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乐毅列传》阅读题答案

时间:2025-02-07 15:54:46 小英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史记·乐毅列传》阅读题答案

  在学习、工作中,我们很多时候需要适量地做些阅读题,就有可能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掌握答题技巧。那么一般好的阅读答案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史记·乐毅列传》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史记·乐毅列传》阅读题答案

  《史记·乐毅列传》阅读题答案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乐毅者其先祖曰乐羊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魏文侯封乐羊以灵寿乐羊死葬于灵寿其后子孙因家焉中山复国至赵武灵王时复灭中山而乐氏后有乐毅

  乐毅贤,好兵,赵人举之。及武灵王有沙丘之乱,乃去赵适魏。闻燕昭王以子之之乱而齐大败燕,燕昭王怨齐,未尝一日而忘报齐也。燕国小,辟远,力不能制,于是屈身下士,先礼郭隗以招贤者。乐毅于是为魏昭王使于燕,燕王以客礼待之。乐毅辞让,遂委质为臣,燕昭王以为亚卿,久之。

  当是时,齐湣王强,南败楚相唐眛于重丘,西摧三晋于观津,遂与三晋击秦,助赵灭中山,破宋,广地千余里。与秦昭王争重为帝,已而复归之。诸侯皆欲背秦而服于齐。湣王自矜,百姓弗堪。于是燕昭王问伐齐之事。乐毅对曰:“齐,霸国之余业也,地大人众,未易独攻也。王必欲伐之,莫如与赵及楚、魏。”于是使乐毅约赵惠文王,别使连楚、魏,令赵啖说秦以伐齐之利。诸侯害齐湣王之骄暴,皆争合从与燕伐齐。乐毅还报,燕昭王悉起兵,使乐毅为上将军,赵惠文王以相国印授乐毅。乐毅于是并护赵、楚、韩、魏、燕之兵以伐齐,破之济西。诸侯兵罢归,而燕军乐毅独追,至于临菑。齐湣王之败济西,亡走,保于莒。乐毅独留徇齐,齐皆城守。乐毅攻入临菑,尽取齐宝财物祭器输之燕。燕昭王大说,亲至济上劳军,行赏飨士,封乐毅于昌国,号为昌国君。于是燕昭王收齐卤获以归,而使乐毅复以兵平齐城之不下者。

  乐毅留徇齐五岁,下齐七十余城,皆为郡县以属燕,唯独莒、即墨未服。会燕昭王死,子立为燕惠王。惠王自为太子时尝不快于乐毅,及即位,齐之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曰:“齐城不下者两城耳。然所以不早拔者,闻乐毅与燕新王有隙,欲连兵且留齐,南面而王齐。齐之所患,唯恐他将之来。”于是燕惠王固已疑乐毅,得齐反间,乃使骑劫代将,而召乐毅。乐毅知燕惠王之不善代之,畏诛,遂西降赵。赵封乐毅于观津,号曰望诸君。 (《史记·乐毅列传》)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未尝一日而忘齐也 报:报复

  B.乃去赵魏 适:到去

  C.于是屈身士 下:降职

  D.皆为郡县以燕 属:归属,从属。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诸侯皆欲背秦而服齐 西摧三晋观津

  B.乐毅于是为魏昭王使于燕 使乐毅为上将军

  C.子之之乱而齐大败燕 先礼郭隗招贤者

  D.于是燕昭王问伐齐事 齐田单闻之

  7. 下列各组句子中,能直接表明乐毅有军事谋略和才能的一组是( )(3分)

  ①赵人举之

  ②齐,霸国之余业也,地大人众,未易独攻也

  ③尽取齐宝财物祭器输之燕

  ④乐毅于是并护赵、楚、韩、魏、燕之兵以伐齐,破之济西

  ⑤乐毅留徇齐五岁,下齐七十余城

  ⑥乐毅知燕惠王之不善代之,畏诛,遂西降赵

  A.①③⑤ B.③④⑥ C.①②⑥ D. ②④⑤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齐国多方争战,国力大增。各诸侯国都打算背离秦国而归服齐国。可是齐湣王自高自大,百姓不能忍受。

  B.燕昭王征求攻打齐国的`意见,乐毅建议采取合纵政策;燕昭王封乐毅为上将军,派他攻打齐国。

  C.乐毅留在齐国巡行作战五年,攻下齐国城邑七十多座,故意不让莒和即墨两座城池臣服投降。

  D.燕惠王做太子时就对乐毅不满.他即位后.齐国的田单借此事施行反问计,结果惠王剥夺了乐毅的军权。

  9. 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4分)

  乐 毅 者 其 先 祖 曰 乐 羊 乐 羊 为 魏 文 侯 将 伐 取 中 山魏 文 侯 封 乐 羊 以 灵 寿 乐 羊 死 葬 于 灵 寿 其 后 子 孙 因 家 焉 中 山 复 国 至 赵 武 灵 王 时 复 灭 中 山 而 乐 氏后 有 乐 毅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当是时,齐湣王强,南败楚相唐眛于重丘。

  ②诸侯兵罢归,而燕军乐毅独追,至于临菑。

  《史记·乐毅列传》阅读题答案 2

  乐毅者,其先祖曰乐羊。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魏文侯封乐羊以灵寿乐羊死葬于灵寿其后子孙因家焉中山复国至赵武灵王时复灭中山而乐氏后有乐毅

  乐毅贤,好兵,赵人举之。及武灵王有沙丘之乱,乃去赵适魏。闻燕昭王以子之之乱而齐大败燕,燕昭王怨齐,未尝一日而忘报齐也。燕国小,辟远,力不能制,于是屈身下士,先礼郭隗以招贤者。乐毅于是为魏昭王使于燕,燕王以客礼待之。乐毅辞让,遂委质为臣,燕昭王以为亚卿,久之。

  当是时,齐湣王强,南败楚相唐眛于重丘,西摧三晋于观津,遂与三晋击秦,助赵灭中山,破宋,广地千余里。与秦昭王争重为帝,已而复归之。诸侯皆欲背秦而服于齐。湣王自矜,百姓弗堪。于是燕昭王问伐齐之事。乐毅对曰:齐,霸国之余业也,地大人众,未易独攻也。王必欲伐之,莫如与赵及楚、魏。于是使乐毅约赵惠文王,别使连楚、魏,令赵啖说秦以伐齐之利。诸侯害齐湣王之骄暴,皆争合从与燕伐齐。乐毅还报,燕昭王悉起兵,使乐毅为上将军,赵惠文王以相国印授乐毅。乐毅于是并护赵、楚、韩、魏、燕之兵以伐齐,破之济西。诸侯兵罢归,而燕军乐毅独追,至于临菑。齐湣王之败济西,亡走,保于莒。乐毅独留徇齐,齐皆城守。乐毅攻入临菑,尽取齐宝财物祭器输之燕。燕昭王大说,亲至济上劳军,行赏飨士,封乐毅于昌国,号为昌国君。于是燕昭王收齐卤获以归,而使乐毅复以兵平齐城之不下者。

  乐毅留徇齐五岁,下齐七十余城,皆为郡县以属燕,唯独莒、即墨未服。会燕昭王死,子立为燕惠王。惠王自为太子时尝不快于乐毅,及即位,齐之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曰:齐城不下者两城耳。然所以不早拔者,闻乐毅与燕新王有隙,欲连兵且留齐,南面而王齐。齐之所患,唯恐他将之来。于是燕惠王固已疑乐毅,得齐反间,乃使骑劫代将,而召乐毅。乐毅知燕惠王之不善代之,畏诛,遂西降赵。赵封乐毅于观津,号曰望诸君。

  (《史记·乐毅列传》)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乐毅留齐五岁 徇:巡行

  B.湣王自,百姓弗堪。 矜:骄横

  C.诸侯齐湣王之骄暴 害:嫉妒。

  D 欲连兵且留齐,南面而齐 王:称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而使乐毅复以兵平齐城不下者 然后知吾向未始游

  B.乐毅于是魏昭王使于燕 旦日飨士卒,击破沛公军

  C.乐毅于是并赵、楚、韩、魏、燕之兵伐齐 焉用亡郑陪邻

  D.诸侯皆欲背秦而服齐 是臣尽节陛下之日长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国多方争战,国力大增。各诸侯国都打算背离秦国而归服齐国。可是齐湣王自高自大,百姓不能忍受。

  B.燕昭王征求攻打齐国的意见,乐毅建议采取合纵政策;燕昭王封乐毅为上将军,派他攻打齐国。

  C.乐毅留在齐国巡行作战五年,攻下齐国城邑七十多座,故意不让莒和即墨两座城池臣服投降。

  D.燕惠王做太子时就对乐毅不满.他即位后.齐国的田单借此事施行反问计,结果惠王剥夺了乐毅的军权。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乐 羊 为 魏 文 侯 将 伐 取 中 山魏 文 侯 封 乐 羊 以 灵 寿 乐 羊 死 葬 于 灵 寿 其 后 子 孙 因 家 焉 中 山 复 国 至 赵 武 灵 王 时 复 灭 中 山 而 乐 氏后 有 乐 毅

  5.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于是屈身下士,先礼郭隗以招贤者。(3分)

  (2)于是使乐毅约赵惠文王,别使连楚、魏,令赵啖说秦以伐齐之利。(4分)

  参考答案:

  1. C(害:祸害,此处为以为祸害)

  2.A.(定后标志,助词/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B.替,介词;C. 连词,表目的; D.介词,对、向)

  3. C(故意不让臣服,无中生有。)

  4. 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魏文侯封乐羊以灵寿/乐羊死/葬于灵寿/其后子孙因家焉/中山复国/至赵武灵王时复灭中山/而乐氏后有乐毅(每错、漏、误断两处扣1分)

  5.(1)于是燕昭王降抑自己的身分,礼贤下士(谦下地对待士人),他先礼尊郭隗借以招揽天下贤士。(共3分。屈,下士、礼各1分)

  (2)于是昭王派乐毅去与赵惠文王结盟立约,另派使者去联合楚国、魏国,让赵国以攻打齐国的好处劝说秦国。(共4分。约,连,别,状语后置句式各1分。)

  《史记·乐毅列传》阅读题答案 3

  史记乐毅传

  乐毅者.其先祖日乐羊。乐羊为瑰史侯将.伐取中山。魏文侯对乐羊以是寿。乐羊死.葬于是寿,其后子孙因家焉。中山复目,至赵武灵王时复灭中山,而乐氏后有乐毅。

  乐毅贤,好兵,赵人举之。厦武灵王有沙丘之乱.乃击赵适魏。闻燕昭王咀子之之乱而齐大赃燕,燕昭王怨齐,未尝一日而忘报齐也。燕国小.辟远,力不能制。于是屈身下士。先礼郭隗咀招贤者。乐毅于是为魏昭王使于燕.燕王旺客礼待之。乐毅辞让.避委质为臣.燕昭王以为亚卿.久之。

  当是时。齐辟王强.南败楚相唐昧于重丘.西摧三晋于观津.递与三晋击秦.助越灭中山。

  破宋,广地千余里。诸侯皆欲背秦而服于齐。潜王自矜.百姓弗堪。于是燕昭王问伐齐之事。乐毅对日:齐.霸国之余业也,地大人众.采易独攻也。王必欲伐之.莫如与赵厦楚、魏。于是使乐彀约赵惠文王,别使连楚、魏,令赵说秦以伐齐之利。诸侯害齐潘王之骄暴,皆争合从与燕伐齐。乐毅还报,燕昭王悉起兵.使乐毅为上将军.赵惠文王以相国印授乐毂。乐毅于是井护赵、楚、韩、魏、燕之兵以伐齐,破之济西。诸侯兵罢归,而燕军乐毂独追。至于临蕾。齐昏王之胜济西,亡走,保于莒。乐毂独留绚齐,齐皆城守。乐毅攻入临蕾。尽取齐宝财物馨嚣输之燕。燕昭王大悦,亲至济上劳军.行赏堆士。封乐彀于昌国,号为昌国君。于是燕昭王收齐卤获以归,而使乐毂复以兵平齐城之不下者。乐牧留掏齐五岁.下齐七十奈城.皆为郡县以属燕.唯独莒、即墨未服。

  会燕昭王死,子立为燕惠王。惠王自为太子时尝不快于乐毅,厦即位,齐之田单闻之,乃纵反问于燕.日:齐城不下者两城耳。然所以不早拔者.闻乐毅与燕新王有隙。欲连兵且留齐.南面而王齐。齐之所惠,唯思他将之采。于是燕惠王目己疑乐彀,得齐反问。乃使骑劫代将,而召乐毅。乐毅知燕惠王之不善代之,畏诔,遂西降赶。赵封乐毅于观津,号日望诸君。

  (《史记乐毅列传》)

  8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未尝一日而忘齐也 报:报答,酬谢。

  B 于是屈身士 下:谦逊地对待。

  C 王必欲伐之,莫如赵及楚、魏 与:结交,亲附。

  D 皆为郡县以燕 属:归属,从属。

  9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能衰明乐毅有军事谋略与才能的一项是

  ①及武灵王有沙丘之乱,乃去赵适魏

  ②齐,霸国之余业也,地大人众,未易独攻也

  ③尽取齐宝财物祭器输之燕

  ④乐毅于是并护赵、楚、韩、魏、燕之兵以伐齐,破之济西

  ⑤乐毅留徇齐五岁,下齐七十余域

  ⑥乐毅知燕惠王之不善代之,畏诛,遂西降赵。

  A①②⑥ 13②④⑤ C③④⑥ D.①③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窖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乐毅的祖先乐羊凭借伐取中山国的战功.被魏文侯分封到灵寿,他死后其子孙后代 就居住在了那里。

  B齐国多方争战.国力大增.各诸侯国都打算背离秦国而归服齐国。可是齐滑王自高 自大,百姓不能忍受。

  c燕昭王征求攻打齐国的意见,乐毅建议采取合纵政策;燕昭王封乐毅为上将军,并授与相印.派他攻打齐国。

  D.惠王做太子时就对乐毅不满.他即位后.齐国的田单借此事施行反问计,结果惠王 剥夺了乐毅的.军权。

  11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于是使乐彀约赵惠文王,别使连楚、魏。夸赵说秦以伐齐之利。

  (2)然所以不早拔者,闻乐毅与燕新王有隙.欲连兵且留齐.南面而王齐。

  参考答案

  8.A(报:报复)

  9.B(③尽取其财物送给齐君,有掠夺的嫌疑,是忠君的表现。

  ⑥表现他有远见,有头脑,非军事谋略。)

  10.C(授给乐毅相印的是赵惠文王)

  11.(1)于是昭王派乐毅去与赵惠文王结盟立约,另派使者去联合楚国、魏国,让赵国用攻打齐国的好处去劝说秦国。

  (约、以伐齐之利各1分,句意2分,共4分)

  (2)而不及早攻取的原因,听说是乐毅与燕国新即位的国君有隔阂,乐毅想连续不断用兵(故意拖延时间)暂且留在齐国,在齐国面南称王。

  (所以、拔、隙、且各1分,句意2分,共6分)

【《史记·乐毅列传》阅读题答案】相关文章:

《史记·南越列传》阅读题及答案09-16

《史记·蒙恬列传》阅读题答案及译文10-06

史记·吕不韦列传阅读题与参考答案10-09

史记商君列传阅读答案10-23

《史记淮阴侯列传》的阅读答案11-15

《史记·酷吏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06-20

史记循吏列传阅读答案09-04

《史记·田叔列传》阅读答案12-01

《史记》阅读题及答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