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认识雷锋手抄报资料

时间:2024-02-29 14:55:23 美云 板报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一年级认识雷锋手抄报资料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对手抄报都再熟悉不过了吧,手抄报必须在内容上突出一个主题,做到主题突出,又丰富多彩。还苦于找不到好的手抄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认识雷锋手抄报资料,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级认识雷锋手抄报资料

  “向雷锋同志学习”纪念日由来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为沈阳部队某部因公牺牲的英雄战士雷锋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在《人民日报》发表。此后,全国广泛开展学习雷锋的活动。

  在因公殉职之前,雷锋事事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干一行爱一行,工作专拣重担子挑,主动给灾区人民捐款,做了数不清的好事,从不留姓留名……1961-1962年间,这位可爱的小战士的照片和感人事迹已在军内的《前进报》和辽宁的几家地方报上多次发表了。许多单位邀请他去做忆苦思甜的报告,还有一些小学校聘任他为校外辅导员。1962年8月15日,雷锋牺牲后,全国各地、军内军外对雷锋的宣传掀起了新的更加浩大的声势。1963年1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批准雷锋生前所在部队运输连四班为“雷锋班”,这个名誉很高,极少有人能够得到。命名大会召开后,新华社、《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等全国主要媒体均对雷锋平凡而又伟大的事迹加大宣传力度,在全国全军产生了空前的轰动效应,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响彻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紧接着,几家大报刊又把雷锋事迹写成报告文学,并同时配发评论和雷锋日记摘抄,文艺界的作家和诗人也都通过撰文和写诗热情地颂扬雷锋精神。总之,举国上下不约而同地提出,要让雷锋精神在神州大地开花结果。一个自觉学习雷锋的活动,在全国各条战线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应《中国青年》杂志社的恳请,毛泽东主席1963年2月22日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1963年3月2日《中国青年》第5、6期合刊出版,在历史上首先发表了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三天后,也就是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都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毛主席的手迹。从这一天起,一个学习雷锋的活动在全国范围内以排山倒海之势蓬勃兴起。之后每年的3月5日也就成了学习雷锋的纪念日。

  雷锋,距离我们并不遥远

  雷锋,一个年仅22岁的普通解放军战士,在离去整整半个世纪后,他的名字仍然为人们所熟知和广为传颂。尽管历经岁月的冲刷,雷锋这个名字背后的真、善、美精神内涵仍不失为我们现代人道德行为规范的楷模。

  不可否认,雷锋精神的产生有其时代背景。新中国的诞生结束了他贫苦的生活,身为孤儿的他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带给他的温暖,使他发自内心地感恩祖国、感恩党、感恩人民、感恩那个令人沸腾的时代。这是一个内心充满阳光、乐观向上的快乐男孩。他也不断靠着自身的努力,改变着自己的命运:当过农民、当过拖拉机手、到炼钢厂当工人,后来参加了解放军,还当选为人民代表。他每一次的工作变动,都是在克服客观条件不足的前提下完成的,不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雷锋属于那个时代,但雷锋精神却跨越了时代。雷锋的所为是每一个普通公民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就完全能够带给他人快乐的善举。舍己而利他,正是雷锋精神和我们目前正在大力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谋而合、紧密相连的。雷锋精神的助人、利他精髓也是传承了中国人延续几千年的从善如流的古训,规范着人的行为道德规范,并在天长日久、潜移默化中影响、塑造着一个个平凡而又普通的中国人积善成德的常态行为。

  雷锋属于中国,但雷锋精神却跨越了中国。他的形象超越了国家和民族,感动了世界。“助人为乐、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是任何国家都会弘扬的人文精神。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街头经常会出现穿着印有雷锋头像T恤衫的青年快乐地助人。泰国政府曾专门印发了《雷锋》的小册子,号召国民学习雷锋精神,为国家和社会多做有益的事。美国西点军校也曾悬挂雷锋画像,将其视为军士的楷模。雷锋精神之所以能够实现“出口”,是和他“专门做好事而不做坏事”人性光芒直接相关的。

  尽管当时特定的环境造就了雷锋和雷锋精神,但雷锋精神永远是一个志存高远的人自觉自愿追求的行为规范的准则。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背景下,雷锋精神不仅没有过时,而且还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并和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有着千丝万缕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雷锋是人,不是神。他和我们许多80后、90后年轻人一样爱美、爱干净,穿着时兴整洁的衣服。更可贵的是,雷锋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就把快乐带到哪里。雷锋,决不是只属于哪一个时代的楷模;更是所有人从小到大、塑造成长个性的成功典范。

  雷锋,距离我们并不遥远。一个又一个“活”雷锋就在你、我、他的心里和身边。

  雷锋的故事

  孩子们的知心人

  一九六一年九月,全团上下一致推举雷锋为抚顺市人大代表。

  雷锋参加完人代会回到连里就担任了二排四班班长,在他的带领下,四班成了"四好班",雷锋也成了全连的四好班长。

  一天傍晚,天下起大雨,雷锋见公路上一位妇女怀里抱着小孩,手里还拉着小孩,身上还背着包袱,在哗哗的大雨中一步一滑地走着,雷锋忙上前一打听,才知道这位大嫂从外地探亲归来,要去十几里外的獐子沟去,她着急地说:"同志啊,今天雨都把我浇迷糊了,这还有孩子,我哭也哭不到家啊!"

  雷锋把雨衣披在大嫂身上,抱起那个大一点的孩子冒雨朝獐子沟走去,宁可自己淋得透湿,一直走了两个多小时,才把她们母子送到家。

  雷锋的钉子精神

  当雷锋听到有的同志说工作这样忙,实在没有时间学习时,他便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有些人说工作忙、没有时间学习。我认为问题不在工作忙,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学习,会不会挤时间。

  要学习的时间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硬钻进去的。

  由此看来,钉子有两个好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这就是人们广为称道的雷锋刻苦学习的“钉子”精神。

【一年级认识雷锋手抄报资料】相关文章:

雷锋的手抄报资料07-02

雷锋的手抄报资料09-11

雷锋手抄报资料10-26

2017雷锋手抄报资料06-30

2017雷锋的手抄报资料06-30

2017雷锋的资料手抄报06-30

学雷锋手抄报的资料09-23

学雷锋手抄报资料07-02

学习雷锋手抄报资料09-30

雷锋手抄报图片资料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