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乘船文言文翻译答案
在现实学习生活中,许多人都对一些经典的文言文非常熟悉吧?其实,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而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你知道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乘船文言文翻译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乘船文言文翻译答案 1
《乘船》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阅读题:
(1)“歆辄难之”的“之”所指代的内容是什么?他为何对此感到为难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华歆为什么不愿意抛弃所携之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是你遇到了这种事,你将会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是否携此人同行。 自身尚外难中,船小人众,后有贼兵
2.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3.主要采用对比的写法来表现人物
a、贼未至时,王朗不计后果,满口应承
b、贼追至时,王朗为保自身,欲舍所携之人,有始无终,毫无信义。
4.只有保全自己后,才有能力保全他人,遇事当谨慎,不轻易承诺,既诺,则言出必行,始终如一,讲究信义 (意对即可)
【附】【注释】
歆辄难之:华歆当即对此事感到困难。
俱:一同、一起。
辄:当即。
幸:幸而,恰巧。
尚:还。
可:肯,愿意。
贼:这里指作乱的人。
舍:丢弃。
本所以疑,正为此耳:起先之所以犹豫不决,正是因为考虑了这种情况。
疑,迟疑。
纳:接纳,接受。
托:请托,请求。
宁:难道。
邪:(yé)通假字。相当于“吗”,表示疑问。
拯:救助。
华歆:三国魏平原高唐(今山东禹城)人。字子鱼
【翻译】
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逃难。(途中)一个人想要搭船,华歆当即感到很为难。王朗说:“(船里)恰好还很宽松,为什么不同意?”后来作乱的'贼兵追上来了,王朗想要抛弃所携带的那个人。华歆说:“先前之所以犹豫不决,正因为考虑到这种情况了。既然已经接纳他了,难道可以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呢?”(王朗)于是还像当初一样救助这个人。世人通过这件事来评定华歆、王朗的优劣。
乘船文言文翻译答案 2
《乘船》
略
阅读题
1、解释下列字。
(1)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 俱____________
(2)歆辄难之 辄____________
(3)王欲舍所携人 舍____________
(4)后贼追至 贼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幸尚宽,何为不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用原文语句回答
(1)王朗让人搭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朗想抛弃“所携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华歆认为不该抛弃“所携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小故事,请你判断谁优谁劣?优在哪?劣在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一起 (2)当即 (3)丢下,抛弃 (4)作乱的人
2、(1)(船上)恰巧还宽松,为什么不同意呢?
(2)既然已经接纳了他的请求,难道可以因为情况紧急就丢下他吗?
3、(1)幸尚宽(2)贼追至(3)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4、华歆优,王朗劣。
优在华歆做事考虑周全,临危不惧,帮人帮到底;劣在王朗轻诺寡信,临危弃人(有理即可)
【乘船文言文翻译答案】相关文章:
乘船的文言文阅读附答案10-08
《乘船》阅读答案08-20
文言文《乘船》解析04-28
乘船 阅读答案06-13
《乘船》阅读答案09-13
关于乘船的语文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11-19
寇准文言文翻译答案08-04
文言文阅读答案附翻译01-10
文言文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01-14
陈禾文言文翻译及答案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