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学习礼仪心得感想

时间:2025-07-24 16:46:12 晓映 学习心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儿教师学习礼仪心得感想(精选8篇)

  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教师学习礼仪心得感想,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教师学习礼仪心得感想(精选8篇)

  幼儿教师学习礼仪心得感想 1

  本学年我们还继续在幼儿的礼仪教育方面做探究,通过这次的研修课程我们学习了很多,学习开展了各类礼仪教育活动和教师礼仪方面的培训活动,我们在研讨中、在不断地学习中,对于礼仪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也从中受益匪浅。

  一、礼仪教育渗透日常生活。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说的好:“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做人是立身之本,而尊敬师长和友爱同伴是做人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我们对幼儿从小应进行培养的内容之一。为此,我们制定了一些有关的幼儿易于实践的礼仪内容和要求,如:来园、离园能主动向老师、阿姨鞠躬打招呼;在路上碰到老师或熟悉的人能主动打招呼;能主动热情向客人老师打招呼并交谈;和客人老师交朋友、活动时认真听讲;知道要尊重别人,不随便叫喊、打扰等;在行走时能主动礼让师长;同伴之间相互打招呼、问候;游戏中友好合作一起玩;活动中会礼让、照顾小年龄的朋友、生病的朋友及遇到困难的朋友;能友好和同伴相处,如:得到小朋友的帮助会道谢、不小心碰撞了朋友会道歉等。

  二、礼仪教育融入教研活动。

  1.一课多研互助共享

  我们教研组还开展了一课多研的活动,以礼仪教学为切口,由老师向我们展示礼仪教育的有效教学。活动后我们教研组的成员主要从教师支持性策略为切入口,对活动进行评析与讨论、修改与改进。从而让幼儿得到发展,让教师能力得到提升。

  提问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我觉得,礼仪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在礼仪教学活动中,提问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活动质量的高低。所以在以后的礼仪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反思教学实践,研究提问策略,增强提问的艺术性,使我们的礼仪教学活动过程更有效、更高效。

  2.课堂展示提升自我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认认真真备课、准备教具,在课堂上更是注重以幼儿为主体,关注幼儿,关注细节。礼仪教学活动《我“讨厌”爸爸》是我在本学期的公开展示活动。过去,我们总是不断从正面强化,教育幼儿如何爱父母,父母的爱有多么伟大。事实上,爱不仅仅是个温馨的话题,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它需要我们的沉思!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因此我选择了这个话题进行展开。在第一个环节里,我敞开心扉,用我的经历引发孩子表达自己真实的`心声,激发孩子对原有生活经验的回忆,孩子们尽情地讲述、宣泄。消极的情绪是需要疏导的。消极情绪的堵塞淤积只能形成心理性问题,所以在第二个环节里,营造了一个情绪场,孩子们通过语言、动作自由地宣泄。第三个环节,在孩子们消极情绪激昂的时候,我话锋一转:“这么讨厌的爸爸我真想把他换掉!”大大的“换”字,触发孩子冷静下来,好好地审视自己的内心,挖掘内心对爸爸更真实的感受!孩子的情感越来越真切,在“换”与“不换”之间激发与爸爸真情的沟通,体验与爸爸割舍不断的亲情。第四环节,运用爸爸的来信,进一步确认爸爸的爱,理解、体验父爱的深沉,自然而然地引发出对爸爸爱的表达。孩子们发自内心地说出了“我爱爸爸”!这时的父爱是在充分感受爸爸、认识爸爸、理解爸爸的基础上的爱,这是真实的爱!我们的爸爸虽然不完美,但我们还是爱他,喜欢他,这就是爱的真谛!活动中我的角色更像一位派往孩子身边的天使,带领孩子完成一次心灵洗礼之旅,没有僵硬的说教,也没有高科技的教具,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活动、“反意”的形式彰显父爱,感受到与爸爸割舍不断的情愫,让父爱的种子深深地根植在孩子心中。本次公开展示活动受到了园领导和各位教师的一致好评。

  通过一课多研、平时的礼仪教学活动及理论的学习,我更加明白了,礼仪教学重在体验,礼仪教学的有效开展重在教师的合理设计有效引导等。我觉得礼仪教学活动内容的选择应先关注幼儿的已有经验。而最佳途径是:1.聆听幼儿对话,发现兴趣点。2.关注幼儿生活,寻找需要解决的问题。3.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切入点。活动中更是要调动、提升幼儿的经验。教师精心的预设,使活动更具价值。而有效的师幼互动更反映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使礼仪教学更富有意义。

  三、礼仪培训提升个人能力。

  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活动,也让我感受到了自己在理论方面的缺乏,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时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会在培训中得到解决,也能激发我在工作中的灵感,比如环境区域中如何渗透礼仪教育,我能结合实际去实践、去探索,从而有自己的见地、想法,还会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整理出笔记。

  在平时,我还认真撰写礼仪教育论文,论文《区域活动中促进中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有效措施》在余杭区获得二等奖。平时撰写随笔、案例,《区域活动中师幼互动案例——多米诺骨牌》、《礼仪教育融入区域活动——美食店学礼仪》等等。工作之余还学习礼仪教学探究方面优秀文章,写读书心得,并结合实际进行了探讨、学习,提升了有效礼仪教学方面的能力。

  四、我的思考。

  在实际礼仪教学中所呈现的幼儿兴趣盎然、思维活跃的场景,经常是教师有效提问所引发的。如何运用有效地提问来达到教师预期的目的,在什么情景下教师该提什么问题、该说什么话?活动中教师该如何引导、如何介入、如何解决一些突发性的问题?这是我们平时在做的,但扪心自问,并没有做到很好,有时候教师的语言是生硬的、带有指令性的,而教师的提问不当往往会导致教学活动低效的现象发生。我觉得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还应该有意识地学习一下关于礼仪教学中有效提问策略方面的理论,并运用于实践,相信会有不错的成效。

  幼儿教师学习礼仪心得感想 2

  12月11日中午,我园举行政治学习,主要讲述有关礼仪方面的内容,受益匪浅啊!值得我要好好地学学习啊!听了之后我一下子想到,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源远流长的礼仪文化是华夏祖先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财富,讲礼仪是我们时代相传的美德。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礼仪不仅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开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成为国民素质高低的具体表现。可以说这是值得我们骄傲的!

  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

  礼仪的“礼”字指的是尊重,即在人际交往中既要尊重自己,也要尊重别人。古人讲“礼仪者敬人也”,实际上是一种待人接物的基本要求。礼仪的“仪”字顾名思义,仪者仪式也,即尊重自己、尊重别人的表现形式。总之礼仪是尊重自己尊重别人的表现形式,进而言之,礼仪其实就是交往艺术,就是待人接物之道。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交往要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总而言之,礼仪就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

  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 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

  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

  对于现在的人来说,良好的礼仪对人的一生都会起到一定的帮助!在现在的生活中我们会常常听到这方面的消息。由于有良好的礼仪他们在某一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礼貌待人”也是礼仪方面的一种。说起礼貌待人,想想这点我应该做得不错。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文明社会,任何一个文明民族,人们总是十分注重文明礼貌。因为礼貌是人类社会据以促进人际交往友好和谐的道德规范之一,是构建起与他人和睦相处的桥梁。它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序,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中华民族历来就非常重视遵循礼规,礼貌待人。其中许多耐人寻味的经验之淡,无论过去和现在,都给人以启迪。从小到大,我的父母在这方面教育得还不错,我很欣慰啊!

  今天我们说到幼儿教师礼仪,应该怎么做啊!这方面我倒是不怎么知道,可在举行政治学习之前进行了查阅,也了解了一些,可我总觉得有些礼仪在现在的生活中比较矛盾啊!这方面达到了,那方面就有缺失了。这些都要慢慢地去变化,我想首先一个人的心态要放正,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任何一个人、一件事,这样我想一个人就会慢慢地改变,而且礼仪方面也会随之改变的,我是这样认为的!

  做人吗?要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地过着生活,只要心情好,什么事情都会一帆风顺的,哈哈……心态决定一切啊!你是这样认为的吗?

  幼儿教师学习礼仪心得感想 3

  上周末参加了行里组织的服务礼仪培训班,两天的学习下来让我受益匪浅在这次礼貌礼仪学习后,我恍然大悟,原来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有很多地方都做得不到位,从小小的鞠躬礼到礼貌用语,似乎我都有太多的忽略,比如在平时工作中鞠躬礼不标准、礼貌用语声音太小、面部无表情等常见问题我都没有多加注意。

  这次的培训能够说是从身体到思想上的一次彻底的洗礼,作为一个服务人员外在的仪表,站坐立行的各种姿势,对于服务客户时应抱有的各种心态。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可谓历史悠久,孔子认为礼仪是一个人“修身养性持家立业治国平天下”的基础。礼仪能够很好的.将一个人自身素质的高低体现出来,从另一方面来讲有好的形象,好的素质的人更能够得到别人的信任。试想一个对于生活悲观失望的人,一个愤世嫉俗的人,怎样会注意到自己的仪表,怎样会有微笑的情绪,一个连对客户提出的问题,对应对工作的压力都没有信心承受的人,又怎样会笑的出来呢?因此我们要绽放出发自内心的微笑,正因微笑具有穿透心灵的力量,能够冰释所有的哀怨与愁苦,微笑着接待每一位或善或凶的客户,微笑着迎接每一个晴或雨的日子。气质是自信的表现,只有有自信的人才会显得更出色,才会更美丽。自信的人是发自内心的气质的美。让人坚信、信赖。

  同时也很感谢这次专业的培训,让我能和广大的同事们共聚一堂一起学习和分享工作之中的经验,两天下来和同事们学到了很多,也互相学习到了很多,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也有了核心思想,那就是用最真诚的态度去服务客户,用最真心的微笑去迎接每一天,这样我们才能竭诚所能为工行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幼儿教师学习礼仪心得感想 4

  第一次在礼仪培训课上练习蹲姿时,我的膝盖发出了轻微的响声。讲师说:“面对孩子,你的视线要和他们平齐。” 这句话像颗石子投进心湖,让我想起上周乐乐举着蜡笔画向我展示时,我正忙着整理教具,只是匆匆瞥了一眼说 “真棒”,孩子眼里的光瞬间暗了下去。

  重新学习问候礼仪的那个清晨,我蹲在教室门口迎接孩子。当晨晨仰着沾着奶渍的小脸和我问好时,我能清晰地看见他睫毛上的绒毛,闻到他头发里淡淡的洗发水香味。我伸出手轻轻握了握他肉乎乎的手掌,说:“晨晨今天的小火车图案袜子真好看。” 孩子突然踮起脚尖在我脸上亲了一下,带着奶味的热气扑在脸颊上,那一刻我突然明白,礼仪不是刻板的动作,而是让孩子感受到被珍视的温度。

  给孩子发点心时,我不再像以前那样把饼干放在桌上,而是弯腰递到他们手心。小雨有次接过饼干后,突然学着我的样子把一块小饼干递给摔倒的同伴。原来礼仪是会流动的河,当我们弯下腰,孩子就能顺着这道水流,学会尊重与关爱。现在每次蹲下身子,我都觉得自己不是在降低高度,而是在靠近星辰 —— 那些散落在人间的'、孩子眼里的星辰。

  午睡时帮孩子们掖被角,我会轻轻说 “晚安”,而不是以前的 “快躺下”。有天值班老师告诉我,牛牛在娃娃家给布偶盖被子时,嘴里念叨着 “小宝贝晚安哦”,那语气像极了我。礼仪就藏在这些细碎的瞬间里,我们播下的每一颗种子,都会在孩子心里长成参天大树。

  幼儿教师学习礼仪心得感想 5

  参加完语言礼仪培训的那个下午,我在走廊里遇见哭闹的朵朵。以前我会提高音量说 “不许哭”,那天我试着用讲师教的 “30 分贝语调”,蹲下来轻声问:“朵朵的小辫子是不是不舒服?” 孩子突然停住哭声,抽噎着说皮筋太紧了。原来降低音量不是妥协,而是给情绪一个温柔的出口。

  教研组长曾记录过我和孩子的对话,发现一天里我说了 27 次 “不许”。学习礼仪后,我开始把 “不许跑” 换成 “慢慢走才不会撞到小桌子”,把 “别抢玩具” 改成 “我们像小松鼠排队领松果好不好”。当语言裹上蜜糖,孩子的配合度竟提高了许多。小宇以前总爱抢别人的积木,那天我对他说:“小宇如果想玩,可以问问朵朵‘我们一起搭城堡行吗’,就像你想分享玩具时会告诉我一样。” 他愣了一下,真的走到朵朵面前,用还不太清楚的话说出了那句话。

  给家长发信息时,我不再简单回复 “收到”,而是加上具体事项,比如 “收到您带的备用裤,已放在乐乐的衣柜第三层”。有位妈妈特意留言:“看到您的信息就觉得放心,连标点符号都透着认真。” 原来礼仪不仅存在于面对面的相处,那些通过文字传递的温度,同样能搭建起信任的桥梁。

  现在每次说话前,我都会下意识地摸一摸喉咙,想象那里藏着一团棉花糖,让每个字都带着甜甜的'、软软的质感。当孩子们开始模仿我说话的语气安慰同伴时,我知道这些温柔的声波,已经在他们心里种下了体谅的种子。

  幼儿教师学习礼仪心得感想 6

  观摩资深教师王老师上课后,我被她分发蜡笔的动作打动了 —— 她不是把笔堆在桌上,而是一支支理顺,笔尖朝自己、笔尾朝孩子递过去。这个细节让我想起自己常把蜡笔随手一放,有次明明因此被笔尖戳到了手。

  学习手势礼仪后,我开始留意自己的指尖语言。给孩子讲故事时,我不再用手指点着图画,而是掌心向上轻轻托着绘本,就像捧着易碎的星光。当我这样做时,孩子们的目光变得格外专注,连平时爱插嘴的'淘淘都安安静静地听着。有次讲《小熊刷牙》,我用食指和中指比成小兔子的耳朵,模仿小熊刷牙的动作,孩子们突然集体举起小手说 “我们也要学”,那天的刷牙环节格外顺利。

  帮孩子穿衣服时,我会先轻轻拽平衣角,再温柔地扣上扣子。以前总觉得动作快点效率高,却没发现强强每次被拽着胳膊穿外套时,都会下意识地绷紧身体。改变动作后的第三天,强强主动把胳膊伸进袖子里,还奶声奶气地说 “老师轻”。原来指尖的力度里藏着尊重,当我们的动作像春风拂过草地,孩子才会舒展成最自在的模样。

  现在每次和孩子牵手,我都会用指腹而不是指甲触碰他们。这些小小的改变像魔法咒语,让原本调皮的孩子变得配合,让内向的孩子愿意靠近。当我看到琪琪学着我的样子,轻轻帮同伴拂去裤子上的灰尘时,突然明白礼仪是会发芽的种子,我们的每个手势,都是在给这颗种子浇水施肥。

  幼儿教师学习礼仪心得感想 7

  整理仪容仪表时,我在镜子里发现自己总是皱着眉。礼仪课上老师说:“幼儿教师的脸,是孩子每天看到的第一面镜子。” 这句话让我想起朵朵画全家福时,把老师的脸画成了倒着的月牙 —— 那是我常有的不耐烦表情。

  开始练习微笑礼仪后,我在口袋里放了一面小镜子,有空就看看自己的表情。早餐时看到孩子们狼吞虎咽的样子,我不再催促 “慢点吃”,而是笑着说 “看谁的小嘴巴嚼得最香”;户外活动遇到孩子摔跤,我会先露出鼓励的笑容,再走过去帮忙。渐渐地,镜子里的倒月牙变成了正月牙,孩子们画的老师画像里,也多了弯弯的眼睛。

  着装礼仪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衣柜。以前偏爱带亮片的'发卡,现在换成了简单的木质发绳;花哨的指甲油全部擦掉,露出干净的指甲盖。有天朵朵摸着我素净的袖口说:“老师的手像妈妈的手。” 原来得体的装扮不是为了好看,而是给孩子传递安全感,当我们的外在像温暖的小太阳,孩子才愿意沐浴在这份安稳里。

  现在每天出门前,我都会对着镜子做三个表情:微笑、惊讶、鼓励。这是给孩子们准备的情绪礼物,也是提醒自己要用最美好的状态迎接那些小小的生命。当孩子们开始模仿我的笑容,用亮晶晶的眼睛回应我时,我知道这面镜子已经照出了最动人的风景。

  幼儿教师学习礼仪心得感想 8

  公开课那天,我因为着急展示预设环节,打断了豆豆关于 “云朵为什么会动” 的提问。课后反思时,礼仪讲师的话在耳边响起:“倾听是最长情的礼仪。” 这句话让我羞愧不已,我想起豆豆低下头时,攥紧的小拳头。

  学习倾听礼仪后,我在口袋里放了个小小的'沙漏。当孩子说话时,我就把沙漏倒过来,看着沙子慢慢流淌,耐心等他们说完。浩浩以前说话总是结结巴巴,每次没说完就被同伴打断,现在有了沙漏的 “保护”,他能完整地讲完一个小故事了。有次他说完后,全班小朋友都为他鼓掌,孩子涨红的脸蛋像熟透的苹果。

  家长沟通会上,我不再像以前那样滔滔不绝,而是先请家长们说,自己做记录。李妈妈有次说完育儿困惑后,红着眼圈说:“老师,您是第一个完整听完我说话的人。” 原来等待不仅是礼貌,更是给别人释放情绪的空间。现在每次和家长交流,我都会先问一句 “您最近观察到孩子有什么变化吗”,这句话像把钥匙,总能打开更深层的沟通。

  区角活动时,我不再急于纠正孩子的 “错误” 玩法,而是站在旁边静静观察。有天发现几个孩子把积木搭成了奇怪的形状,询问后才知道那是 “会飞的幼儿园”。如果当时我直接否定,就会错过这个充满想象力的小世界。礼仪教会我的等待,不是消极的旁观,而是给成长留白,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自己的时区里,慢慢长出春天。

  现在那只沙漏成了我最珍贵的教具,它不仅教会孩子等待,更提醒我:教育就像沙漏里的沙子,急不得,唯有细细流淌,才能看见时光里的奇迹。当我们愿意放慢脚步,尊重每个生命的节奏,礼仪就变成了滋养成长的春雨,让每个小小的心田都绽放出最美的花。

【幼儿教师学习礼仪心得感想】相关文章:

面试礼仪感想09-20

现代礼仪课的感想02-27

创新学习心得感想11-10

商务礼仪学习心得04-22

礼仪学习培训心得(精选21篇)12-25

职业礼仪学习心得通用10-04

服务礼仪学习心得11篇05-27

学习礼仪教育心得(通用12篇)12-25

高中生学习心得感想范文10-17

礼仪的学习总结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