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我当“小小中医师”作文(通用10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当“小小中医师”作文(通用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当“小小中医师”作文 1
星期六上午,期盼已久的香报小记者“小小中医师”体验活动开始了。一大早,我和爸爸就迫不及待的来到了咸宁麻塘风湿病医院。
走进医院,热情的医生阿姨就满脸笑容的迎了上来,为我们做引导。我先签到,然后领了一件白大褂。穿上白大褂,我觉得自己真像一个帅气的中医师。在阿姨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六楼报告厅。
走进整洁明亮的报告厅,我发现里面已坐了不少小记者和家长。阿姨让我自己去选个队,我走到前面,在紫苏队坐了下来。我看了看周围,发现其它队也是用一些药材取的名字。“白芷”阿姨给我们介绍了各组的组名,她还把药材发了下来。我闻了一下紫苏的味道,有点像薄荷,清爽、令人心旷神怡。它还有很多功效,如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理气安胎。
终于学完了,下面是“白芷”阿姨教我们做香囊。我把透着清香的绿色药粉装进香包里。在装的过程中,“马钱子”大叔还帮了我一把。香囊做好后,“白芷”阿姨开始给我们讲痛风的相关知识,痛风是如何形成,痛风患者饮食注意事项。我听过之后瑟瑟发抖,因为我吃过香肠和鱼籽,我害怕患痛风。这堂课上得很及时,我要向家人传播健康的生活常识,传递健康的生活理念。
今天真是难忘的一天,我当了“小小中医师”,还学到了许多宝贵的中医知识。
我当“小小中医师”作文 2
南塘延生堂国医馆的活动十分有趣,令我难忘。
其中最有意思的,莫过于舌尖上的享受了----品尝立秋节气药食同源的零嘴。茶歇时分,当工作人员端上美食,味蕾瞬间被启动:那碧绿的南瓜仁、黄灿灿的柿子、水晶般的葡萄,还有山楂条、核桃芝麻味的三层糕、蜜汁姜片、银杏果……真真想马上抓上一把美美地吧唧吧唧去。
“同学们,不着急,要做个有知识的吃货,我们先来听听药师讲解这些食物的.疗效喔!”耳畔传来一阵阵提示音。好吧,且听延生堂国医馆张医生仔细告诉我们:“‘墙头累累柿子黄’,同学们,读过这陆游的诗句吗?这最常见的当令秋果,大家可别小看它,它全身是宝。果肉香甜可口,柿叶也是珍贵的中医药材,有丰富的维生素,可以消炎活血,对老年人的高血压有很好的疗效,而你们丢弃的柿蒂,是专门治疗打嗝的喔!”还有那一溜摆放开来的山楂条,开胃促消化;南瓜仁味甘性温,补中益气;玫瑰花茶呢,是妈妈们的美容神品……医生细细讲,我们认认真真地在本子上记录。“好了,不说了,同学们喝口养生茶润润嗓子吧!”话音未落,大家人的“五爪龙”已经伸过去了:“这核桃杏仁糕有韧劲!”“南瓜仁是奶油味的啊。”“姜片祛湿,我带点给老妈吃吃”!“呸呸,呸呸!”某同学被呛到了,脸红红地直咳嗽,始作俑者是何方神物?就近一瞧,原来是姜片啊,虽然它裹了一层红糖,但是姜本辛辣!张医生科普:别看姜辣,它可是有大用!女孩子们生理期前后,用它泡茶喝,可以暖胃、调经、止痛,如果脚经常接触冰地板,还可以用它擦擦脚底板来驱寒。
真是受益非常啊!这次小小中医师体验活动,我们在国医馆馆长潘医生的教授下体会了人体穴位和手指方寸间脉动的神奇,聆听了国学胡老师带来的儿科名医钱乙治病救人的故事,还认识了许多常用的中药材,初步掌握了抓药方法,拿着自己亲手抓的节气养生包,回家我就泡起来,先进献一杯给母上大人!对了,还有一包熏蚊子用的香囊,这就算是犒劳学习一天的小小药童我自己了喔!
我当“小小中医师”作文 3
今天,我和其他小记者一同叩开了中医,医院的大门,和他们一起,关于如何保护颈椎的知识。
开始上课了,我找一个空位子坐了下来。一边听老师讲课,一边认真的抄笔记。老师说,如何预防颈椎病的方法。最重要也是第一点就是要有正确的坐姿。可是我想,我以前都没有去改正,甚至都没有去注意自己的坐姿。这是我感到非常惭愧,我在心里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改变自己,不良的坐姿。
接下来,老师又教我们了一节如何预防颈椎病的小操,老师又请了一位大姐姐来给我们做示范园。大姐姐在上面一步一步的'教我们做。我在下面,一步一步的认真仔细的学着。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对这个小抄的步骤我已经了如指掌啦。我在心中暗暗自喜到!
下课啦,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今天学到的知识可真不少哟。
我当“小小中医师”作文 4
我的中医梦,是源于曾经体弱多病的母亲。据说母亲由于在生我后的月子里没有“忌”好而落下一大堆病,尤其是患了严重的偏头痛,久治不愈。直到有一天,她经人介绍去找了当时的卫校的一位中医主治医师求得一服中药,喝了三次后,奇迹发生了,母亲的头疼和药汤的热气一起,被蒸发得无影无踪,再也没有犯过。
从此,教外语的母亲竟爱上了中药,也迷上了收看电视里的养生节目,那些中医嘉宾教授们,全都成了她的偶像,有时她还不时情不自禁地对我说:“这些中医医师们把自己的爱好变成了职业,治病救人的同时自己也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多幸福哦。”
在母亲的潜移默化下,从小体弱的我也爱上了中医,生病时不再抵触苦涩的中药,甚至还能乐呵呵地接过母亲递来的黑黢黢的苦药,一饮而尽。高三填志愿时,其他同学都在被众多优秀高校弄得“乱花渐欲迷人眼”时,我却一直hold住我的理想,志愿栏里全是中医学院。9月,经历过高考千军万马、龙腾虎跃的竞争,我如愿以偿地来到了成都中医药大学主攻临床医学。
成都是一个名医辈出、有着深厚中医文化底蕴的地方,我立刻喜欢上了地处成都的这所中医药大学。在这里博学的导师们上课时广征博引,谈药论医,说古论今,阐微标新,将古今中医奇闻轶事、神话传说和中药典故,溶于精深的授课中,听得我喜不自禁,盼望自己能变成一块最大容量的U盘,把这些中医药知识全都储存进去。
放第一个寒假时,我喜滋滋地把优异的成绩单报告给收我为徒的周天寒先生时,他语重心长地说:“现代医学发展很快,作为一个当代中医人,不仅要有扎实的中医基础知识,还要有大医精诚的医学风范,更要有一颗大慈之心对待每个病人。”他还建议我趁早熟识中药。于是,寒暑假期里我每天冒着寒风或烈日去我的干妈、中医专家邓玉霞所在的中医院药房实习。
在药房里,药师们教我认识了各种各样的中药和记住了它们美丽的名字,有相思子、女贞子、白芷、半夏、紫菀、青黛——,那里的医生们还不厌其烦地告诉我它们的功效。每当我触摸到这些中药材时,心里总在悄悄想着,它们的'前世一定是温婉美丽的女子吧,然后化作这些中药给病人以最大的安抚,它们一定也有和我同样的中医梦想,要不怎么会有如此动人的名字呢?《红楼梦》里那个惹人爱怜的林妹妹,也可能是因为多了一股药香而更显楚楚动人了。夏喝香薰解暑,冬吃冰糖燕窝,氤氲里的潇湘馆,显得如此雅致而不落俗。
如今,我的母亲大凡有个小病小恙的,就喜欢咨询我,我也乐于在她身上“小试牛刀”并初有成效。每每给母亲熬药,当那股熟悉的中药味从炉火上的土陶罐中飘散出来时,我就醉在这满屋的香醇里了。看着那些升腾的白雾和不断舔着药罐底部的蓝色火苗,我思绪飞扬。想起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评价中国文化时说:“在世界四大文明中,其他三大文明都已经中断或衰落,唯有中国文明傲立世界五千载而绵延不绝。”千百年来,作为四大国粹之一的中国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它生生不息,为人类防病治病、养生保健、延年益寿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今,屠呦呦团队研制的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更让全世界惊艳于我们中医的伟大。
母亲常说“兴趣与职业一致如同爱情与婚姻一致一样,是人生莫大的幸福。”是啊,每每背那些枯燥繁杂的汤头时,我仿佛感觉到了前辈们殷切激励的眼神,也让我更加努力地进取着。我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正走在一条寻求中医精髓的路上,为着理想而追逐着我的中医梦。
我当“小小中医师”作文 5
人人都有梦想。有些人想成为科学家,有些人想成为宇航员,也有些人想成为作家……至于我?我正躺在床上,一边流着鼻涕,一边思考着自己的梦想……
在我还小的时候,不知为何,突然得上了鼻窦炎,从此便奔波在各大医院之间。我青霉素过敏,医生无法用消炎药给我有效的治疗,病情便一拖再拖。在这期间,我熬过了洗鼻子的痛苦,撑过了鱼腥草的恶臭,试过了稀奇古怪的偏方。可是这些只能在一段时间内缓解病情。一旦停了治疗,鼻窦炎便“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了。”终于,在第N次接受了稀奇古怪的治疗后,我严正提出了抗议:“不就是个鼻窦炎嘛?我自己治!”
打这起,我便开始学医了。在看了一大堆西医的教科书后,被各种公式病例搞的眼花缭乱的我不得不承认——西医,我看不懂。当然,西医看不懂可以学中医。正好我小时候鬼故事听得多,中医典籍里面各种神乎其技,带着浓浓神话色彩的故事正对我的胃口,于是作出决定——改行学中医!
于是,我的房间便被各种中医的典籍占据了。这期间,我深深的迷上了中医。经常是一放学,连鼻涕都来不及擦,就冲回房间翻起了中医书,没办法,名医的故事太好看了,看着名医们不管面对如何复杂的病情总是药到病除。于是我在崇拜之余,也把故事里提到的'汤剂如法炮制。谁知,我的鼻窦炎竟然渐渐好了起来。这更增加了我对中医的信心“兴许我以后会成为一个中医大家呢?”怀着这样想法的我又翻开了中医书,津津有味看起了故事……
上了初中,学业繁重了起来,动作本来就慢的我更是得天天熬夜了。不过我却是在暗中窃喜“鄙人多年来寒窗苦读的中医又派上用场了!”于是在我的书桌前,出现了一排盛着汤的小碗。从三红汤到甘草汁,应有尽有。虽说种类和疗效都不同,可都有一个共同点——好喝。于是乎我作业之余便可美美的喝上一口。不知是心理作用还是中药起了效果,我做作业的时候真的精神了起来。
我深深的知道,要想成为一名中医,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不断的学习理论知识,总结实践经验。但是我一想到小时患鼻窦炎的痛苦,便愈发坚定了学好中医,为人们解除痛苦,带来幸福的信念。希望有朝一日,我能够实现我的梦想,成为一名悬壶济世,救病治人的好中医!
我当“小小中医师”作文 6
“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日天寒地冻,路远马亡。”
——题记
初一的下学期,班内进行了英语分班,被分到b班的第一堂课上,老师要求每个人用英语回答自己的梦想。我紧张地绷紧了状态,一番盲目的思想挣扎后,我站起来脱口而出:“i want to be a doctor.”未曾想,这集中精力下的答案,却成为我十七岁的禁锢。
十七岁里,许多个冗长的昨天,都被草药沾湿,散发了淡淡的苦涩的中药味,日复一日的苦涩里竟也体味出了一份药香,使得我并不讨厌这一切——从中萌发了成长,就此打破禁锢而成为依恋。是植根于很多年前的种子,就此冲破土壤,根深蒂固。
因为十七岁里这场日夜不休的头晕,父母带我跑遍了大大小小的医院,医生们全都束手无策。闻名于从小便得知的渤海诊所,抱着一丝希望,我忐忑不安地准备等待医生又一次的无奈与惊讶。中医都有着一副和蔼的面容,望闻问切,令病人那颗惶惶不安的心平静下来。而为我看病的那位董大夫,短短的头发,俨然一个稚气未脱的女学生。她总是笑眯眯的,上楼梯,有些一跳一跳的,步履轻快,似乎在药香里,我嗅到了阳光的味道。诊一次拿六副药,不知不觉就喝了一个月,不知道为什么,第一次去看病时,我就相信了,就生出了会好的希望。一个月多,在苦涩里浸泡着,头晕一点点开始减轻,甚至减轻到这是偶尔的头晕而已。也许,是因为中医高明的`医术;也许,是因为董大夫每次的关心与开导;也许,是被那份与骨子里的沉静相呼应的中药所吸引,关乎梦想,中医一词,令我心暖。许多的遐想就在那份淡淡的药香里萌发,回归远古,回归宁静。
中医,追溯远古,背一竹筐,踏遍群山,觅得一两味中药亲尝百草,布衣诊脉,妙手回春。记忆里的中医,无不和蔼可亲,医馆里总是弥漫了淡淡的草药香,这味道,有一种令人安心的感觉,令人忘了世俗繁华,仿佛回归那么久以前的布衣时代,是于浮躁社会的一剂良药。望闻问切,如沐春风,似乎连候诊的病人,都不同于其他的病人,静静的,看一份报纸,悄悄唠嗑几句,整个医馆都弥漫着祥和安宁的气氛,甚至使得过于敏感的我,都安心于医生的望闻之下。电壶里咕噜咕噜熬着草药,旁边的两位医生沉稳地称量药材,一副一量,认真踏实的感觉,亲切而温和。
“中医学,最初始于原始社会的神农氏尝百草,到战国时代已很先进。扁鹊创造了望、闻、问、切的中医四步诊脉法。东汉末年的华佗擅长外科手术,有胆量用外科手术治疗曹操的偏头痛,至于为关云长刮骨疗剑毒,那是众所周知的佳话。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一批先贤将中医学从一个高峰推向另一个高峰。”中医与华夏民族,与中华文化,息息相关,生生不息。五千年的历史,五千年的中医学积累,中药里蕴含着一份淡泊,“医者父母心”,我想成为一名中医,去身经百炼,战胜疾病。
喜欢淡淡的药香,喜欢病人健康后的笑脸,喜欢在中医学里,感受千万年间历史的呼唤。现代科技的飞速进步,已经让中医融合西医创造了太多惊人的成就,这份职业所带来的希望时时吸引着我。身体是灵魂的容器,是灵魂唯一的栖身之所,我愿意去守护,愿意去遵守唯一的承诺“生命的尊严凌驾于一切之上”。
因为十七岁里这场连绵的雨,草药香成为记忆的一种味道,借此,我得到力量。
我会成为一名中医,一名好中医。
我当“小小中医师”作文 7
我是闻着中药味香长大的,和中医文化有着不解之缘,因为我的妈妈是一名中医博士。
因为我是过敏体质,一岁起就患上了哮喘,每次患病都是吃妈妈开的中药。起初我觉得中药味又苦又难喝,不过慢慢地,我不咳不喘不难受,不用一次次上医院挂盐水,我开始一点一点喜欢上了中药味。
等我稍大一点,妈妈在每年夏天总会把生姜汁和各种药粉和在一起,做成圆圆的小药饼,敷在我的脊柱上,那凉凉的、辣辣的感觉挺舒服的!更加神奇的是连续敷了两个夏天后,我明显感到,冬天哮喘犯病的次数减少了。这种独特的治疗方法叫作“冬病夏治”,效果特别好!
每年端午节,妈妈还会把自制的药粉放在一个个小酒盅里,摆在家里的每个角落。妈妈告诉我,春天来了,各种虫子都要出来“捣乱”了,这些药粉可以防虫、驱虫。不仅如此,妈妈还会把一个制作精美的小香袋挂在我的书包上。妈妈说:“佩上这个‘锦囊’后,虫子闻到里面散发出来的味道就会躲得远远的`。”
就这样,我从小体验着中医文化,还知道早在五千年前就有了我们伟大祖先炎帝“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可见中医历史是多么悠久!而且在妈妈的影响下,我也对中医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要像妈妈那样把中医文化的瑰宝发扬并传承下去。
我当“小小中医师”作文 8
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卫……知道我说的是什么吗?这是我爸爸在教我背药性歌括四百味。
大家都知道中国有三大国粹:中医、京剧、国画,中医有数千年的历史,中医药文化对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有着巨大的贡献。已经流淌了几千年的中华医药文明之河,到现在有众多的传承者和追随者,我的'家庭中就有一名忠实的追随者——我的爸爸。
记得我小时候,爸爸经常带手套拿出一本泛黄掉渣的书,每次看完都包起来锁到柜子里,我都感觉很好笑,他从来不让我动他的"破书"。其实那是一本家传了两代的中医验方临证指南。晚上睡前故事爸爸给我讲神农尝百草、黄帝内经、张仲景伤寒论等等,对我来说很枯燥,听一会就打起呼噜来了。我感觉中医离我很遥远,而且很深奥,像听天书一样。
去年北京的冬天多日雾霾天,我感冒了一直咳嗽,持续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半夜经常咳醒,不夸张的说有时要抱着痰桶咳,一边咳一边吐,所有咳嗽药基本都吃遍了,中枢性镇咳药都没有太好的疗效。要崩溃的时候,爸爸开了几味中药回来,我看就几个破树枝、破树叶,心想肯定没用。熬好后勉强喝了,中药的味道真是又苦又难喝,没想到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当晚居然没怎么咳嗽睡了一个踏实觉。第二天又喝了一次咳嗽基本停止了,一共喝了三次咳嗽居然好了,我觉得就是碰巧了而已。也没太往心里去。
还有一次,吃饭太着急了吃完了一直打嗝,作业都没写好,快睡觉了还一直呃、呃、呃的。爸爸从药箱里拿出来一个细细的针,跟我说要给我扎针灸,吓我一跳其实我是害怕疼,爸爸说放心吧不会疼的,然后他就在我的胳膊上扎了一针,一阵涨麻感,到是不疼不一会居然停止打嗝了。我感觉中医真的很神奇。几次亲身体验后我渐渐的喜欢上了中医,便让爸爸教我学中医,我们一起背长沙方歌括、药性歌赋、医宗金鉴心法要诀,我现在能背诵几十首汤头歌,认识近百种中药,了解好多穴位了。
我经常跟爸爸一起讨论中药知识,我觉得熬药很麻烦,味道又苦又涩小朋友们不喜欢喝,有什么办法能解决呢?我们就一起研究将好多味中药做成茶饮,比如我们把甘草加上几片干姜,在加上大枣和冰糖,这样的茶饮甘草干姜汤,即改善了口感又起到了调营和卫的作用。在巧选中成药,妙配待茶饮的过程中,让我轻松感知中医药的神奇,并发现中医之美,我越来越爱中医,我要为中医传承事业而奋斗。
我当“小小中医师”作文 9
将来我长大了,我想成为一个温柔体贴,热心善良,会发明许多神奇药方和疗法的中医院院长。
生病的滋味谁都尝过,特别是吃苦药,打痛针,不仅折磨人还要花费很多钱!尤其对于小孩子,看到医生的白大褂就会吓得瑟瑟发抖,脸色苍白。
有一天,我成为中医院的院长,我会要求女医生都穿上婀娜多姿的嫦娥衣裳,看起来又温柔又体贴人,男医生穿上欧特曼的衣服,看起来非常帅气,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
我想发明许多味道极好的药,比如蓝莓味的,草莓味的,橙子味的,抹茶味的,不仅口味好,颜色还要艳丽,形状也生动有趣,有狐狸形状的,有冰淇淋形状的,还有葡萄形状的,让孩子们看得垂涎欲滴!而且对身体没有任何副作用。
我会发明一种针,这种针就像贴贴纸一样,贴在手上就可以把液体不知不觉地输入到人的体内,不痛也不痒,而且用了这种针,病人晚上睡觉会做美梦,身体也恢复得快。
我会尽力帮助看不起病的'穷人,病看好了不收他们的钱,但是会发几颗果树种子给他们,要求他们种果树,等果子成熟后,只要把其中一小部分果子交到医院里,大部分的果子他们自己吃或者拿去卖都可以。
我在读《黄帝内经》,也在学习一些医学知识,相信我会实现这个愿望的。
我当“小小中医师”作文 10
今天,我是第一次参加小记者的活动,心情还颇有点儿激动,我参加的是“我是小小中医”的讲座。
萧山中医院的骨科专家孙主任告诉了我们读、写、坐、走等的正确姿势,怎么样保持脊柱的健康,让我受益匪浅。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尺一拳和一寸”就是头离书本约一尺,胸离课桌约一拳,手离笔尖约一寸,双脚平放在地上。还有写字累了的时候,可以按摩百会穴,对按头部,按揉风池穴等来预防脊柱病。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医生阿姨在演示保健操,做完一遍大概8分钟足左右,只要这么短的'时间,便可以起到预防颈椎病的效果,真是特别神奇啊!
我现在还有很多读写的姿势不正确,但我相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一定会让自己改变不良的读写姿势,远离颈椎病。
【我当“小小中医师”作文】相关文章:
我的小小愿望作文02-17
我是小小导游作文08-23
我是“小小医生”作文10-04
我的小小世界作文11-12
我是小小鼠作文08-12
(精选)小小的我作文11-17
小小的我作文07-10
【经典】小小的我作文10-08
我是小小医生作文09-27