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陌生人的恳请》阅读答案
现如今,我们需要用到阅读答案的时候非常的多,阅读答案是我们解答阅读题的金钥匙。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陌生人的恳请》阅读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原文:
陌生人的恳请
苏龙美惠
到加拿大的第二个春天,我准备去一个叫兰多里的小镇应聘。兰多里距离我所居住的城市有八百多公里,但却没有直接开往那里的火车,我必须去一个叫德唯斯的小镇转车。
一大早我就出发了,下了火车后,我站在德唯斯小镇的站台上。一位瘦削矮小的老太太正挥动着右手,目光一直追随着刚发出去的那趟列车。当火车完全消失于她的视线中时,她才将挥动的手放下,转过身,准备走出站台。
“请问,去兰多里的车几点出发呢?”
老太太回过头,看见我拎着一个很大的行李箱,她微笑着回答:“是晚上9点钟。”随即,她又看了看手腕上的表,“哦,现在才中午,时间还早。”
我对她说了声“谢谢”,拉着行李,穿过站台的地下走廊,我想去快餐店吃午饭,然后,随便到德唯斯小镇逛逛。
晚上8点半,我准时赶到了车站,买票的时候才发现,去兰多里的车是两天发一次,而今天恰好没有。我感到很沮丧,而老天似乎也不给我一丝快乐的理由——突然下起了大雨。
我被困在车站的候车厅里,显得无精打采、落寞惆怅。
这时,大厅的旋转门被推开了,那位瘦削而矮小的老太太走了进来。她右手打着一把红色的雨伞,雨水顺着伞边滑落在她的脚下,这使她脚下的胶鞋和裤管几乎都被雨水淋湿,贴在了她细细的腿上。她的左手拿着一把折叠好的雨伞,似乎在焦急地寻找着什么人。
看见我,她的嘴角浮起不易被人觉察的微笑。她向我走来:“请问,今天中午是你向我打听去兰多里的发车时间吗?”
“哦,是的,是我。”我说。
“实在对不起,小姐!我记错了时间,去兰多里是两天发一趟车,今天刚好没有,我估计你会在这里等,因为突发的大雨会使你一时无法离开车站。”她将那把没有撑开的雨伞递给了我,“是我的过失,导致你一天安排的失误,所以,我来请你去我家住一个晚上,明天我送你上火车,好吗?我家就在车站附近,15分钟的路程。”
我不知道是否该接受老太太的邀请,只好委婉地说:“雨太大,我们还是等雨停了再说吧。”
她显然很赞同,一点没有觉察出我内心的那丝犹豫,然后坐下来,和我聊了起来。
她告诉我,她今天送走了她的儿子,她的儿子一直很喜欢东方文化,所以准备去中国留学和工作。她谈起了她去世的丈夫和年少时他们去过的国家。从她的谈话中,我能感受到她似乎也担心她的儿子遇到和我同样的问题,我更能猜测出,在她的意识里,即使是陌生人之间,也应该拥有一份做人的责任与诚信。
雨渐渐地小了,我撑着老太太送来的雨伞,搀扶着她,去了她的家。
第二天,她将我送上了去兰多里的火车,和送别她儿子一样,她向我挥动着右手,直到火车完全望不到了,她才缓缓地将手放下。
国外打工的日子颠沛流离,我的生存状态是永远在途中。可每次走向站台,我总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位瘦削矮小的老人,她那份做人的诚信与责任,总会使我漂泊的心暖起来。
(选自《时代青年》)
阅读答案1:
1. 通读全文,说说本文以“陌生人的恳请”为题有什么好处。
2. 文中写道:“我不知道是否该接受老太太的邀请,只好委婉地说:‘雨太大,我们还是等雨停了再说吧。’”结合上下文,试刻画“我”此时的心理活动。
3. 文中画线的句子描写生动传神,请自选角度对这段文字作简要赏析。
4. 结合上下文,说说文章倒数第四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5. 文章最后一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阅读答案:
1. 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揭示了“即使是陌生人之间,也应该拥有一份做人的责任与诚信”这一中心,题目新颖,吸引读者。
2. 答案略。要求:能结合语境,描写出“我”对一个陌生人恳请的疑虑,语言通顺即可。
3.“顺”“滑落”“贴”等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之大,而冒着这样的大雨,老太太仍赶到车站焦急地寻找“我”,表现了老太太“即使是陌生人之间,也应该拥有一份做人的责任与诚信”的优秀品质。
4. 通过记叙老太太的家庭背景,交代了老太太对“我”发出“恳请”的原因,表现了老太太坦诚热情,具有做人的诚信与责任;在结构上避免了平铺直叙,使行文曲折生动。
5. 抒情 议论 总结全文,与前文相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同时点明了文章主题:即使陌生人之间,也应该有做人的诚信和责任,它能使陌生人感受到人情的温暖。
阅读答案2:
1.本文主要记叙了“我”对“炸油条姑娘”的三次不同印象。请分别概括写出。(3分)
第一次:_________第二次:________第三次:____________
2.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1)她使我空荡的大脑骤然满当起来,使我决意要向着她那样子美好地成长。
(2)她的头上又有了一顶雪白的新帽子,栗色的卷发又从帽沿里滚落下来,那些新烫就的小发卷儿为她的脸增添着活泼和妩媚。
3.对话,不仅是言语的应答,更应是思想和心灵的互动。仔细阅读8-14段,“我”和“她”之间是否实现了真正的对话?为什么?(4分)
4.文中A、B、C三处都对“油锅”进行了细节描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5.文章结尾写到,“平淡的生活处处会常常充满陌生的魅力”。联系全文,谈谈“陌生的魅力”有哪些丰富的内涵。(4分)
阅读答案:
1.第一次:美丽(“愉快、灵巧”和“纯净、专注”两组词语中至少各选一词)第二次:漠然、邋遢(疲惫、不修边幅)第三次:妩媚、灵巧(焕然一新,热爱生活)(3分,每次1分)
2.(1)“骤然”写出了“她”的美丽在瞬间给我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2分)
(2)“滚落”写出了卷发的生动和俏皮,富有动态美,烘托了“她”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2分)
3.没有实现真正的对话,由于她对生活的冷漠和对工作的倦怠,她根本没有用心听“我”说话,也不知道我要说什么,只是敷衍应付,答非所问。(4分,判断正确1分,原因3分)
4.描写油锅从“滚沸”到“安静”到“又沸腾”这一变化过程,暗示了“炸油条姑娘”精神面貌(生命状态)从年轻时的美丽到中年时的冷漠再到焕发新的热情这样一个变化过程。(3分)
5.“她”作为陌生人,以“她”美好的形象,唤起了少年的“我”对美的向往和追求;“我”作为陌生人一句感激和赞美的话,改变了“她”对生活的态度。(4分)
【《陌生人的恳请》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陌生人的红苹果》阅读题及答案01-04
《别把我当陌生人》阅读试题附答案06-27
《别把我当陌生人》记叙文阅读答案10-11
跟陌生人说话现代文阅读及答案08-05
等阅读及答案05-20
阅读选文阅读及答案10-19
大明湖阅读以及答案阅读答案05-22
理性的阅读阅读及答案11-16
《母亲给出的答案》阅读答案07-31
《母亲给出的答案》阅读答案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