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的事迹概括心得感悟

时间:2025-03-05 17:10:16 雪桃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袁隆平的事迹概括心得感悟(精选11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我们常常会随着经历的不同,而对某些事或人有不同的感悟,为了更好的记忆,我们可以把这些感悟都记录下来。不过,是不是不太会写感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袁隆平的事迹概括心得感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袁隆平的事迹概括心得感悟(精选11篇)

  袁隆平的事迹概括心得感悟 1

  至于这位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创造了无限财富的伟大院士袁隆平,有人评论说他的身价只有1000亿元,但他的月收入,连工资补贴都只有几千元。按照他的贡献,他应该有更多的钱,但是面对几千元的工资,他笑吟吟地说:“钱对于生活和生产很重要,但是钱的方式一定要对。钱是拿来用的,有钱不等于没钱。但是有了钱,第一,不要铺张浪费,第二,不要吝啬,该用的用,不该用的不用。所以,我穿衣简洁大方是一个原则。你穿得这么好干什么?很闪亮。穿的好,不一定地位高。”这就是袁隆平院士的金钱观,简单、直白、深刻、发人深省。有人评价他:“袁隆平院士头顶蓝天,勇攀科技高峰;脚踏实地为全世界人民谋福利。他几十年来一直努力学习,锲而不舍;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服务人类社会;胸怀祖国,忧国忧民,利国利民,……”袁隆平院士作为一名科学家,不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是一位具有可贵精神和高尚品德的人。他卓越的科技能力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了完美结合和高度统一,赢得了社会的普遍尊重。他的品格、精神和风格为我们的知识分子在教育战线上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作为一个在环保战线上战斗的知识分子,我由衷地赞美袁隆平院士,我认为我们都应该认真学习袁隆平院士的高尚情操,脚踏实地地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祖国、为自己的信仰造福人民。我们应该学习袁隆平院士那种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金钱观。我们不仅要宣传他的科研成果,增强中华民族和人民的雄心壮志,还要让每个人都学习和发扬他的做人态度和奉献精神。

  袁隆平的事迹概括心得感悟 2

  作为国内外著名的科学家,袁隆平自然成了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心中的偶像,每年都会收到很多来信。有一次,他收到上海一个盲童的来信,信中不仅表达了对他的尊重,也表达了孩子对未来的迷茫和迷茫。袁隆平读着孩子们的真挚来信,深受感动,立即摊开纸,拿起笔,动情地写道:"生活是完美的,我们的世界是完美的,而且会越来越完美。虽然看不到,但心里能感觉到。你身边的爷爷奶奶叔叔叔叔都在关心你,帮助你。你是一个有抱负有梦想的孩子,好好学习,将来长大了一定比别人有更光明的未来。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的故事。这位伟大的作曲家虽然双目失明,但他从小就努力工作,在钢琴的键盘上创造出美妙的.乐章,让音乐陪伴人类到一种史诗般的痴情状态。努力吧,孩子,虽然你是瞎子,但你有光明的未来……”

  可见袁隆平对这封信的回复充满了真实的情感。对于一封从未谋面的远方来信,袁隆平依然能认真对待,用情感和真诚回应。由此,我们不难理解这位科学家有多善良,他的社会责任感有多强,他的情操和人格有多美好。

  袁隆平的事迹概括心得感悟 3

  1960年罕见的天灾人祸,带来了严重的粮食饥荒,袁隆平目睹了严酷的现实,他辗转反侧不能安睡。他想起旧社会,人民受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受战争的痛苦,缺衣少食,流离失所。今天,人民当家作主,但仍未摆脱饥饿对人们的威胁。他决心努力发挥自己的才智,用学过的专业知识,尽快培育出亩产过800斤、1000斤、2000斤的水稻新品种,让粮食大幅度增产,用农业科学技术战胜饥饿。

  袁隆平赞成这样一个公式: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

  经过两个春秋的.试验和科学数据的分析整理,又经过8年历经磨难的“过五关”,到1974年配制种子成功,随着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和在全国大面积推广,袁隆平名声大震。在成绩和荣誉面前,袁隆平公开声称现阶段培育的杂交稻的缺点是“三个有余、三个不足”,并组织助手们,从育种与栽培两个方面,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随着杂交水稻在世界各国试验试种,杂交稻已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袁隆平近年来,先后应邀到菲律宾、美国、日本、法国、英国、意大利、埃及、澳大利亚8个国家讲学、传授技术、参加学术会议或进行技术合作研究等国际性学术活动19次。自1981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成果在国内获得建国以来第一个特等发明奖之后,从1985~1988年的短短4年内,又连续荣获了3个国际性科学大奖。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前农业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高度评价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袁隆平,从湖南省偏僻的安江农校里走来,从一个山村中等农校的青年教师,成长为举世瞩目的名人,登上了“杂交水稻之父”的宝座。

  袁隆平的事迹概括心得感悟 4

  2022年5月22日13时07分,那位永久不服老、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国家功勋获得者的"90后袁隆平老院士永久离开了我们。斯人已去,精神长存。缅怀先生,踏着他奋斗的方向努力前行。

  意,是我们的宣扬消失了误导,将袁隆平神化,在此背景下,消失《请临时遗忘袁隆平,我们应当熟悉一下这些给我们米饭吃的人们》类似的文章,并不是对袁隆平的诋毁,而是一些爱惜袁隆平的人不想让袁隆平离我们太远,不想让袁隆平变成神,想让袁隆平回归人的科学家,不是神的科学家。

  袁隆平现象提示我们,科学家是人,无论他在自己的领域做出多大的贡献,他也是人,假如将其神化,那么他就由人的科学家变成无所不能的神的科学家,就远离了人间的烟火,由于没有大地的滋养,也很快从神回到人间,但会磨损其原有的形象,本想提升其形象,但因不食人间烟火的拔高反而让形象受到干扰,这是宣扬者也没有意识到的副效果。我们的舆论宣扬肯定实事求是,将真实的`状况告知民众,科学家越食人间烟火越可爱,越值得我们敬重! 袁隆平是是我们科学界闪闪发光的明星。同消遣界相比,我们的科技工虽然许多,但大多数悄悄无闻地工作,没有被广阔民众认知和推崇,我们需要社会像崇拜消遣明星那样尊崇科学家,但我们不是靠造明星,而是靠我们实事求是的宏大制造和奉献。我们需要更多民众崇拜我们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让科学家获得更多的社会敬重和宠爱。一个宠爱科学家和科学的社会,将来肯定是具有强大创新力量的社会。

  袁隆平现象值得我们关注和深思,实事求是地宣扬他们的光辉业绩,塑造出的科学家的形象会更宏大、会更接地气、会更深化人心!

  袁隆平的事迹概括心得感悟 5

  学习袁隆平,首先要学习他为国、为民、为事业不畏艰难,勇于付出的精神。袁隆平对祖国和人民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说:"科学研究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不爱国,就丧失了做人的基本准则,就不能成为科学家。”作为一名基层干部的党员,身处环保工程第一线,我应该把个人的理想同国电集团的环保事业及国家、民族的奋斗目标统一起来,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国家的环保产业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兴国的实践结合起来,牢固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想和永远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并立身本职,从做实、做大、做强着眼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

  第二要学习袁隆平院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奋进取的务实精神。袁隆平院士认为:"成功的要决在于知识、汗水、灵感、机遇。”20世纪60年代初,米丘林、李森科遗传学说盛行,但袁隆平院士视野开阔,通读外文资料,了解到了孟德尔、摩尔根现代遗传学理论研究的新动向,于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打开了杂交水稻"王国”的大门。他为我们这代人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立人,学一生,爱一行,钻一行,遇到困难不退缩,遇到挫折不屈服,在本职岗位上百折不挠,锲而不舍。并弘扬时代精神,乐于服务,甘于奉献,振兴我国电力环保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第三要学习袁隆平院士顾全大局、不计名利、甘为人梯的协作精神。自从事杂交水稻研究起,袁隆平院士都是从大处着眼,从难处着手,从全局着想,所以每次课题的启动总能带动不同地区和单位的合作攻关。20世纪70年代,他曾把自己研究小组发现的"野败”材料毫无保留地分送给全国18个研究单位,从而加快了协作攻关的步伐,使得后续的配套研究得以很快实现。从这点上,我想作为一名企业中层管理人员更应该需具备这种精神,团结协作,承上启下,倾听大家的呼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工作的预见性。要做到"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去做一名合格的服务员,围绕公司整体和部门全局决策,加强协调,开拓创新,全力以赴为工程项目服好务。努力加强自身素质修养以树环保产业龙头形象。

  最后还要学习袁隆平院士良好的人品、作风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他谦逊豁达,不以权威自居;他作风纯朴,关心他人;他热爱生活,健康乐观。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我国当代优秀知识分子忧国忧民、造福人类的宏大报负、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的奋斗意志、淡泊名利、奉献社会的思想境界。

  袁隆平院士对事业的执着和奉献深深地激励了我,作为普通的企业员工,我们的名声不算显赫、我们的地位不算尊贵、我们的收入不算丰厚,但是我们所从事的事业却是极为崇高的,我要尽自己全力来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可以说,袁隆平院士的`这种精神不仅鼓舞了我们,更净化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更好地贯彻各级领导的工作布署,积极开展部门各项工作,认真学习节能环保专业新技术和新知识,努力掌握全球环保领域的新动向,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以适应现代化生产和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环保设备质量,做到建一个项目,树一座丰碑。同时更好地组织部门员工参加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开展好员工的文体活动,关心员工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从各方面以袁隆平院士的先进事迹为榜样和标准来不断鞭策并提高自己,以争取更大的进步。

  袁隆平的事迹概括心得感悟 6

  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是令人尊敬和爱戴的科学家。他是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是世界上第一个将水稻的杂交优势成功地应用于生产的科学家,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他几十年来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巨大贡献。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解决全球百分之六十人口的吃饭问题,袁隆平的贡献旷古烁今,“杂交水稻之父”名副其实。

  治学态度影响深远。袁隆平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大学生,饱受困难挫折,阅尽人间沧桑。无论境遇如何,他的身上始终流淌着家国天下的热血,青春年华挥洒在田间地头,须眉皓然仍然孜孜不倦于攀爬超级杂交稻的巅峰。一路走来,袁隆平的科研不乏质疑、失败、挫折,他始终保持埋头苦干、不畏艰苦的科研基本功,闯出一片新天地。他那句“哪有搞科学研究不失败的.呢”,一直鼓舞着无数科学家博弈科学的竞场;他那句“做科研不要怕冷嘲热讽,不要怕别人说你标新立异”,一直激励着年轻学子勇闯创新的殿堂。

  高尚情操受人敬仰。袁隆平的人生原则是淡泊名利、踏实做人。他无数次拒绝了来自国外的高薪聘请,因为他知道他和杂交水稻的根都在中国。功名之下不忘初心,他始终铭记投身科学研究的激情与梦想,始终铭记把杂交水稻不断带向更高境界的不渝追求。对待成就,他极富人情味,常怀感恩心,把杂交水稻的功劳归功党和人民。生活中,他既不追逐时尚的消费观,也不把个人的财富看成是负担,曾因为多看了几眼豪车上新闻,却依然选择普通的车子下试验田。“如果老想着享受,哪有心思搞科研呢?”这就是他对待生活的态度。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袁隆平的卓越人生,就像他最热爱的种子一样,深埋在后人心间,令人从中汲取力量,传承使命。种子优良了,水稻才能根深叶茂,硕果累累。“禾下乘凉”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两个梦依然任重道远,但有“杂交水稻之父”的故事相伴,将激励更多的人为科技兴国而战,未来可期。

  袁隆平的事迹概括心得感悟 7

  古代有岳飞精忠报国,近代有黄继光为国捐躯。他们生活的年代不同,但是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报效祖国,为国争光。

  以前的祖国衰弱,腐败,任人欺负,但是有了那些怀揣梦想的中国人之后,我们的祖国就渐渐强大了起来,有了巨大的成就。

  开国大典上的那一句:新中国成立了!这句话敲打着每个人的心,使每个人心中的热血沸腾了起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当“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后,每个人都观看着“神五”升起的录像,每个人都在高兴着,欢呼着。

  我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祖国会变得更加繁荣昌盛,更加美好,这是中国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就有着一个中国梦,那就是不再让全国十三亿人口再有挨饿的了。有一次,一个人把袁隆平辛辛苦苦研究出来的成果扔下了水井,他奋不顾身地跳了下去捡回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前我不明白,袁隆平为什么会为了一棵小小的水稻而奋不顾身,但现在我明白了,那不是普普通通的'水稻,而是他的中国梦,是他凝聚了许多汗水和希望的中国梦……

  我也有着一个梦,它虽不及袁隆平的梦那样伟大,但是却是十分美丽。

  小时候,我常常幻想自己长大以后,可以成为一个救死扶伤的医生,可以穿着圣洁的白大褂穿梭在医院里,为重病的患者做手术,想象着别人叫自己“白衣天使”时的画面,我就十分喜悦。我知道我离我的梦还很遥远,但我会刻苦学习,努力早日使我的梦实现,我会用自己的汗水浇灌我那个美好的梦……

  一个人的梦虽然渺小,但成千上万个人的梦加起来就是非常伟大的。它就像一滴水,单靠这小小的一滴是聚不成滚滚不息的江水的,只有汇聚在一起才有意义……

  袁隆平的事迹概括心得感悟 8

  人人都有梦想,可是,梦想是什么呢?其实,梦想就是或近或远的现实,只有经过辛勤的劳动与付出,并且脚踏实地,全力以赴,才能实现梦想。而我,已经有一颗梦想的种子深深扎根在我的心中。

  邓亚萍从小酷爱打乒乓球,进入了省队打球,可就是因为身材矮小,被国家队拒之门外。可她并没有因为这次的挫折,而忘记了自己出发时的梦想,她化悲痛为动力,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终于,她的梦想闪出耀眼的光芒,她站在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她的成功,是在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人是了不起的!这也正好印证了那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她在奥运会上的优异表现,不仅实现了她的梦想,还实现了中国人的梦想。

  袁隆平为了祖国的经济建设,放弃了参军的机会,偶然发现了特殊的稻株。从此,他不断研究水稻,经过他的刻苦努力与不懈地研究,他终于研制出了杂交水稻,他的研究成果推广运用,为增加我国粮食的.产量和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召开的会议上,一致认为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虽然不是世界第一个研究出的,可他也告诉世界,中国人强大了。袁隆平的梦想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饥饿问题,还圆了中国人民能够立足世界的愿望。

  钱学森为了祖国的繁荣发展,为了让祖国更强大,在美国毕业后,他毅然选择回到祖国的怀抱,为祖国作贡献。回到祖国后,他用自己的知识与能力,刻苦奋斗,在中国航天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中国的航天事业打下了重要的基础,成为中国航天科技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他让中国在世界上昂起了头颅,让中国成为了第三个掌握航天技术的国家,他的功劳让每一个中国人都铭记于心,是他圆了中国人的梦想,让中国人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这些,无疑都证明了只有拥有梦想,再加上努力的汗水,才能够走向成功。我们是跨世纪的一代,身上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伟大重任,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而我的梦想和他们一样,有朝一日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作出贡献。从现在起,努力学习,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这就是我的梦想,我的中国梦是和祖国联系在一起的。

  我相信有梦就会有期望,有期望就会有拼搏和激情,守住自己的梦努力地走下去,就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袁隆平的事迹概括心得感悟 9

  袁隆平生于1930年9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世界级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曾成功选育了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强化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荣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国际上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此外,他还先后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粮农组织等多次国际奖励。

  他培育的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每年增产的稻谷相当于每年解决6000万人的吃饭问题。有人说,袁隆平院士是一座精神富矿,怎么挖掘都有收获,他还是一个多面体,每个侧面都值得大家学习。是啊,如今,全国人民都在向袁隆平学习,学习他为国为民为事业不畏艰难、勇于付出的献身精神,学习他勇于追求真理、不迷信权威、不因循守旧、不断探索的创新精神,学习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奋进取的务实精神,学习他顾全大局、不计名利、甘为人梯的协作精神,学习他谦逊淳朴的人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些精神不是随便说说的,翻开那本中国感动世界,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立体真切的展现在脑海里的,就是真实的袁隆平。袁隆平早在考大学之前,他就立志做一个农业科学家,西南农学院正是我们这位现今的农业科学家的诞生之地。也许是童年及青少年时期经历的战火与生活的艰辛让他能够立下这样的志向吧。大学毕业后,他响应国家的号召,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只有心怀大志,目标坚定的人,才会不畏惧苦,不害怕难!在20世纪60年代,在那饥荒的年代里,袁隆平目睹了那些惨痛的一幕幕,那一段凝固的历史成为袁隆平前进道路上的动力。从此,他立志使我国农民摆脱贫困,立志向饥饿挑战。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可以说袁隆平在青年时期就知道了,这也成就他一生的大业,更造福了亿万的人民。

  所以,要做怎样的人?我想应该就是要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吧!只有有了崇高的理想,才会有崇高的人格。所以,当我们今天学习袁隆平那么的美好的品质的时候,我们知道,那个汗霜满衣,皮肤黝黑,真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泥腿子’的人,展示给我们的却是人格的光芒。

  袁隆平的事迹概括心得感悟 10

  近几日的长沙,悲伤逆流成河,思念汇聚成海。这一切,只因一人离去。“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噩耗袭来,百姓奔走捧花相送,泪如泉涌。按理说,年逾九旬已是高寿,但在人民心中,有些人已经亲切和伟大到人们无法面对他的离去,袁老就是这样的人物。

  不过,袁老从不自觉伟大。在他的眼里,“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是种子,必然起于细微,自然期待发芽,追求开花结果。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袁老一生逐梦稻田,矢志“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广袤大地,年年上演“五谷丰登”的景象;风雨百年,袁老把自己活成了闪亮的种子。

  稻花香里忆袁老,我们当传承他梦想的种子精神。无梦想,难至远;梦越早,越有力。他从小就热爱草木,在汉口上小学时,学校组织参观园艺场,激发了他对田园的向往,于是悄悄埋下“长大学农”的种子。填报大学志愿时,他坚定说服家人填报了“农学系”。从1953年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工作开始,他正式着手农学试验,研究红薯、西瓜……不久,他将研究方向转向水稻育种,从此踏上了让水稻增产高产的科研之路。1973年,他与团队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一梦既圆,新梦又起。渐渐地,他又做起了“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一“稻”之梦想,无穷之力量。2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不断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大面积示范每公顷产量不断抬升。即使病危之际,他还念念不忘他的杂交水稻事业……少年种梦,一生逐梦,我们当向袁老学习,做一粒梦想的种子。

  稻花香里忆袁老,我们当传承他顽强的种子精神。每一粒种子都要经历破壳之痛,顽强必然是优良种子的内在基因。水稻杂交是一项世界性大课题,不少研究人员因困难而放弃或中断研究。但袁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铁心要啃下这块“硬骨头”。求索之路坎坷艰辛,从发现第一株雄性不育株起,到三系配套成功,他奋斗了10年。这期间,他排除干扰,坚持研究,成为忠实的“稻田守望者”。他带领助手做了3000多场实验,经历一次又一次失败,熬过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与季节赛跑、追着季节走,从1968年起,每年冬天,他和助手都要赶到海南三亚搞水稻育种,重复一场又一场试验。孩子出生、父亲病故,他也没有时间回去看一眼。功夫不负有心人,十年谋一稻,最终他凭着顽强斗志,与团队攻破一个个难关,创造出一次次高产纪录,为后人树立起一座座丰碑。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我们当向袁老学习,做一粒顽强的种子。

  稻花香里忆袁老,我们当传承他创新的种子精神。无创新,不科研,创新是科学家的生命。袁老终其一生,就是以稻秆为笔,以稻穗为字,以稻田为纸,把科研论文写在辽阔的大地上。他敢为人先,冲破束缚,偏要把“外国人搞不成的”自己搞成;他脚踏实地,一辈子躬耕陇亩,视杂交水稻为孩子为“宝贝”,平时“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他认为“搞育种的就是要坚持在第一线,这样才会发现新品种,才会接近灵感”“电脑里长不出水稻,温室里育不出高产品种”“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他崇尚实干,凡是不愿意下田的研究生,他坚决不带。他执着地向泥土要结果,直到今年初还坚持在海南开展科研。正是因为这种创新+实干,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征服一座座科学高峰——从三系法、两系法到超级杂交稻、第三代杂交水稻,屡创高产纪录,同时,海水稻的“沧海变桑田”乃至沙漠水稻的阶段性成功,让杂交水稻在他手里,创造了一个个奇迹,他也赢得了近百项海内外荣誉。一生一事,勇于攀登,我们当向袁老学习,做一粒创新的种子。

  稻花香里忆袁老,我们当传承他为民的种子精神。一部人类史,就是一部同饥饿斗争的历史。民以食为天,食以稻为先,“心中有民、心忧天下”的袁老,立志“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杂交水稻让中国人进一步端稳了自己的饭碗。不止于此,袁老和他的团队还将目光对准世界。通过杂交水稻国际培训班,已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超过14000名杂交水稻专业技术人才。目前,全球共有40多个国家引种杂交水稻,中国境外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无数人因杂交水稻摆脱了饥饿的威胁。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赞誉袁老是“真正的粮食英雄”。一心系百姓,一稻济天下,我们当向袁老学习,做一粒为民的种子。

  稻花香里忆袁老,我们当传承他高洁的种子精神。一个人最难得的品质是,在光处,依然质朴无华。他说,“在事业面前要勇往直前,在荣誉面前急流勇退”“荣誉不能当饭吃”“一天到晚想着名利得失也不会快乐”。他淡泊名利,把所得奖金几乎都捐赠给了科研事业,国家给他在青岛提供的一座住宅,他却完全改造成了办公室,带领满屋子的科研人员钻研海水稻……他心灵富足,生活节俭,喜欢去路边小店剪头发,穿35元一件的短袖、100多元的鞋子,戴260元的手表。他风趣幽默,爱好高雅,业余除了游泳、读书,还喜欢下象棋、拉小提琴、跳踢踏舞。他还是粒浪漫的种子,每个重要日子都要给妻子惊喜……一边科研报国,一边质朴生活,我们当向袁老学习,做一粒高洁的种子。

  种子是生命的开端,更是一种延续;种子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精神。在人间,袁老因为一粒稻种,热恋土地;在云端,袁老把自己化作一粒精神的种子,融入湖湘精神的沃土,激励着千万来者“敢为人先,心忧天下”。有人说:人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心脏停止跳动,第二次是在葬礼结束,第三次是最后记得你的人死去。依照这个逻辑,袁老第三次生命必定永恒,因为,无论是“长哭送袁老”,还是“倾一城之花悼念”,袁老的名字已经深刻在广袤的大地上,印刻在人民的心田里。

  此刻,我们目送一颗卓越的种子去了白云之上,除了不舍,我们对袁老的纪念就是,接过他的精神种子,用心呵护,让它们在辽阔的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

  袁隆平的事迹概括心得感悟 11

  我公司党委积极响组织开展了向袁隆平同志学习的活动。我认真参加了学习活动,并进行了学习总结。

  通过学习,使我对袁隆平同志有了我了解较全面的了解。袁隆平同志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科技工作者,立志解决人民群众的吃饭问题,五十多年如一日,全心致力于杂交水稻科学研究,提出了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使中国水稻产量不断迈上新台阶,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卓越贡献。可以说,袁隆平同志是我国当代知识分子的楷模。他献身科学、顽强拼搏、勇于创新,以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巨大成就不断造福人类。他品德高尚、淡泊名利、团结协作、甘为人梯,桃李满天下,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他还是杰出的无党派代表人士,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积极参政议政、献计出力,为统一战线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袁隆平杰出的科技才华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达到了完美结合和高度统一,赢得了社会的普遍尊重。他的人品、精神和作风,为我们树立起了学习的典范,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第一:学习袁隆平院士为国、为民、为事业不畏艰难,勇于付出的精神。袁隆平对祖国和人民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说:“科学研究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不爱国,就丧失了做人的基本准则,就不能成为科学家。”作为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党员,身处脱硫环保调试工作第一线,我应该把个人的理想同公司、国家环保事业及民族的奋斗目标统一起来,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事业发展国家富强紧密联系起来,牢固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想和永远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不断进取,刻苦钻研,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第二:学习袁隆平院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奋进取的务实精神。袁隆平院士认为:“成功的要决在于知识、汗水、灵感、机遇。”20世纪60年代初,米丘林、李森科遗传学说盛行,但袁隆平院士视野开阔,通读外文资料,了解到了孟德尔、摩尔根现代遗传学理论研究的.新动向,于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打开了杂交水稻“王国”的大门。他为我们这代人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立人,学一生,爱一行,钻一行,遇到困难不退缩,遇到挫折不屈服,在脱硫环保岗位上百折不挠,锲而不舍,乐于服务,甘于奉献,积极投身国家环保事业的建设中。

  第三:学习袁隆平院士顾全大局、不计名利、甘为人梯的协作精神。自从事杂交水稻研究起,袁隆平院士都是从大处着眼,从难处着手,从全局着想,所以每次课题的启动总能带动不同地区和单位的合作攻关。20世纪70年代,他曾把自己研究小组发现的“野败”材料毫无保留地分送给全国18个研究单位,从而加快了协作攻关的步伐,使得后续的配套研究得以很快实现。从这点上,我想作为一名调试技术人员,应该需具备这种精神,团结同志,倾听大家的呼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工作的预见性,理顺关系,全力以赴把公司交给的任务完成好。

  第四:学习袁隆平院士良好的人品、作风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他谦逊豁达,不以权威自居;他作风纯朴,关心他人;他热爱生活,健康乐观。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我国当代优秀知识分子忧国忧民、造福人类的宏大报负、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的奋斗意志、淡泊名利、奉献社会的思想境界。

  袁隆平院士对事业的执着和奉献深深地激励了我,我要尽自己全力来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袁隆平是我们党培养出来的当代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我国当代知识分子忧国忧民、造福人类的宏大抱负,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的奋斗意志,淡泊名利、奉献社会的思想境界。他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涌现出来的我国当代知识分子的突出典型,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一面光辉旗帜。可以说,袁隆平院士的这种精神不仅鼓舞了我们,更净化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作为一名环保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更好地学习环保专业新技术和新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调试技术水平,同时更好地参加政治学习,提高政治素养,从各方面以袁隆平院士的先进事迹为榜样和标准来不断督促并提高自己,以争取更大的进步。

【袁隆平的事迹概括心得感悟】相关文章:

袁隆平先进事迹心得感悟04-10

袁隆平先进事迹心得感悟(精选10篇)09-29

学习袁隆平功勋事迹心得10-01

袁隆平的事迹感悟(通用32篇)12-19

袁隆平事迹简短个人感悟范文11-06

关于袁隆平的事迹感悟(通用10篇)06-13

袁隆平的事迹材料07-06

袁隆平优秀事迹心得体会05-30

袁隆平事迹的心得体会范文10-20

对袁隆平优秀事迹的心得体会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