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紫砂壶作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紫砂壶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紫砂壶作文1
在江南水乡--宜兴,鱼米之城,文明之都,自然有不少的特产。今天我为大家介绍的便是宜兴的第一特产--紫砂陶瓷工艺。
"陶都"宜兴以陶瓷巧夺天工的制作工艺闻名于世,这里盛产茶壶。这些茶壶有的提璧提梁,有的玲珑玉砌,有的曲提韵美,有的则把人物也带来了......有着700年制陶历史的宜兴,其紫砂陶制作工艺自明代发展成熟,经600多年不断探求,精益求精,传承至今,技艺已炉火纯青。
宜兴紫砂壶推崇素面,内外不施釉。其装饰技艺主要有陶刻、镶嵌、彩釉、泥绘、绞泥、描金、浮雕、铺砂、印版等多种手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陶刻。紫砂陶刻以文字为主,也有花鸟、山水和人物刻画。陶刻融诗文、金石、书画篆刻艺术为一体,具有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特别是现代著名手工紫砂艺人花货派代表人物蒋蓉制作的牡丹壶,尤为显著紫砂陶艺的丰硕。这只牡丹壶提璧如木根,壶口似绿叶,壶体像一朵完全绽放的牡丹。牡丹有着黄色的.花蕊,,红色的花瓣,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你眼前。壶盖是一只欲飞的蝴蝶,它停在牡丹花儿上,仿佛不舍与这美妙绝伦的繁花离别。
还有汪寅仙的杰作--曲壶,它线条优美柔和,色彩鲜明。有时线条完全看不出来,因为与茶壶本身融为一体了。与牡丹壶比较,它显得格外宁静。周环如圆晕,快要荡开了。
"宜兴紫砂壶制作技艺"作为一种经过数百年积淀形成的传统手工技艺,集中国传统立体造型之大成,融实用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其优质原料的稀有性,工艺内涵的独特性,装饰风格的和谐性,文化表现的丰富性,在民间手工造型艺苑中堪称典范。
人们手捧茶壶,喝着清茶淡水,聊着笑言风生,心中无比喜悦,别有一番滋味,很有古人的风韵。
我为我的家乡而骄傲!
紫砂壶作文2
昨天风和日丽,气温一下子降了下来。由于出来匆忙没有带保暖的衣裳,我心情有些沮丧。可是爸爸说:“雨中游江南水乡,也别有一番兴致。”我为之而兴奋起来,也想和爸爸体验一番雨中游水乡的意境。
早上,我们乘坐旅游巴士从上海出发,巴士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雨打在车窗上,路边的风景树在风雨中飘摇。透过罩了一层雾气的玻璃窗,我真的品味到了江南水乡特有的烟雨迷蒙的味道。
我们沿途游览了苏州千年古镇锦溪,闻名国内外的寒山寺,代表江南园林的艺术的`狮子林,听导游描述苏州的美丽景色,讲江南才子佳人的故事,雨中漫步在狮子林的绿荫下,听寒山寺的钟声,所有的烦恼都荡然无存了,一天很快过去了。下午五时三十分,我们一行人唱唱笑笑来到了闻名中外的无锡紫砂馆,观赏紫砂壶。
紫砂壶是用紫砂矿手工制做的,工艺复杂,技术要求很高。紫砂矿是江苏无锡的特产,世界上只有这么一个矿山,矿种稀缺,十分珍贵。紫砂壶又数无锡宜兴的最为出名。
走进紫砂馆陈列室,紫砂壶琳琅满目,有红的、紫的、绿的,其中数绿紫砂壶最为珍贵。陈列室中的“水上漂”和“知足常乐”两款紫砂壶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水上漂”的壶身光洁如玉,是名师用绿紫砂手工精制而成。把它放入水中,它能象船一样在水上漂浮,不会沉下去,就算用力把它压入水底,它仍能毫不费劲地浮上水面,所以取名“水上漂”。水上漂的壶嘴吐水收水干净利索,不拖泥带水。吐水时顺顺畅畅,收水时滴水不漏。壶盖和壶身的间隙在0。3~0。5毫米之间,他们紧紧的贴在一起,不管里面装多少水,把壶身倒成直角,壶盖也不会从壶身脱落,永远是那么亲密无间。
紫砂壶作文3
“紫砂壶”这个名字大家都很熟悉,可是谁见过世界上“最小的茶壶”、“最薄的茶壶”吗那么最薄的到底有多薄呢?最小的到底有多小呢?
想知道吗?实际上这是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吴宝华的作品。
星期六下午,爸爸带我走访了吴先生的家。
吴先生给我看了“最薄的'茶壶”,此作品被评为“世界上最薄的茶壶”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它重54g,薄还没我的拳头大,却能装半斤水,我看了看“最薄的茶壶”,他的壶盖沿上有一处缺口,原来,摸它的人太多,被碰掉的。它很薄,像一张纸。还给我看了“最小的茶壶”,它最大也不过豌豆那样大小,用放大镜才能看得清。
除“最薄的茶壶”和“最小的茶壶”之外,吴先生家的橱窗里还有很多作品;有“缀球壶”、“彷古壶”、“掇子壶”、“黎行水平”……有的像树木年轮、有的像一根树干,有的像一节竹子、有的像笔筒、有的像老人……五花八门,样样都有,看得我眼花缭乱。
吴先生做的茶壶很名贵,一个可以卖三到五万元。
我原来以为紫砂壶宜兴很有名,想不到我们长兴也那么有名,我为家乡有吴先生这样的大师而骄傲。
紫砂壶作文4
读了《一把紫砂壶》这篇短文,让我受益无穷,难忘不已。
老街上有个铁匠铺,铺里住着一个老铁匠。由于没有人需要铁器,他便改卖铁锅、斧头、和拴狗链。他每天坐在门内,不还价,不收摊。身边有一个收音机和一把紫砂壶。
一天,一个文物商人经过,看到铁匠身旁的紫砂壶,端起它。啊!果然是戴振公的。商人欣喜若狂,因为戴振公有“捏泥成金”的.美名,据说他的作品仅存三件。商人想买下这壶,当铁匠听到这个数字,10万!吃惊不已,但他没卖,因为这是他爷爷留下的。从此几天,他晚上胆颤心惊,生怕有人偷了壶。现在好多人都想来买这把壶。当那个商人再端着20万来到时,他举起茶壶,重重地往地上砸去。他只要安宁,平静的生活,他再也受不了胆颤心惊的忧虑生活了。
看完这篇文篇,我觉得,一个人最幸福的是安宁的生活,而不是守着一堆珍宝担心、恐惧的生活。一个人幸福,不是因为他有得多,而是因为他计较得少。
紫砂壶作文5
划一只小舟,带你游江南;掀一角珠帘,伴你品江南。江南,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江南的瑰宝也如满天的繁星一般数不尽道不完,其中有一颗星星特别耀眼,它便是民间传统工艺品——紫砂壶。
我怀着满心的期盼踏进慈城紫砂壶展览馆的木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一把硕大的立体折扇,之后是靠墙立着一个玻璃柜,里面陈列着一个小巧精致的紫砂壶。紫砂壶全身呈棕色,身上雕着几朵桃花。一朵桃花娇滴滴地躲在桃枝和绿叶间,好像羞涩的女孩;另几朵完全开放,好像迫不及待地要把自己的美丽展示给人们看。壶顶和壶柄也刻有桃花。哦,仔细看壶旁边的牌子上有一行金箔小字——娇桃迎春壶。我恍然大悟,怪不得有这么多桃花,原来都是为了迎接春的到来啊!
往里走,我听到了从另一个展览大厅传来了一片喧闹声。咦,为什么这么热闹?我好奇地走过去。“大家安静!老师傅要来现场做壶啦!”“做壶”?我随着人潮走到里面才知道,原来这次展览还专门请了一位老师傅现场演示如何制作紫砂壶。
老师傅上台了!她满头银丝,看上去年纪很大了。“做壶,首先要选上好的江南紫砂泥。注意,不能挑太硬的,也不能挑太稀的。”老师傅从讲桌上取了一块紫砂泥。此时,观众席上雅雀无声,几十双好奇的眼睛盯着老师傅和她手中的紫砂泥。老师傅一边讲一边做,慢慢地,她手里的那团紫砂泥奇迹般地变成了一只紫砂壶。老师傅已停止了她的制作。而我的心却还被紧紧牵引着。
我继续往里走,进了“创新紫砂壶展厅。”这里陈列着的都是极具创意的紫砂壶。它们有的全身披着绿叶,满眼的生机勃勃;有的壶盖上趴着一只小变色龙,变色龙和壶身颜色一模一样;有的'形体扁平,壶身只有三厘米高,但壶口硕大,壶把特长,全身的比例与众不同……看了这么多的作品,我不禁暗暗佩服起那些制作者来。
时间在不经意间流逝,我非常不情愿地走出了展馆。
透过珠帘,看那迷人的江南,是如此的神秘与梦幻;看那精致的紫砂壶,是如此的古典和雅致。
紫砂壶作文6
我的奶奶是一位慈祥善良的老妇人,她十分能干。在没事时,她就坐在写字台边,边晒着太阳,边闭着双眼,时而呷上一口茶……在我眼中,奶奶最重要的东西就是那一把紫砂茶壶了。
奶奶的紫砂茶壶是扁的,四周都刻有梅花和竹子,整体看上去就如同一个小弥勒佛似的,质感有点粗糙。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变得有些难看了。但奶奶仍然很爱惜它。这让我感到十分奇怪?为什么奶奶非常爱惜这把紫砂茶壶呢?
有一次,我看着这把“陈旧”的紫砂壶很不顺眼,便将它丢到了冰箱顶上。奶奶发现茶壶不翼而飞了,便喊爸爸去找,自然没有找到。我发现奶奶的心情灰暗了,老是发呆,心不在焉,眼睛中还有水花花的。我看了之后,后悔了。便悄悄问爸爸这把紫砂茶壶的来历……
原来,这把紫砂茶壶是上个世纪60年代时奶奶和爷爷结婚时,爷爷送给奶奶的,爷爷专门回宜兴老家找人定做的。紫砂茶壶上面所雕刻的竹子和梅花也是奶奶喜欢的图案,爷爷让奶奶没事时就用它来喝喝茶,休息休息的`。
日子繁忙起来,奶奶根本没有时间喝茶,就把茶壶收了起来放在柜中。姑妈和爸爸出生,可爷爷却去世了,奶奶一个人将他们拉扯大。又经历过搬家后,终于安定下来。在上个世纪90年代,奶奶有一次找东西,无意中从柜子里将那把紫砂茶壶给翻了出来,便想到爷爷,所以就一直使用到现在……
听了这些,我感到十分羞愧,便偷偷将紫砂茶壶从冰箱顶上拿了下来,放到桌子上显眼的地方……
奶奶在桌子上看到了她的那把紫砂茶壶,脸上显露出惊奇的面容,对爸爸说:昨天找了好久没有找到,今天怎么突然冒了出来了?爸爸没有说话,看了看我,奶奶看见了,也就朝我笑了笑。奶奶就把紫砂茶壶洗好,放到一边,这时候,我仿佛看到紫砂壶闪着异样的光泽……
紫砂壶作文7
愉快的寒假开始了!这次寒假,爸爸妈妈带去了无锡。
无锡,最就早叫“有锡”,它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城市,漫山遍野都是金属锡,锡是一种非常珍贵金属。宋朝人们为了发财,狠命地开采,结果就把山上的锡开采完了,山上就没有锡。只能留下几座空山和挖锡后一些散砂,当政府发觉时,为时已晚。在有关人士建议下,政府为了纪念此事,告诫后人资源是不能无休止开采的,故而改“有锡”为无锡。从此,一代代无锡人开始种花植树,结果现在的无锡就变的非常美丽。不但如此,那些遗留下来散砂,经过能工巧匠手,制造成式样繁多紫砂壶,吸引着国内外游客们。
刚下火车,我们随着导游,不知不觉就来到一个生产紫砂壶的厂子。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踏进了大门。仔细一看,有两个大厅,一个是成品,一个是生产过程的工艺介绍,我们进了那个展示成品的大厅。
刚进门就看见大厅里有一个很大的紫砂壶。导游说,这把大壶名字叫壶圣,壶圣可大了,足有两百斤重,还有两把小壶一把叫水上飘,一把叫“知竹常乐”,我对“知竹常乐“很感兴趣。
为什么要叫知竹常乐,而不叫知足常乐呢?原来这壶是一位70多岁的老奶奶根据知足常乐的谐音而创造的一种工艺特别精致的紫砂壶。原来老奶奶是用“画”来当“字”的!老奶奶做的紫砂壶和电视上的`神灯基本一样,壶口是用一节“竹子”当滤嘴,一对壶,一个是黄的,一个是紫的原来呀,壶柄是仿照竹子的形状做成的。而壶盖更有意思,它上面爬着一只“知了”,意思是“知竹常乐”,而绿色的壶底下还刻着“常乐”真有的意思。听导游讲,制造这种紫砂壶只有20多年经验的老艺人,经过好长时间的精心打磨,才能用手工一点点的作出来呢!
同时,我还看见许多外国朋友流连忘返,买了许多这种美丽的紫砂壶呢!
紫砂壶作文8
今天,爸爸回家的时候,拎了一个黄色纸袋,还神秘兮兮地问我:“你猜,这个里面放的是什么?”爸爸见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就把袋子拿到我面前,我看见袋子上印有“宜兴紫砂”这四个字。
我小心翼翼的从袋子里捧出一个金黄色的盒子,上面布满了许多美丽的花纹,富有民族特色。打开盒子,一把紫色的茶壶包裹在一个红色的福袋里。它有着流线型的外表,小小的壶嘴,圆溜溜的小盖子,半圆形的壶把,壶身一面是一首短诗,一面是一幅十分幽静的画面。壶的'颜色是那么古朴,表面是那么光滑无瑕。
爸爸迫不及待地拿出一包铁观音。先用沸水浇壶身的外壁,然后往壶里冲水,这就是常说的“润壶”。爸爸把茶叶放入壶中,再次冲入沸水,一股清香飘了出来,据说,紫茶壶能吸收茶汁,使用一段时间后,空壶里注入水也会有茶香,真是稀奇啊!紫砂壶是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工艺品之一,它凝聚了我国劳动人民智慧和心血,多么伟大啊!
紫砂壶作文9
无锡的紫砂壶非常有名。有一次我们去旅游,我们就去了紫砂壶馆,一进大门,我们就看到了几个非常大的紫砂壶。导游把我们带到了一间房子里,大家都坐了下来,我不知道要干什么,原来,是一位老师要给我们讲紫砂壶的特点。我赶快跑到前面去。老师拿出一个紫砂壶说:“这个紫砂壶有三大特点。什么特点呢?第一,它能在水上漂。第二,我给里面装上水,把壶竖直,壶盖都不会掉下来。第三,它还可以换气。在哪换气?壶盖上有个小洞,水在壶里放时间常了也不会坏,等我倒水的时候,我把小洞一按,水就不会流出来,等我放开时,水又流出来了”。老师拿出另外一个壶说:“这个壶有四大特点,前三大特点和刚才的.壶一样,最后一个特点是什么呢?我把壶按在水里,壶盖上面的小鱼就吐泡泡了,壶的名字叫什么呢?叫年年有余水上飘。
有一次,有位老奶奶到我家来,她把那个壶看了又看,我便走过去问,您看壶盖上是什么呢?老奶奶说,壶盖上是一只癞蛤蟆”。老奶奶的话惹得我们哈哈大笑。老师又拿出一个壶说:“它有点像宝莲灯,它的杆上有个洞,下面是平的,我把杯子放在洞的下面,壶里的水就流到杯子里了”。这是多么神奇的一个壶啊!真像传说中的宝莲灯。老师又拿出一个壶说:“老年人倒茶的时候手会发抖,有时壶盖会掉下来,我们专门为老年人设计了这种壶,老年人拿起来,手不会发抖,但是有一点不好,前面说的壶倒茶的时候不会流“口水”,但这种壶会流“口水”。老师演示了一下,真的像他所说的那样。老师又拿出了一个壶说:“这个壶有一个特点,我倒茶的时候,有两个孔流水,流的水非常细小,我用手指一摸,它就变成了一条水,而且又粗又壮”。看来这些壶还有这么大的本事,老师讲完了,我们就开始买紫砂壶,我一眼就看上了那个宝莲灯壶,但是,太贵了,我想要,可是爸爸不给我买。紫砂壶就是好,明年旅游我也一定要再来看紫砂壶,顺便买几个吧!
紫砂壶作文10
“供春小壶,一具用之数十年则值一笏”宜兴紫砂壶在诗中被人们评颂,可是,宜兴紫砂壶真的像诗中写得那样好吗?百闻不如一见,在我8岁生日时,爸爸送给我一个宜兴紫砂壶。
初次见到宜兴紫砂壶,我真的很不喜欢它,因为它全身都是棕色,一点儿也不像诗中写的那样好,便马上把它放到了角落里。可每当我想起紫砂壶时,总觉得他很好看,我越想越觉得我应该把它捡起,我马上跑进屋里,把它轻轻地抱起,细细地看。只见它有着流线型的外观,小小的壶嘴,圆溜溜的`小盖子,半圆形的壶把组成壶身一面是一首短诗,一面是一副十分幽静的画面。打开壶盖,一股芳香传了
出来,我越看越是喜欢,便把它摆在了客厅最显眼的地方。
在宜兴紫砂壶的“身上”还发生一件事情呢!记得那是在一个“三九天”我怕冷,便用紫砂壶泡了一壶茶。可是,我用的开水太热了,就把紫砂壶放到了阳台上。当时阳台差不多零下十多度了,我打算过一小会儿就拿出来,可我却把这事给忘记了,直到第二天早晨才想起来,我心想:完了,肯定冻炸了。我飞奔到阳台,把紫砂壶捡起来,只见它竟然完好无损!原来,他是用优质的紫砂做成的。我更加喜欢它了,恨不得每天晚上都看着它入睡。
“贵重如衍璜,弥重比流黄。”宜兴紫砂壶它融茶、道、书法、金石为一体的艺术品具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我爱宜兴紫砂壶!
紫砂壶作文11
今天,我们参观了宜兴“阳羡茶文化博物馆”。这里的七个展厅,介绍了茶文化的历史,各种各样的名茶,精湛的制茶工艺和茶艺……最让我大饱眼福的是茶具——紫砂壶。
走进“泥紫茗馨”厅,我一眼就看到了触摸屏上的介绍,有着淳厚之色,古朴之形的宜兴紫砂壶,它不只是饮茶的器具,已成为艺术精品了。展厅的墙上贴的是紫砂壶照片,柜子上展出的是紫砂壶实物。这里的紫砂壶都是精品,大大小小,形状不一。大的,小的`,高的,扁的,球形的,柱状的,四方的,八角的……颜色有紫红色的,紫褐色的,还有酱紫色的……壶身的雕刻也是各不相同,有的刻着山水,有的写着诗词,真是琳琅满目,让人目不睱接。
我一边走,一走看。一只小茶壶映入了我的眼帘。它圆得像球,壶嘴短短的。壶身刻着栩栩如生的竹子,连把手和壶嘴也是一节一节,如同竹子一般,真是精致极了。我还没有看够,旁边一只形状奇特的壶又吸引了我,这只壶的壶身奇特,不圆也不方,一瓣一瓣的,像橘子,更像南瓜,把柄弯得像花瓣,茶壶的颜色也是紫中带橘黄色,真是一只“南瓜壶”!我正看得入神,导游问:“你们想想看,紫砂壶中应该冲什么茶?”我脱口而出:“红茶。”导游说:“对了,应该冲红茶。”我兴奋极了。
走出展厅时,导游还告诉我们:用紫砂壶泡茶,茶不变色,香气沁人心脾,隔夜也不会馊。我想:宜兴的紫砂壶不愧为陶瓷艺术中的瑰宝,真是我们华夏绝品啊!
紫砂壶作文12
茶——茶香,那种不可思议的味道。我在一个喝茶,爱茶的家乡中长大,小时候第一次喝茶时,我小心翼翼地喝下一小杯深黄深黄的液体,接着是一副痛苦的表情——好苦啊!我看着大人们的表情觉得不可思议,他们在这种苦涩的`液体中生活,置上一套茶具,等水欢快地沸腾后,冲开一壶茶,倒满三个小杯子,然后互相邀请着喝茶,谈谈家常,商量事情,谈古论今,他们的日子中一天也少不了茶。
我常常在想,茶,它的历史应该很久很久了吧。那第一个开始喝茶的祖先,或许是一个偶然,一种树的叶子掉到了我们这位可爱的祖先要喝的水中,这钟独特的味道使他十分惊讶,从此茶被发现了。茶开始一代一代流传下来。
而我的父亲,则不知从哪买到一个雕工十分精细的紫砂壶,每当他刚放下碗筷,就立马走到客厅,开始沏茶,几乎每天如此。
直到有一天......
我和同学在家里捉迷藏,可不知是谁,一声大叫“啊呀”接着传来几声东西摔碎的声音,当时我心中暗叫不好,连忙出去,结果发现那是我爸的紫砂壶。
那天,我不知道是如何过的,只知道最后父亲无力虚脱在了床上。
或许,父亲并没有达到心如静水的水平。
我相信,只有茶,才是一种真的平淡。淡淡的颜色、淡淡的香味、随意自然的泡茶动作,淡淡的苦味,尔后淡淡的甘甜。
紫砂壶作文13
他的经营方式非常古老和传统。人坐在门内,货物摆在门外,不吆喝,不还价,晚上也不收摊。
你无论什么时候从这儿经过,都会看到他在竹椅上躺着,手里是一个半导体,身旁是一把紫砂壶。他的生意也没有好坏之说。每天的收入正够他喝茶和吃饭。他老了,已不再需要多余的东西,因此他非常满足。一天,一个文物商人从老街上经过,偶然看到老铁匠身旁的那把紫砂壶,因为那把壶古朴雅致,紫黑如墨,有清代制壶名家戴振公的风格。他走过去,顺手端起那把壶。壶嘴内有一记印章,果然是戴振公的。商人惊喜不已。因为戴振公在世界上有捏泥成金的美名,据说他的作品现在仅存3件,一件在美国纽约州立博物馆里;一件在台湾故宫博物院;还有一件在泰国某位华侨手里,是1993年在伦敦拍卖市场上,以16万美元的拍卖价买下的。商人端着那把壶,想以10万元的价格买下它。当他说出这个数字时,老铁匠先是一惊,后又拒绝了,因为这把壶是他爷爷留下的,他们祖孙三代打铁时都喝这把壶里的水,他们的汗也都来自这把壶。壶虽没卖,但商人走后,老铁匠有生以来第一次失眠了。这把壶他用了近60年,并且一直以为是把普普通通的.壶,现在竟有人要以10万元的价钱买下它,他转不过神来。
过去他躺在椅子上喝水,都是闭着眼睛把壶放在小桌上,现在他总要坐起来再看一眼,这让他非常不舒服。特别让他不能容忍的是,当人们知道他有一把价值连城的茶壶后,总是拥破门,有的问还有没有其他的宝贝,有的甚至开始向他借钱。更有甚者,晚上推他的门。他的生活被彻底打乱了,他不知该怎样处置这把壶。当那位商人带着20万元现金,第二次登门的时候,老铁匠再也坐不住了。他招来左右店铺的人和前后邻居,拿起一把斧头,当众把那把紫砂壶砸了个粉碎。
现在,老铁匠还在卖铁锅、斧头和拴小狗的链子,据说他今年已经102岁了!
紫砂壶作文14
前几天我和爸爸去了被称为陶都的宜兴,说顺便去探望一下在那刻紫砂壶的叔叔。一路上爸爸告诉了我许多关于紫砂壶知识,比如:紫砂壶是用窑烧出来的;全中国只有宜兴有一种叫紫砂泥的泥,只有这种泥才能做成紫砂壶。
四五个小时后,我们下了桥,宜兴的叔叔把我们接到他家,让我们欣赏他自己刻的紫砂壶。我寥寥草草的.看了一遍,发现每个紫砂壶的形状和外表都不一样,有长的、短的、方的、圆的……有的上面刻上了几个字,有的画上了画,还有的刻上了几句诗。
晚上,我回到宾馆早早睡了。第二天早上起床,发现一个工艺师阿姨在做壶,我立刻跑下楼聚精会神的看了起来:那个阿姨先用拍片法把泥跑拍成一段一段、一片一片的,再沾点水,把它们组合成一个泥壶,最后把泥壶放到窑里烧,几个小时后就好了
我看完了全过程,又回到宾馆给爸爸“讲课”去了。
紫砂壶作文15
火焰在身旁流淌,锻造出灼灼的烈日,我在红光中浴火重生。
古色古香渊远流长。当墨色在我心间绽放,我的灵魂便粘上了一片星空,交融了更深沉的禅韵。我是一把紫砂壶,艺术和现实擦出的火花,在竹屋的炊烟袅袅间,棋局的混沌乾坤外,悠扬起冉冉茶香。古朴庄重,质朴浑厚,带出与生俱来的另一番境界,是远古的咆哮,岁月的回响,是所谓茶道中不可忽视的主角。
我似那徒倚湖山的江湖过客,以一袭素衣布鞋走过人生,了无踪迹。、既不夺茶真香,又无熟汤之气。我不是浓妆艳抹的花瓶,而是一束百合醉人的芬芳。我的血液溶入月色,?足亭台楼阁,遍赏琴棋书画。我挽留下一盏清茶浓缩的天地,积起一层厚厚的的茶垢,那是时光恩赐的瑰宝,流水冲刷的荡气回肠。春去秋来,凸显出山川峰峦的纹理和脉络,茶香漫开之处,便渲泻一片安宁。
松竹梅兰在泥坯上四处怒放,勾勒雕刻,制作出那流畅的曲线,温婉的弧度都需要制壶人绝对的耐心。在历经了几十道繁琐的工序后,才孕育了这样的国色天香,一是靠手艺人的制作工艺,二则离不开玄妙错杂的制作过程。在揉炼打磨中以时光为料,日月为饰,陶土那细腻的纹理,辉映着四季的斑斓。我沉默在万古千秋,淡视着时光荏苒,回味着一个虚无飘邈的梦境。
茶是天降的甘霖。我醮润着陈年的雨露,梅瓣的积雪,清晨的薄雾,看一卷绿叶蒸腾起沁人心脾的幽香,暗香浮动夜黄昏,看它翻滚沉浮,在我的`柔情中安然睡去,泛起若有若无的绿意。
人间百态,皆有其脾性,我诞生于乡野的流水涓涓,便知与那竹屋石亭为伴,经不得名媛深闺的把玩。羊脂白玉、金银翡翠间怎有我的立足之地。我从未向苍天奢望,但求一丛若艾,一支枯苇,一缕药香,一盏清茶,此生足以。青山绿水,相映成趣,我洞悉这个世界,我代表着这片土地的全部。
我穿梭在历史的长河中,轻启一扇又一扇人生的真谛,我欣赏着陈封的故事,殊不知自己也成了黄沙掩没的曾经。
我凝望苍穹,思考着走过的天南海北,春去秋来在指间纷飞,跳望着明天和远方。
香茗一口,唇齿留芳,品尝人间冷暖,世事无常。
紫砂壶作文16
紫砂壶里泡的铁观音。片片茶叶飘浮,缕缕清香幽然。
飘浮的茶叶就如一颗飘浮不定的心,漂泊一生,寻找归宿。也许人生的轨迹就是一条抛物线,到达顶点后只能返程,无奈人生。
生活就好比评茶,要用好的茶具才能评出茶的清香,只有紫砂才能挖掘茶的美味。只有机会才会给自己一个展现自我价值的舞台。
喝醉了酒,茶能让你清醒。迷失了方向,目标能让你重回道路。我们的路会是怎样的崎岖,我们的心会是怎样的无助,我不曾知道。
夜里,雷雨交加,淅淅沥沥,不喜欢下雨的我,又会怎样面对这阴霾的天气?天空中再也找不到那弯每天与我邂逅的'月亮,低头随手拾起一杯铁观音,茶杯中的亮光让我为之惊讶,猛然一惊抬头寻找平日与我约会的明月,慌然发现那亮光不是月光,而是灯光倒映的斑点。而我始终相信,你一直都在我身边。
紫砂壶作文17
华夏,盛开着五十六朵民族之花。我们身边不乏有特色的民间工艺品,紫砂壶就是其中的一个。
一捧紫砂泥土,一碗冰冷泉水,再经那双艺术之手几番精雕细琢,这原是散碎的东西,被烈火燃烧,便化出纯天然形成,宛如天工开物的一把紫砂壶—一件凝聚悠久的历史、文化与古人辛苦和烟火的珍宝。于是,简单的东西就有了灵性,有了生命。
壶的颜色,是那样古朴而傲然。多么光滑无瑕,仿佛是在宴会上绽放出来的一抹艳紫的盛唐美人,雍容华贵;又仿佛是涂抹上了浓厚的胭脂,承受着时光流水。
水是甜的,茶却是涩的,但壶不介意,那般神定气清地将那甘甜与苦涩一起纳入腹中;而后,在小巧的嘴里潺潺倾泻而出的,竟是满满的清新与素雅的香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爸爸成了壶迷尽爱收藏一些小巧玲珑的紫砂壶。
每天晚上,他捧着那心爱的`紫砂壶,坐在茶盘前养壶。所谓“养壶”就是用沸腾的水泡成的茶均匀地洒在壶上,用专门的茶巾擦拭,直到红光闪闪。爸爸收藏的每一个壶都留下了养过的痕迹。从暗陈到黑油亮。隔三差五的就有他的朋友上我家。爸爸泡上一壶好茶边品茶边拿收藏的紫砂壶供友人观赏。品鉴壶的色泽,形态……
爸爸收藏的每一个紫砂壶都极为经典,而且爸爸的紫砂壶还可以让我陶冶情操呢!
紫砂壶作文18
爸爸曾给我讲过一个故事,名叫“紫砂壶”。他讲的就是有一个藏宝家,从集市上买回一个紫砂壶。由于紫砂壶繁荣壶身花纹精美,壶盖小巧漂亮,他爱不释手。有一天晚上睡觉时,他仍抱着紫砂壶左右把玩,结果一不小心,紫砂壶的壶盖掉下了床。藏宝家非常懊恼,心想壶盖已被摔碎,便一气之下把壶身丢到窗外去了。第二天早晨,他起床穿鞋时发现紫砂壶的壶盖正好落在他的鞋上,可没有了壶身,要壶盖有什么用?藏宝家又气又急,便把壶盖砸碎了。当某一天,他抹窗户时,发现他家旁边的那棵树上挂着的不就是他的紫砂壶的壶身么?他高兴地把它取下,就那一瞬间,他似乎悟出了什么道理。尽管壶盖没了,但他这次并没有把壶身丢掉,而是把它抹干净了放在他客厅的茶几上。
听了这个故事后,我沉思了一会儿。也许大家听完这个故事后会嘲笑这个藏宝家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天公耍弄吧!为什么不往深处想一想呢?爸爸给我讲这个故事应该是别有用心的,紫砂壶留给我们的是遗憾,而它的奥妙之处在于,它告诉我们:人生中有很多机会,只看你愿不愿去等待,去发现,更重要的是不要轻易放弃。如果放弃了,那么即使后来有机会了,也只是浪费。
精美的紫砂壶恰似我们人生中创造机会的条件,它的壶身与壶盖则是机会。而我们的生活中也会发生这样类似的事情,例如:
在一次考试中,你觉得第一门所考的题目太难,考完后很灰心,觉得自己这一门没考好。那么,这种沮丧、甚至自弃的心情将被你带入下一门的考试。等两门都考完后,过不了多久,你去看成绩单,你会发现大多数人的第一门都比你考得差,或许,他们都觉得题目太难了吧!相反,后来考的功课本是应该考得得心应手的',结果因为总想着前一门而发挥失常,没有考好。这就是没有抓住机会,使本应考好的部分拖了总成绩的后腿,不也一样遗憾么?
所以,我们要立足于现在的基础,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争取更好的结果!好好留意,处处皆有机会,处处皆有紫砂壶!
紫砂壶作文19
一捧紫砂泥土,一碗清冷泉水,再经那双艺术之手几番精雕细琢,这原是散碎柔软的卑贱的东西,被交付烈火,便幻化出浑然天成,宛若天工开物的一把紫砂壶——一件凝聚着沧桑多舛的历史、文化与古人的血泪与烟火的珍宝——于是,简单的东西有了生命,有了灵性。
壶的颜色,是那样古朴而傲艳。多么光滑无瑕,仿佛是在夜所绽放出来的一抹艳紫的`盛唐美女,雍容华贵;又仿佛是涂抹上了浓厚的胭脂,承受着时光流水,用那亘古不变的脸谱,演绎着千百年来幻变的中国神话。
水是甜的,茶却是涩的,但壶不介意,那般神定气清地将那甘甜与苦涩一古脑纳入腹中;而后,在小巧的嘴里潺潺倾泻出的,竞是满盏的清新与素雅的香了。
人生路上,不会是永远的一马平川与甘甜美好。“直挂云帆济沧海”固然令人神往,但没有逆境的人生却是不完整的。逆境给我们带来阻挠和羁绊,但它也同时带来一笔无比丰厚的财富。周文王身陷牢狱写下《周易》;孔子仕途失意编下《春秋》;屈原流放创作了《离骚》;韩信忍胯下之辱终成大业……可见,逆境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如这紫砂壶般一古脑盛下甘甜,也盛下苦涩,你能化腐朽为神奇!
紫砂壶硬是挺过来了。
历史和文化造就了壶的神奇与气度,但同时也造就了它的狭隘。茶因壶而有了精彩,壶因茶而有了神韵与灵魂。倘若世间没有了茶,那壶便如清末“百无一用的书生”了。
正因壶的完美与高傲,使它容不下除茶以外的任何东西——这成了壶的悲哀。
紫砂壶作文20
今天,我读了《一把紫砂壶》这篇文章,短文写得很有教育意义,读后使我感触很深。
文章讲述了一位老铁匠祖孙三代打铁时饮用的紫砂壶,一日被一位路过的文物商人发现这是清代制壶名家戴振公的作品,商人两次想以20万元的价格买下这把紫砂壶。老铁匠为了不让昔日平静的生活被打破而把这把价值连城的紫砂壶当着众人的面砸了个粉碎。
当我读到老铁匠把紫砂壶打碎的.那一段时,我被老铁匠彻底放弃的精神打动了,他让我知道:人生处处有选择,选择是一种智慧,一种潇洒,一种彻底的放弃,一种完美的获取。读到这里,不禁让我想起了一件如何选择的事。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日,我们一家人正在商量去哪儿旅游,我猛地想起昨天和朋友们约好去图书馆看书。便匆匆忙忙地换好衣服,正当我要出门时,却被妈妈叫住了,妈妈说“你要去哪儿,你不去跟我们去旅游吗?”我说:“我昨天跟朋友约好了去图书馆看书,旅游就不去了。”妈妈说:“你可要想好啊,这个地方可是你一直想去的啊?”我左思右想了很久,终于想明白了,旅游今后还有机会,但朋友之间的承诺却不能失信。为了守住朋友间的友谊,为了信守诺言,最后决定不跟妈妈他们一起去旅游了。
是啊,人生就像一张单程车票,没有第二次供你选择的机会,等你选择这一张车票的时候,你已经搭上人生的快车远去了。面对夕阳与小桥流水,明月朗照与繁星满天,淡雅的百合与热烈的玫瑰,你会如何选择呢?我会和文中的老铁匠一样,选择彻底的放弃。
【紫砂壶作文】相关文章:
紫砂壶能用多久07-26
紫砂壶修补的方法10-09
乌龙茶用紫砂壶怎么泡08-21
作文啊作文02-10
乡情作文作文10-06
我与作文作文01-01
作文09-28
难忘的作文课作文04-06
神秘的作文课作文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