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宋代描写春天的古诗
春天,是活力四射的季节。冰雪在春光中悄然消融,溪流在春日淙淙流淌。天空像重新清洗过一样,湛蓝得令人心怡。小编精心为你整理了宋代描写春天的古诗,希望对你有所借鉴作用哟。
宋代描写春天的古诗 1
立春偶成
宋代:张栻张栻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译文
时近年终冰霜渐渐减少,春回大地草木最先知晓。
眼前只觉一片生机盎然,东风吹来水面绿波荡摇。
注释
1.立春:阳气回苏的开头,也是一年的最后月份。代表着春季的开始。偶成,即偶有所感而成。
2.律回:即大地回春的意思。黄帝命伶伦断竹为筒(后人也用金属管),以定音和候十二月之气。阳六为律,即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六为吕,即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农历十二月属吕,正月属律,立春往往在十二月与一月之交,所以曰“律回”。从节气上说,立春即是一年之始,但在历算上,立春之日可能赶在上一年的腊月下旬,即在上一年未尽之时,新一年的春天就已经来到了。古人认为律属阳气,吕属阴气,各代表一年的六个月,律回阴往即言立春。
3.岁(suì)晚:年终。
4.草木:泛指一切能受到季节变化影响的事物,如动植物、水、山等等。
5.生意:生机、生气。
6.满:遍布,充满。
7.参(cēn)差(cī):高低不齐。形容水面波纹起伏的样子。
赏析
诗的前二句“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写立春节气到来时的景象:冰霜渐渐融化,暖气渐渐回生,冬眠的小动物蠢蠢欲动,花草树木都感觉到了春的`信息,万物仿佛从沉睡中睁开了朦胧的眼睛,看着时令的更新,考虑着迎接新春的到来。“冰霜少”,透露出立春以后天气逐渐暖和。“草木知”,透露出冬眠的蛰虫将要苏醒,草木将要萌发抽芽。
诗的首句写出今年立春的特殊性,在旧岁未尽时已经“律回”,抓住冰霜渐少作为春意萌动的表征,写冰霜显得比往年要少。次句写自然界的变化,以拟人笔法写草木发绿,以代替具体的描写,最先告知了春天到来的消息。
后两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写张栻诗人的悠然遐想:张栻诗人不再有残冬寒冷瑟缩的感觉,走出室外,满目清新,似乎看见了萋萋芳草,灼灼红桃,碧烟轻浮,莺歌燕舞,鹅鸭戏水,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致。回到眼前,只见宽广的湖面上,东风轻拂,波纹粼粼,水天一色,远帆点点。这就使人进入了一个现实的立春境界,向往着那万紫千红、充满生意的春天早日到来。“生意满”,让读者从中隐现看到茸茸芳草,碧烟轻浮,千红孕苞,鹅鸭戏于晴江,好鸟翔于佳木,春意盎然,处处生机勃勃的景致。
诗的三、四句,张栻诗人借立春来阐发自己的人生哲理,启迪人们要善于发现事物的发展趋势,注意事物发展的内在联系,融情人景,十分形象。末句描绘了春水春风的生动景象,使全诗增色不少,读来如沐春风,有身临其境之感。一个“满”字,把春意写尽,也进而折射出了张栻诗人欣慰的心态。
张栻诗人从立春这个节日“阴极阳生”的特点,命意也不过说“一阳复始,万象更新”。但张栻诗人在内容上略加提炼,在表达上以“春才到便觉得生意满”的“夸饰”手法,预示春浓的景象,以显示张栻诗人对春天的渴望,对春天美景的爱好,使人默默地意会到,张栻诗人所热情歌颂的是:只要有积极的因素,便会有积极的反应。
此诗形象地描绘了立春时节的所见所感,语言朴质清新,以景句结尾,意味无穷。感情丰富,比喻形象,给读者以生机盎然的感觉。张栻诗人捕捉大地回春景象,眼光敏锐,诗语生动,表达的是一种欣喜的心情。在写法上,对仗工整,用词传神,而又不露斧凿痕迹。
全诗以“律回”为契机,律一回,就冰霜少,则春天的温煦可知;“春到人间草木知”,以拟人化的手法:开春草木最先发芽。颇含韵外之致,与苏轼“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名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结句“东风吹水绿参差”,亦是状物准确生动的好句。以绿波荡漾,把视野引入水天相接的境界,以景结,面余味无穷,给人以开朗畅快的感染,激励人们积极向上,悠然自得而又有无穷遐思。
宋代描写春天的古诗 2
1. 《行香子》· 秦观
原文: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亮点:白描田园春光,动静相生,绘就生机盎然的春日画卷。
2. 《蝶恋花》· 苏轼
原文: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亮点:以“天涯芳草”收束伤春之情,哲思与美感交融。
3. 《蝶恋花》· 李清照
原文: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亮点:闺怨春愁,以“柳眼梅腮”拟人化春景,情致缠绵。
4. 《玉楼春》· 宋祁
原文: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亮点:一个“闹”字活化春色,成为咏春绝唱。
5. 《好事近》· 秦观
原文: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
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亮点:雨中探春,黄鹂啼鸣与飞云幻化,尽显逍遥意趣。
6. 《渔家傲》· 朱服
原文: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
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
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
寄语东阳沽酒市,拼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
亮点:烟雨江南,柳絮纷飞,叹春光易逝之愁。
7. 《卜算子》· 王观
原文: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亮点:山水寄情,殷殷叮嘱友人珍惜春光。
8. 《采桑子》· 欧阳修
原文: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
垂柳阑干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亮点:暮春西湖,残红飞絮中独享静谧之美。
9.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原文: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亮点:题画诗典范,以鸭戏水、河豚逆流捕捉春意萌动。
10. 《泊船瓜洲》· 王安石
原文: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亮点:“绿”字神来之笔,化静为动写活春色。
11. 《春阴》· 苏舜钦
原文: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亮点:春阴垂野,幽花点亮诗意,风雨中静观潮涌。
12. 《春归》· 唐庚
原文:
东风定何物?所至辄苍然。
小市花间合,孤城柳外圆。
禽声犯寒食,江色带新年。
无计驱愁得,还推到酒边。
亮点:东风染绿,市井与孤城在柳色中交融,愁绪入酒。
13. 《春日郊外》· 唐庚
原文:
城中未省有春光,城外榆槐已半黄。
山好更宜余积雪,水生看欲倒垂杨。
疑此江头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
亮点:城郊对比,榆槐新芽与倒垂杨柳共绘早春。
14.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原文: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亮点:初夏闲居,以酸梅、绿蕉、柳花勾勒闲适春末。
15. 《春残》· 陆游
原文:
石镜山前送落晖,春残回首倍依依。
时平壮士无功老,乡远征人有梦归。
苜蓿苗侵官道合,芜菁花入麦畦稀。
倦游自笑摧颓甚,谁记飞鹰醉打围?
亮点:暮春感怀,融个人身世之叹于田园景象。
16. 《初夏行平水道中》· 陆游
原文:
老去人间乐事稀,一年容易又春归。
市桥压担莼丝滑,村店堆盘豆荚肥。
傍水风林莺语语,满原烟草蝶飞飞。
郊行已觉侵微暑,小立桐阴换夹衣。
亮点:初夏郊游,莼丝豆荚与莺啼蝶舞共奏田园交响。
17. 《初夏二首·其一》· 范成大
原文:
清晨出郭更登台,不见余春只么回。
亮点:以禅语“只么”收束,空茫中见春之哲思。
18. 《和周廉彦》· 张耒
原文:
天光不动晚云垂,芳草初长衬马蹄。
新月已生飞鸟外,落霞更在夕阳西。
花开有客时携酒,门冷无车出畏泥。
修禊洛滨期一醉,天津春浪绿浮堤。
亮点:暮春修禊,新月落霞与春浪绿堤相映成趣。
19. 《泊船瓜洲》· 王安石(另一首)
原文: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亮点:经典咏春,以“绿”字点睛,抒思乡之情。
20.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原文: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亮点:田园雅趣,“护田”“排闼”拟人化山水,妙趣横生。
【宋代描写春天的古诗】相关文章:
描写夏天的宋代古诗09-13
宋代描写中秋的古诗欣赏10-01
关于春天的宋代古诗20首10-26
宋代思乡的古诗10-28
宋代的经典古诗名句10-05
宋代经典古诗文精选07-21
宋代经典古诗文09-10
精选描写春天的古诗11-02
描写春天的古诗精选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