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醉翁亭记》《黄州快哉亭记》比较阅读答案分析
在各个领域,我们最熟悉的就是阅读答案了,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快速地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还在为找阅读答案而苦恼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醉翁亭记》《黄州快哉亭记》比较阅读答案分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醉翁亭记》《黄州快哉亭记》比较阅读答案分析 1
【甲】⑴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⑵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 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而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 乐矣!”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
【注释】①共:共同(享受)。
19.解释下列加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⑴杂然而前陈者 ⑵宴酣之乐
⑶有风飒然而至者 ⑷庶人安得共之
20.下面是选文中划线的语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写在答题卡上。(4分)
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⑵玉之言,盖有讽焉。
21.乙选文中楚襄王所谓的“与民同乐”与甲选文中欧阳修的“与民同乐”有何不同?(2分)
(一)文言文(共10分)
19.(1)摆放 (2)尽兴地喝酒 (3)到 (来) (4)怎么 (每个1分,共4分)
20.(1)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写文章来记述这件事的(表达这种快乐的),是太守。(2分)
(2)宋玉这话,是含有讽刺意味的'。(2分)
21.甲选文的“与民同乐”是指欧阳修(太守)做到的真正意义上的与民同乐.
而乙选文中的“与民同乐”只是楚襄王自己心里想象的“与民同 乐”,百姓并未同享,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与民同乐”(意思对即可)(2分)
译文
从前,楚襄王让宋玉、景差跟随着游兰台宫。一阵风吹来,飒飒作响, 楚王敞开衣襟,迎着风,说:“这风多么使人快乐啊!这是我和百姓所共有的吧。”宋玉说:“这只是大王的雄风,百姓怎么能和你共同享受它呢?”宋玉的话在这儿大概有讽喻的意味吧。
《醉翁亭记》《黄州快哉亭记》比较阅读答案分析 2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江①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②。南合沅湘③,北合汉沔④,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⑤,与海相若。清河⑥张君梦得,谪居齐安⑦,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赡名之曰“快哉”。盖亭之所见,涛澜汹涌,风云开阖⑧。昼则舟楫出没于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节选自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注释】
①江:长江。
②肆大:形容水流壮阔。
③沅湘:沅江、湘江。
③汉沔:汉江、沔江。
浸灌:水势浩大。
⑥清河:张怀民的家乡。
⑦齐安:即黄州。
③阖:闭,意为天阴。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2分)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
③谪居齐安
④以览观江流之胜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
17、【甲】文中“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这两次问答在选段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18、【甲】【乙】两文中的所写之景和所抒之情有什么不同?(4分)
答案
15、①像鸟张开翅膀;②情趣;③贬官;④美景。
16、①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②景物变化很快,令人惊心骇目,不能长久地欣赏。
17、这两个句子自问自答,交代了醉翁亭的来历。
18、【甲】文描写醉翁亭的秀丽风光,抒发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
【乙】文描写快哉亭的雄奇景色,抒发了作者不以贬谪为怀、随遇而安的旷达胸怀。
【《醉翁亭记》《黄州快哉亭记》比较阅读答案分析】相关文章:
《黄州快哉亭记》阅读答案及译文08-26
黄州快哉亭记阅读训练及答案09-08
《黄州快哉亭记》阅读以及答案11-10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的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10-15
《醉翁亭记》《喜雨亭记》比较阅读答案08-01
醉翁亭记与喜雨亭记比较阅读及答案10-10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原文翻译及赏析08-08
《为学》和《醉翁亭记》阅读比较分析及答案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