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长恨歌白居易注音版

时间:2024-08-19 22:26:09 赛赛 长恨歌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唐诗长恨歌白居易注音版

  唐诗长恨歌白居易注音版,《长恨歌》首先给我们艺术美的享受的是诗中那个宛转动人的故事,是诗歌精巧独特的艺术构思。全篇中心是歌“长恨”,但诗人却从“重色”说起,并且予以极力铺写和渲染。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长恨歌原文注音版,欢迎大家阅读!

唐诗长恨歌白居易注音版

  cháng hèn gē

  长恨歌

  bái jū yì

  白居易

  hàn huáng zhòng sè sī qīng guó , yù yǔ duō nián qiú bù dé 。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yáng jiā yǒu nǚ chū cháng chéng , yǎng zài shēn guī rén wèi shí 。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tiān shēng lì zhì nán zì qì , yī zhāo xuǎn zài jūn wáng cè 。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huí móu yī xiào bǎi mèi shēng , liù gōng fěn dài wú yán sè 。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chūn hán cì yù huá qīng chí , wēn quán shuǐ huá xǐ níng zhī 。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shì ér fú qǐ jiāo wú lì , shǐ shì xīn chéng ēn zé shí 。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yún bìn huā yán jīn bù yáo , fú róng zhàng nuǎn dù chūn xiāo 。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chūn xiāo kǔ duǎn rì gāo qǐ , cóng cǐ jūn wáng bù zǎo zhāo 。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chéng huān shì yàn wú xián xiá , chūn cóng chūn yóu yè zhuān yè 。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hòu gōng jiā lì sān qiān rén , sān qiān chǒng ài zài yī shēn 。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jīn wū zhuāng chéng jiāo shì yè , yù lóu yàn bà zuì hé chūn 。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zǐ mèi dì xiōng jiē liè shì , kě lián guāng cǎi shēng mén hù 。

  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怜光采生门户。

  suì líng tiān xià fù mǔ xīn , bù zhòng shēng nán zhòng shēng nǚ 。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lí gōng gāo chǔ rù qīng yún , xiān lè fēng piāo chǔ chǔ wén 。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huǎn gē màn wǔ níng sī zhú , jìn rì jūn wáng kàn bù zú 。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yú yáng pí gǔ dòng dì lái , jīng pò ní cháng yǔ yī qū 。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jiǔ zhòng chéng què yān chén shēng , qiān chéng wàn qí xī nán xíng 。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cuì huá yáo yáo xíng fù zhǐ , xī chū dū mén bǎi yú lǐ 。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liù jūn bù fā wú nài hé , wǎn zhuǎn é méi mǎ qián sǐ 。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huā diàn wěi dì wú rén shōu , cuì chì jīn què yù sāo tóu 。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翅金雀玉搔头。

  jūn wáng yǎn miàn jiù bù dé , huí kàn xuè lèi xiāng hé liú 。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huáng āi sàn màn fēng xiāo suǒ , yún zhàn yíng yū dēng jiàn gé 。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é méi shān xià shǎo rén xíng , jīng qí wú guāng rì sè báo 。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shǔ jiāng shuǐ bì shǔ shān qīng , shèng zhǔ zhāo zhāo mù mù qíng 。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xíng gōng jiàn yuè shāng xīn sè , yè yǔ wén líng duàn cháng shēng 。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

  tiān xuán dì zhuǎn huí lóng yù , zhì cǐ chóu chú bù néng qù 。

  天旋地转回龙驭,至此踌躇不能去。

  mǎ wéi pō xià ní tǔ zhōng , bù jiàn yù yán kōng sǐ chǔ 。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jūn chén xiāng gù jìn zhān yī , dōng wàng dū mén xìn mǎ guī 。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guī lái chí yuàn jiē yī jiù , tài yè fú róng wèi yāng liǔ 。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fú róng rú miàn liǔ rú méi , duì cǐ rú hé bù lèi chuí 。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chūn fēng táo lǐ huā kāi rì , qiū yǔ wú tóng yè luò shí 。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xī gōng nán nèi duō qiū cǎo , luò yè mǎn jiē hóng bù sǎo 。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lí yuán dì zǐ bái fā xīn , jiāo fáng ā jiān qīng é lǎo 。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xī diàn yíng fēi sī qiǎo rán , gū dēng tiāo jìn wèi chéng mián 。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chí chí zhōng gǔ chū cháng yè , gěng gěng xīng hé yù shǔ tiān 。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yuān yāng wǎ lěng shuāng huá zhòng , fěi cuì qīn hán shuí yǔ gòng 。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yōu yōu shēng sǐ bié jīng nián , hún pò bù zēng lái rù mèng 。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lín qióng dào shì hóng dū kè , néng yǐ jīng chéng zhì hún pò 。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wéi gǎn jūn wáng zhǎn zhuǎn sī , suì jiào fāng shì yīn qín mì 。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pái kōng yù qì bēn rú diàn , shēng tiān rù dì qiú zhī biàn 。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shàng qióng bì luò xià huáng quán , liǎng chǔ máng máng jiē bù jiàn 。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hū wén hǎi shàng yǒu xiān shān , shān zài xū wú piǎo miǎo jiān 。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lóu gé líng lóng wǔ yún qǐ , qí zhōng chuò yuē duō xiān zǐ 。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zhōng yǒu yī rén zì tài zhēn , xuě fū huā mào cān chà shì 。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jīn què xī xiāng kòu yù shàn , zhuǎn jiào xiǎo yù bào shuāng chéng 。

  金阙西厢叩玉扇,转教小玉报双成。

  wén dào hàn jiā tiān zǐ shǐ , jiǔ huá zhàng lǐ mèng hún jīng 。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lǎn yī tuī zhěn qǐ pái huái , zhū bó yín píng yǐ lǐ kāi 。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yún jì bàn piān xīn shuì jué , huā guān bù zhěng xià táng lái 。

  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fēng chuī xiān mèi piāo piāo jǔ , yóu sì ní cháng yǔ yī wǔ 。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yù róng jì mò lèi lán gān , lí huā yī zhī chūn dài yǔ 。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hán qíng níng dì xiè jūn wáng , yī bié yīn róng liǎng miǎo máng 。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zhāo yáng diàn lǐ ēn ài jué , péng lái gōng zhōng rì yuè cháng 。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huí tóu xià wàng rén huán chǔ , bù jiàn cháng ān jiàn chén wù 。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wéi jiāng jiù wù biǎo shēn qíng , diàn hé jīn chāi jì jiāng qù 。

  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chāi liú yī gǔ hé yī shàn , chāi bò huáng jīn hé fēn diàn 。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dàn jiào xīn sì jīn diàn jiān , tiān shàng rén jiān huì xiāng jiàn 。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lín bié yīn qín zhòng jì cí , cí zhōng yǒu shì liǎng xīn zhī 。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qī yuè qī rì cháng shēng diàn , yè bàn wú rén sī yǔ shí 。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zài tiān yuàn zuò bǐ yì niǎo , zài dì yuàn wéi lián lǐ zhī 。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tiān cháng dì jiǔ yǒu shí jìn , cǐ hèn mián mián wú jué qī 。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长恨歌》赏析

  《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当时诗人正在盩厔县(今陕西周至)任县尉。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被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正在没完没了地吃着这一精神的苦果。唐玄宗、杨贵妃都是历史上的人物,诗人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借着历史的一点影子,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街坊的歌唱,从中蜕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故事,用回环往复、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描摹、歌咏出来。由于诗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艺术化的,是现实中人的复杂真实的再现,所以能够在历代读者的心中漾起阵阵涟漪。

  《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诗歌的主题,故事的焦点,也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让人们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

  诗歌开卷第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看来很寻常,好像故事原就应该从这里写起,不需要作者花什么心思似的,事实上这七个字含量极大,是全篇纲领,它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紧接着,诗人用极其省俭的语言,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描写了杨贵妃的美貌、娇媚,进宫后因有色而得宠,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土。反复渲染唐玄宗得贵妃以后在宫中如何纵欲,如何行乐,如何终日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所有这些,就酿成了安史之乱: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这一部分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诗人通过这一段宫中生活的写实,不无讽刺地向我们介绍了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一个重色轻国的帝王,一个娇媚恃宠的妃子。还形象地暗示我们,唐玄宗的迷色误国,就是这一悲剧的根源。

  下面,诗人具体的描述了安史之乱发生后,皇帝兵马仓皇逃入西南的情景,特别是在这一动乱中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的毁灭。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写的就是他们在马嵬坡生离死别的一幕。六军不发,要求处死杨贵妃,是愤于唐玄宗迷恋女色,祸国殃民。杨贵妃的死,在整个故事中,是一个关键性的情节,在这之后,他们的爱情才成为一场悲剧,接着,从黄埃散漫风萧索起至魂魄不曾来入梦,诗人抓住了人物精神世界里揪心的恨,用酸恻动人的语调,宛转形容和描述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还都路上的追怀忆旧,回宫以后睹物思人,触景生情,一年四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种种感触。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使人觉得回肠荡气。正由于诗人把人物的感情渲染到这样的程度,后面道士的到来,仙境的出现,便给人一种真实感,不以为纯粹是一种空中楼阁了。

  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至诗的末尾,写道士帮助唐玄宗寻找杨贵妃。诗人采用的是浪漫主义的手法,忽而上天,忽而入地,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后来,在海上虚无缥缈的仙山上找到了杨贵妃,让她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在仙境中再现,殷勤迎接汉家的使者,含情脉脉,托物寄词,重申前誓,照应唐玄宗对她的思念,进一步深化、渲染长恨的主题。诗歌的末尾,用开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结笔,点明题旨,回应开头,而且做到清音有余,给读者以联想、回味的余地。

  长恨歌读书笔记

  《长恨歌》是当代著名作家王安忆的长篇代表作之一,作者用平淡却又不乏幽默的笔调,将琐碎的生活小事娓娓道来的同时,还为读者展现了时代变迁中的人和城市。

  记忆中读过王安忆的长篇便只有一部〈长恨歌〉,在这本书里王安忆似乎再现了三十年代旧上海的一部甚至全部,起码透过那些世俗的眼睛,我能看到那些逝去年华中的颓废.流逝.纸醉金迷的上海,一切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人性的价值渐渐不显,并渐渐被物质所驾驭。

  出生于上海西区的弄堂,王安忆对着弄堂的生活,总是有着几分亲近,但她又有一分近乎天生的敏锐和细致。青灰色的弄堂,几缕袅袅的炊烟,一簇攀出墙外的夹竹桃,和偶尔停在青瓦上的白鸽子。

  故事的开始便花费大量篇幅铺垫这个主人公的出场上海的弄堂留言闺阁邬桥。而王琦瑶惊艳的出场也丝毫没有浪费了作者的笔墨着阴丹士林蓝的旗袍身影袅袅漆黑的额发掩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她是漂亮的但是漂亮的女子自古都摆脱不了坎坷的宿命。四十年代还是中学生的王琦瑶被选为上海小姐从此开始命运多舛的一生。

  可是四十年前的上海,处于变迁之际,日新月异的生活触动着每一个人。有千千万万的王琦瑶,渴望一夜成名,向往奢华的名利场。王琦瑶本来是幸运的,却也是不幸的。或许,因为书中所有的人都没有一个完满的人生,所以应该长恨罢。不论是这个当年的选美的上海小姐,做了芯子的人生,只是一个有权有势的李主任的情人,付出一生的等候的女主人公王小姐,还是那个与她曾经相识相遇并爱她一生而不得的程生生;还是那个处处都是有着面子的却独独没有情爱的严家师母;还有她的青春的女友的安排。全部都是不完满的人生。

  摘抄:

  1、屋顶上放飞的鸽子,其实放的都是闺阁的心,飞得高高的,看那花窗帘的窗,别时容易见时难的样子,还是高处不胜寒的样子。

  2、他们这两个男女,一样的孤独,无聊,没前途,相互间不乏吸引,还有着一些真实的同情,是为着长远的利益而隔开,其实不妨抓住眼前的欢爱。虚无就虚无,过眼就过眼,人生本就是攒在手里的水似的,一总是流逝,没什么干秋万载的一说。

  3、是一点政治都没有,即便是勾心斗角,也是游戏式的,带着孩童气,是人生的娱乐。女人的诡计全是从爱出发,越是挚爱,越是诡计多端。那爱又都是恒爱,永远不变。女人还是那么不重要,给人轻松的心情,与生死沉浮无关,是人生的风景。

  4、年少时不知道什么是爱,以为自己高兴了就是爱,不高兴了也就不爱了,直到失去了某个人,才猛然发现,爱字冗杂的太多太多,岂止三两句,几页诉说能阐明的、能坚持的时候千万别轻易放手,失去了就去让自己变的更好。

  5、能坚持的时候千万别轻易放手。

  6、美是凛然的东西,有拒绝的意思,还有打击的意思;好看却是温和、厚道的,还有一点善解的。

  译文

  大唐天子渴望绝代佳人,登基多年,却一直没有遂心。

  杨家的女儿出落得娉娉婷婷,深闺里长大,初未知名。

  上天造就了美色岂会埋湮,终于她遴选入明皇的宫廷。

  她回头一笑,自有百种风情,姿容压倒了满宫的妃嫔。

  初春明皇送她到华清池入浴,温泉水抚弄着肌肤如玉。

  侍女扶起了她娇生生的柔躯,这才是君王宠幸的序曲。

  秀发衬着花容,满头珠翠集聚,绣帐里享受春宵欢娱。

  春宵一刻千金实在匆遽,温柔乡中明皇从此不忍离去。

  她谈笑宴饮一刻不停,春天随着出游,夜晚守着侍寝。

  后宫美女个个都有风韵,三千人的宠爱由她一人独领。

  她夜夜精心妆扮博取君恩,玉楼上恣意欢饮一醉青春。

  姊妹兄弟跟着她平步青云,富贵煊赫,顿时成了豪门。

  使天下父母怦然动心,不愿生下儿郎,宁可产个千金。

  骊山的行宫高入云霄,宫乐随风飘送,处处都能听到。

  丝竹和着轻歌曼舞多美妙,明皇整日欣赏,看个不了。

  渔阳传来叛乱的警报,惊破了《霓裳羽衣曲》的音调。

  都城也免不了战祸骚扰,逃难的皇家队伍奔向了蜀道。

  天子仪仗仓皇,走一遭歇一遭,西出长安才百里之遥。

  卫队不肯行进,明皇无奈下诏,贵妃在马前玉殒香消。

  她的遗物满地乱抛,那白玉簪,那金凤钗,那珠翠翘。

  无计援救的明皇掩住了脸,一回首,止不住血泪千条。

  萧瑟的悲风里黄尘弥漫,沿着曲曲栈道直向剑阁登攀。

  峨嵋山底下人迹罕见,昏冥的日色中蠕动着旌旗黯淡。

  碧绿的蜀水啊青青的巴山,明皇的思念之情从早至晚。

  行宫中见月色明皇只觉凄惨,夜雨里闻銮铃催人肠断。

  时局好转了,帝辇回返,路上经过马嵬坡,不禁盘桓。

  就在马嵬坡下的黄土间,她长眠着,再不见玉颜生还。

  君看着臣,臣看着君,无不心酸,信马东行回向长安。

  长安的宫苑犹存旧貌,太液池的荷花,未央宫的柳条。

  荷花像她的脸,柳叶如她的眉,这一切叫人能不泪抛。

  不论是桃李春风,丽日高照,还是在雨打梧桐的秋宵。

  西宫南内长满了凄迷的衰草,满阶的红叶堆积得高高。

  当年梨园的子弟添了二毛,后妃宫室的女官垂垂将老。

  黄昏寝殿的流萤令人悲愀,孤灯挑尽,依然难以睡着。

  秋夜渐长,钟鼓声缓缓回绕,银河闪烁着,天色将晓。

  严霜凝结在鸳鸯瓦表,翡翠被里空空,谁伴相思寂寥。

  生死悠悠,经过多年煎熬,梦里她竟然没有来过一遭。

  临邛的道士作客在鸿都门,能用虔诚的心念招来亡魂。

  他有感于明皇思念的深沉,愿以法力相助不倦地追寻。

  驾驭云气冲上高空如闪电般驰奔,上天入地到处探问。

  上至青天碧霄,下至黄泉地层,两处茫茫都不见倩影。

  忽然听说海上的蓬莱仙境,仙山虚无缥缈,若现若隐。

  精致的楼阁上漾着五色彩云,楼中的仙女们柔美轻盈。

  其中有一位仙女小字太真,雪肤花貌,仿佛就是伊人。

  金阙前轻敲西厢玉门,吴家小玉询问,又转告董双成。

  侍女们通报来了明皇使臣,仙帐里惊醒了酣睡的太真。

  她披衣离床,徘徊不定,掀开了道道珠帘,座座银屏。

  她半偏着云髻,醒来困态犹存,花冠不整便下堂出迎。

  长袖被风吹得飘举轻盈,还像当年霓裳羽衣舞的情景。

  忧伤的花容泪水纵横,如同春天的一枝梨花带着雨痕。

  她含情凝视向君王转禀,自别后声音容貌都渺无踪影。

  昭阳殿里断绝人间的恋情,蓬莱宫中难挨漫长的仙辰。

  回首遥望下方遥远的人间,不见长安,但见茫茫雾尘。

  只能以旧日的信物遥寄寸心,请将钿盒金钗带回宫廷。

  金钗留一股钿盒留一扇,金钗擘开黄金钿盒平分宝钿。

  只要君王心如金钿般坚定,天上或是人间总会有重逢。

  临别时又开言,情意恳恳,话中有两人才知晓的誓盟。

  那年七夕的长生殿庭夜半无人,她同明皇预订了来生。

  在天空愿作飞鸟双双比并,在地上愿作松柏连枝同心。

  天长地久或有终结时分,唯有这绵绵的长恨无休无尽。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唐玄宗是唐代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他统治前期,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措施,使人民获得近四十年的安定,唐王朝的兴盛达到了顶峰。天宝后期,由于唐玄宗骄傲放纵,黩武贪功,耽于淫乐,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益尖锐,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给广大人民带来很多痛苦。但是,唐玄宗前期给人民的良好印象是深刻的,即使到了天宝后期,人民生活总的来说也还是比中唐时期好得多;而且唐玄宗在事变发生后乃至仓皇奔蜀之时,头脑还是比较清醒的,没有完全忘怀百姓。所以在人们心目中,他是一个一度受奸臣蒙蔽的英主,而不是彻头彻尾的无道昏君。再加上此后一连几个皇帝都昏庸无能,长期不能平息战乱,人民生活越来越痛苦,自然就产生了对唐玄宗的怀念。人们对唐玄宗晚年在李辅国和唐肃宗监视下,身边无一旧人、郁郁而终的凄凉境遇感到同情。同时,在封建社会中,皇帝对一个妃子过分宠爱本不算一回事,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也绝不是造成安史之乱的根本原因。那么,杨贵妃的惨死就不是罪有应得,而很自然地引起人们的同情。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寄托人们对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怀念与同情的传说也就产生了,又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民间流传,最终演变成为“情之所钟,在帝王家罕有”的悲剧爱情故事。

  白居易创作《长恨歌》的元和初年,正是安史之乱后百弊积结的中唐,当时社会政治腐败、经济凋弊,内有藩镇割据,外有吐蕃侵扰。中唐人民目睹时代沧桑巨变,不满于社会分裂、动乱和凋弊的现实,怀念盛唐的统一、安定与繁荣。因此,上至君臣之间,下至文人聚会、歌楼酒馆、街谈巷议,在社会各阶层中形成了爱谈论开元天宝遗事的风气,探讨由盛转衰的教训也是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中唐时代普遍存在的怀念盛世、不满现实的社会思潮,反映到文学领域中,就相应产生了一股新的创作潮流,即以回忆开元天宝时代的社会生活为题材的创作潮流。一方面,文人们收集开元天宝时代的种种传说,写成了杂史或传奇小说;另一方面,这些广泛流传的传说,又为诗歌提供了丰富的题材,诗人们或回忆盛世、盼望中兴,或抚今追昔、感伤国运,或借昔讽今、针砭时弊,创作了不少兴寄深切的诗歌。白居易的《长恨歌》即属于后者。

  个人背景

  白居易“家贫多故,年二十七方从乡试”,及第为官以前的生活基本上是在动荡不安、颠沛流离之中度过的。在艰难的生活中,他勤学不辍,以至“口舌成疮,手肘成胝,既壮而肤革不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白居易以第四名及第。贞元十九年(803),白居易以“拔萃”登科为校书郎,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他的思想体系是儒、释、道三家杂糅,他奉行“志在兼济,行在独善”的处世原则,二者的矛盾性与互补性构成了他思想的鲜明特征。其中既有勇敢的一面,也有懦弱的一面;他有时敢于直谏,为民请命,但有时又安分守己和明哲保身。一方面,他是一个关心人民疾苦的诗人;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封建王朝中食禄奉公的官吏。黑暗腐败的时代环境与穷困的家庭环境限制了诗人的发展,形成了诗人心理上的灰暗色彩与消极因素;早年长期不顺的境遇、艰难的生活使诗人产生了悲哀自怜的情结;儒家的“入世兼济”与佛道的“出世独善”构成了他思想的矛盾性,并导致了他的双重人格。这就为《长恨歌》的创作提供了特殊的心理情境。

  《长恨歌》实际也是诗人长达十几年不幸爱情的艺术概括。白居易正式结婚很晚,直到唐宪宗元和二年(807)才与杨氏完婚,时年三十六岁。白居易晚婚的原因是他年轻时在符离(今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有一个感情甚笃的女子,“十五即相识,今年二十三”(《长相思》)。女子名叫湘灵,因为社会门第等级观念,白居易没能和这个出身普通人家的姑娘正式结婚,所以两人的爱情是饱含着血泪的。白居易三十二岁那年离开符离,与情人再无相见机会。《长恨歌》写在白居易与杨氏结婚的前几个月,诗人这一阶段的感情是相当痛苦的,因为失去了与湘灵相会的任何可能。当陷入相思痛苦深渊不能自拔时,一旦涉及到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悲剧,诗人的痛苦之情便凭借这个“易传之事”,以“绝妙之词”抒写出来。

  《长恨歌》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当时白居易三十五岁,任盩厔(今陕西省周至县)县尉。关于这首诗的写作缘起,据白居易的朋友陈鸿说,他与白居易、王质夫三人于元和元年冬十二月到仙游寺游玩,偶然间谈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这段悲剧故事,大家都很感叹。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突出的事情,如无大手笔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没。于是王质夫就请白居易写一首长诗,请陈鸿写一篇传记,二者相辅相成,以传后世。因为长诗的最后两句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所以他们就称诗叫《长恨歌》,称传叫《长恨歌传》。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相传老妪也能听懂。与元稹常唱和,世称“元白”。有《白氏长庆集》。

【唐诗长恨歌白居易注音版】相关文章:

《长恨歌》白居易唐诗鉴赏04-13

全唐诗白居易长恨歌04-20

长恨歌原文注音版05-28

白居易唐诗赏析04-15

白居易 长恨歌03-27

白居易长恨歌04-16

长恨歌(白居易)04-13

长恨歌--(白居易)04-20

唐诗 长恨歌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