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几月几日

时间:2025-01-19 11:42:30 好文 我要投稿

立秋是几月几日2023

  2023立秋是几月几日

立秋是几月几日2023

  2023年立秋开始于2023年8月8日星期二2:22:41(农历2023年六月廿二)。结束于2023年8月23日星期三17:01:06(农历2023年七月初八)。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也是秋季第一个节气。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立秋的“立”是开始,“秋”是指庄稼成熟的时期,就是指暑去凉来。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

  立秋后,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北风给人们带来了丝丝凉意。

  立秋节气吃什么好

  立秋后,天气逐渐转凉,变得干燥,人体内的阳气通常也由盛转弱,肠胃机能较容易紊乱,进而容易发生肠胃疾病。因此秋天养生的重点是润燥、养肺以及健脾胃,在饮食上可以选择润燥安神、补肺养血和健脾和胃的食物。

  1、润燥安神:通常在立秋以后可以适当吃百合、银耳,具有补肺、清心安神、消除疲劳的功效。还可以吃梨、甘蔗、木耳、芝麻、糯米、蜂蜜、花生等,都可以起到滋阴、润肺的作用;

  2、补肺养血:莲藕性温,有收缩血管的功能,多吃可以补肺养血。杏仁有独特的止咳、润肺、平喘的作用,对秋天出现的咳嗽症状有较好的疗效。另外南瓜、红枣、核桃等,都可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用;

  3、健脾和胃:立秋后适当吃羊肉也可以起到温补气血、益气健脾的作用,但不可过量食用,以免减少胃肠道负担。对于中老年脾胃较弱的人,立秋后早餐可以选择喝粥,例如山楂小米粥,小米具有和中益肾、除热、解毒的功效,可辅助治疗反胃呕吐、脾胃虚弱等症。糯米可补中益气、健脾止泻,特别适合脾肺虚寒者食用。还可以吃山药,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等功效,能促进消化与吸收,适用范围较广。

  立秋后不建议吃过多的瓜果,同时也要注意少吃冰镇水果,以及辛辣刺激、油炸、膨化食品等,以免导致肠胃不适的情况发生。此外,患有某些疾病不宜食用上述食物,比如糖尿病患者,需要遵循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的原则。

  立秋节气如何养生

  1、立秋节气的穿衣服也是很有讲究的,春捂秋冻要适宜。秋天添衣是必要的但是以自己略感凉而不是寒冷为宜。不要穿得暖暖和和、裹得严严实实。

  2、饮食要学会调理脾胃,可以为秋冬寒冷季节打下良好的基础。少吃凉性水果和食物,尤其是肠胃不好的人更应注意。

  3、晚上可以9到10点睡觉,早上5到6点起床比较合适。早卧可以养阳,早起可以使肺气舒展,让身体精神焕发。

  天象变化

  在本节气期间,太阳从巨蟹座运行到狮子座(黄经135°)。夜晚观天时能看到北斗星的斗柄指向天干“申”(西南)的方向。交立秋的那一天,正是农历的七月,七月也正是“申月”。立秋之时太阳处在赤纬+16°19,比起夏至那天的+23°26已经向南偏了不少,北京地区的白昼也因此缩短到了14小时04分(夏至日是15小时)。天气依然很热,立秋之后仍有一“伏”,“秋老虎”依然存在。因此仍旧要注意防暑。但是,大自然还是有了变化。出现了中午热、早晚凉的“尜尜天”,而且“一场秋雨一场凉,十场秋雨就结霜。”

  气候特点

  “立秋”到了,但并不是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了。划分气候季节要根据“候平均温度”,即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秋天的时节。中国地域辽阔,虽各地气候有差别,但此时大部分地区仍未进入秋天气候,况且每年大热三伏天的末伏还在立秋后第3日。尤其是中国南方此节气内还是夏暑之时,同时由于台风雨季节渐去了,气温更酷热,因而中国医学对从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称之为“长夏”。

  秋来最早的黑龙江和新疆北部地区也要到8月中旬入秋,一般年份里,首都北京9月初开始秋风送爽,秦淮一带秋天从9月中旬开始,10月初秋风吹至浙江丽水、江西南昌、湖南衡阳一线,11月上中旬秋的信息才到达雷州半岛,而当秋的脚步到达“天涯海角”的海南崖县时已快到新年元旦了。

  三候解释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凉风至: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

  白露降: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

  寒蝉鸣: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诗《立秋》:“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虽非盛夏还伏虎,更有寒蝉唱不休。”

【立秋是几月几日】相关文章:

2023年立秋是几月几日01-19

芒种是几月几日08-26

小满是几月几日03-02

大暑是几月几日01-13

几月几日小寒03-31

清明农历是几月几日10-01

立冬是几月几日202204-13

情人节是几月几日03-06

2023年小暑是几月几日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