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端午节日记

时间:2023-02-04 16:06:11 小学生日记 我要投稿

有关小学生端午节日记汇编10篇

  时间过得真快,一天又过去了,我相信大家都是有收获的,何不趁现在赶紧写一篇日记。快来参考日记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生端午节日记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小学生端午节日记汇编10篇

小学生端午节日记 篇1

  尽管如今过端午节,母亲每年都会包粽子,编络子给我,尽管母亲的手艺一点也不比外婆逊色,但我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我真怀念儿时的端午节啊!

  端午的粽子:

  很多年没有回老家过节了,真是想念那香香的三角粽。老家的习俗很多,而我记着的不多。

  系百索子。奶奶每年都会把五色的丝线拧成细绳,很长很长。第二天早晨起来,我的胳膊上早已系上了。不用说,是奶奶第一个来到我的身边。

  贴符。每年,门框上都要贴符的。有的是用单色的黄纸折的,有的则是用五色纸编的。奶奶也曾经教我折过,到现在已经淡忘得一干二净了。

  不知道别的地方有没有这样的习俗:地里也埋百索子。那时,奶奶说,埋在地里的百索子会变成花蛇,保一年丰收。虽然我很顽皮,却从来没有挖过那些“蛇”,害怕它们出来咬人。后来才知道,那是老人们瞎编的故事,用来哄小孩,怕破了“迷信”。

  再别的习俗我真是记不起来了,只是每年端午的百十来个粽子却不能忘记。

  粽子包起来不太容易,必须把粽叶折好,否则会“露馅”的。虽说难包,种类也不少:大米包的红枣粽子,小米包的蜜枣粽子,还有江米包的什么粽子。

  煮粽子要用大锅,时间也得很长。往往我都等得要流口水了,奶奶还是不给我吃,太难熟了。刚刚出锅的粽子不好吃。有一次,我迫不及待,吃饱了,才知道舌头上起了泡。

  马上,这些喷香的粽子会被放进盛满凉水的盆里降温,那时我早已吃饱了。

  后来的许多天,一日三餐总会有粽子的。

  街上卖的粽子可不太好吃,不是米硬就是米不香,吃起来没味。这叫什么粽子,简直就是水米糕。

  香香的粽子勾起我的思绪,甜甜的吆喝勾起我的思念。

  端午节吃粽子:

  端午节是全年四大节之一。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端午节又叫“五月端”。五月是整个热天的开端,五毒蛇开始活跃,鬼魅魍魉也会猖獗,这些都会给人特别是会给无所顾忌又无抵抗能力的孩子带来灾难,必须在五月端这天集中地为孩子消灾防毒,因此,人们又把五月端说成是“小孩节”或“娃娃节”。

  端午节的活动很丰富,从早晨天蒙蒙亮开始,一直持续到正午才结束。

  五月端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据说吃五月端粽锅里的煮鸡蛋主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一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

小学生端午节日记 篇2

  早晨,我吃了一只粽子和一个咸鸭蛋。我觉得很奇怪,平常不喜欢吃的东西,今天怎么特别好吃呢?原来,今天是端午节,所以吃粽子和咸鸭蛋特别有味道。我吃得津津有味,一会儿就吃光光了。

  中午,外婆教我包小馄饨。我第一次包,没想到就学会了。妈妈却不会包,只好包饺子。我和外婆包了好多好多的.小馄饨。

  烧好后,我又吃得津津有味,觉得今天的小馄饨太好吃了!原来自己动手包的,特别香,特别美味!

  今天,真是美好的一天!

小学生端午节日记 篇3

  我从小到大经历过许多大大小小的事情,它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懂得了许多道理,体会到了生活的'乐趣,更加珍惜生活。

  每年端午节都是我最期待的日子,因为那天,奶奶就会包粽子给我吃。奶奶包的粽子可好吃啦,清香的粽叶、糯软的米粒、多种口味的棕馅,想想就让人流口水。

小学生端午节日记 篇4

  今天是端午节,奶奶教会了我包了粽子呢!奶奶先说包粽子先要······然后······最后······然后她示范了包粽子,可是不管奶奶包多少遍我都包不好。奶奶叹了了一口气,说:“唉!哪有这样的人呐,示范了好多遍都不会!”奶奶只好一点一点的教我。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我其他都会了,就是系绳子不会啊。奶奶不厌其烦的`帮着我系绳子,直到我会为止。奶奶擦了擦头上的汗,说道:“终于教会你这个小笨蛋了!你来包一遍粽子吧!”我开始从头到尾包一遍粽子。粽子包好了,虽然样子有一点点丑,但是还算合格的吧!奶奶终于高兴了起来。

  奶奶教会了我包粽子后,妈妈还给我讲了屈原的故事呢!真是一个快乐的端午节啊!

小学生端午节日记 篇5

  篇一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就是我们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有很多习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戴香苞等。端午节最重要的活动就是赛龙舟,虽然我没有亲眼看到过赛龙舟,但是我还是很喜欢赛龙舟那争先恐后、你追我赶、奋勇向前的场面的。端午节最大的习俗是包粽子,北方大多用枣和果脯为馅心,南方却用红枣、板栗、咸肉和花生为馅心。把粽子投进汨罗江,是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每逢端午节,人们还要把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厨房里洒上雄黄水,用来杀死毒虫或防止毒虫孳生。

  我爱吃粽子,我喜欢过端午节,我喜欢端午节这热闹非凡的气氛。

  篇二

  星期三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我起了床,今天的早饭是粽子。粽子是用粽叶把糯米和各式馅料包起来,再用绳子系紧。在粽子里,我最爱吃肉馅的。因为里面的肉是在各种调料中浸泡过的,所以蒸过之后特别好吃。

  早饭吃好后,我们出了门。我看到门上挂了几根艾草,听说那是辟邪除病用的。在路上,我从老奶奶那买到一个漂亮的香袋。这香袋上有彩色的条纹,上面系着一条长长的,漂亮的挂绳。我拿在手上闻了闻,有一股中药的'味道。后来我才知道里面放着艾草粉。

  听妈妈说,端午节还有一个习俗是赛龙舟。一条条龙舟,好似水龙一样,在湖面上翻腾起伏。龙舟上的人用力地划着桨,还有人敲着鼓,好像在催龙游得快些。大家你追我赶,奋力向终点划去。

  端午节是用来纪念屈原的节日。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重视它。

  篇三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

  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重五节、诗人节……

  每当过端午节的时候我就想起了一首关于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节称为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有关。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绒系在我们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

  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

  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和雄黄酒

  传说,这一天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这一天,都要用雄黄在我们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还有佩带五颜六色的香囊。

  每逢端午节,我们家就要把房子打扫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在厨房里洒上雄黄水,用在杀死蠹虫或防止蠹虫滋生,还要包许多粽子,让我们大饱口福。

  我爱开心的端午节!

小学生端午节日记 篇6

  今天是个传统节日,我特别高兴,因为今天我可以吃到我最爱吃的粽子了。

  早上,爸爸妈妈就开始包粽子,我在一旁观看他们包粽子,从7点一直包到8点多才包玩,真够辛苦的。做饭的时候妈妈又给我煮了几个鸡蛋,还做了凉拌黄瓜……,特别是粽子我最爱吃,今早我一次吃了五个小粽子。

  中午,我还是吃到粽子。

  下午,我写完家庭作业后,睡了一会就下楼去玩,我先到我的朋友家里玩,我们一会下象棋,一会又玩五子棋、围棋,特别是围棋、象棋很好玩的.,我一直下到下午5点才回家。

  今天我玩的真过瘾啊!

小学生端午节日记 篇7

  “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敲锣鼓。端午习俗传千古。”每当过端午节时我就会想起吃粽子和赛龙舟,端午节是纪念我国诗人屈原的日子,我喜欢过端午节,因为端午可以看赛龙舟,也可以吃到香喷喷的粽子。

  端午节的那天,蔚蓝的天空中飘着一朵朵“棉花糖”,太阳公公也出来跟我们玩游戏了,我跟爸爸妈妈来到滨江公园,今天在西枝江要举行一场中华龙舟大赛,场面很壮观,只见四周彩旗飘扬,空中气球飘荡,来自全国各地的龙舟队都纷纷就位。

  观看的人数不胜数,游人如织,这边的人们撑着五彩缤纷的雨伞,那边的小朋友趴着栏杆观看着,大家都汗流浃背,沉浸在比赛的气氛之中。

  随着一声枪响,龙舟犹如离弦的箭一样地飞向远方,两岸的呐喊声、加油声此起彼伏、连绵不断,精彩的'比赛令人目不暇接。鼓手坐在龙头,一边打鼓一边吹哨,运动员们个个顽强拼搏,力争上游。龙舟身后留下了一道道波纹,原本平静的水面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运动员们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浸湿,但他们没有丝毫分神,依然拼命地向前划,真是“蛟龙劈波斩浪,勇士竞逐龙王”啊!我专注地看着,几乎跟龙舟融为一体了,我真想上场助他们一臂之力,感受赛龙舟的“速度与激情”。冲线了!运动员们似乎忘记了整个世界,完全沉浸在龙舟大赛之中,他们个个像饥饿的狼一样向终点线冲去,运动员们太酷了!

  龙舟赛的精彩,龙舟的精神是那么的可贵,通过这次激烈的赛龙舟,我懂得了“人心齐,泰山移”的道理,我要学习赛龙舟积极向上、奋力拼搏的精神,向我的梦想进发!

小学生端午节日记 篇8

  六月三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我们全家上下一十八个人,除了我的'二婶要看店以外,其余一十七人全聚到了一起,好不热闹。

  大人们不知道为什么都那么忙, 竟然一年也见不到几次。好在爷爷奶奶有号召力,总是在节假日里把他们都招集在一起,我才有机会见到他们。现在,我的爷爷奶奶年纪都大了,因为我爸爸是家里的老大, 所以聚会的地点就改到我家来了,差点就把我的地盘给添满了。中午,妈妈打了鲁面,这是爷爷奶奶定的“传统”,年年不变,只是地点变成在我们家,由我妈妈全程包办。

  爷爷奶奶看着他们的子孙,打打闹闹的一大群,脸上乐开了花!看到他们那么开心,我真想天天都是节假日。

小学生端午节日记 篇9

  每年到农历的五月初五,运河的两岸就会聚集着人山人海的观众,他们都在兴致勃勃地观看赛龙舟呢!

  只见龙舟的领队站在龙舟的前头,全神贯注地敲击着一面鼓,咚、咚的击鼓声很有节奏。龙舟的`尾部有一个人在打锣,哐、哐的敲锣声与鼓有很和谐。划龙舟的选手们全力以赴地划着浆,哗、哗的划水声也很有节奏。各艘龙舟你追我赶,看上去真是令人振奋,非常热闹。

  根据民间传说,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公元前277年,秦国的大军兵临城下,76岁的屈原自知已无力挽救楚国的危机,于是,抱着一块大石头,投入波涛滚滚的汨罗江。人们得知屈原投江的消息后,连忙乘着龙舟,在江面上争先恐后地全力追赶,生怕江水把屈原冲走。但是,他们四处打捞,就是找不到屈原。

  于是,人们捧着粽子,大量地投入水中,以喂饱鱼儿,不让它们伤害屈原。从此以后,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渐渐地传播开来,赛龙舟就成为端午节中最隆重、最热闹的活动了。端午节是每年都要过的,千百年来,百姓都以包粽子、赛龙舟的形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已表我们的爱国之情。

小学生端午节日记 篇10

  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楚国人。他非常有学问,一直在楚王身边做官,在屈原尽心尽力的扶持下,楚国日益强大、富裕起来。可是,好景不长,昏庸无能的国君听信子兰等人的谗言把屈原流放到了边疆去做苦力。

  在流放期间,屈原听到国土和国都都被敌军占领了,到处都是战争,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悲痛之极他写下了《离骚》这一首诗,便独自一人来到汨罗江,怀抱一块大石头纵身跳入江中。百姓听到这一消息后,含着泪划船去打捞屈原的尸体,后来人们便包起了粽子投入江中,希望鱼儿吃得饱饱的,不去伤害屈原的尸体。这个不幸的日子便是五月初五。

  听了粽子的`来历,该听赛龙舟的来历了。

  当时百姓们舍不得屈原,便四下寻找。顺着河流一直来到洞庭湖也不见踪迹。后来人们将竹筏改造成了龙的摸样,因为鱼虾怕龙,便会四处散开,不去碰屈原的尸体。

  端午节儿童还要佩戴香囊。香囊不仅可以驱邪,而且做工精美。里面有:香药、雄黄、朱砂等配料。先将这些配料用丝巾包起来,接着再用五色线缝制,真是芳香四溢。

【小学生端午节日记】相关文章:

小学生的端午节日记12-02

端午节小学生的日记05-13

小学生端午节日记07-27

小学生端午节的日记06-12

小学生端午节日记06-13

小学生端午节日记01-01

端午节小学生日记07-14

小学生端午节的日记07-29

小学生节日端午节日记01-13

小学生关于端午节的日记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