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寓言故事16个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寓言故事吧,精彩的故事是寓言成功的开始,寓言的篇幅短小,其目的是寓事说理。通过讲述故事来达到说理的最终目的,故事情节设置的好坏关系到寓言的未来。被广泛传播的寓言故事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国古代寓言故事16个,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1
河之鱼,有豚其名者,游于桥间,而触其柱,不知远去。怒其柱之触己也,则张颊(颊,面庞,这里指鱼鳃)植(竖立)鬣(唇须),怒腹(因恼怒而膨胀肚皮)而浮于水,久之莫动。飞鸢过而攫之,磔(zhé,车裂,撕开)其腹而食之。 好游而不知止,因游以触物,而不知罪己,乃妄肆其忿,至于磔腹而死,可悲也夫! 译文如下。河中有一条鱼叫“河豚(tún)”,因为常在桥下游来游去,经常撞在桥墩上,为此它非常恼怒。遗憾的是,它不避开桥墩以求安全,而是怪罪桥墩有意撞了它。于是气得鱼鳃炸开,唇须竖直,肚皮膨胀,漂浮在水面上,半天一动也不动。一只饥饿的苍鹰发现了它,猛地直扑了下来,用坚锐的巨喙(huì)撕碎它的肚子把它给吃了。 河豚喜游但不知该停止时应停止,直到碰了壁还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竟然荒谬无理地大发脾气,结果丢掉了性命,这是多么可悲的事啊!
这是哲人苏轼的一篇寓言。它告诉我们,遇到不痛快的'事情,心胸要开阔,态度要冷静;或要勇于发现自身的问题,不能一味怨天尤人,意气用事;或遇到逆境不要怨天尤人,要多反省自己。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2
中华民族十分重视兄弟情义,要求兄弟姐妹要感情融洽,你敬我爱,互相帮助,家和才能万事兴。有的人却不懂这个道理,南北朝时期的乐府民谣《鸡鸣》就讲述了这样一个不讲兄弟情义的。
有一户富贵人家,家有五兄弟,其中有一人犯了法要去受刑,其余四个兄弟却不闻不问。为了不丧失自己既得的`权利和富贵,他们竟互相攻击,丑态百出。于是《鸡鸣》作者借百姓之口讽刺这帮没心没肝的兄弟,全诗如下:
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傍。
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
树林身相代,兄弟还相忘。
诗的意思是:桃树生长在露天的水井旁,李树又傍依在桃边生长。虫子来咬吃桃树的根。李树挺身而出,替代桃树忍受虫子啃咬,不惜生命而死去枯僵。树木尚会以身相代,而人类却将兄弟情义相互忘掉。诗人热情赞扬桃李共患难的美德,辛辣地讽刺了那些不讲兄弟情义的人。
后来,人们由此而概括出“李代桃僵”,以桃李共患难比喻兄弟互爱互助。后词义转变,现用来比喻以此代替彼或代替人受过。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3
在孔子的学生曾参的家乡费邑,有一个与他同名同姓也叫曾参的人。有一天他在外乡杀了人。顷刻间,一股“曾参杀了人”的风闻便席卷了曾子的家乡。
第一个向曾子的母亲报告情况的是曾家的一个邻人,那人没有亲眼看见杀人凶手。他是在案发以后,从一个目击者那里得知凶手名叫曾参的.。当那个邻人把“曾参杀了人”的消息的流言是可怕的。
这则寓言告诫人们,应该根据确切的事实材料,用分析的眼光看问题,而不要轻易地去相信一些流言。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4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是告诉我们许多道理的一本有趣的书。比如“拔苗助长”是告诉我们食物的发展都有自己的规律,违背了规律,就必然失败。还比如“守株待兔”是告诉我们不要因为一次偶然,就等着下一次一百分之一的偶然了。再比如“狐假虎威”讲的是不能借别人的威风来占领地位的。
还有,“大象和小花猫”告诉我们再强大的人也有自身的`弱点,再卑微的人也有闪光之处。“喜鹊和蚂蚁”说的是你如果帮助了别人,别人也会帮助自己。“黔驴技穷”告诉我们,不要装腔作势,要切实学习过硬本领,不然迟早会被揭穿的。“螳螂捕蝉”写的是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不计后果。
“杞人忧天”告诉我们千万不要陷于毫无根据的忧虑之中。“因小失大”告诉我们贪图小利的人往往成为别人利用的对象而贻笑大方。“骥遇伯乐”告诉我们人要得到应有的爱护和常识。
我最喜欢的文章是“蝉的新生”,这篇文章的大意是:一只幼蝉从土洞里爬出来了,它爬上了一颗小树,一动也不动。慢慢的,它的旧皮脱落了,一点点巨大的痛苦使它战栗。
但是它还是将旧皮脱了下来,它自由多了,大叫一声:“知了—!”;我喜欢这篇文章的原因是:它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凡事都要先经历风雨,才能见彩虹。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5
有个燕人在燕国出生,在楚国长大。直到老年,他才有机会返回出生地燕国。
他在经过晋国时,他的同伴哄骗他说:“这里就是燕国的都城。”燕人一听,立刻神情悲伤起来。走了一会儿,同伴指着路边的一座社庙说:“这就是你们乡里的社庙啊。”燕人听了,立刻长吁短叹,感慨万分。
走着走着,同伴指着一间屋舍说:“这就是你的先辈曾经居住的地方。”燕人听了,眼含热泪暗自哭泣。同伴又指着一处隆起的坟堆说:“这就是你先辈的墓地啊。”燕人一听,立刻跪地嚎啕大哭。
这时,同伴忍不住笑了起来,说:“我刚才都是骗你的,这里其实是晋国呢!”燕人一听,赶紧从地上站起来,觉得非常羞愧。
等到他们终于到了燕国,真正见到燕国的社庙,见到了先辈的'墓地时,这个燕人的悲伤心情反倒变得很淡薄了。
【说明】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当受到强烈的刺激和悲痛过后,人的心理反应反而会越来越小。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6
在《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故事是亡羊补牢的故事。虽然是一个小寓言,但读了以后,我却明白了对自己的错误不能忽视。
这则寓言主要讲了,以前有一个放羊的人,他家的羊圈破了,狼从那儿钻进去叼走了一只羊,邻居劝他快点把羊圈修好,主人却不以为然。第二天狼又叼走了一只羊,主人后悔了,赶紧把羊圈修好,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
读了这则寓言,我想到了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们犯了错误不能不以为然,要及时改正。有的`错误,我们不去改正,认为对我们没有什么影响,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如果这些小错误出现在大问题上,那么就会带来很大的影响,比如在森林里就会发生火灾,这会使我们国家遭到巨大的损失。学习上也是一样,在做练习的时候,如果只看结果,不看过程,到单元测试时,这样类似的题目就会白白丢很多分。所以我们练习时应该特别用心。读了这则寓言我明白了,学习工作中出了差错,应该设法尽快补救,否则你可能会终生后悔莫及。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7
今天,我读完了老师向我们介绍的《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本书。书里有很多小故事,故事虽然短,但其中让人领悟到的道理是非常有益的。其中,我对几个小故事的印象非常深刻,他就是“盲人摸象”“亡羊补牢”“守株待兔”“画蛇添足”。
盲人摸象讲的是一群盲人摸大象,最后都说错的'故事。对这个故事的总结是,如果不掌握事物的全部特征,只凭自己的局部体验去描述这个事物,最终只能造成片面性的认识,会闹出许多笑话!亡羊补牢讲的是一个人养了一群羊,一天晚上羊被狼叼走了,邻居劝他把羊圈修一下,但是他不听,结果丢了更多的羊。最后他还是把羊圈补上了。我对这个故事的总结是有了错误,要及时改正,将来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了,同时我们也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守株待兔讲的是一个人累了,在一棵树下坐着,突然有一只兔子撞死了以后,他每天在这儿坐着,可一只兔子也没有。我对这个故事的总结是:把偶然发生的事当成了必然发生的事,期待偶然事件再次发生是不会有结果的,也是愚蠢可笑的。
俗话说,读一本好书可以滋养人的一生,读一本好书,如同交了一位高尚的朋友,作为三年级的我,以后要读更多的好书。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8
宋国有一个富人,因为下大雨,他家的墙塌了,他的儿子和邻居老人都劝:“赶紧修筑它,不然会有贼进来。”可富人不听,一天晚上,他家果然丢了大量财物,富人赞赏儿子的聪明,却怀疑贼是邻居老人。
读了这则寓言,我感悟到了,感情能够蒙蔽理智。如果不尊重事实,只用亲疏和感情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就会主观臆测,得出的结论,说不定还害了自己。
我们在生活中,要去尊重事实,不要像文中的富)一样感情用事,我们听取意见时要公正,不用去看提意见的人是什么人,对待他人都不能偏见。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9
有一个人到野地里去打柴,在沼泽地附近意外地捉到了一头麋鹿。他非常高兴,但没有立即把麋鹿带回家去,而是把麋鹿拴在一棵树上,准备砍完柴再去牵麋鹿。
这时,有几辆客商的车子从这附近经过。车上的人看见一棵树旁拴着一头麋鹿,而周围没有人,就把麋鹿牵走了。但他们觉得白牵走了一头麋鹿过意不去,就另外留了一大块咸鱼干,放在拴麋鹿的地方作为补偿。
过了一会儿,打柴的人回到这里,发现拴在树旁的麋鹿不见了,却有一块咸鱼干拴在那里。他觉得非常奇怪,四周没有一个人,附近也没有水塘,麋鹿怎么会变成咸鱼干呢?这个人想,刚才一定是神灵显现了。
回家后,打柴的人把这件事说给村里人听。很快,这件事便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神奇。人们纷纷到沼泽地边的小树下求福消灾。后来,村里人凑钱建了一座庙,将咸鱼干供奉在里面,并称它为“鲍君神”(“鲍”就是“咸鱼”的意思)。从此,“鲍君神”庙内神帐高挂,香火不断,方圆几百里内都有来求神求签的人。
几年过去了。有一天,一支车队路过这里。车上有个人看到香火缭绕的场面和庙门上“鲍君神”的匾额,感到十分奇怪,就下车打听原因。有人向他讲了“鲍君神”的神奇来历。
这个人听后,不禁大笑道:“几年前那棵树上的咸鱼干是我留下的!哪来的'什么鲍君神呢?真是太可笑了!”
庙里正在虔诚祈祷的人们听说后,个个哭笑不得。从此以后,再也没人来拜这个“鲍君神”了。渐渐的,庙的四周长满了野草。又过了一些时候,这座庙也破旧倒塌了。
【说明】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遇到问题不认真思考、仔细判断,对神话盲目迷信,是愚昧可笑的。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10
在我国战国时代,有一个名叫宋陵子的人,他虽然贫穷,但是却知足常乐;可是有一国财富的魏文侯却常常讥笑他,而且还鄙视地说:“你一直都很穷,难道要穷一辈子吗?”宋陵子不理会他挑衅的语气,看了看魏文侯然后平静地说道:
“请你不要担心,慢慢听我说。前几天,我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梦见一个养有九十九只羊的富翁,他一天到晚就希望能再得到一只羊,好让自己的羊只数目变成一百!想来想去,他就想到隔壁那个贫穷的老人不是有一只羊吗?就兴冲冲地跑去找那穷人帮忙,想请求老人割让那只羊给他,以满足他的心愿。”
宋陵子说完上面这段寓言式的前言后,又接着说道:“如果富翁还须求助于人的话,就很难说到底谁富谁贫了!”
最后宋陵子语重心长地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富有的人并非真正的富有,贫穷的人也并非真正的贫穷。”
古时候,人们每到一定的日子,都要在祠庙里举行一种祭祀仪式,以表示对神灵的虔诚、求得神灵的庇佑,这种祭祀仪式叫“祭钟”。每逢祭钟时,不是要杀一头牛,就是要杀一只羊,然后将牛的头或者羊的头用大木盘子盛放在祭神的`供桌上,人们就站在供桌 前祈祷。
有一天,齐国都城里来了一个人,他牵着一头牛从皇宫大殿前走过。
这时,恰值齐宣王在大殿门口看见了,命人叫住那牵牛的人,便问道:“你打算把这头牛牵到那里去呢?”
那人回答说:“我要牵去宰了用来祭钟。”
齐宣王听了后,看了看那头牛,然后说:
“这头牛本来没有罪过呀,却要白白地去死,看着它那吓得颤颤抖抖、哆哆嗦嗦的样子,我真不忍心看了。把它放了吧!”
那个牵牛的人说:
“大王您真慈悲,那就请您把祭钟这一仪式也废除了吧?”
“这怎么可以废除呢?”齐宣王严肃起来,接着说:“这样子吧,就用一只羊代替这头牛吧!”
这篇寓言故事告诉人们:杀牛和杀羊都是屠杀生命。对牛的怜悯与对羊的残忍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不能算是仁慈。齐宣王的以羊替牛只不过是骗人的把戏,可见他的虚伪。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11
马的感激
一只狼穿过一个农场,看见一片燕麦田。狼对燕麦不感兴趣,摇摇头继续往前走。后来他遇见一匹马,狼讨好地对马说:“喂,朋友,让我带你去一个地方吧。那边有一大片麦地,颗颗麦粒都硕大饱满。我特意为你留着呢,一颗都没尝过。快去吧,让我再听听你那像音乐般悦耳的咀嚼声吧。”马答道:“太感激你了,要是你自己能吃燕麦的话,你一定不肯饿着肚子听我嚼东西吧!”
把自己不要的东西送别人,对方未必会感激你。
农夫的骡子
一个人开车迷了路,他边开车边查看地图,结果车陷在乡间小路边的壕沟里。他虽然没有受伤,但车却深深地陷在淤泥里了。看到不远处有一个小农舍,这个人便去求援。
走进农舍小院,他发现根本没有汽车或其他现代化机械。马圈里惟一的'牲口是头衰老的骡子。开车人本来以为农舍的主人会说这骡子太瘦弱不能帮忙。可农夫爽快地指着那头老骡子说:“没问题,沃里克可以把你的车拉出来!”
开车人看了看憔悴的骡子,担心地问:“你确定它能行?这附近可有其他农场?”“住在这附近的只有我一个人。别担心,老沃里克能胜任。”农夫自信地说。
农夫把绳子一端固定在汽车上,另一端固定在骡子身上。一边在空中把鞭子抽得“啪啪”响,一边大声吆喝,“拉啊,夫兰德!拉啊,杰克!拉啊,泰迪!拉啊,沃里克!”没多一会儿,小轿车就被老沃里克毫不费力地拉了出来。
开车人又惊又喜。再三谢过农夫后,他忍不住问,“你赶沃里克的时候,为什么要装作还赶着其他骡子的样子?你喊沃里克之前,为什么还喊了那么多别的名字呢?"
农夫拍了拍老骡子,笑着说,“我喊的都是我原来那些骡子的名字,它们以前都和老沃里克一起拉过车。老沃里克是头瞎骡子,只要它以为自己在队伍之中,有朋友帮忙,干活就特别有劲,连年轻力壮的骡子都比不过它。”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12
来吧!让我带领你们去这本书的世界里参观一下吧!
其中有一则寓言是我国古代最著名《庖丁解牛》。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庖丁,因为他坚持不懈练习,最终从陌生到了熟悉到了然于心。另外,我还懂得了一件事做了许多遍之后就会变得无比的熟练。
我最喜欢的当然是《楚庄王的.宽容》啦!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楚庄王,他对别人很宽容,还很善良。通过这次的故事,我懂得了有时候,对他人的宽容正是对自己的宽容。
我其次最喜欢的就是《空中楼阁》。那里有既愚蠢又不爱学习的主人家,竟然让泥瓦匠不盖第一层第二层楼,直接要盖第三层楼,真是愚不可及呀!
这个故事使我懂得了,我们不管是做事还是做人,都应该踏踏实实,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将事情做好。想要一步登天,那只是空想。
来吧!快来买这本书吧!这本书既丰富又多彩。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13
这个成语来自《荀子·劝学》:"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它多比喻技能虽多而不精,虽多无益。梧鼠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鼯鼠。
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动物叫梧鼠,它的形状似兔子,腹旁有飞膜,有点象蝙蝠的翅膀,毛色青黄。还有人把它们叫做石鼠或者五枝鼠。
据说梧鼠的本领很多,可是哪一种也学得不精。鼯鼠利用腹侧的膜能做短距离的飞行,却连房子也飞不过去;它会爬树,却爬不高,连树顶都爬不上去;它也能游泳,却连小河沟也游不过去;它也会挖洞,却挖不成能藏自己的洞穴;它也会奔跑,却跑不过其它的.动物,连人都能轻易地追上它。
所以由于鼯鼠样样都学,却没有一种技艺能在危难时救自己的命。它们名义上学会了五种本领,可是一种本领也没有真正学会,这是浅尝辄止的坏习惯造成的。
荀子很赞赏蚯蚓的风格,它没有锐利的牙齿,没有强劲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这是因为它们做事用心专一的缘故。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14
燕王有收藏各种精巧玩物的嗜好。
有时他为了追求一件新奇的东西,甚至不惜挥霍重金。“燕王好珍玩”的名声不胫而走。
有一天,一个卫国人到燕都求见燕王。他见到燕王后说:
“我听说君王喜爱珍玩,所以特来为您在棘刺的顶尖上刻猕猴。”燕王一听非常高兴。
虽然王宫内有金盘银盏、牙雕玉器、钻石珠宝、古玩真迹,可是从来还没有听说过棘刺上可以刻猕猴。
因此,燕王当即赐给那卫人享用三十方里的俸禄。
随后,燕王对那卫人说:“我想马上看一看你在棘刺上刻的猴。”
那个卫人说:
“棘刺上的猕猴不是一件凡物,有诚心的人才能看得见。如果君王在半年内不入后宫、不饮酒食肉,并且赶上一个雨过日出的天气,抢在阴晴转换的那一瞬间去看刻有猕猴的棘刺,届时您将如愿以偿。”
不能马上看到棘刺上刻的猕猴,燕王只好拿俸禄先养着那个卫人,等待有了机会再说。
郑国台下地方有个铁匠听说了这件事以后,觉得其中有诈,于是去给燕王出了一个主意。
这匠人对燕王说:
“在竹、木上雕刻东西,需要有锋利的刻刀。被雕刻的物体一定要容得下刻刀的锋刃。
我是一个打制刀斧的匠人,据我所知,棘刺的顶尖与一个技艺精湛的匠人专心制作的刻刀锋刃相比,其锐利程序有过之而无不及。既然棘刺的顶尖连刻刀的锋刃都容不下,那怎样进行雕刻呢?
如果那卫人真有鬼斧神工,必定有一把绝妙的刻刀。君王用不着等上半年,只要现在看一下他的刻刀,立即就可知道用这把刀能否刻出比针尖还小的猕猴。”
燕王一听,拍手说道:“这主意甚好!”
燕王把那卫人召来问道:“你在棘刺上刻猴用的是什么工具?”
卫人说:“用的是刻刀。”
燕王说:“我一时看不到你刻的`小猴,想先看一看你的刻刀。”
卫人说:“请君王稍等一下,我到住处取来便是。”
燕王和在场的人等了约一个时辰,还不见那卫人回来。
燕王派侍者去找。侍者回来后说道:“那人已不知去向了。”
这两件事中的虚伪,在实际验证之前即被一个铁匠用推理方法迅速戳穿,从而显示了劳动者的智慧;也嘲讽了封建统治者的无知无能。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正确的推理方法跟实践活动一样,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法宝。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15
古时候有个叫作乐羊子的人,他娶了一位知书达理、勤劳贤惠的好妻子,她总是帮助和辅佐丈夫力求上进,做个有抱负的人。
妻子常常跟乐羊子说:“你是一个七尺男子汉,要多学些有用的知识,将来好做大事,天天呆在家里或者只在乡里四邻转悠一下,开阔不了眼界,长不了见识,不会有什么出息的'。不如带些盘缠,到远方去找名师学习本领来充实自己,也不在活一世啊!”
日子一长,乐羊子被说动了,就按照妻子的话收拾好行李出远门去了。自从那天和乐羊子依依惜别后,妻子一天比一天思念自己的丈夫,记挂他在异乡求学的情况,但她把这份惦念埋在心底,只是每天不停地织布干活来排遣这份心情,好让乐羊子安心学习,不牵挂自己和家里。
一天,妻子正织着布,忽然听见有人敲门。她过去开了门一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站在面前的竟然是自己日夜想念的丈夫。她高兴极了,忙将丈夫迎进屋坐下。可是惊喜了没多久,妻子似乎想起了什么,疑惑地问:“才刚刚过了一年,你怎么就回来了,是出了什么事吗?”乐羊子望着妻子笑答:“没什么事,只是离别的日子太久了,我对你朝思暮想,实在忍受不了,就回来了。”
妻子听了这话,半晌无语,表情很是难过。她抓起剪刀,快步走到织布机前“咔嚓咔嚓”地把织了一大半的布都剪断了。乐羊子吃了一惊,问道:“你这是干什么?”妻子回答说:“这匹布是我日日夜夜不停地织呀织呀,它才一丝一缕地积累起来,一分一毫地变长起来,终于织成了一整匹布。现在我把它剪断了,白白浪费了宝贵的光阴,它也永远不能恢复为整匹布了。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要一点点地积累知识才能成功。你现在半途而废,不愿坚持到底,不是和我剪断布一样可惜吗?”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16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给人下了一个定义:“人是没羽毛的动物。”
两只脚的公鸡得知后,咬紧牙关拔掉自己身上的羽毛,大模大样地向人们宣称:“瞧,我们是人了!”
人们嘻笑不止。
公鸡恼怒地问:“人没有羽毛,我们也没有羽毛;人只有两只脚,我们也只有两只脚。难道这不是事实吗?”
人们请苏格拉底回答这个问题。苏格拉底抓来一把瘪谷撒在地上,两只鸡立刻扑了过去争抢起来。它俩比赛似地把一粒一粒瘪谷吞进肚子里。你啄得快,我比你啄得更快。谁都怕自己少吃了一粒。当地上还剩下最后几颗瘪谷的时候,两只公鸡竞争斗起来。你啄我一口,我蹬你一爪,你叼着我的冠子不放,我咬着你的'脖子不丢,不一会儿,两只公鸡便都鲜血淋漓,遍体鳞伤地躺在地上不能动弹了。
苏格拉底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它俩拉开,笑道:“为了几粒瘪谷就斗成这样,也配叫人么?”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相关文章: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05-19
中国古代经典寓言故事03-02
中国古代短篇寓言故事03-29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7则03-28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六则)04-14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汇总09-26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经典篇)04-14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短篇03-10
杯弓蛇影中国古代寓言故事03-22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精选12篇)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