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上古神话夸父的故事
夸父是中国上古时期神话传说人物之一,又名博父、举父,夸父是幽冥神、地母后土(厚土娘娘)的孙儿。下面是小编之类的上古神话夸父的故事。
夸父追日
夸父是我国上古时期的人物,他生存的地方住着很多神人后土的后代,因此被称为夸父族。夸父族的人非常擅长奔跑,而且每个族人都长得很高,力气巨大,喜欢替人打抱不平。
相传在上古一王朝时代的北大荒中有一座和天一般高的山,在这座山里住着夸父一族。由于当时人类极少猛兽和毒常常出没导致他们一族的生活非常凄苦,恰逢那时天下大旱,炎热的太阳光甚至都烤焦了地上的一些植物,还晒干了一些河流。夸父见此心里非常难受,就暗下决心把天上的太阳逮住让它听从人类的安排。终于有一天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夸父就踏上了追日的行程。
夸父追日的过程中历经各种艰险,饥渴了就随意摘野果喝喝水,在整整九天九夜后他距离太阳越来越近。夸父心里非常的高兴,他伸手去捉太阳时却突然的晕倒了。九天九夜的追日历程让他身心憔悴,已经没有力气了。当他再次醒过来时太阳已经不见了,虽然如此但是他还是没有放弃。可每当他近距离靠近太阳都会感觉身体非常缺水,于是他喝干了好几条河的水,就在中途的时候体力不支倒下死了。后来夸父的身体化作一座很大的山,他的手杖化成了一片开满花的桃树林。因为夸父追日这事天帝非常的感动就惩罚了太阳,从此以后那里风调雨顺。
通过夸父追日的事情表现出了一种虽然不切实际但是却大无畏的精神。这也从侧面告知大家,万事万物都有着它自己的客观规律是没办法因为自己的主观意见改变的。
夸父是哪个部落的族裔
夸父是我国神话历史中非常出名的一个,众所周知他生活在一座和天一般高的地方有着巨大的力气,并且为了族人的生活不惜追日,那么夸父是哪个部落的族裔?
夸父油画
关于夸父是哪个部落的族裔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一些记载来推断。
夸父生活在上古时期,曾经参加过黄帝一族和蚩尤一族之间的战争,战败后就带着族人又回到了以前居住的地方。恰逢那个时候天下发生了旱灾,夸父想让太阳按照他们的想法升起落下,就去奋力的去追赶太阳后来因为体力不支死去。在历史古籍《大荒经》中曾有过记载,在大荒之地,有一座和天一样高的山,山里住着的人力大无比而且个子很高,有个人的耳朵两边经常挂着两条黄蛇,手里还拿着两条黄蛇。这样子看上去很让人害怕。这个人的名字是夸父,是后土的后人。而在《海内经》的记载中,炎帝的后人是共工,共工的后人是后土。所以联系两者可以得出夸父是神农氏的后裔的结论。
而且在《史记.五帝本纪》中提到过,黄帝当年是先和炎帝发生过战争炎帝败,蚩尤不满发动了战乱,黄帝就派兵镇压蚩尤,并且训练多只猛兽。最后黄帝打败蚩尤,代替神农氏的人做了天子。而其它古书籍中记载,黄帝轩辕氏和夸父同样以猴图腾为号,蚩尤想要夺权发动了战争,夸父没办法去平息这场战争就求助于黄帝,最后黄帝杀死蚩尤,自己做了天子。由此可以总结出夸父是炎帝部落的族裔。
夸父怎么读
夸父是我国上古时代的人,他是大神后土的后代。夸父一族的的人身材高大力气高大,而且他们擅长奔跑,喜欢打抱不平。夸父就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他曾经为了族人的安危不惜让自己身临险境,最终因为追逐太阳而被累坏渴死。后来他化成了一座山,他的手杖化为一片茂盛的桃树林。人们对于夸父追日的事迹非常熟悉,但是对于夸父怎么读却拿捏不准。
夸父浮雕
夸父的拼音是kua fu,夸读一声,父读四声。对于夸父的读音一直以来都受争议,在《列子.汤问》中记载着,夸父读音为:kua(一声)fu(四声)。有许多人把夸字读为四声的,这是不正确的。“夸”是上下结构,是动词,形声词。原义是因为欠缺才会夸大言辞。之后,“夸”演变出了三种意思,说大话,吹牛;赞许表扬;奢侈。在古言文中,“夸”同“跨”,是兼有的意思。在小篆、隶书、楷体这几种字体书法中,夸字左边是“言”字,表示这和说话言辞有关,有“虚言”、“空谈”的意思;右边是“夸”,意思是夸张夸大。“夸”常组成“夸张”“浮夸”“夸夸其谈”等词汇。而“夸父”这个词汇除了表示神话故事里的追日夸父,还有另一重寓意,一方面它比喻一个人有宏大的志向和探索未知事物的勇气,另一方面又比喻一个人做不切实际的事情,自不量力。
夸父怎么读其实体现了后世人对夸父逐日的看法,这样一想,夸父怎么读也就不难理解了。
历史渊源
先秦时期,《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博父国在聂耳东,其为人大,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黄蛇。邓林在其东,二树木。一曰博父。”;“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夸父右手拿着青蛇,左手拿着黄蛇。夸父和太阳赛跑,最终在路上渴死了);《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日夸父”。“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日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应龙杀了蚩尤和夸父);《山海经·中山经》记载:“又西九十里,日夸父之山,其木多棕楞,多竹箭,其兽多柞牛藏羊,其鸟多赤氅,其阳多玉,其阴多铁。其北有林焉。名曰桃林,是广圆三百里,其中多马。湖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瑁玉。”(西边九十里的地方是夸父山)
春秋战国时期,《列子·汤问》记载:“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邓林。邓林弥广数千里焉。”(夸父不自量力,想和太阳赛跑,最终在半路因口渴而死)
北魏时期,《水经注》卷记载:“河水右会巢涧水,水出湖县夸父山”,“河水又东,经湖县故城北”,“湖水出桃林塞之夸父山,广圆三百里。湖水又北经湖县东而北流入河”。(水流出了湖县就是夸父山)
唐代,《括地志》记载:“湖水出湖城县南三十五里夸父山”。(夸父山在湖水出湖城县南三十五里);柳宗元《行路难三首》之一记载:“君不见,夸父逐日窥虞渊。”(你可曾得知夸父追赶太阳窥探到了日落的深处);
明清时期,《山海经广注》引《广舆记》记载:“今泾州有振履堆,相传夸父逐日振履于此。”(泾州有座山叫振履堆,据说是夸父在这里拍打两只鞋子的尘土堆成的)
现代,《中国神话研究ABC》记载:“盖夸父乃古巨人族名”。(夸父是古代巨人族的名字)
【上古神话夸父的故事】相关文章:
(经典)夸父逐日的故事05-19
夸父逐日的故事12-28
夸父追日的故事03-13
神话故事作文01-03
中国神话故事03-15
夸父逐日故事(精选17个)12-09
夸父逐日故事17个06-14
夸父逐日的故事(精选12个)10-12
(经典)夸父逐日的故事15篇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