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时间

时间:2025-01-18 08:01:08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23年夏至时间

2023年夏至时间1

  1、钓鲫鱼

2023年夏至时间

  鲫鱼的垂钓时间,在一大早夏季的清晨大概五点到九点是黄金时间,在这一段时间垂钓,有不错的鱼口,但是到了中午时分例如从11点到2点之间的话,这段时间就很难钓到鲫鱼了。

  但是当天黑例如五点钟以后到晚上的八点钟左右,这段时间鲫鱼要进入旺口期,到了晚上的12点钟左右,鲫鱼又会继续觅食,但是早上的2点到5点之间的话,极少有鲫鱼开口。

  2、钓鲤鱼

  鲤鱼生性胆小,往往垂钓大鲤鱼的时间段都是在一些夏季气温较低的时候,例如清晨或者傍晚,甚至大鱼最多的时候都是晚上的两三点钟,你一个不经意之间已出现黑漂现象,抬竿中鱼。越大的鲤鱼越谨慎,它们往往都会在很安静的情况下,一口咬住鱼饵,然后沉入水底,有时候鱼漂都只是缓缓的下沉,感觉好像挂底了一样。

  3、钓鲢鱼

  鲢鱼由于其生活习性不同,基本上来说,垂钓温度要达到25度以上,35度以下,这个温度之间的话,垂钓效果是非常好的.,正常来说垂钓鲢鱼的时间是上午的九点钟到下午的4点钟,是垂钓的黄金时间,如果说气温超过35度以后夜晚的时候,半夜是垂钓鲢鱼的黄金时间,有些钓友会在后半夜通过手竿垂钓的方式,一晚上钓几十斤,甚至上百斤都不在话下!

  总结:每一种鱼的进食习惯都是不同的,具体一天什么时候最好钓鱼要根据鱼的种类来,例如钓一些底层鱼类,如鲫鱼,鲤鱼等,在中午的11点到下午的4点之间,其实是不好钓的,但是钓鲢鱼的话,在这段时间就非常好钓。作为一名合格的钓鱼人,我们要在适合的时间选择适合的垂钓鱼种类。

2023年夏至时间2

  我们一年当中有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代表的含义都不同。而且,每个节气每年的时间都不是固定的,但可以通过计算算出来。20xx夏至是公历几月几日?夏至是公里历的哪一天?

  一、20xx夏至是公历几月几日夏至是公历的'哪一天

  20xx年夏至公历:20xx年6月21日,12:24:06

  20xx年夏至干支:丁酉年丙午日己卯日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夏至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夏至点,目前处在双子座),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在北京地区,夏至日白昼可长达15小时,正午太阳高度高达73°32′。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将近一倍。20xx年夏至是6月21日,农历五月十七。

  二、夏至饮食

  1、夏至节气适宜吃什么

  饮食宜清淡,多吃杂粮,多吃新鲜蔬菜、夏热水果和一些消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食品,如西红柿、西瓜、杨梅、甜瓜、草莓、桃子、李子、面条、绿豆、红小豆、小白菜、芹菜、丝瓜、绿豆芽、冬瓜、胡萝卜、苦瓜、猪肉、鸡肉、鸭肉、兔肉、鲫鱼、大枣、乌梅等。

  少量多餐,细嚼慢咽,不宜过饱。因为夏季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所以要因时制宜。

  因为随着这一高温时节的来临,人体的新陈代谢更加旺盛,会大量排汗而耗气伤津,并容易中暑,故在中药材方面可多选用荷叶、薏米、扁豆、莲子、百合、玉竹、沙参、淮山、麦冬、天冬等。

  2、夏至节气禁忌吃什么

  不宜过食肥甘厚味,以免化热生风,激发疔疮之疾。

  不可过食热性食物,如胡椒、辣椒、生葱、生蒜、生姜、芥末、茴香、桂皮等,以免助热生火。

  不可过食生冷瓜果、冰淇淋、冰冻饮料,以免损伤脾胃,影响机体的消化功能。

2023年夏至时间3

  20xx年夏至准确时间

  20xx年夏至是6月21号22点57分37秒,农历五月初四,星期三。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视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为夏至,此时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日照时间最长。

  夏至养生小知识

  1、适当锻炼身体

  锻炼的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为凉爽的时候进行,场地可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清新的地方,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体操为好,剧烈的运动不宜做。

  2、外出采取防晒措施

  此时节,公众应避免在强烈的阳光下暴晒,外出时,应采取防晒措施,如打伞、戴遮阳帽、涂防晒霜等;随身要备有人丹、藿香正气水、十滴水、清凉油等。另外,从服装的颜色上来讲,最好穿红色的衣服,因为红色的衣服可大量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线,进而保护皮肤,防止皮肤老化甚至癌变。

  3、要清凉

  这个多指穿着及生活环境。夏季不要穿得太厚,很多年轻人喜欢穿牛仔服饰,夏季不适合穿这种衣物。衣服颜色尽量以浅色为主,这样才能少吸热。衣服的布料尽量选用棉质及亚麻,这样容易吸汗和透气。居室宜清凉,早晚室内气温低,应将门窗打开,通风换气。中午室外气温高于室内,宜将门窗紧闭,拉好窗帘。阴凉的环境,会使人心静神安。

  4、晚睡早起睡午觉

  此时节,公众起居调养应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而老弱者则应早睡早起,尽量保持每天7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从这天开始,一定要睡午觉。夏至阴生,在中医理论中,午觉是以阳养阴,子觉是以阴养阳。只要能合上眼睛一会,就能达到很好的养阴效果。

  5、静息调心

  根据中医五行理论,夏天是养心的季节。养心学家认为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应“常如冰雪在心”,即“心静自然凉”。听慢音乐是一个调息的好方法。音乐中的音符也含有阴阳五行的元素,和节奏快的音乐能增强体内阳气、助人兴奋的效果相反,舒缓音乐可以帮助呼吸慢下来,让心脏得到休息。

  6、温水洗澡

  每日温水洗澡也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不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肤清洁凉爽消暑防病,而且能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因为,温水冲澡时的水压及机械按摩作用,可使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体表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改善肌肤和组织的营养,降低肌肉张力,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增强抵抗力。

  7、忌夜卧贪凉

  不可晚上睡觉整夜开空调冷气,这种习惯易导致伤风、面瘫、关节疼痛、腹痛腹泻,对身体的损伤是严重的。对小儿甚至不要在其睡着之后扇风取凉,否则,易于罹患手足抽搐、口噤不开、风痹等病症,人们往往不知其害,所谓爱之深,则害之甚。谚语有“避风如避箭,避色如避乱,加减逐时衣,少餐申后饭”的养生口诀,均可以理解为夏季的养生要求。

  夏至是入伏的'开始吗

  夏至不是入伏的开始,但是它是判断入伏的标志。民间俗语说“夏至三庚入伏”,意思是夏至来临的第三个庚日就开始入伏了。入伏指的是三伏天,这段时间是夏天最热的时候,包括初伏、中伏和末伏,第四个庚日到第五个庚日为中伏,庚日间相差10天。

  三伏天分为头伏(初伏),中伏和末伏

  初伏:夏至日开始的第三个庚日(夏至那天不算)为初伏的第一天,初伏是十天。

  中伏:初伏后的十天,也就是初伏的下一个庚日(因为天干为十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每一个循环都是十天),中伏的天数不定,这个由末伏的开始时间决定。

  末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开始,为末伏的第一天。末伏为10天。末伏结束的时间在秋天的第二个节气处暑前后。古人的命名和计算还是很贴切的。

  三伏天的开始与结束都是由庚日决定的,因此,从夏至开始到立秋之间如果有4个庚日,则中伏十天。如果有5个庚日,中伏为20天。三伏天的长短与闰月无关。

  夏至的传统习俗活动有哪些

  1.祭神祀祖

  夏至时值麦收,自古就有夏至祭神祀祖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从周代开始,每逢夏至日,朝廷都以歌舞礼乐的方式,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故《史记·封禅书》记载:“夏至日,祭地,皆用乐舞。”

  2.食夏至面

  自古以来,民间即有“冬至饺子夏至面”之说,民谚还曰:“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因夏至新麦已收,古人夏至吃面有尝新之意。夏至面的做法,不是平常所吃的热汤面,而是过水面,古时候从井中打来清凉的并水,手擀面煮熟后,直接捞入盛满清凉井水的盆中,待面拔凉,捞入碗中,再浇上事先做好的调料和小菜。古人炎热的夏天吃清凉的过水面,有提醒人们注意防暑降温之用意。另外,古代民间用细长的面条,比拟夏至白昼时间长,正如人们在过生日时也吃面一样。为的是取一个好彩头。

  3.食夏至饼

  在古代,夏至之时农家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肉类等,祭祖后食用,或分赠亲友,谓之“夏至饼”。夏至这天,古时还有食麦粽之俗,而且亦将麦粽作为礼物,互相馈赠。

  4.夏至称人

  在古代,夏至日称人,以验肥瘦,可求吉利,故古时夏至称人习俗,表达了古人祈求美好的强烈愿望。

  5.给牛改善伙食

  夏至这天,古时还有给牛改善伙食的习俗。古人会在夏至日煮麦仁汤喂牛,据说牛喝了身体壮,能干活,不流汗。

  6.吃补食习俗

  农历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即进入伏天,此时天气炎热,人们食欲不振,开始消瘦,即“枯夏”。古时民间便开始偷闲消夏,注意饮食补养,古代官府也停止办公事。

  7.吃馄饨

  夏至这天,古代有早晨吃麦粥,中午吃馄饨习俗。有谚语说:“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古人吃过馄饨之后,开始为孩童称体重,希望孩童健康成长,身强力壮。

  8.互赠消夏之物

  夏至日,古代妇女有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之习俗。《酉阳杂俎·礼异》载:“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这些皆为古代常用消夏之物,古代妇女以此相互赠送,来消暑避伏。

2023年夏至时间4

  20xx夏至到来具体时间

  20xx年6月21号22点57分37秒迎来夏至节气,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几乎直射北回归线,然后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日北至,日影短至,日长之至,故曰夏至。夏至这一天这个节气,此时,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表示炎热的夏天夏天来临,而且越往北越长。

  夏至习俗

  祭祀祖先

  夏至时值麦收,自古就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如今,有的地方在夏至前后还会举办隆重的“过夏麦”,系古代“夏祭”活动的遗存。

  消夏避伏

  夏至日,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古时在朝廷,夏至之后,皇家则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从周代始,历朝沿用,竟而成为制度。

  冬至馄饨夏至面

  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以及“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之说。南方的面条品种多,如阳春面、干汤面、肉丝面、三鲜面、过桥面、麻油凉拌面等,而北方则是打卤面和炸酱面。“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夏至节气气候特点

  1、对流天气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着名诗句。对流天气带来的强降水,不都像诗中描写的那么美丽,常常带来局地灾害。诗人徐书信在《暑雨》一诗中,也对夏日雷雨天气进行了恰如其分的描述:“夏日熏风暑坐台,蛙鸣蝉噪袭尘埃。靑天霹雳金锣响,冷雨如钱扑面来。”

  2、暴雨天气

  多数情况,“夏至”期间,正值长江中下游、江淮流域梅雨,频频出现暴雨天气,容易形成洪涝灾害,甚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应注意加强防汛工作。

  3、江淮梅雨

  夏至时节正是江淮一带的梅雨季节,这时正是江南梅子黄熟期,空气非常潮湿,冷、暖空气团在这里交汇,并形成一道低压槽,导致阴雨连绵的天气。

  4、高温天气

  夏至和冬至一样,都是反映四季更替的节气。天文学上规定,夏至为北半球夏季的开始。夏至过后,虽然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短,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也开始逐日降低,但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多,故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将继续升高,因此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

  夏至养生吃什么

  鸭肉

  一些人如果是体热的话,那么吃鸭肉都是最适合了,因为鸭都是属于水禽,所以也是有新寒凉,而对于在中医的治病的原则里一直都是“热者寒之”,而这些如果是体内又热的人,更加的适合吃鸭肉了,而且对于一些人如果是发热的,或者是水肿的人吃鸭肉,更加有利益的哦。

  苦菜

  苦菜也是很好的夏至养生的时候吃的蔬菜来的,而且跨次也是有着更加的消除到疲劳的这些功效哦,而且对于在人体里更加有着很好的解热祛暑的这些等等功效,而且对于夏至里的一些暑热也是最好就是吃吃一些健脾的可以燥湿的食物才是最好的,而苦菜也是一个最好的选择来的。

  南瓜

  南瓜里也是有着含有这蛋白质的.这些营养素,而且同时也是会有着很丰富的胡萝卜素哦,更加的可以改善到人体的血糖和强心这些的效果,当然了,更加的会与有着固肾气的。

  芹菜

  芹菜也是最好的一个夏至的时候吃的一个蔬菜哦,而且对于如果是有着牙痛,或者是咳嗽等等的,吃哦亲才的话更加有着抗住的疗效,同时,芹菜也是有着能够降低胆固醇的这些作用哦

  火龙果

  火龙果是几乎不用一些农药都是可以自然生长的,所以在理论上去看,都是一个没有污染和没有毒的一个食物来的,可以说是自然的馈赠哦,而对于火龙果,更加的有着能够养颜补血等的那个效果,更加都可以给我们解决到很多的湿热所带来的不少的问题了

  关于夏至的忌讳

  1、忌讳剃头理发

  每年夏至是不可以剃头发的“夏至日为交时,日头时、二时、末时,谓之‘三时’,居人慎起居、禁诅咒、戒剃头,多所忌讳……”。夏至日忌讳剃头的习俗来源于清朝时期,据说这天不仅要按时起居,而且这天如果剃头理发则影响人的财运。

  2、忌坐门槛

  江苏、浙江等地,夏至日坐门槛,俗信坐门槛就会患疰夏,夏至日气温比较高,因此最好坐在阴凉的地方。

  3、忌有雷雨

  农谚曰:“夏至有雷,六月旱;夏至逢雨,三伏热。”对农民来说,最害怕夏至日这天有雷雨天气,因为无论是干旱还是伏热,都是会影响农作物的收成的。所以,在古时候,比较忌讳夏至的时候打雷下雨。

2023年夏至时间5

  夏至时间

  20xx年夏至时间:6月21日 12:24:06,农历 20xx年五月廿七

  20xx年夏至时间:6月21日 18:07:12,农历 20xx年五月初八

  20xx年夏至时间:6月21日 23:54:09,农历 20xx年五月十九

  20xx年夏至时间:6月21日 05:43:33,农历 20xx年五月初一

  20xx年夏至时间:6月21日 11:32:00,农历 20xx年五月十二

  20xx年夏至时间:6月21日 17:13:40,农历 20xx年五月廿三

  20xx年夏至时间:6月21日 22:57:37,农历 20xx年五月初四

  20xx年夏至时间:6月21日 04:50:46,农历 20xx年五月十六

  20xx年夏至时间:6月21日 10:42:00,农历 20xx年五月廿六

  20xx年夏至时间:6月21日 16:24:12,农历 20xx年五月初七

  20xx年夏至时间:6月21日 22:10:30,农历 20xx年五月廿七

  20xx年夏至时间:6月21日 04:01:39,农历 20xx年五月廿九

  20xx年夏至时间:6月21日 09:47:55,农历 20xx年五月初十

  20xx年夏至时间:6月21日 15:30:54,农历 20xx年五月廿一

  20xx年夏至时间:6月21日 21:16:43,农历 20xx年五月初二

  20xx年夏至时间:6月21日 03:08:19,农历 20xx年五月十四

  20xx年夏至时间:6月21日 09:00:40,农历 20xx年五月廿五

  20xx年夏至时间:6月21日 14:43:42,农历 20xx年五月初六

  20xx年夏至时间:6月21日 20:32:38,农历 20xx年五月十六

  20xx年夏至时间:6月21日 02:31:42,农历 20xx年五月廿七

  夏至节气历史

  夏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古人用土圭量日影,夏至这一天,日影最短,因此把这一天称作“夏至”。《恪遵宪度抄本》中说:“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夏至,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节气,还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夏至是中国最古老的节日之一,有一种观点认为传统节日中的端午节就是源自夏至节。

  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荒年、饥饿和死亡。

  旧时古人十分重视夏至节,清代之前的夏至日全国放假一天,而宋代在夏至之日始,百官还放假三天,辽代则是“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彩扇用来驱热,香囊可驱蚊抑臭。

  夏至 ,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古时夏至日,人们通过祭神以祈求灾消年丰。《周礼·春官宗伯第三·司巫/神仕》载:“以夏日至致地示物鬼,以禬国之凶荒、民之札丧。”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疫疠、荒年与饥饿死亡。《史记·封禅书》记载:“夏至日,祭地,皆用乐舞。”夏至作为古代节日,宋朝在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辽代则是“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清朝又是“夏至日为交时,日头时、二时、末时,谓之‘三时’,居人慎起居、禁诅咒、戒剃头,多所忌讳……”。夏至接近远日点,冬至接近近日点,且近日点地球公转速度快,远日点地球公转速度慢,夏长冬短由此得来。

  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是以夏至和立秋为基点计算的。大约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我国各地的气温均为最高,有些地区的最高气温可达40℃左右。

  “不过夏至不热”,“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虽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夏至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仍继续升高,大约再过二三十天,一般是最热的天气了。过了夏至,我国南方这时往后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出现伏旱。华南西部雨水量显著增加,使入春以来华南雨量东多西少的分布形势,逐渐转变为西多东少。如有夏旱,一般这时可望解除。近三十年来,华南西部6月下旬出现大范围洪涝的次数虽不多,但程度却比较严重。因此,要特别注意作好防洪准备。夏至节气是华南东部全年雨量最多的节气,为了增强抗旱能力,夺取农业丰收,在这些地区,抢蓄伏前雨水是一项重要措施。

2023年夏至时间6

  夏至日出时间

  夏至日日出时间为早上6点34分08秒,日落时间为6点43分12秒。

  已知日光在地球上的直射点纬度a,求地球上任何一点(已知纬度为b)的日出时间,我们得到过一个公式:t=12*arccos(tga*tgb)/π(适用于北半球)

  夏至节气时间表

  20xx年夏至时间:6月21日 12:24:06,农历20xx年五月(小)廿七。

  夏至就是炎热的夏天来临。

  夏至时,北斗指向乙。太阳黄经为90°。太阳在黄经90°“夏至点”时,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上空,北半球正午太阳最高。这一天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从这一天起,进入炎热季节,天地万物在此时生长最旺盛。所心以古时候又把这一天叫做日北至,意思是太阳运生到最北的一日。过了夏至,太阳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一天比一天缩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长。

  夏至的气候特点

  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太阳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是以夏至和立秋为基点计算的。大约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中国各地的气温均为最高,有些地区的最高气温可达40度左右。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7’),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

  夏至以后,阳光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减短。

  “不过夏至不热”,“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虽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夏至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仍继续升高,大约再过二三十天,一般是最热的天气了。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唐代诗人刘禹锡在南方,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

【夏至时间】相关文章:

夏至的介绍03-15

夏至的由来12-16

夏至的含义03-08

夏至的作文02-15

夏至养生的食物06-20

夏至的意思及防暑的方法07-28

夏至吃狗肉好吗06-16

南京夏至吃什么08-18

夏至的介绍经典(14篇)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