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集卷之一诗四言《时运并序》

时间:2024-12-30 17:05:11 丽华 陶渊明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陶渊明集卷之一诗四言《时运并序》

  《时运》是晋宋之际大诗人陶渊明的作品。此诗分四章,歌咏了大自然美好的春光,表现了诗人纯化自己的心胸、完美自己的品格,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陶渊明集卷之一诗四言《时运并序》,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陶渊明集卷之一诗四言《时运并序》

  [说明]

  这首诗共四章,当与《停云》诗作于同一年的暮春,内容写暮春独游。诗人投身于美好的大自然之中,欣赏、赞美着大好的春光,并在其中领略了陶然自乐的无限喜悦;然而时世的艰难,不禁使得诗人伤今思古,感慨身世,心头排遣不去的孤独之感,给诗人带来了无限的惆怅,这就是诗序中所说的“欣慨交心”。

  《时运》,游暮春也。春服既成(1),景物斯和(2),偶影独游(3),欣慨交心。

  迈迈时运,穆穆良朝(4)。

  袭我春服,薄言东郊(5)。

  山涤余霭,宇暖微霄(6)。

  有风自南,翼彼新苗(7)。

  洋洋平泽,乃漱乃灌(8)。

  邈邈遐景,载欣载瞩(9)。

  人亦有言,称心易足(10)。

  挥兹一觞,陶然自乐(11)。

  延目中流,悠想清沂(12)。

  童冠齐业,闲咏以归(13)。

  我爱其静,寤寐交挥(14)。

  但恨殊世,逸不可追(15)。

  斯晨斯夕,言息其庐(16)。

  花药分列,林竹翳如(17)。

  清琴横床,浊酒半壶。

  黄唐莫逮,慨独在余(18)。

  [注释]

  (1)春服既成:语出《论语。先进》,意思是说,春天的服装已经穿得住了。成:就,定。

  (2)斯:则,就。和:温和,和暖,指春天的气息。

  (3)偶影:与自己的身影为伴,形容孤独。

  (4)迈迈:行进貌。时运:四时运转。穆穆:淳和美好貌。朝:早晨。

  (5)袭:衣上加衣,这里是“穿”的意思。簿:迫近,此处意为:到 去。言:语助词。

  (6)涤:洗。蔼:云气。余霭:残余的云气。字:四方上下,这里指天空。暖:昏暗不明的样子。霄:云气。一说雨后的虹。

  (7)翼:鸟翅,这里作动词,有吹拂。扇动的意思,形容新苗在南风的吹拂下像羽翼似的微微摆动。新苗:新长的嫩苗。

  (8)洋洋:形容水的浩瀚、盛大。泽:湖。漱(shù术):含水洗口。濯(zhuó浊):洗。

  (9)邈邈(miǎo秒):远貌。遐(xiá霞):远。载:语助词,这里有“乃”的意思。瞩(Zhǔ主):注视。

  (10)称(chèn衬)心:符合心愿。易足:容易满足。

  (11)挥:倾杯而饮的动作。觞(shāng伤):古代饮酒器,犹今之酒杯。陶然:快乐的样子。

  (12)延目:放眼,向远处看去。悠想:遥想。沂(yí夷):水名,流经山东曲阜县南。

  (13)童:儿童。冠:指成年人。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礼,表示成年。齐业:都已习完功课。此二句事出《论语。先进)。《论语。先进)记孔子的学生曾点谈自己的理想时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乘凉)乎舞雩(yú鱼),咏而归。”意思是说:暮春之时,穿青春服,五六个成年男子和六七个儿童一道,在沂水沐浴,到舞零(鲁国祭天求雨的场所)乘凉,然后唱着歌儿往回走。

  (14)静:指曾点的清静闲雅之风。寤(wù悟):睡醒。寐(mèi妹):睡眠。寤寐:犹言日夜。交挥:交互奋发,是说时刻向往。

  (15)殊世:异代。

  (16)斯、言:皆语助词。息其庐:在家中休息。

  (17)分列:指分排栽种。翳(yì意)如:茂密的样子。

  (18)黄唐:黄帝、唐尧,指上古和平的时代。逮:及、赶上。

  [译文]

  《时运》这首诗,是暮春纪游之作。穿上春天的服装,到大自然中去领略和煦的春光;与影为伴独自闲游,内心交织着欣喜与悲慨。

  四时运转不停,春日晨光融融。

  穿上我的春服,前往东郊踏青。

  山间云气已尽,天宇横跨彩虹。

  南风习习吹来,嫩苗展翅欣迎。

  平湖涨满春水,漱洗神情顿清。

  眺望远处风景,赏心悦目驰情。

  此景此情相惬,我心欢畅无穷。

  举杯一饮而尽,自得其乐融融。

  放眼湖中清流,遥想曾点沂游。

  课罢携友远足,归来放开歌喉。

  我心爱其闲静,日思夜想同游。

  只恨今昔异代,遥遥隔世难求。

  平居朝朝暮暮,静守家园之中。

  花卉草药分行,树木竹林葱葱。

  素琴横卧床上,半壶浊酒尚浓。

  黄唐盛世难追,我独慨叹无穷。

  陶渊明《时运》赏析

  《时运》诗的大意讲述的是,在暮春万物复苏的时节,诗人一个人外出郊游,孤单形影。惬意的欣赏着自然中的美景,心情开怀,但只有影子跟自己作伴,不免觉得伤感。前面两个章节描述的是欢欣之情,后两章叙述的是伤感之意。

  陶渊明热爱田园生活,热爱大自然了,大自然的一切美景都让他欣喜。随风而摆的禾苗、秀丽壮美的山峰、自由飞翔的鸟儿……看着此情此景,陶渊明陷入了茫茫的遐想中。人生本来就是如此容易满足,为何还要去追逐不属于自身的荣利。于是举杯而饮,自醉自意、自得其乐。

  汉魏之后,四言诗已经渐渐消退,随之兴起的是五言诗。但是五言诗的语言节奏结构单调乏味,作诗时还要考虑其节律的完整,常加入无实际意义的语词,全文读起来拖沓累赘,不够简练。陶渊明著作《时运》时,并没有跟随兴起之风采用五言诗,而是有意的选择节奏简单、语言平稳简练的四言诗为主题。《时运》在著作中就以《诗经》的四言体格式为模板,诗歌的题目取自第一句诗的“时运”二字,题目下面还有开序,以此开门见山点明全诗宗旨。《时运》与《诗经》相比较,前者的效果、意蕴更胜一筹。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晋安帝元兴三年(404)。当时陶渊明四十岁,正闲居在家乡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他在三月三日出游东郊,想起曾点说过的那一番话,写下了这首纪游的《时运》诗。古代三月三有修褉的风俗,此诗中的“游暮春”“春服既成”“乃漱乃濯”等正与修褉事相合。

  就在陶渊明写作《时运》诗的前一年,即元兴二年(403)冬,军阀桓玄篡晋自立,国号楚,并把晋安帝贬为平固王,迁往自己的根据地江州,安置在浔阳。不久另一名军阀刘裕(后来的宋武帝)以复晋为旗帜,起兵讨伐桓玄。元兴三年自春至夏,两军在浔阳一带反复拉锯,战争特别激烈。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治今江西九江)人。《晋书》《宋书》均谓其为系陶侃曾孙。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后去职归隐,绝意仕途。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田园风光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往往隐寓着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以及对太平社会的向往;也每写及对人生短暂的焦虑和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人生观念,有较多哲理成分。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颇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有《陶渊明集》。

【陶渊明集卷之一诗四言《时运并序》】相关文章:

陶渊明《时运并序》09-07

陶渊明集卷之一诗四言《停云并序》10-09

陶渊明集卷之一诗四言《荣木并序》09-23

陶渊明《时运(并序)》赏析05-11

陶渊明集卷之一诗四言《答庞参军并序》08-14

陶渊明集卷之一诗四言《赠长沙公并序》10-09

陶渊明集卷之一诗四言《劝农》06-28

陶渊明《时运(并序)》原文翻译及赏析07-07

陶渊明集卷之一诗四言《归鸟》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