与植物的联合体。(2分)

【《冬虫夏草》阅读练习及答案】相关文章:

海里的冬虫夏草阅读答案参考12-05

《揭开冬虫夏草之谜》阅读答案09-28

《清明》阅读练习及答案03-27

(精选)《故乡》阅读练习及答案06-24

《坐井观天》阅读练习及答案02-05

《麦子》阅读练习及答案02-01

《石榴》阅读练习及答案09-30

《江汉》阅读练习及答案01-11

《磨》阅读练习及答案10-10

《消失》阅读练习及答案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