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霜降是几月几日几点几分
霜降是几月几日几点几分1
2023年霜降时间:10月24日00点20分39秒,九月初十,星期二。
霜降风俗有哪些
1、霜降登高
霜降时节有登高远眺的习俗。云淡风轻,登高远眺,心旷神怡,但是早晚温差变化大,注意保暖。
2、霜降赏菊
10月23日至24日我国很多地方会举办菊花展、菊花会,赏菊饮酒,以表达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霜打菊花开”,《续齐谐记》也记载。“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尤其是南方的大地萧索,但菊花却竞相开放。
3、霜降吃柿子
霜降时节,一些地方要吃柿子。民间有说:“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霜降的时候要吃柿子,不然冬天嘴唇就会开裂,口口相传,也流传至今。霜降之后的柿子皮薄肉厚,营养价值高,含有不少的维生素C。最喜欢柿子绵软的口感和香甜的味道,好吃。
4、送芋鬼
送芋鬼是霜降后辟凶纳吉的一种方式。人们会将瓦片(土块)堆砌成河内塔,塔中点干柴,火苗越晚越好,直到瓦片烧红,再将河内塔推到,用烧红的瓦片来热熟芋头或红薯,当地人称为“打芋煲”。最后再将瓦片或土块丢到村外,这就是“送芋鬼”。
5、吃萝卜
在山东,霜降到时人们会去拔萝卜。做法丰富,生吃,凉拌,热菜,汤饮,粥品,巧妇还会用来做药膳。
霜降节气的风俗
1、赏菊
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登高山,赏菊花,也就成为了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
2、吃柿子
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认为这样不仅可以御寒保暖,还能补筋骨。泉州老人则认为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还有些地方是认为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
3、登高远眺
古时霜降时节有登高远眺的习俗。霜降时节登高远眺,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畅,同时登至高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还可舒缓心情。
4、进补
民间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讲法。人们认为先“补重阳”后“补霜降”,而且“秋补”比“冬补”更要紧。因此,霜降时节,民间有“煲羊肉”“煲羊头”“迎霜兔肉”的食俗。
霜降是第几个节气
10月24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霜降。霜降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此时气温降至0度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结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结构疏松,称为霜。
此时,我国黄河流域已出现白霜,千里沃野上,一片银色冰晶熠熠闪光,此时树叶枯黄,在落叶了。古籍《二十四节气解》中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可见“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不耐寒的植物将停止生长,呈现一片深秋景象。但这个季节却是欣赏枫叶的好时机。
我们现在普遍知道的是太阳和地球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不停地公转和自转,通常把地球绕太阳的轨道称为黄道,而二十四节气正是按照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首先,当太阳垂直照射赤道时定为“黄经零度”,即春分点。从这里出发,每前进15度就为一个节气。待运行一周后就又回到春分点,此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
24节气其实是一个「时刻」,而非「一日」。在地球的公转与自转中,由于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公转轴有23.5度的倾角,使得夏季正午时太阳仰角高度较高,冬季时较低,影响一年四季气温与季候。
为了让先民们能得知寒暑气候变化而决定农事进展或作为生活起居的参考,古代历法学家于是规定:将每年冬至到次年冬至的一回归年时间平分为十二等分,称为中气;再将二个中气等分称为节气,此为24节气的来源,这种节气的制订法称为「平气法」。
霜降节气介绍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斗指戌;太阳黄经为210°;于每年公历10月23—24日交节。进入霜降节气后,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就全国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
霜降的寓意
随着霜降的开始,天气也在开始慢慢变得寒冷了,一般这个时候的温度下降跟霜有关,天气渐寒始于霜降,这个时候的昼夜温差是很大的,同时,这个节气的特点就是“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霜降节气的时候,中午的温度是最高的,晚上的温度是最冷的,同时,还比较干燥,所以,这个时候会有赏菊、吃柿子的习惯,还有登高远眺、进补等习俗。霜降节气的由来和风俗,节气的谚语!
霜降是几月几日几点几分2
2023霜降是几月几日几点几分
霜降时间
2023霜降是10月24日00时20分39秒。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就全国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霜降节气特点是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比较热,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霜降节气主要有赏菊、吃柿子、登高远眺、进补等风俗。
霜降有怎样的气候特点?
“霜降”节气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天气则比较热,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这是由于进入霜降节气后,冷空气频繁影响我国,全国大部地区已经入秋,冬季的最前沿南扩至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北部一带,各地夜间的气温继续下降,昼夜温差进一步加大。
霜降期间,干冷空气逐渐一统天下,暖湿空气已被边缘化,带有夏季和初秋特征的许多天气退出气候舞台。但我国各地气候差异较大,体感和气候现象出现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总体来说,由北向南推进。
天气变冷
霜降的霜是什么意思?
霜降并不意味着“降霜”,其实,这只是一个比喻。由于“霜”是天冷、昼夜温差变化大的表现,故以“霜降”命名这个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的节气。“霜降”节气反映的是天气渐渐变冷的气候特征,并不是表示进入这个节气就会“降霜”。其实,“霜”也不是从天上降下来的,是地面的水汽由于温差变化遇到寒冷空气凝结而成。如唐代诗人张继那句著名的“月落乌啼霜满天”,他描绘的并不是冰霜漫天飞舞的景象,而是冰霜降临、寒意满天的意境。
霜降养生怎么做?
霜降作为秋日的`最后一个节气,预示着凛冬将至。在作息上应顺应天时规律而改变,如《黄帝内经》中提示我们的,要从‘秋三月’的‘早卧早起’渐渐向‘冬三月’的‘早卧晚起’过渡,睡前可适当以温水足浴,提高睡眠质量。
霜降节气时值深秋,此时天气渐凉,燥象明显:口干、皮肤脱屑、便秘等症状出现。饮食宜清宜润,可选择梨、柚子、白果、银耳等甘润之品,饮水亦可适当添加蜂蜜,补充必要水分的同时,又清和温润,还可美容养颜,一举多得。
值得注意的是,霜降时节我国多地有吃柿子的习俗。柿子味甘性凉,可清热润肺生津;由于富含较多维生素、矿物质及纤维素,柿子还具有调整机体代谢、促进胃肠道蠕动的功效。但因其性凉,脾胃虚寒者应少食,避免出现胃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
霜降是几月几日几点几分3
2020霜降节气具体时间
阳历时刻:2020年10月23日,6:59:25
阴历日期:九月(小)初七,星期五
开始时刻:2020年10月23日,6:59:25
结束时刻:2020年11月7日,07:13
霜降时间的计算:[YD+C]—L
公式解读:Y=年数后2位,D=0。2422,L=闰年数,21世纪C=23。438,20世纪=24。218。
举例说明:2088年霜降日期=[88×0。2422+23。438]—[88/4]=44—22=22,10月22日霜降。
例外:2089年的计算结果加1日。
2020年—2037年霜降时间表
2020年霜降时间:10月23日06:59:25,农历2020年九月(小)初七
2021年霜降时间:10月23日12:51:00,农历2021年九月(大)十八
2022年霜降时间:10月23日18:35:31,农历2022年九月(小)廿八
2023年霜降时间:10月24日00:20:39,农历2023年九月(小)初十
2024年霜降时间:10月23日06:14:32,农历2024年九月(小)廿一
2025年霜降时间:10月23日11:50:39,农历2025年九月(大)初三
2026年霜降时间:10月23日17:37:39,农历2026年九月(大)十四
2027年霜降时间:10月23日23:32:33,农历2027年九月(小)廿四
2028年霜降时间:10月23日05:13:03,农历2028年九月(小)初六
2029年霜降时间:10月23日11:07:45,农历2029年九月(小)十六
2030年霜降时间:10月23日17:00:10,农历2030年九月(大)廿七
2031年霜降时间:10月23日22:49:01,农历2031年九月(大)初八
2032年霜降时间:10月23日04:45:47,农历2032年九月(大)二十
2033年霜降时间:10月23日10:27:08,农历2033年十月(大)初一
2034年霜降时间:10月23日16:15:57,农历2034年九月(大)十二
2035年霜降时间:10月23日22:15:39,农历2035年九月(大)廿三
2036年霜降时间:10月23日03:58:17,农历2036年九月(大)初五
2037年霜降时间:10月23日09:49:18,农历2037年九月(小)十五
霜降含义: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霜降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
古代平气法节气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豺狼开始捕获猎物,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也,方铺而祭秋金之义;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霜降”节气反映的是昼夜温差变化较大、秋燥明显、天气渐渐变冷的气候特征,并不是表示进入这个节气就会“降霜”。其实,“霜”也不是从天上降下来的,“霜”是地面的水气由于温差变化遇到寒冷空气凝结成。在气象学上没有“霜降”的概念,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称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晚霜”或“终霜”;从终霜到初霜的间隔时期,就是无霜期,“霜”通常出现在秋、冬、春这三个季节。“霜降”节气与“降霜”无关,两者不是同一概念。
霜降气候特点:
秋天的主要气候特点是干燥,气温渐渐转冷。霜降是反映气温变化的节气,天气渐寒始于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意味着即将进入冬天。霜降后,昼夜温差更大,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比较热,秋燥明显。霜降过后,植物渐渐失去生机,大地一片萧索。用科学的眼光来看,“露结为霜”的说法是不准确的。露滴冻结而成的冻露,是坚硬的小冰珠。霜,是指贴近地面的空气受地面辐射冷却的影响而降温到霜点以下,在地面或物体上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而霜冻是指由于温度剧降而引起的作物冻害现象,因此,发生霜冻时不一定出现霜,出现霜时也不一定就有霜冻发生;但是,因为见霜时的温度已经比较低,要是继续冷却,便很容易导致霜冻的发生。霜降节气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前后。这时节冷空气南下,天气越来越冻,我国南方地区早晚较冷;而北方部分地区早已入冬,部分地区温度已降到0摄氏度以下,如东北地区的北部、内蒙古东部和西北地区大部平均气温已在0℃以下。
霜降习俗:
送芋鬼:在广东高明地区,霜降前有“送芋鬼”的习俗。霜降时节,人们会用瓦片堆砌成河内塔,在塔里面放入干柴点燃,火烧得越旺越好,直至瓦片烧红,再将河内塔推倒,用烧红的瓦片热垠芋头,这在当地称为“打芋煲”,最后把瓦片丢到村外,这就是“送芋鬼”。人们以这样的方式,辟凶迎祥。
扫墓祭祖:古时候,霜降时节有扫墓祭祖的习俗。据《清通礼》中说:“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扩荃,届期素服诣墓,具酒撰及菱剪草木之器;周服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
吃柿子:在中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住在农村的人们到了这个时候,则会爬上一棵棵高大的柿子树,摘几个光鲜香甜的柿子吃。
赏菊: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登高山,赏菊花,也就成为了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上有记载。“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成为生命力的象征。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
【霜降是几月几日几点几分】相关文章:
霜降时间几月几日几点04-12
立秋是几月几日几点08-07
大暑是几月几日几点02-04
寒露时间是几日几点几分04-18
大暑是几月几日几点(集合)02-04
寒露时节是几日几点几分几秒03-22
2023寒露时间是几日几点几分03-28
霜降具体几月几日星期几04-09
小雪时节几月几日几时几分几秒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