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同步练习

时间:2024-12-16 17:45:56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散步同步练习

散步同步练习1

  1、本文选自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作者是______。

  2、文章写了一家祖孙三代______口人,在初春的田野上的故事,反映了______的主题思想。

  3、“母亲”开始想走大路,后来为什么改变主意要走小路了? [ ]

  A、因为小路有意思,好玩。

  B、因为她看见孙子要走小路。

  C、她怕儿子为难。

  D、因有儿子在身边,可随时背她。

  4、“母亲”改变主意,说明了这个家庭的关系是: [ ]

  A、老人总爱迁就孙子,原则性不强。

  B、老人本来没什么主见,总爱听别人的。

  C、表现了祖孙三代相互谦让、团结、和谐的关系。

  5、“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对“整个世界”的正确理解是: [ ]

  A、世界就是由“母亲”和“儿子”构成的。

  B、“我”上有老,下有小,因此责任极其重大。

  C、在家庭生活里,“母亲”和“儿子”是最重要的两代人。

  D、“母亲”是老一代,“儿子”是新一代,他们代表了人类的过去和未来。

  6、阅读填空:在( )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 )随意地铺着,有的( )有的( );树上的( )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 )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 )。

  7、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

  速读测试记录:

  阅读速度______字/分钟

  理解率______%

  阅读效率______字/分钟

  《金黄的大斗笠》

  1、文章的标题是《______》,选自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作者是______。

  2、本文是通过雨中小姐姐给小弟弟送斗笠的故事,勾画出一幅______的美丽的图画。

  3、文章在栩栩如生的风雨图中还有三幅小风雨图,请你根据语言提示,给这三幅小风雨图各起一个名字:(尽量用成语)

  第一幅:风小,雨稀( )

  第二幅:风疾,雨急( )

  第三幅:风更大雨更大( )

  4、请用书上原话写出这三幅风雨图的根据:

  第一幅:

  第二幅:

  第三幅:

  5、阅读填空:

  金黄的.大斗笠下,这边,露出了条______小辫;那边,露出一条______小山羊的滚圆的______。在用斗笠临时搭成的小房子里,姐弟俩坐着,______雨水洗刷四只并排的光脚,脚趾头还在______呢。

  6、请写“小姐姐”是怎样知道“风雨要来啦”的两句话: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小姐姐判断风雨来临的两句话,你认为小姐姐是个怎样的孩子? [ ]

  A、观察较细,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又细心的孩子。

  B、天真活泼,爱玩,喜欢风雨的孩子。

  C、关心小弟弟,能承担家庭重担的孩子。

  8、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A、干干净净的蓝天上,偷偷溜来一团乌云风推着它爬上山头。( )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山这边,梯田里庄稼,像绿海里卷来的一道道浪头。( )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金黄的大斗笠下还遮着笑,遮着小山羊偶尔发出的咩咩声,遮着姐姐和弟弟的笑语。( )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认真朗读课文,用竖线画出下列文章朗读时应停顿的地方:

  A、庄稼的叶子翻过背,闪现出一片片灰绿。

  B、山羊的毛被梳理好,又弄乱。小男孩脸上的汗珠被吹干,换上调皮的笑意。

  速读测试记录:

  阅读速度:______字/分钟

  理解率:______%

  阅读效率:______字/分钟

  (二)激疑质疑。

  (参阅本课“难点、重点分析”的1~4题)

  (三)精读导引。

  第1题:从突出中心和增强表现效果方面考虑。

  第2题: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

  第3题:结合全文,理解关键语句的深刻含意。

  第4题:理解人物对话的作用。

  (四)疑难讨论。

  (参阅本课“难点、重点分析”的1~4题分析)

  附:速读测试参考答案

  《散步》

  1、1985年8月2日《中国青年报》,莫怀成。(20分)

  2、四口人,散步,一家祖孙三代互敬互爱幸福和谐的家庭关系。(15分)

  3、B(15分) 4、C(15分) 5、新绿,浓,淡,嫩芽,咕咕地,生命。(10分) 6、散步。(10分)

  《金黄的大斗笠》

  1、《金黄的大斗笠》,1986年,6月1日,《南京日报》,高风。(10分)

  2、风雨中小姐姐给小弟弟送斗笠,姐弟俩活泼友爱,欢乐温馨的美丽图画。(10分)

  3、第一幅:微风细雨。第二幅:急风骤雨。第三幅:风雨交加。(其它成语也行)(10分)

  4、第一幅:“庄稼的叶子翻过背”,“小山羊的毛被梳理好,又弄乱”,“那又粗又亮的线线,似乎能数得清。”第二幅:“它抱住每一颗它遇到的树,用力摇,摇得叶哗哗响”,“小男……光着脚丫跑得噼哩啪啦的。”第三幅:“雨,只赶上洗洗斗笠,看看下面遮着什么。”(10分)

  5、翘起的,揽着,胳膊,任凭,得意地动。(10分)

  6、A、“那团乌云走过咱家窗前,我看到它的影子了。”

  B、“咱家屋后的竹林告诉我的。”(10分)

  7、A(10分)

  8、A、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夏天天气变化得快。

  B、比喻。具体形象地写出梯田里的庄稼长得茂盛、茁壮及在风推动下的形状。

  C、排比。生动地写出风雨中小姐姐和小弟弟愉快、欢乐的遮着雨,写出了他们纯真的童心和友爱。(20分)

  9、A、庄稼的叶子翻过背,闪现出/一片片/灰绿。

  B、小山羊的毛/被梳理好,又弄乱。小男孩脸上的汗珠/被吹干,换上调皮的/笑意。(10分)

散步同步练习2

  1.熟记下列词语:

  信服嫩芽霎时拆散委屈水波粼粼

  2.选字填空:

  椹湛堪斟荚夹颊狭

  (1)桑树上挂满了颜色紫红的桑。

  (2)体操队员精的表演博得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

  (3)这件事情怎样才能办好,请你酌。

  (4)秦始皇兵马俑称世界奇迹。

  (5)豆棵上挂满了豆。

  (6)寒风吹得她两通红。

  (7)城内的小胡同非常窄。

  (8)敌人处在两面击之中,无法逃脱。

  3.选择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你能成为冠军吗?()

  A.不过,一切都取绝于我。

  B.那边,露出一条揽着小山羊的'滚园的胳膊。

  C.小山羊,在田埂上悠闲地啃着青草。

  D.姐弟俩坐着,任平雨水洗刷四只并排的光脚,脚指头

  还在得意地动呢。

  4.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手法。

  (1)金黄的大斗笠下还遮着笑,遮着小山羊偶尔发出的咩咩声,遮着姐姐和弟弟的笑语。()

  (2)乌云被太阳照得受不了,越缩越紧,于是挤下了雨。()

  (3)树枝挂满绿叶,歌谣般亲切、柔和。()

  (4)远看,斗笠像个大蘑菇,是那么美。()

  (5)风来啦!它抱住每一棵它遇到的树,用力摇,摇得叶子哗哗响。()

  5.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溜来liū田埂jīng翘小辫qiáo揽lǎn着斗笠lì

  B.蘑mó菇咯咯gē散sàn步熬áo过粼粼lín

  C.分歧qí霎shà时蹲cūn下梳shū理咩咩miē

  D.揣chuǎi摩啃着kěn妩wǔ媚吟lín唱粗犷guǎng

  6.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趣味,情趣)

  B.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人生的使命)

  C.咱家屋后的竹林告诉我的。(“咱”和“我”所指不完全相同)

  D.我决定委屈儿子。(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散步同步练习3

  一、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1)煎熬()(2)波光粼粼()(3)一霎时()

  2.运用下列词语造句。

  各得其所:

  分歧:

  委屈:

  3.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

  (1)树上的嫩芽也蜜了。()

  (2)我想折散一家人,终不愿意。()

  (3)儿子虽然很胖,毕竞幼小。()

  (4)不过,一切都取绝于我。()

  二、阅读理解

  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④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⑤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

  4.选文第①段从记叙的要素看,交代了散步的________和________。

  5.下边的文字是从选文中抽出来的,联系选文内容,放在哪儿最合适呢?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6.对选文第③段中“强壮”“高大”该怎样理解?请结合文意说一说。

  7.为什么说“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把你的理解说一说。

  8.下面两句话,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道德品质?

【散步同步练习】相关文章:

穷人同步练习03-08

《秋天的图画》同步练习03-06

《有趣的发现》同步练习03-05

《白杨礼赞》同步练习09-20

《桂花雨》同步练习03-05

《桥之美》同步练习03-08

《狮子和鹿》同步练习03-08

太空移民不是梦同步练习08-21

《世上没有傻问题》同步练习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