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心得体会

时间:2023-02-17 18:54:02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考研心得体会集合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考研心得体会集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考研心得体会集合

考研心得体会集合1

  众所周知,西医综合难,难在理解,难在记忆。西医综合占300分,是拉分的关键,一定要非常重视。复习的时候去理解的记忆,不要死记硬背,这样只会事倍功半。下面简单谈谈西医综合复习的方法,希望能够抛砖引玉,找到考生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

  书要至少看三遍,看书的任务是帮助你搭建知识框架,第一、二遍从头至尾读,第三遍以后查读,并查缺补漏。

  西医综合就是180道选择题,实际上是180个知识点,中间没有什么逻辑联系,所以做选择题(换句话就是题海战术),查找知识漏洞,这是主要方法。但是最需要注意的是,复习不要做太多题,不要把网撒太大,而要拿一本书反反复复的做,每本书最好连做带看三遍以上。

  制定复习复习计划很关键(1)3月至9月:第一轮复习。每天坚持5~6小时。看书要细,不要放过任何细节。看完一节的书,再做题,如果还有时间再做各科的《医学考研真题解析》。第一轮复习完,可能会忘掉80%,但是基础肯定是有了。

  (2)10月和11月:第二轮复习。主要看第一轮在书上划过的的知识讲解。

  (3)12月至考前一周:第三轮复习。主要做《历年真题精析》、《模拟试题》。加起来共有30套题。每天一套,大约1个小时就可以做完。2个小时改错。然后再从头看书,主要查这段时间做题中自己有问题的知识。如果有时间应该再把《辅导讲义》上的知识点看一遍医学教。

  (4)考前一周:复习做错的题。考前那天晚上要复习历年真题。

  面对一尺来厚的书籍,众多莘莘学子只能望书兴叹,高声呼喊“廉颇老矣,尚能记否?”诚然辅导书上对西综常考点,难记点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同学们也深深知道哪些部位是常考点,哪些部位是得分的关键。

  可是当同学拿到试卷的一瞬间,才发现很多知识似曾相识,只是当时复习的时候与之擦肩而过,于是乎只有仰天长叹,当年的当年自己为何不把这些知识点纳入囊中呢?可是同学们你们是否想过随着考题难度不断加大,考题层出不穷,如果不掌握一些窍门,你又怎么在短短的时间内把其一举攻破?正因为没有好的技巧就出现了“今天记住明天忘,明天记住后天忘”,这就是传说中“愚公考研”。但是善于研究西医综合考题的同学会发现,西医综合中很多试题的出题点往往比较集中,有的常考点我们只要用特殊的记忆方法就会终身难忘,记忆西医综合常用的方法有:

  联想记忆法:联想一个场景,把所要考到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达到记忆的效果。例如病理学常考点:炎性介质在炎症中的作用。

  这种考点,没有任何理解之处,只能想办法记住。然而,记住这样的知识点是不容易的,但是联想记忆法可以让你轻松记忆,轻松得分。

  谐音记忆方法:通过把知识点的文字换成同音的自己更加熟悉的文字,达到奇特的记忆效果。

  内科学常考点:WHO分型方案中较常见的淋巴瘤亚型

  淋巴瘤类型染色体易位免疫标记临床特点

  边缘区淋巴瘤MALT—MZL可有t(11;18) CD5、bcl-2 B细胞性,属惰性淋巴瘤

  滤泡性淋巴瘤t(14;18) CDl0、bcl-2、bcl-6 B细胞性,化疗反应好,不能治愈

  套细胞性淋巴瘤t(11;14) CD5、bcl-1 B细胞性,发展快,化疗效果差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t(3;14) bcl-6、bcl一2最常见的侵袭性NHL

  Burkitt淋巴t(8;14) CD20、CD22、CD5临床特点见本讲义《病理学》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t(2;5) CD30、Ki-1(+) T细胞性,常有皮肤侵犯

  周围性T细胞淋巴瘤—— CD4、CD8侵袭性淋巴瘤,化疗效果较差

  以上由圆梦厦大考研网整理出的只是一些记忆方法,相信同学们在复习的过程一定能够总结出更多的好方法。或可以加入16年考研群170743203与大家讨论。当你发现医学知识的记忆是如此轻而易举而又充满乐趣时,下一个笑傲考场的人非你莫属。

  需要注意的事项:

  基础三门课内涵大、外延小,投入产出比更高;

  一定不要从头一题一题往后做,而应该做完一门课再做一门课(A型B型X型)。推荐顺序:生理、内科(包括诊断)、生化、病理、外科,因为生理和内科是一个知识系统的,病理和外科是一个知识系统的,生化跟两边都不相关;

  多选题:先固定一个选项,提高正确率。比如D项肯定不选,那么ABC三项的组合只有6种可能。多选题每年有4至5道全选,两项、三项、全选比例接近2:1:1.多选题重在排除,而不是优选,所以尽量多选,少排除,但慎重全选(全选在生化、外科骨科中比较多见);

  病例题:外延大,但是区分度小,经常要用“极端法”;病例题重在诊断。外科喜欢出在普外科和骨科;内科喜欢出在肺炎、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梗)、溃疡病、胰腺炎、肾炎、糖尿病等;

  《考试大纲》后的附录有近三年的真题分析和难度系数。可以查一查每道题的难度系数,但是不要以难度系数为标准,而要以自己“确定”“拿不准”为标准。记住难度系数小于0.3的题,一般都看似简单,但是都事陷阱题,特别容易想当然。一共180道题,能够“确定”的题和“拿不准”的题应该保持在2:1;

  不可能把180道题的考点都回忆起来,所以考试时切忌求全;尤其乍看题时,容易犯蒙,先跳过去不做,等这一科的题做完再回来重做。尽量先回忆后分析,最后在蒙;

  其它选项都大概叙述,有一个是细节叙述则这个选项必错。

考研心得体会集合2

  通过本次模考,暴露了近两个月以来高三复习存在的问题,这是我第一次带高三学生,对于高考还没有太多的经验,每次模考对我来说都是学习,尤其是这次召开的“师市历史高考备考研讨会”更让我受益无穷,每位发言的老师,对于试卷分析既到位又深刻,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罗老师,考点把握非常准确,而且知识点分析的很细致。还有常老师对于42题小论文的分析,这道题向来是难题,常老师把这道题解题思路分析很透彻,深入融合所学知识点。

  这次考试成绩非常不满意,我也和学生交流了考试存在的问题:首先,对于文言文的题目,学生反应是不会翻译,总纠结翻译的对错,而不会找关键的词句。此外,学生普遍反应考的和学的知识没什么关系,其实并非如此,说明学生不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不会联系生活实际,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还没有掌握。不仅如此,学生不会利用时间,时空观念不强,找不到对应考察的知识点。

  这次考试虽然不理想,但也给了我后期复习的方向,为了尽可能多的帮助学生有效提高成绩现结合本次研讨会中各位老师的建议,以及樊主任和李老师的指导,后期复习我准备从以下几方面改进:

  1、研究课程标准和课程说明,复习知识点要有所侧重。

  2、研究近几年的高考卷,从中寻找到考试方向,并且要将历史核心素养以及史观融入平时的`训练中,让学生有意识的去联系,去理解考什么,怎么考。

  3、重视基础知识的提高,不能面面俱到,要抓重点,课堂上反复强调,直到学生接受。可采取听写方式抓基础。

  4、在运用史料时,要选用得当准确的材料,并且问题设置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历史思辨能力,史料研读能力。

  5、在平时考试中,注重时效性,提高学生时间观念,提高做题速度,还要加强文综老师的配合。

考研心得体会集合3

  第一阶段准备考研阶段

  对于准备考研的人来说,确定考研方向很重要。首先要全面的剖析自己,先确定考研的方向,了解自己对哪个方面感兴趣,对自己的能力,自己未来的出路要有清楚的认识。明白了这一点,才能随后确定所要报考学校和专业然后再定下考研方向。一旦确定了方向,就可以利用网络资料,从该方向全国排名以及每年的录取比例等方面做一个全面的了解。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报考的学校和专业,切忌不要过高或过低的评估自己。此阶段大家都比较迷茫,不用盲目确定报考学校,因为确定方向后,大体所考的专业科目差不多。如果你还没有定下考研方向,那么可以先从基础课开始复习,一边复习基础课一边确定报考方向;如果你已经确定考试方向,就可以给自己列一个大体计划按照计划完成任务即可。

  第二阶段复习阶段

  准备考研是一个比较艰难的阶段,因为一方面这是一个打持久战的过程,另一方面这又是一个锻炼自己毅力和心态的时刻。曾经有人对我说,如果考研的战线拉的太长的话,那么在后面的时间里,就会松懈掉,没有当初的斗志。所以不用那么早就开始准备。战线过长是会影响毅力,但是只要你在准备的过程中合理安排,就不会出现这个情况。我认为考研复习过程中心态很重要,要始终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更不要和别人比,也切忌和自己比。每天给自己制定一个小计划,不断地鼓励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我认为复习时一定要讲究效率和方法,不要打疲劳的时间战和死记硬背,这样不但使自己很累,而且长此以往让自己失去了学习的乐趣。我每天保证6个小时高效率的学习。学习累了,可以去锻炼一下身体,打一下乒乓球,缓解一下紧张的思维,再回去开始学习,这样效率很高。复习的环境也很重要,尽量避开人多的地方,让自己全心身地投入到复习中。同时也可以找个一个志同道合的考研同伴,一起互相监督鼓励。要注意身体,考研是持久战,好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要注意及时补充能量,保证良好的睡眠,才能保证第二天有很好的学习效率。

  下面将就各门功课的复习体会总结一下:

  政治方面:

  我参加了政治辅导考研班,辅导班有好处也有坏处。辅导班的老师可以很系统的把整个教材熟悉一遍,让你捋清楚政治的大体框架,同时分清重点难点。让你大体上对政治考试心里有个数。还有辅导老师所讲解一些解题技巧答题方法也是比较受用的。但是要认清一点,辅导班不可全信。尤其是押题部分不可完全依赖于此。选择题中多选题比重大,分值高,单选题范围大,灵活,所以要多做所选题练兵,通过做题掌握理解政治方面的知识点。大题的话只要平时熟悉那些基本知识点,学会用政治语言答题,政治一般不会有太大问题。同时注意每年发生的热点问题,结合政治理论分析。所以政治不要盲目迷信那些辅导班打中多少题,当然能打中一些题,但不要把宝全部压在上面,还是要塌实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学会学活,这样无论遇到怎样的题都能应付自如。

  在保持每天做题的同时,注意梳理各门课知识点,捋清思路,弄清原理,最后形成体系,重在理解,不能死记硬背,面掌握知识点,抓中重点热点问题,逐一攻破。切不要因为模拟题做得不好而垂头丧气,自己曾经对自己说“模拟题跟真题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模拟题是错的越多越好”。也不要因为做得不错而沾沾自喜,要调整好心态,沉着应战。答题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给自己心里暗示:我行的!审题很重要,整理好思路再做答。注意字迹尽可能工整,尽量切中要点,不要废话连篇,浪费时间。

  英语方面:

  英语方面一方面是靠平时的积累,另一方面也考复习时候的冲刺。作文和阅读占据了很大的分值。这也就意味着词汇量非常重要。很多同学都为背单词发愁,其实背单词也就这一定的技巧与方法。可以通过做阅读来背单词,首先第一遍按照考试阅读理解的要求来做,第二遍要把不认识的单词,尤其是常用的不认识的单词亲自动手查一遍,这样记忆深刻。第三遍,运用自己查好的单词再读一遍文章,深入理解文章大意。这样既锻炼了自己的'阅读能力,也很有兴趣的背了单词。中外文章在写作方式方法上存在差异,要始终站在作者的角度上去理解文章大意,回答问题。同时阅读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不必每一句都要看懂,有很多答题技巧,比如“最远的你是我最近的爱”也就是说与原文越相似的可能就越是迷惑性答案;再比如符号和转折词的运用,当出现转折词的时候,只要看转折的部分即可,前面的内容看不懂也不要紧。写作部分也很重要,一是靠平时多读多背一些经典的语句,二是要学会用一些模板,很简单的单词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同时要注意审题,切忌跑题,注意掌握答题时间。英语真题很重要,虽然不会出现相同的阅读写作文章,但是重要词汇重复率很高,可以通过做真题来被重点词汇。同时真题要会用,我重点做了近三年的真题,前面所说的三遍式理论重点复习。而其它年份的真题当成是练兵,不做单词查阅等工作。现在可以试着做两套真题。看看自己的实力大概是多少分。然后看看自己哪个部分比较弱,比如其中7选5比较难,就可以平时多做些这方面的题。最后冲刺阶段要学会合理安排答题顺序和时间,把自己把握大的分值高的部分先做,保证会做的不会因为没有时间而丢分。

  专业课方面:

  专业课很重要,要花了很多时间很多精力都耗在专业课上了。首先要准备好报考学校的考试用书,最好找到考试科目的笔记和真题,对他们本校老师出的教材,一定要多加注意。因为一般学校指定的教材不是自己的老师自己出的就是自己的老师参与其中的几个章节的编写。对这部分,一定要认真复习的。出卷的老师一般就喜欢出自己的研究成果。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要拿到历年的试卷,然后对试卷要进行认真研究,尽量找出他们的命题规律,就算是考过的,不要以为不会再出现。也要认真的把握。至于连续几年都出现的题目也有可能是今年的重点。我自己专业课就是按照上面两个方法来复习的。我觉得这样子的复习方法还是挺有用处的。同样我也是采用了“三遍式”的复习模式:第一遍看课本,重在理解课本上的各个知识点;第二遍整理课本,找出所有知识点,并动手整理在本子上;第三遍认真分大类归纳整理各大部分重点内容。最后达到灵活运用,要能看着目录,写出每部分的重点内容。同时要学会利用往年真题,反复研究真题,尽可能抓住真题出题范围。

考研心得体会集合4

  一、政治考试内容

  政治试卷分为16道单选、每道1分,17道多选、每道2分,5道分析题(每个部分各一道)政治分为五大部分:马原+毛中特+史纲+思修+(时政选择题+当代史一道分析题)。

  二、复习时间及方法

  楼主高中文科生,稍微对政治有所了解,但是大学也没怎么学,都忘记的差不多了。大家一定要有计划的去学习,不要打乱仗。楼主从暑假开始慢慢的看政治的,每天大概3个小时(个人情况不同,可以自己安排进度),大概用7--10天把政治大纲解析看一遍(楼主用的是教育部规定的大纲解析,后面会介绍的),这一遍下来,你什么都不知道的,看过跟没看过一样,不过不用担心,大家都是一样的,只是知道政治有些什么内容。看完后,楼主再每天看一章内容,做一章练习题(做练习题时,用铅笔轻轻的写答案、或专门弄一个小本子用黑笔写答案,楼主第一遍做练习题不用水笔直接在练习书上写答案,不然你没法做第二遍了),然后把练习题中的题目在大纲解析中找出并且画上线,虽然这一步很费时间,但是要耐心点,因为你把这一步做好了,到后面的复习你会很快把握重点,看书速度会很快,后期的时间会很紧张的,所以这一步很重要。

  这样下去第一次需要大概30--40天吧,然后第二遍看书,第二遍做练习题,这样你速度会变快了很多。在做的过程中,选择性记忆,比如重要的会议,时间,著作发表的大概内容。特别是书中出现的NO1,比如“首次”“第一次”“最先”等等之类的,因为这样的题目单选中出现率比较高。楼主觉得大纲解析看个4-6遍,练习题3遍应该差不多基础很牢固了。

  最后就是后期的知识框架、冲刺中的试卷模拟和背诵了。知识框架嘛,必须弄清楚,不然复习你会很狂躁的,比如说马原:有辩证法、认识论,辩证法中的两大特征、三大规律、五大范畴等等,这样你复习、答卷的时候会轻松定位,准确答对知识点。冲刺当然是背一些重要知识点,当然不是全部背,那要是这样的话,没人能搞定的,到时候12月会有很多冲刺资料的,找一本名气比较高的老师冲刺背诵资料背一背,然后最后关头也就是考前半个月会有冲刺卷也买一本,一是认真的做一做,就当是模拟考试,二是背一背,因为每年考试这冲刺卷会有原题或者内容知识点差不多的题目,以及教你如何组织语言答题。至于背书的话,楼主记忆力很差,大家记忆力好的背知识点20天足以,有的狠人几天就背知识点OK了,没办法。

  三、复习及考试中心态

  楼主复习的时候是这样的,复习马原时,觉得一定考不过,复习毛中特时,觉得有信心,应该可以过,复习史纲时,觉得过政治应该没问题,当你复习到思修时,觉得政治太简单了,考高分也可以。这也可以透漏出政治的难点是哪一张了。看大纲解析的时候,肯定觉得想疯掉一样的感觉,大家一定要克服这样的心态,做练习题的时候,特别是第二遍,可能以前做对了的也会做错,错了的有可能还是错,也会不记得以前做过,这些情况都很正常,楼主经常遇到,一定在做第二遍后要把错题都弄清楚,不要遗漏知识点。到12月份你可能政治复习的很好,但是大脑一篇空白,还有考前几天,政治很迷茫,这些都是正常情况,不要担心。考试中,一定要听监考老师讲清楚怎么拆卷子,怎么写考号,怎么贴扫描码及注意事项,不要去抢这几分钟做题目,因为考研政治的时间足够了,不仔细听老师的',你会吃大亏了。还有一点,答题的时候,把题号看清楚,千万千万不要写错地方了,不然你哭都来不及。要是出现了意外情况,你第一时间请示监考老师,该如何办,一定不能着急,平静下来答题。楼主就是犯了打错,但是最后还是过了。

  四、参考数目及报班情况

  市面上的考研书籍太多太多,学生们都是第一次考,不知道怎么选择书。因为认识前一年考研的同学,楼主就向上一届借的,考的一年出版的变化不大。所以楼主选的是考的前一年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是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与教育部考试中心出版的,考研试卷就是根据这本书来命题的,一般是9月中旬出版。这本书俗称红宝书,说是红宝书,书上没有这三个字,因为它的封面是红色的,所以别人这样叫。这本书没有重点,子比较小,比较密集,看起来也比较费劲,很多学生不喜欢这本书,但是楼主还是很喜欢的,权威、不露知识点。如果不喜欢,市面上有很多著名老师编的书。

  我列出这几年比较出名老师:肖秀荣、蒋中庭、徐之明等等,像任汝芬估计他也老了,他现在的书越来越没有质量(个人感觉)。至于买什么书籍,就去书店看看这几个老师的书,都翻一翻,觉得哪个看起来明了、看着比较有感觉,就买谁的吧。不要太犹豫了,没有必要。楼主用的很多资料,肖秀荣的,蒋中庭的都用过。楼主还是觉得肖秀荣的不错,这个毕竟也是大家公认的。他们老师会出一系列书,从开始的复习到最后的冲刺背诵都有,大家去书店了解,问问书店老板就会知道。

考研心得体会集合5

  首先,我个人觉得也是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好心态。不要把考研想象的有多么多么难,多么多么可怕。考研其实很简单,至少比绝大多数人想象中的简单。我现在还在后悔当初就是把这想的有多难多难而放弃了一次机会。要对考研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有心理准备,但不要在一开始就给自己这样一种心理暗示。因为对于很多人来说,决定了考研也就意味着要放弃别的很多东西,比如说实习,比如说找工作,等等。所以,考研对于他们而言就是华山一条路。竞争是如此的激烈,于是他们给自己不断的施加压力,会花上很长的一段时间——大半年或是一年,甚至更久——来备战(虽然这并非很好的方法,会在稍后讲到)。可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种由于对考研妖魔化(我们姑且先这么说)而转加到自己身上的压力,造成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能不能在如此长而枯燥的考研过程中坚持下去或是到底能坚持多久,已经超越考试本身,成为对最后的结果影响最大的问题。在考试最后的一周甚至于三天决定放弃,这样的情况我遇到了不止一个。我认为,如果没有一个轻松平和的心态,对于考研的朋友来说是很不利的。考研,也只不过是一次考试而已,也许是你改变命运的机会,但绝不会是唯一的机会。不管你考的上考不上,它决定不了你以后几十年的命运,仅此而已。也许“不以物喜”我们难以达到,不过我相信“不以己悲”我们还是可以做到的。

  其次,我想谈谈关于备考时间的问题。考研,尤其是咱们医学类考研,光是参考书垒起来就有二十多厘米高。有很多人看见大本大本的生理生化以及内外科就晕了,更别提还有外语政治专业课了。这么多的东西,当然是准备时间越久越好了,不然哪来得及?相信大多数人是这样想的。对于这种观点,我难以苟同。时间也许和成绩有一定的关系,但绝对不是最主要的关系。我并不认为看书看的时间越久,成绩就越好。关键是效率,只有效率才和成绩有着必然的成正比的关系。记得当初我看生化的时候,一章糖代谢,我足足看了一个礼拜都没有看完。时间是够久,效果那就未必。我的考研经历也许能更好的说明这点。我是去年十月下旬才决定考研的。而我大学五年,除了实习那年学了一点东西外,基本上配的上“不学无术”这四个字。开始看书以后,白天要工作,是看不了书的,只有晚上回去以后看,平时还有这样那样的.事情要你烦神(可不象以前在学校)。真正看书的时间累积起来,不超过两个半月——我是说晚上,两个半月的晚上。对于有些朋友来说,这点时间的确不长,或许应该称之为“短”才合适,但是最后我考的并不比人差。而事实上,就在这短短几个月时间里,我也曾数次感觉撑不下去了,几次都想放弃。有时候开玩笑的说,真佩服那些备战一年半载的兄弟,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熬过去的。

  也许有的朋友会说,你说的那点是人都明白,关键是我没有办法保证效率,只有在时间上来弥补。我承认有这样的情况,不过我其实想表达的是——用时间来弥补效率的不足,如果说有效的话,我相信也不会是多大的效果。而有时候恰恰是时间上的累积造成了效率上的不足(这句话说来似乎有些拗口)。战线拉的过长,反复的打疲劳仗,结果却与我们所预期的大相径庭。备战的时间当然是因人而异,但是我觉得,考研,三个月足矣!完全够了。时间太久了人就“皮”了,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全力以赴,保持有充足的信心,我觉得完全可以达到目的。

  再次,想谈一点复习方面的问题。

  其实大家都知道,西综难。说难似乎也不太准确,最主要还是多。想考倒你实在是太简单,随便从哪旮旯里搜点东东都能要你好看。但是实际上西综在考试中并不能拉开分数上的差距,一百二以上的变态毕竟是极少。就算有,也不会和你报一所学校;就算是和你报一所学校,那话说回来了,你既然敢和变态报一所学校,说明你也不是什么善茬,对不对?呵呵,除非你脑子坏了,不自量力。说了半天,其实就是想说,别在西综上浪费太多的时间。书你是看不完地,题目也肯定是有不少不会做地,没关系。只要你把教科书好好看个几遍,再结合做点题目,及格其实很简单。只要你及格了,人家甩不了你多少分。当然,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和决心要发展成为bt型选手的话呢,那就随便你啦。继续说西综的东西,西综里面生理和外科最简单了,这两门分一定不能浪费,不然对不起你家列祖列宗噢!生化看着很难,其实不就是死记硬背么?说到底也不难。难的是病理和内科。病理这东西,说实话,形态学的东西我不大喜欢,主要没那耐心。我考的时候,病理我一遍都没看完。我觉得把西综辅导书上面的病理重点看看就行啦。尤其是霍奇金病,非霍奇金淋巴瘤以及肝脏那章。别的把书过过就ok了。至于内科么,说实在的,我觉得根本就没有什么好说的。把书看看,做做题目,该会的就会,该不会的你怎么也不会。呵呵,这么说有点太那个,可是我觉得是事实。尤其是心脏那篇,你看的要死也不见得懂多少,考试其实考不了几题。说到这我倒是想提醒在实习的朋友,内外科你把课本死啃还不如实习的时候用点心呢,真的。此外,向诸位推荐几本西综辅导书。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北医的黄皮书系列,一共三本,非常好的书。还有就是学苑出版社出的考研热门专业复习笔记,也很不错。06版的好像都出来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至于英语,建议呢,我就说不上了。我有些学习英语的方法似乎只对我自己有效。不过我倒是有些辅导材料向诸位介绍。英语其实最主要的就是单词的问题,市面上各种词汇表让人目不暇接。我觉得《考研英语词汇淘金式巧攻》这本非常不错,针对性强。当年我过六级就是买了这本词汇看了半个月。星火的教材虽然也还好,但是太罗嗦,面也太广,平时学英语还行,考试那就稍逊一筹了。我特别想提醒诸位的就是,考研是考试,不是让你水平提高多少,提高那是你考上了以后的问题。也许这么说有些实用主义,但是的确如此。考试是需要技巧的,有针对性的准备才会有最好的结果。还有就是作文,其实有很多人怕作文,尤其是现在作文增加到30分。其实作文更简单,不就是新八股文么?想得分很容易——1)字迹要工整,这一点很重要,你想想,阅卷得人一天批几百份卷子,看到乌七八糟的作文会爽吗?如果你字写的不好,那就弄整洁一点,尽量写大些,人家老师一看就一天,容易吗?2)买本万能作文看看。开头和结尾是怎么写的,每段话第一句是怎么写的,照着套就是了。3)也是最容易忽略的一点,注意字数,要求你多少尽量写多少。这上面扣分多冤啦?行啦,作文搞定了,就这么简单。还有就是,阅读理解和模拟题,我个人比较推崇恩波的东西,六级和考研我都用恩波的东西热身的,效果很好。

  政治应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东东了。我从来就没有觉得政治有多难,不过你要想考高分也不容易。那些准备周期比较长的朋友倒是可以看看政治课本,哲学这玩意,吃透不容易,弄个似是而非还是很简单的。政治经济学,我觉得很有意思,就算不是为考研,读来看看也是很有益的。把课本过个两遍之后,你就可以看参考书,背题目了。个人观点,陈先奎比较牛,尤其是他那一百题。诸位见仁见智吧,其实差别也不会太大。

  专业课我想就不用说了,这是最重要的东东了——拉开分数的绝好机会啊!就是想提醒诸位,不论报哪个学校,千万要搞到那个学校的习题集,没有习题集怎么样也得找机会去那学校上辅导班。除非你是牛人,书看的差不多能再编一本。

  好了,写到这差不多就该结束了。最后插一句,辅导班这玩意,搞钱是最主要得,上不上自己先估量估量,别浪费银子,父母挣几个钱也不容易,别不当回事。还有就是,要注意心理调节,看不下去就放松一下,我极度反对打疲劳战。另外诸如身体啊,是否要租房啊什么的,还是以后再说吧。

考研心得体会集合6

  虽然考研结束已经半年了,我也正式成为华中科技大学的一名硕士研究生了,但是四五个月的考研备战经历我终生难忘,这段经历已经深深地烙在我的心里。还记得每天早晨天还没亮就从床上爬起来去占座的情景,每天晚上十点钟拖着路灯下疲惫的身影回寝室的场景也历历在目。这段经历将成为我人生宝贵的财富,不仅仅是因为它让我获得了攻读研究生的资格,更重要的是它教给我一个人生哲理:凡事必须得坚持。我是从10年九月一号开始正式投入到考研备战之中,一直到09年一月八号,除去国庆节休息三天,我每天都坚持去图书馆上自习。

  除了坚持天天上自习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目标,包括长远的目标和短期的目标。长远的目标,是指在未来一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内,将哪本专业课课本全部看完,或者将政治的重点全部过一遍等等;短期的目标可以分为一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甚至一天中某个时间段的目标。有了清晰的目标和计划之后,你会发现自己仿佛一下子找到了方向,复习起来也有了强大的动力。

  我在七月中旬报了一个政治辅导班,上了一个星期的课程,这基本上算是我暑假的全部收获。我从九月一号开始正式投入到紧张的考研复习之中。首先,我给自己定了一个长远的规划,共分五步:

  (1)从九月一号到十月一号:每天的上午、下午以及晚上三个时间段,分别复习专业课、英语和专业课(政治不用这么早复习)。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要以一门专业课为主,到了十月一号基本上这门专业课的教材要看完;英语的复习主要就是做阅读,培养自己的语感,同时积累自己的词汇量。

  (2)从十月一号到十一月一号:每天的三个时间段,分别复习政治、英语和专业课。政治的复习推荐使用任汝芬的序列一,每天上午要认真熟记里面的重点和知识点,另外在每看完一章之后要做做相关配套的习题以加深记忆,这段时间里可以不用急,到月末的时候可以只复习到全书的一半;英语在这段时间也是主要做阅读,继续加强语感和词汇量;专业课也是以一门专业课为主,抓住重点,注重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熟记。到十一月一号的时候,第二门专业课教材要全部看完。

  (3)从十一月一号到十二月一号:每天的三个时间段,也是分别复习政治、英语和专业课。政治按照上月的复习方法继续复习,到月末的时候可以完成全书的另一半。所以复习完政治基本上一共要花两个月的时间。政治的第一遍复习是很重要的,所以花的时间也最长,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认真,这样会为自己打下很好的基础。在这段时间里,英语就要开始单项训练了。要保证自己在考试要求的时间内完成完形填空和七选五段落选择。这个月的时间就要认真训练好这两个;专业课复习也是按部就班,在月末时候要完成第三本专业课的教材。

  (4)从十二月一号到一月一号:每天三个时间段,也是分别复习政治、英语和专业课。不过这段时间主要是进行第二轮复习。政治就要开始大量做题,做完题要翻阅复习资料,加深记忆;英语这时候就要开始训练作文了,每天写一篇作文,写完之后再看看标准答案上的文章,找出它的闪光点,碰到好的句子和词汇一定要记住,要为我所用;专业课的复习,这段时间主要是做历年的真题,通过做真题发现命题的特点,再回过头来看教材以便找出自己第一轮复习时的遗漏点。

  (5)从一月一号到一月七号:这段时间调整心态很重要,一定要保证好充足的睡眠时间和保持自信的态度。适当的时候可以看看书和以前做过的题目。我的整个考研备战就是按照这五个步骤来的,步步为营,最终也如愿考上了硕士研究生,希望我的这个计划也能够给明年考研的学弟学妹一点启示。

【考研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心得体会考研考研的心得体会10-25

考研心得体会12-27

关于考研的心得体会03-01

学姐考研心得体会02-11

考研讲座的心得体会09-28

考研心得体会范文07-27

考研英语的心得体会05-10

考研讲座心得体会04-12

备战考研心得体会11-05

考研过程心得体会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